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民办高校是培养会计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立足于我国民办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的现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就民办高校的会计教学及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模式;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149-02
1 引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等教育,采用的是以教学为主要任务,履行其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研究的职能,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要目标的灵活的办学机制及办学思路,以便能及时获取市场经济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第一时间对经济发展中所需的人才做出快速的反应。会计专门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人才规划的重要内容,而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基本的业务处理能力,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及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分析会计的各类信息,能在各行业的会计岗位上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等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当前,很多民办高校对会计教学工作偏重于对理论进行讲授,淡化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离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使得民办高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理论与实践脱节,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实际工作,这对于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自身发展和用人的单位的需求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
2 民办高校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忽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传统的会计教学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怎样将专业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会不会将这些知识活学活用,忽略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当前民办高校的会计教学都是通过设置一系列会计课程来完成,这些课程的课时数占总课时的一半左右,而其他课程的课时数不仅较少,而且往往是相对固定的。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与经济瞬息万变的特点是极不适应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能学会了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如何编制财务报表,但是对于如何运用这些已有的会计信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会计问题,就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了。
2.2 忽略了专业课程设置的有序性及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会计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当前,一些民办高校在进行课程安排时,将本应有某个课程学习为基础的前提下开设的另一门课程开设在同一学期,导致学生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学习,根本就无从理解,如:将中级财务会计和审计同在一学期开设,学生在没有积累必要的会计学基础知识下,学习审计,根本就无法深入理解和学习。另外,会计课程各科目之间各教各的,忽略了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经济法与税法、中级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等课程在授课内容上有许多交叉之处,而在课程设置上却是完全独立的课程,如果教师在这些方面缺少交流,势必会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事倍功半。
2.3 忽略了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
很多民办高校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理论与实务脱节,使得学生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一些民办高校把会计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会计模拟实验上,但是由于现行的会计实验教学在目标、要求层次上偏低,内容也较为简单,不利于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尽管一些民办高校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短、联系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较难等原因,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校对此也只能听之任之。
2.4 忽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
当前,很多民办高校会计教育偏重于对国内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讲授,而忽略了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贯穿于教学中,导致会计专业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在课程体系中几乎没有开设对其他国家会计制度的介绍与研究的相应课程,即使是有,也是仅开设一门国际会计,而这种框架显然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3 改革民办高校现行教学模式的设想
3.1 合理定位民办高校会计教育目标
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设置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也是提升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优势的保证。因此,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清晰定位,不能因为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会计专业人才,使民办高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上的缺陷被掩盖。民办高校会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前提,就业导向为根本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3.2 重视实践教学
会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际的能力。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手段,它包含技能训练、实践教学、学生实习等阶段。民办高校应高度重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加大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的比重,使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能对会计理论知识的运用,会计实务的操作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熟练的掌握,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重视会计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设置是保证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坚持目标性、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学生业务操作能力、加大选修课学分比例、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增强诚信观念这五大原则,应按照会计实务的工作岗位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程;模拟各种不同形式的单位的会计岗位安排校内实验课程,比如: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岗位;企业的主管会计、预算分析、成本会计、核算岗位;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等都是民办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与此同时,增加相应数量的选修课程,比如:非营利组织会计、金融企业会计、ERP沙盘模拟实验等也是有必要的。 3.4 改革教学手段
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第一步是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教师应在会计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校应逐步完善多媒体电教演示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这样可以大幅度增加信息量,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用多元化、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使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使教师在课堂讲授的知识不拘泥于一本教科书,增加信息量,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5 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是实施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必要的保证,而当前民办高校会计教师队伍的素质良莠不齐,使得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困难不小。为弥补这些缺陷,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避免教师长期上一两门课,而是安排教师上一系列的专业课程,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熟悉整个课程体系,也可以保证教师专业知识的全面;二是增加教师实践的机会,创造机会让教师能够深入到企业的实际会计工作中,进行调研,收集典型的案例,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的更新知识,促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三是实行访学制,提供机会给教师进行访问学习,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深造、访学的重点放在专业基础学科和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及制度上,以此来拓宽教师知识的外延。
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论会计教学改革的方式如何,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始终应该与社会对会计的需求为依托,能确实掌握时代变化的脉动。这不仅关系到整个专业未来的发展和前途,同时对中国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不管怎样,民办高校如何应对会计教育趋势的挑战将一直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武迎春.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2013,(10):34-37.
[2]李世碧.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研究[J].云南电大学报,2010,(03):88-91.
[3]索俊颖.21世纪高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7,(07):166-168.
[4]张琪,蔡学玲,王宁宁.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06):139-140.
[5]苗稳.民办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6):100-101.
[6]高欣.我国独立学院会计教学模式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7]郭莉莉,陈汉宁.论会计教学模式改革[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04):97-98.
关键词:教学模式;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149-02
1 引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等教育,采用的是以教学为主要任务,履行其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研究的职能,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要目标的灵活的办学机制及办学思路,以便能及时获取市场经济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第一时间对经济发展中所需的人才做出快速的反应。会计专门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人才规划的重要内容,而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基本的业务处理能力,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及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分析会计的各类信息,能在各行业的会计岗位上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等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当前,很多民办高校对会计教学工作偏重于对理论进行讲授,淡化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离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使得民办高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理论与实践脱节,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实际工作,这对于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自身发展和用人的单位的需求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
2 民办高校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忽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传统的会计教学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怎样将专业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会不会将这些知识活学活用,忽略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当前民办高校的会计教学都是通过设置一系列会计课程来完成,这些课程的课时数占总课时的一半左右,而其他课程的课时数不仅较少,而且往往是相对固定的。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与经济瞬息万变的特点是极不适应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能学会了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如何编制财务报表,但是对于如何运用这些已有的会计信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会计问题,就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了。
2.2 忽略了专业课程设置的有序性及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会计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当前,一些民办高校在进行课程安排时,将本应有某个课程学习为基础的前提下开设的另一门课程开设在同一学期,导致学生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学习,根本就无从理解,如:将中级财务会计和审计同在一学期开设,学生在没有积累必要的会计学基础知识下,学习审计,根本就无法深入理解和学习。另外,会计课程各科目之间各教各的,忽略了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经济法与税法、中级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等课程在授课内容上有许多交叉之处,而在课程设置上却是完全独立的课程,如果教师在这些方面缺少交流,势必会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事倍功半。
2.3 忽略了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
很多民办高校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理论与实务脱节,使得学生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一些民办高校把会计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会计模拟实验上,但是由于现行的会计实验教学在目标、要求层次上偏低,内容也较为简单,不利于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尽管一些民办高校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短、联系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较难等原因,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校对此也只能听之任之。
2.4 忽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
当前,很多民办高校会计教育偏重于对国内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讲授,而忽略了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贯穿于教学中,导致会计专业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在课程体系中几乎没有开设对其他国家会计制度的介绍与研究的相应课程,即使是有,也是仅开设一门国际会计,而这种框架显然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3 改革民办高校现行教学模式的设想
3.1 合理定位民办高校会计教育目标
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设置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也是提升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优势的保证。因此,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清晰定位,不能因为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会计专业人才,使民办高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上的缺陷被掩盖。民办高校会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前提,就业导向为根本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3.2 重视实践教学
会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际的能力。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手段,它包含技能训练、实践教学、学生实习等阶段。民办高校应高度重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加大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的比重,使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能对会计理论知识的运用,会计实务的操作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熟练的掌握,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重视会计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设置是保证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坚持目标性、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学生业务操作能力、加大选修课学分比例、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增强诚信观念这五大原则,应按照会计实务的工作岗位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程;模拟各种不同形式的单位的会计岗位安排校内实验课程,比如: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岗位;企业的主管会计、预算分析、成本会计、核算岗位;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等都是民办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与此同时,增加相应数量的选修课程,比如:非营利组织会计、金融企业会计、ERP沙盘模拟实验等也是有必要的。 3.4 改革教学手段
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第一步是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教师应在会计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校应逐步完善多媒体电教演示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这样可以大幅度增加信息量,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用多元化、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使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使教师在课堂讲授的知识不拘泥于一本教科书,增加信息量,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5 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是实施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必要的保证,而当前民办高校会计教师队伍的素质良莠不齐,使得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困难不小。为弥补这些缺陷,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避免教师长期上一两门课,而是安排教师上一系列的专业课程,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熟悉整个课程体系,也可以保证教师专业知识的全面;二是增加教师实践的机会,创造机会让教师能够深入到企业的实际会计工作中,进行调研,收集典型的案例,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的更新知识,促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三是实行访学制,提供机会给教师进行访问学习,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深造、访学的重点放在专业基础学科和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及制度上,以此来拓宽教师知识的外延。
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论会计教学改革的方式如何,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始终应该与社会对会计的需求为依托,能确实掌握时代变化的脉动。这不仅关系到整个专业未来的发展和前途,同时对中国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不管怎样,民办高校如何应对会计教育趋势的挑战将一直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武迎春.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2013,(10):34-37.
[2]李世碧.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研究[J].云南电大学报,2010,(03):88-91.
[3]索俊颖.21世纪高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7,(07):166-168.
[4]张琪,蔡学玲,王宁宁.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06):139-140.
[5]苗稳.民办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6):100-101.
[6]高欣.我国独立学院会计教学模式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7]郭莉莉,陈汉宁.论会计教学模式改革[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04):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