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建筑施工中渗漏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房屋建筑绝大部分渗漏水都与施工质量差有关。因此,应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的控制,并严格控制施工缝、穿墙管道留设位置、处理方法,加强施工管理。
1 混凝土工程
1.1 混凝土施工孔隙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孔隙按成因不同可分为结构孔隙和施工孔隙两大类。本文主要探讨施工孔隙的成因。形成施工空隙及裂缝的因素如下:
1.1.1 水灰比过大引起施工空隙。为了使混凝土拌合物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加大水灰比,增加用水量使得大量多余的水分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游离并逐渐蒸发出来,这就造成了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和毛细管网。水灰比越大,剩余的水分越多,泌水现象就越严重,蒸发后留下的毛细孔就越多,渗水的可能性就越大。有的施工现场因泵送混凝土管道堵塞,就大量加水,致使水灰比过大,水灰比增大又导致混凝土收缩率增大,更容易开裂。
1.1.2 混凝土振捣不良引起的施工孔隙。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位移或漏放垫块使钢筋紧贴模板,出现露筋。结构断面狭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受水侵蚀生锈,形成疏水通道。因此,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必须精心振捣。
1.2.3 施工缝处理不当。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即施工缝处理不好,尤其是混凝土养护不当,浇筑后即时产生水分快速散失,特别是混凝土表面,因其强度不能抵消张拉力,故易产生裂缝,即干燥导致混凝土中水分迁移,继而导致混凝土内部组织破坏。可见,早期养护不足对混凝土强度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1.1.4 水泥用量不当引起的施工孔隙。在一定的水灰比限值内,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对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很大。在砂率固定的条件下,若水泥用量过少(目前不少工地为了偷工减料常发生这种情况)则水泥不能充分包裹砂子表面,使混凝土中砂浆的质量降低,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导致抗渗性和强度的下降。但水泥用量也不能任意增大,当单方水泥用量超过400kg/m3,并不能使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提高,反而会加大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容易造成构造物内部和外部的温差,产生温差收缩裂缝。
1.1.5 砂率配比不当引起的施工孔隙。因此砂的用量应与水泥用量相适应,砂率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包裹石子的砂浆层质量。如砂少水泥多,将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粗骨料产生不均匀下沉,使混凝土的匀质性差、局部收缩而形成缝隙,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
1.1.6 外加剂掺量不当引起混凝土开裂。目前一般混凝土都掺有各种不同的外加剂,通过外加剂微膨胀的作用以补偿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的收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计算,使膨胀率和收缩率两者基本平衡。如果掺量不足则膨胀率小而收缩率大,混凝土势必开裂;如果掺量过大则膨胀过多,待 180d 后水泥水化过程基本结束,混凝土基本稳定性要往回干缩时,缩不回来同样开裂。
1.1.7 模板工程施工不良。模板工程施工不良可能造成混凝土麻面而造成渗漏。模板表面粗糙,清理不净,粘有干硬性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破损,出现麻面。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收,致使混凝土失水过早过多,故出现麻面。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立模板不稳固,跑模现象严重。
1.2 防治措施
1.2.1 材料要合乎规格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降低水灰比以及砂石含泥量。水泥一般选用中低热水泥品种,标号不低于 425 号,为了降低水化热,许多工程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采用中砂以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选用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采用 0. 5-30mm的石子,即可在相同的水灰比情况下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控制砂石的含泥量,石子含泥量控制在 1%以内,砂子含泥量控制在 7%以内,如含泥量过高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及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减水剂,以减缓浇筑速度,以利散热;改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
1.2.2 模板工程控制。模板面应清洁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拼缝严密,应用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模板支撑要牢固,不得变形跑模;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支模前应在边模下口抹 80mm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外墙体不超过 10mm,保证下口严密。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模板有位移,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
1.2.3 加强振捣。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 300mm,以加快热量散发,并使温度分布较均匀,同时也便于振捣密实。振捣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1.5 倍,对轻骨料混凝土则不应大于其 1 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 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50mm。
1.2.4 加强养护。浇筑混凝土后,表面应及时用草帘或草袋、锯末、砂等覆盖,并洒水养护。深坑基础可采用灌水养护。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寒潮袭击,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降温。拆模时,块体中部和表面温差不宜大于20℃,以防止急剧冷却造成表面裂缝。基础混凝土拆模后应及时回填。
2 地下室穿墙管、穿墙螺栓渗漏水
地下工程的穿墙管与主体结构相连处是防水的薄弱环节,也是地下工程渗漏水最严重部位之一。
2.1 原因分析
2.1.1 穿墙管不是在混凝土施工前预先留置而是浇筑完毕后才凿洞打孔重新增设。即使混凝土浇筑前留洞,预留孔过大,安装的钢管与洞壁间的空隙过大。施工时只是采用简单的普通砂浆填平,砂浆硬化后收缩干裂,管与混凝土间出现裂隙,使地下水顺管流向地下室。
2.1.2 施工时安装的管道和固定模板的螺栓沒有设置止水环,虽然焊了止水环,但焊缝不严密。施工时管件被撞击受振松动;拆模过早,混凝土没有达到足够的强度就拆模,使穿入墙体的对拉螺栓发生松动,与接触的混凝土出现缝隙。热力管道穿墙部位,防水处理不当,致使管道在温差作用下,反复伸缩变形与混凝土结构脱离,产生裂缝漏水。
2.2 防治措施
2.2.1 地下工程所设置的管道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所有穿墙(地)管道都必须按设计位置预先埋设,严禁事后开凿,即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打洞开孔埋设。
2.2.2 穿墙(地)管必须焊接止水环,要满焊密封无缝隙,要加强对止水环处焊缝的检查,在满焊的条件下应逐个敲去焊渣检验,对不合格的要补焊合格后方可用到工程上。
3 结语
混凝土工程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主要工程之一,由于混凝土施工不良造成结构产生渗漏的现象很多。本文主要从混凝土工程及地下室穿墙管、穿墙螺栓渗漏水两方面探讨了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 孙志起,韩燕.混凝土施工渗漏水的预防与治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12)
[2] 陈雄民.阐述地下室防水施工渗漏治理[J].广东科技.2010(8)
关键词: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房屋建筑绝大部分渗漏水都与施工质量差有关。因此,应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的控制,并严格控制施工缝、穿墙管道留设位置、处理方法,加强施工管理。
1 混凝土工程
1.1 混凝土施工孔隙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孔隙按成因不同可分为结构孔隙和施工孔隙两大类。本文主要探讨施工孔隙的成因。形成施工空隙及裂缝的因素如下:
1.1.1 水灰比过大引起施工空隙。为了使混凝土拌合物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加大水灰比,增加用水量使得大量多余的水分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游离并逐渐蒸发出来,这就造成了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和毛细管网。水灰比越大,剩余的水分越多,泌水现象就越严重,蒸发后留下的毛细孔就越多,渗水的可能性就越大。有的施工现场因泵送混凝土管道堵塞,就大量加水,致使水灰比过大,水灰比增大又导致混凝土收缩率增大,更容易开裂。
1.1.2 混凝土振捣不良引起的施工孔隙。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位移或漏放垫块使钢筋紧贴模板,出现露筋。结构断面狭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受水侵蚀生锈,形成疏水通道。因此,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必须精心振捣。
1.2.3 施工缝处理不当。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即施工缝处理不好,尤其是混凝土养护不当,浇筑后即时产生水分快速散失,特别是混凝土表面,因其强度不能抵消张拉力,故易产生裂缝,即干燥导致混凝土中水分迁移,继而导致混凝土内部组织破坏。可见,早期养护不足对混凝土强度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1.1.4 水泥用量不当引起的施工孔隙。在一定的水灰比限值内,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对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很大。在砂率固定的条件下,若水泥用量过少(目前不少工地为了偷工减料常发生这种情况)则水泥不能充分包裹砂子表面,使混凝土中砂浆的质量降低,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导致抗渗性和强度的下降。但水泥用量也不能任意增大,当单方水泥用量超过400kg/m3,并不能使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提高,反而会加大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容易造成构造物内部和外部的温差,产生温差收缩裂缝。
1.1.5 砂率配比不当引起的施工孔隙。因此砂的用量应与水泥用量相适应,砂率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包裹石子的砂浆层质量。如砂少水泥多,将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粗骨料产生不均匀下沉,使混凝土的匀质性差、局部收缩而形成缝隙,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
1.1.6 外加剂掺量不当引起混凝土开裂。目前一般混凝土都掺有各种不同的外加剂,通过外加剂微膨胀的作用以补偿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的收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计算,使膨胀率和收缩率两者基本平衡。如果掺量不足则膨胀率小而收缩率大,混凝土势必开裂;如果掺量过大则膨胀过多,待 180d 后水泥水化过程基本结束,混凝土基本稳定性要往回干缩时,缩不回来同样开裂。
1.1.7 模板工程施工不良。模板工程施工不良可能造成混凝土麻面而造成渗漏。模板表面粗糙,清理不净,粘有干硬性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破损,出现麻面。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收,致使混凝土失水过早过多,故出现麻面。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立模板不稳固,跑模现象严重。
1.2 防治措施
1.2.1 材料要合乎规格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降低水灰比以及砂石含泥量。水泥一般选用中低热水泥品种,标号不低于 425 号,为了降低水化热,许多工程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采用中砂以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选用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采用 0. 5-30mm的石子,即可在相同的水灰比情况下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控制砂石的含泥量,石子含泥量控制在 1%以内,砂子含泥量控制在 7%以内,如含泥量过高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及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减水剂,以减缓浇筑速度,以利散热;改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
1.2.2 模板工程控制。模板面应清洁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拼缝严密,应用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模板支撑要牢固,不得变形跑模;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支模前应在边模下口抹 80mm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外墙体不超过 10mm,保证下口严密。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模板有位移,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
1.2.3 加强振捣。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 300mm,以加快热量散发,并使温度分布较均匀,同时也便于振捣密实。振捣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1.5 倍,对轻骨料混凝土则不应大于其 1 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 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50mm。
1.2.4 加强养护。浇筑混凝土后,表面应及时用草帘或草袋、锯末、砂等覆盖,并洒水养护。深坑基础可采用灌水养护。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寒潮袭击,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降温。拆模时,块体中部和表面温差不宜大于20℃,以防止急剧冷却造成表面裂缝。基础混凝土拆模后应及时回填。
2 地下室穿墙管、穿墙螺栓渗漏水
地下工程的穿墙管与主体结构相连处是防水的薄弱环节,也是地下工程渗漏水最严重部位之一。
2.1 原因分析
2.1.1 穿墙管不是在混凝土施工前预先留置而是浇筑完毕后才凿洞打孔重新增设。即使混凝土浇筑前留洞,预留孔过大,安装的钢管与洞壁间的空隙过大。施工时只是采用简单的普通砂浆填平,砂浆硬化后收缩干裂,管与混凝土间出现裂隙,使地下水顺管流向地下室。
2.1.2 施工时安装的管道和固定模板的螺栓沒有设置止水环,虽然焊了止水环,但焊缝不严密。施工时管件被撞击受振松动;拆模过早,混凝土没有达到足够的强度就拆模,使穿入墙体的对拉螺栓发生松动,与接触的混凝土出现缝隙。热力管道穿墙部位,防水处理不当,致使管道在温差作用下,反复伸缩变形与混凝土结构脱离,产生裂缝漏水。
2.2 防治措施
2.2.1 地下工程所设置的管道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所有穿墙(地)管道都必须按设计位置预先埋设,严禁事后开凿,即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打洞开孔埋设。
2.2.2 穿墙(地)管必须焊接止水环,要满焊密封无缝隙,要加强对止水环处焊缝的检查,在满焊的条件下应逐个敲去焊渣检验,对不合格的要补焊合格后方可用到工程上。
3 结语
混凝土工程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主要工程之一,由于混凝土施工不良造成结构产生渗漏的现象很多。本文主要从混凝土工程及地下室穿墙管、穿墙螺栓渗漏水两方面探讨了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 孙志起,韩燕.混凝土施工渗漏水的预防与治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12)
[2] 陈雄民.阐述地下室防水施工渗漏治理[J].广东科技.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