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培育学生求真精神和创新素质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av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科技不仅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巨大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也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科学精神和科技素养越来越成为优秀青年的必备素质。科学教育关注的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品格与精神的培养。
  潞河中学在科学教育方面拥有优良传统,以中国探月三期工程总设计师胡浩为代表,潞河中学的优秀毕业生活跃在国家科技创新的前沿。多年来,围绕学生求真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潞河中学在科技教育工作上下足功夫。
  一是树立了“激发志趣,培养习惯,学会知识,掌握方法,训练思维,增加体验,提高能力”的七大教育目标,构建了包括国家课程、科技选修课程、学生科技社团、研究性学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在内的学校科技教育六大课程系列。
  二是抓住科技教育的主渠道——課堂,采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再发现”“再创造”的探究式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校力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保护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欲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重视校本选修课程的作用,每学期开设物联网创新实验、汽车模拟驾驶等70余门“自助餐”式校本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科技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科技特长,开发学生科技潜力。
  四是积极支持学生科技社团建设。机器人小组、电视片编导与制作小组等40余个学生社团已经成为潞河中学学生在科学海洋里自主探索的“科考船”。
  五是组织各类科技活动,依托科技节、学科竞赛、中外文化交流、社会实践周和专题讲座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科技魅力,进行科技实践,增长科技知识,展示科技特长。
  六是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学校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翱翔计划”协作体,为学生打造可以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翱翔平台”,带领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进行科技创新课题研究。
  七是与友邻学校共享科技教育资源,建立“潞河中学初中教育联盟”等六个协作体,发挥示范作用,加强学校间的交流、合作,促进通州区科技教育不断提升。
  八是开展科技项目课题研究,如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研究、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云学习方式研究等,为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科技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创造机会。
  九是融合校内外资源,增加4150余万元科技设备设施投入,同时不断强化师资力量,为科技教育提供有力的“双保险”。
  科技教育推动教育教学理念的变化,拓展教育教学的视野与疆界,改善学与教的行为方式和方法,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实践舞台。伴随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潞河中学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让学生的学习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从被动到主动,从书本到实践,从封闭到开放,从接受式到发现式,从只重单纯认知到走向整体生命体验,发生了深刻改变。
  【本文是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一般课题《深综改背景下以健全人格培养为核心的自主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CDDB17260;课题负责人:祁京生)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李英菁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作业量繁多、作业形式单一已成为中小学生的沉重负担。今年1月以來,教育部相继出台“五项管理”相关文件,明确作业管理新要求,完善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业管理制度化  加强作业管理,应强化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将作业设计纳入校本研修。结合“五项管理”中作业管理相关要求,不断加大落实力度,坚持改革引领,增强创新驱动,强化机制保障,完善作业管理体
期刊
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海将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高复合型人才。但是,现有学校课程更注重学科内的知识结构,常忽略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培养高复合型人才。  自2017年起,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顺应时代需求,以跨学科的方式开发课程,组织教学,将学校特色定位为“市政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城市建设者”,确立了“培养明理、乐群、好学、力行的
期刊
普惠式创客教育以学校教育为基础,以解决学科学习中的科学问题为核心,以数学应用为基础,以数字化手段为支撑,以工程为表现形式,旨在让全体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經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学基本形成了适用于初中学校的普惠式创客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学校普惠式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包括Scratch和Python创意编程、3D打印、机器人等课程,切实实现了“做中学”。  创客
期刊
学生负担过重一直是基础教育的沉疴与顽疾,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如影随形。2021年7月24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国家层面为减轻学生负担而发布的最新文件,《意见》的颁布正式宣告了“双减”政策的落地,其站位之高、目标之准、力度之强备受关注。分析“双减”政策发布的背景、明晰其内容并探索科学减负
期刊
当前,“作业辅导+兴趣活动”是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开展的主要形式,既安排学科教师辅导作业、针对性答疑,又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兴趣方向,兼顾学生课业学习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课后时间继续发挥学校育人作用。同时,学校围绕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协调各方资源,努力健全管理机制,做好服务前的调研、服务中的跟踪、服务后的反馈,不断从各个方面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然而,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并不意味着课后服务项目的“
期刊
城阳区国城小学是区委区政府投资建成的省级规范化标准的区直属小学,现为青岛大学城阳附属小学,成立六年来,已先后获得“全国足球示范学校”“全国德育创新基地校”等40余项荣誉称号。学校秉承“风雅国城,慧爱童年”的办学理念,逐渐形成“慧爱”文化体系,重视风雅课程建设,努力培养“学识卓雅、品性高雅、举止优雅”的慧爱少年。  “风雅”课程体系缘起  国城小學是为缓解区内就学压力而建的新学校,建校初期,很多家长
期刊
“以昨日之法教今天的孩子,我们将剥夺他们的明天。”——约翰·杜威  重磅教育文件出台,指向全面育人的教育迎来春天。给中小学生减负不是新鲜事,但力度如此之大尚属首次,与“双减”政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相适应的课后服务配套措施已在多地次第推出。但课后服务“教什么”“怎么教”“怎么管”仍是难题。博雅涵泳科技教育公司(以下简称
期刊
随着课后服务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课外培训监管的不断收紧,学校重新成为学生课后教育的主体,为学生教育承担更多责任。然而,课后服务是以学校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的教育形态,在课后服务过程中,如何协调各方需求,整合教学资源,破解矛盾重重的课后服务困局,满足各方对学校课后服务的新期待,承担新的教育责任,是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重中之重。  多样化需求难满足  学生是课后服务的对象,家长是对课后服务工作抱有最大关
期刊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人类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培养创新思维,尤其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创新思维,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课题之一。  创新成果是创新思维的外在反映,但是人们对创新成果的认识普遍局限于科技发明,因此学校和社会往往只重视理科教学对创新思维发展的作用,而忽视语文教学。事实上,语文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与人的思维发展紧密相连,思维的基本元素是语言,而语言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是使儿童感性经验与
期刊
“双减”(《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政策力度空前,舆论场中教育话题热度非凡。“课后服务”在“双减”政策的诸多配套举措中备受瞩目。在众多支持声中,也存在着对于“课后服务”的误读和疑虑。“课后服务就是老师看着孩子写作业”“课后服务就是托管服务”“课后服务以前也有过,这次真的能坚持下去吗?”……一些家长对“课后服务”望文生义,也有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持续性存疑。  “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