语文教学既要“照着讲”更要“接着讲”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s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一方面要完成文化继承的基本任务,要让语言文字、文学以及背后的文化能在课堂上真实地呈现出来,尽可能地靠近“作者视角”,也就是实现课堂教学的“照着讲”;另一方面要在保持语文深层活力因素的基础上,挖掘教学中的现实因素,将教师的智慧、学生的创造性融入学习中去,尊重学习中的“读者视角”,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和判断,鼓励自我发现,并对自我的发现进行理性分析和诠释”,实现教学的从“证实”走向“解释”,也就是所谓的“接着讲”。语文教学既要“照着讲”,让教学成为对文化经典的“重温”过程,更要“接着讲”,要让对真理的发现和书写不断地“延续”。如何实现这种重温与延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从作者视角走向读者视角
  语文学习大体上有两种基本的课堂逻辑:一是从语言文字入手,通过语言推敲、赏析,寻找文本的内涵;二是先对文本内涵形成整体感受,然后从文本中寻找语言证据。在这样的课堂教学逻辑中,“文本内涵”已经作为一种确定性知识成为课堂的预设,语文教学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抓住表现这些内涵的语言材料以及其构成方式和艺术特色,进行证实或者解释。但是,在一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把课堂兴趣放在对所谓的文本内涵的正确解读的追求上(多数情况是教学参考书给出的解释),教师的课堂设计往往也是“主题先行”,即根据参考书的解读设计教学方案,进而完成教学,课堂教学最终成为对所谓“作者视角”的证明过程;而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学生的理解、发现被不断矫正、规范,以引向“正确”的过程。这本无可厚非,对知识的掌握、真理的认知往往就是一个“披沙拣金”的过程,但是,作为精神科学的语文,过分消解认识个体的个性化理解和认识,虽然可以实现统一理解和认识,但是学习语文过程中更重要的目标——丰富的情感、完整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个体的语言文学的创造性,也将随之被消灭。
  二.用更合适的方法进行解构
  语文学习,是透过语言文字,对生活再认识的过程,而我们选择怎样的路径,就会有怎样的风景。亚里士多德说过,真理世界本来就存在,取决于我们用怎样的智慧去发现。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它既是问题的提出、理解和解决的过程,也是作为问题解决工具的知识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因此,为每一个文本或者语文知识寻找更适合的学习途径,组织高品质的语文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是让语文学习能“接着讲”的重要保证。
  三.建构完整的课堂思维图式
  怀特海认为智力的发展包括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以怀特海的智力发展三阶段为基础,语文教学可以建构以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运用阶段、意义追问阶段为核心的学习思维图式。以《铃兰花》一课为例,可以这样解释这种学习思维图式:
  浪漫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阅读的个体丰富性和广度是典型特点,但由于更多的感性认识而往往使这一阶段的认识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如果是休闲式的阅读,则可以就此告一段落,而作为学习的阅读,才刚刚开始。
  精确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课堂开始了这样的活动:以文章中三个主要人物为叙述对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这是精确阶段的开始,经过选择语言、明确对象、小组讨论等一系列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学生最后从三个维度给出了文章情节的三种解读,并且围绕三种解读的核心对文章内涵进行深度的思考。
  综合运用阶段:一旦这种从“对象”入手,分析文章的不同维度的思维方式或者解读文章的方式形成之后,课堂上又开始了新的学习活动——“从一家三口,不同的对象出发,思考分析父亲、母亲和儿子的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和内涵”,学生沿着文本解读的自然趋势,巧妙地运用刚刚学会的方式,进行了文本解读的新的实验,学习就进入了主动应用知识的自由状态,谓之综合运用阶段。
  意义追问阶段:怀特海的智力发展理论在“综合运用阶段”就告一段落,进入了新的一轮的“浪漫阶段”并形成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进程,而笔者认为,语文学习在“综合运用阶段”之后,还应该有“意义追问阶段”,语文作为精神科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的证实,还应该是“思想的唤醒”,叶圣陶先生讲,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没错,一篇课文的目的如果仅在于对知识的补充,那学习真是无穷无尽的“苦海”了;课文例子的目的在于“以一融多”,激活生活、唤醒思想。课堂教学的目的还在于要我们对文字、文学背后的文化意义进行追问。
  课堂思维图式,可能会使课堂的教学节奏更和谐,亦可作为课堂能更好地“接着讲”的基本路线。
  丁洋,教师,现居江苏张家港。
其他文献
笔者所谓“诗化教学”,简言之,就是语文教学的整个流程要充满诗情画意。它既引领学生开发性地接受文本内容的诗意美和写技的艺术美,又激赏学生重建更诗意、更艺术的欣赏美和写作美。    一 诗歌“诗以诗教法”    例:曹操《短歌行》  (师)又喝酒来又唱歌,(生)  感我人生有几多?  (师)人生好比早上的露,  (生)过去的时光何蹉跎。  (师)歌声慷慨又激昂,(生)  我久藏的抱负怎能忘。  (师)
徐则臣是新世纪以来文坛崛起的70后作家之一。从2004年以短篇小说《花街》和中篇小说《啊,北京》在文坛崭露头角开始,他的创作激情一发不可收拾,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京漂系列”和“故乡系列”。在故乡系列里,运河亘古不变地流淌着,靠船讨生活的汉子们走上石码头,所有故事都在花街上发生。在混乱喧嚣的人群中,“我”是一个叫作穆鱼的少年,站在暗处观察着周遭的世界,一个人孤独地成长。  以少年的成长经验为视角的作品
实行新课程之后,我们使用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该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其中必修共五册,选修十多册。课程学习内容增多了,学生主动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的机会多了,对学习能力的要求自然也就高了。教师要改换保姆似的角色,改变填充灌输式传授知识的方式,让学生从被动盲目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即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如此做法,小而言之,是打造高效课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其实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渴望被关注、被爱、被认可和赏识的需求,只是顽劣孩子的这个角落更为隐蔽。当我们用爱心和智慧激活并开发出他们的这种需求时,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有效。无论是一句赞扬的话,一个抚摸的动作,无论是悄然期待的目光,还是急切关注的眼神,当我
“常”,指常情、常理,就是读者心目中所习惯之情,熟悉之理。“反常”,就是作者置读者心目中的常情、常理于不顾,反其道而行之。这种看似逆反人情,悖于事理,但却合道,就是反常的手法。  诗词是“文学骄子”,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都在其中得到很好的运用。《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作为遭罪贬谪岭南的罪人,宋之问偷偷逃回家乡。但是越是接近家乡,久居岭外的他却一反常态,本应“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选编的《临死前的严监生》是吴敬梓《儒林外史》中一段有名的文字,因为这段文字中有对严监生临死时经典的细节描写,以致于严监生后来被学术界定性为吝啬鬼的形象。可如果我们细读相关的文本就会发现,已成定论的评判和文本的实际内容有很大的出入,严监生不但很难说是一个贪婪的吝啬鬼,而且有时还得承认他很慷慨,他在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也另有隐情。  “吝啬”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过分爱惜
我不知道教室里为什会有讲台,是为了讲授方便还是为了显示师道尊严,但我知道从我上学到我当老师,三尺讲台都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记得我上小学那会儿,教室里的讲台特高,没有一尺,至少也有八寸,老师站在讲台上,特威严,我们望而生畏,凡走上讲台的大都是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是为接受批评或者惩罚才被叫上去的,平时谁也不随便登上讲台。等我上初中了,教室也成了砖瓦房(不再是以前的窑洞了),讲台也低了许多,也许是年龄大
语文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实践的过程。集中而有效地实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沟通中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思想性和审美性,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的审美特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寻求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一.揭示课文中具体的、可供学生感知的形象  语文教材的审美形象,主要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一方面,是具体可感的;另一方面又体现着作者的思想,不知不觉地接受作品影响的
编辑推荐辞:小组合作学习顺应时代的要求而出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可在教学实践中,假而浮的现象确实普遍存在。本文所谈一些具体实施办法,或许能够帮助老师们纠正上述偏颇。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必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小组合作学习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它不仅是教师乐于采用同时也是
在新时期文学的诸多母题中,反思文革的书写无疑是其中最具有普遍意义的。近几年来,作家们审视历史的写作尺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强化,余华的《兄弟》直面文革和改革两个时代的残酷交锋,苏童的《河岸》则展现了一代人在文革中的荒诞命运,其它还有王安忆的《启蒙时代》等等。陈河的《夜巡》是此类题材的佳作之一。这篇小说选择了一个少年镇球作为主角,通过描写他对一座高门大院的窥视行为,细致地展现了一个青春期少年内心情欲迸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