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一0年门诊处方及抗菌药物情况年度分析报告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gaalove4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我院门诊处方中抗生素应用现就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1月-12月的门诊药房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处方,共计抽查1200张处方。对门诊合理用药进行处方评价,并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患者的处方评价总体基本合理,门诊处方的书写不合格抗菌药物在使用中存在用法用量不合理等现象。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总体评价基本合理,但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仍需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通过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使临床用药逐步于合理规范。
  【关键词】处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卫生行政部门各医疗机构加大了对医院处方的书写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检查力度。因此,我院为进一步加强门诊药房处方的书写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更加明确了医师药师的职责和责任。笔者对医院2010年的门诊药房处方药品的合理用药;处方管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费用控制;实施随机抽查进行处方点评和处方评价。医务科每月对抽查结果进行通报,对处方书写合格;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进行表扬奖励;对处方书写不合格;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医师进行相应处罚。通过对处方的检查和监督,进一步规范了医院门诊药房处方的管理,提高了医师药师对处方的书写和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责任心。通过抽查2010年1月-12月门诊药房处方,对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1月-12月的门诊药房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处方,共计抽查1200张处方。按照处方的书写规范和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归纳。
  2结果
  2.12010年医院门诊药房处方情况,见表一
  2010年医院门诊药房处方情况表一
  从表一可以看出,1200张处方。合格处方比例占78.83 %,不合格处方比例占 21.17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的比例为23.58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的比例为 42.4 %。儿科处方合格率最低,这可能与儿科问诊和检查较困难有关,所以住院医师在使用上更为小心。
   2.2不合格处方书写存在的常见问题;见表二
  不合格处方书写存在的常见问题表二
  从表2可以看出,医院门诊药房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诊断;年龄书写;药品通用名;剂型;剂量;规格;数量的书写;用法和用量的书写;超天数用药及药物过敏试验的书写等不规范。针对医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方案和解决办法,使目前医院门诊药房的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
  3讨论
  通过对我院处方抽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处方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药品通用名;剂型;剂量;规格;用法和用量的书写不规范占的比例较大,这些问题主要与医院门诊医师诊治工作繁重和药师没有认真审查处方有关。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如:1、抗菌药物给药次数不够:头孢呋辛钠粉针剂1.5g,一日给药一次,静点;青霉素钠粉针剂640万u,一日给药一次静点;克林霉素磷酸钠粉针剂0.9g,一日給药一次静点等。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2、抗菌药物的配伍禁忌: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杀菌剂联合应用(抑菌剂和杀菌剂联用),如:青霉素钠粉针剂与乳酸红霉素粉针剂联用;克林霉素磷酸钠粉针剂与头孢噻肟钠、头孢呋辛钠粉针剂联用;又如:头孢呋辛钠粉针剂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同用等。3、使用抗菌药物疗程不当:如头孢硫脒粉针剂2.0g,Bid,8d。左氧氟沙星注射液,qd,10d。4、过度预防用药。5、经验用药等等。
  有些药物在口服时还需注意:头孢菌素类口服药物多在饭后服用,如头孢拉定胶囊;大环内酯类药物多在饭前空腹服用,如阿奇霉素片剂;健胃药应在饭前服用,补铁剂药物宜在两餐之间服用。所以,药剂师在发药时应认真审查处方,严格按照处方“四查十对”操作程序;对不合理的处方拒绝调配,合格处方也要详细交代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用药过程中出现不当,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有效。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控制“抗菌药物应用起点”,对患者将来的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将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与医院的临床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更好治疗起到实质性作用,将是药剂师与医师共同努力的目标。
  综上所述,如何进一步落实《处方管理办法》,正确书写处方;如何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控制和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不但要提高医师的责任,还要提高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责任,从而减少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建立复方田基黄胶囊中虎杖总蒽醌含量测定的方法,為其制剂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40nm波长处测定虎杖总蒽醌含量。结果:大黄素含量在4.44~28.8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8%,RSD=2.65%(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复方
期刊
【摘要】病历质量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提高病历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1〕。本文从强化法律意识、健全质控体系、重视环节质量、质控重心前移、加强医师培训等方面介绍病案质量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供借鉴。  【关键词】病案质量;质量管理;重心前移  病案质量是指病案书写质量,其重点是内涵质量,即突出病案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和及时性〔2〕。病历质量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加术后预防对口腔粘液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0例口腔粘液腺囊肿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并给予必要的口腔护理。结果 5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良好的为48例,伤口感染的为2例。结论 手术切除加术后预防对于口腔粘液腺囊肿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口腔粘液腺囊肿;手术切除;预防   在医院口腔科临床治疗中,粘液
期刊
【关键词】 和;中医学;核心价值;取向   中医学在建构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的影响,其理论体系和价值追求,无不彰显出中华文化特有的智慧和哲学精髓。其中对“和”的价值追求和取向,就是突出反映。关于这一点,在古代中医学代表作《黄帝内经》中就有详尽阐述。其中《素问·逆调论》有关“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论述,就从一个层面反映了这一思想,道出了中医学“和”的核心价值取向。  1 “和”的语言学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II型呼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86例COPD合并II型呼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祛痰等)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鼻(面)罩式机械通气治疗(每次通气时间2-3 h,每天2-3
期刊
【摘要】 通过对压疮发病原理和易发人群的分析,针对神经内科病患的具体情况,探讨美皮康在压疮II、III期中的应用。阐述其治疗机制、与传统护理方法相比所存在的优势和护理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美皮康;压疮;优点;注意事项   压疮又叫褥疮,长期卧床患者由于体力极度衰弱或者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导致无力变换卧位,加上护理上的不当导致体表骨隆突和与床褥接触的皮肤组织、肌肉受到持续压迫,从而因持续受
期刊
1995—2009年,我院采用直肠粘膜柱状梯形缝扎,辅以周围间隙固脱注射及肛门环缩术治疗III度直肠脱垂7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8例中男67例,女11例,年龄9~60岁,平均42.5岁。病2~38年,平均14.5年;脱出长度8~10cm54例,11~15cm20例,19cm4例。住院前在外院采取其他手术方式治疗后复发19例;合并单发性直肠息肉5例
期刊
【关键词】蛋白尿;辩证治验    病例:李某,女,41岁。2010年9月28日来诊。诉5年前因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治愈后,常年蛋白尿,中西药多方治疗不愈。刻诊:腰部酸痛,以右侧为甚,尿常规示:尿蛋白3﹢,伴右侧牙、咽及头部疼痛,眠差,口臭,常年便稀。观其舌光红少苔,诊双尺脉沉细,左关弦细,右关细滑。辩证: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治则:滋阴潜阳,疏利肝胆。方拟知柏地黄丸合小柴胡汤加减:生地15g,熟地15
期刊
【摘要】面对刚刚踏入护理岗位的年轻人,我这个护士长倍感带教责任重大。于是四部带教实施方案应运而生:首先,思想洗礼,引领成长方向。用良好的心态为新护士增添工作“润滑剂”和“原动力”;其次,用“心”实践,挖掘成长落脚点。分别在行动上靠、学习上帮、业务上精;再次,要用“心“服务,温情护理暖人心;最后,反思提升,用智慧伴你前行。  【关键词】思想洗礼;温情护理;反思提升    崭新的牟平区中医医院大楼的落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正中神经损伤感觉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42例正中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第二天开始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加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加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于治疗的第1天、第10天、第20天进行康复评定,比较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