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应试和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往往偏重对学生以技能为主体的课堂训练,学生缺乏感知、体验与反思。教师总是以权威的身份、挑错的眼光审视学生的作文,学生感受不到进步的喜悦和成功的乐趣,以至渐渐丧失作文兴趣,教学效益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还是与教师的观念转变有关。
一、作文教学中仍存在师生关系不够和谐的问题。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然而新课改下,在以应试为特征的作文教学的现实中,学生的主体性往往没有得到切实体现。从具体的一次作文教学过程来看,大多遵循“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这四个环节主要由教师完成,写作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教师主导的依附。所以从作文教学的具体过程来看,教师主导显得绝对化,学生主体呈虚弱化。分析如下:
1.作文命题上,教师说了算;学生被动接受,不能自主。
命题主要由教师决定,或选取单元后的作文练习题,或选取教学辅导书上的参考题,或选取大考中的作文题,或选取焦点、热点作为材料。其实不论从哪一个途径选择作文题目,体现的都是教师的意愿,很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特点,往往忽略学生的感受和写作需要,以致学生作文时常会感到无话可说。
2.作文指导上,传道不解惑;学生机械模仿,丧失个性。
作文指导上,教师注重传授常见的写作方法和技能,尤其是临考作文技巧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在“为考试而作文”上,忽视学生生活体验。所谓的优秀作文就是合乎统一标准的模板。至于作文是否有真情实感,也就无足轻重了,作文教学变得高度技术化。教给学生常用的写作技法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但仅仅通过教师空洞的讲解,学生很难掌握这些抽象的写作理论,它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反而易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惰性。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写作个性,变得思想与生活剥离,作文与做人脱节。作文不再是纳入个体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心理和生活需求,而是以换取高分作为价值取向。思维的勇士也逐渐变成僵化的木偶人了。
3.批改上,教师全包办;学生无权过问,猜度迎合。
作文批改上,多以教师为主。批得认真、改得仔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苦不堪言。面对教师批语,多数学生更多关注的仅是分数而已。通常情况下,教师是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也是最终的评判者。教师居高临下地给学生打分,并往往以自己的好恶和价值取向来作为作文评价的标准。学生为了作文能得高分,就得猜度老师的意图,迎合老师的好恶,于是出现从内容到形式甚至情感的假、大、空。
4.讲评上,教师一言堂;学生忽视修改,缺乏指导。
在讲评课上,教师常常从自己的角度,把批改后的作文分为若干等第,或批评或表扬。仅由教师一个人讲评,缺乏平等交流,学生就只能被动地听从,观点和意见难以表达。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尊重,其主观能动性就不会发挥出来。评讲完了,接着就要开始下一次作文。作文再修改的落实被淡化,对学生自主修改的指导更是寥寥无几。把修改看成是学生自己的事,会直接造成写作过程的窄化。一方面教师大量的工作处于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劳动之中;另一方面,学生的写作过程并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完整的指导,作文素养自然也得不到提升。
学生在整个作文教学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情感和较高的能力水平在很多学生身上缺失,以少数尖子生的部分有效参与代替全体学生的参与,必然导致学生主体的整体弱化。
二、作文教学中既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促进作用,也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有巨大潜力的生命体,离开学生主体性,作文教学则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因此,作文教学的过程,不单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作文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促进学生作文素养提升的过程。学生主体得以重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强习作的兴趣,激活思维,进而实现有创意的个性表达。
1.新课改的要求明确了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促进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①《中国教育报》社在2002年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一次有关“怎样看待职业角色转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学观的问题上,大多数(74.8%)教师认为学校教育应当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实践的主人,而持不赞同意见的仅为2.4%。②可以看出,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促进作用的确立已经成为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2.建构主义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理论,它主要解决了一个历次在教育改革中都受到关注,但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人究竟应当如何认识知识和对待知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过程和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即“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③与此相应,在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中,既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促进作用,也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作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学生是作文的主体,应发挥教师的引导、促进作用。
作文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师生的双边活动,尤其需要学生的主动活动,主动的建构。要想提升学生作文素养,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充分感受、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的讲解和评定。
(1)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活动,学生必须有充分的写作主动权。
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这一点在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中更为突出。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能力必然要积极而自主贯穿在作文教学活动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思考力的培育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他说:“必须首先改变对知识这一概念的实质看法。知识——这就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为知识……在经验丰富的教师实际工作中,教学和教育的这一方向性体现为:在学生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④学生是作文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师重视调动和充分发挥学生作文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起到促进作用。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提出:“作文命题及读物选择,需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位也。”⑤《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段话把写作和学生的认识、思想联系了起来。学生通过写作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从而创造生活、完善人生。可见,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活动,学生必须有充分的主动权。
不是说不需要教师的方法指导,而是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命题,尽量降低技巧的僵化限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而是与个体生活有关的思想、感情。
(2)学生是作文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当是作文评价修改的主体。
学生是作文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样也是作文评价修改的主体。倪文锦教授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向广大语文教师介绍了欧美研究写作的学者们对修改的认识,他们认为“评改不仅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步骤,而且更准确地说,它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同时评改也是一个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的过程。”⑥学生参与作文评改,改变了“写完作文了事,好不好,全由教师说了算”的不良状况。学生由传统的评改局外人的身份回归到作文主体身份,可以按照自己的知识水平、思维逻辑进行自主修改,还可以评改、研习他人作文。当作文评改的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后,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充满了主人翁感,有了积极参与意识,这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活力和动力,有利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学生参与评改,完善了习作的过程,从中也获得了写作认识的提高,对增强作文素养和习作的自我完善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教师要在其中起到组织、指导和促进作用。
总之,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理解新课改下作文教学中师生的角色的定位,并能在常规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命题、指导、评改等环节中真正落实,促进学生对作文知识和能力的有效建构。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2001年6月8日。
②傅维利主编《教育问题案例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76页)。
③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科教育》1998年第5期(第24页)。
④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1页)。
⑤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47页)。
⑥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
一、作文教学中仍存在师生关系不够和谐的问题。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然而新课改下,在以应试为特征的作文教学的现实中,学生的主体性往往没有得到切实体现。从具体的一次作文教学过程来看,大多遵循“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这四个环节主要由教师完成,写作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教师主导的依附。所以从作文教学的具体过程来看,教师主导显得绝对化,学生主体呈虚弱化。分析如下:
1.作文命题上,教师说了算;学生被动接受,不能自主。
命题主要由教师决定,或选取单元后的作文练习题,或选取教学辅导书上的参考题,或选取大考中的作文题,或选取焦点、热点作为材料。其实不论从哪一个途径选择作文题目,体现的都是教师的意愿,很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特点,往往忽略学生的感受和写作需要,以致学生作文时常会感到无话可说。
2.作文指导上,传道不解惑;学生机械模仿,丧失个性。
作文指导上,教师注重传授常见的写作方法和技能,尤其是临考作文技巧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在“为考试而作文”上,忽视学生生活体验。所谓的优秀作文就是合乎统一标准的模板。至于作文是否有真情实感,也就无足轻重了,作文教学变得高度技术化。教给学生常用的写作技法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但仅仅通过教师空洞的讲解,学生很难掌握这些抽象的写作理论,它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反而易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惰性。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写作个性,变得思想与生活剥离,作文与做人脱节。作文不再是纳入个体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心理和生活需求,而是以换取高分作为价值取向。思维的勇士也逐渐变成僵化的木偶人了。
3.批改上,教师全包办;学生无权过问,猜度迎合。
作文批改上,多以教师为主。批得认真、改得仔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苦不堪言。面对教师批语,多数学生更多关注的仅是分数而已。通常情况下,教师是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也是最终的评判者。教师居高临下地给学生打分,并往往以自己的好恶和价值取向来作为作文评价的标准。学生为了作文能得高分,就得猜度老师的意图,迎合老师的好恶,于是出现从内容到形式甚至情感的假、大、空。
4.讲评上,教师一言堂;学生忽视修改,缺乏指导。
在讲评课上,教师常常从自己的角度,把批改后的作文分为若干等第,或批评或表扬。仅由教师一个人讲评,缺乏平等交流,学生就只能被动地听从,观点和意见难以表达。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尊重,其主观能动性就不会发挥出来。评讲完了,接着就要开始下一次作文。作文再修改的落实被淡化,对学生自主修改的指导更是寥寥无几。把修改看成是学生自己的事,会直接造成写作过程的窄化。一方面教师大量的工作处于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劳动之中;另一方面,学生的写作过程并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完整的指导,作文素养自然也得不到提升。
学生在整个作文教学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情感和较高的能力水平在很多学生身上缺失,以少数尖子生的部分有效参与代替全体学生的参与,必然导致学生主体的整体弱化。
二、作文教学中既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促进作用,也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有巨大潜力的生命体,离开学生主体性,作文教学则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因此,作文教学的过程,不单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作文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促进学生作文素养提升的过程。学生主体得以重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强习作的兴趣,激活思维,进而实现有创意的个性表达。
1.新课改的要求明确了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促进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①《中国教育报》社在2002年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一次有关“怎样看待职业角色转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学观的问题上,大多数(74.8%)教师认为学校教育应当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实践的主人,而持不赞同意见的仅为2.4%。②可以看出,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促进作用的确立已经成为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2.建构主义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理论,它主要解决了一个历次在教育改革中都受到关注,但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人究竟应当如何认识知识和对待知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过程和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即“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③与此相应,在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中,既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促进作用,也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作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学生是作文的主体,应发挥教师的引导、促进作用。
作文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师生的双边活动,尤其需要学生的主动活动,主动的建构。要想提升学生作文素养,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充分感受、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的讲解和评定。
(1)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活动,学生必须有充分的写作主动权。
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这一点在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中更为突出。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能力必然要积极而自主贯穿在作文教学活动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思考力的培育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他说:“必须首先改变对知识这一概念的实质看法。知识——这就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为知识……在经验丰富的教师实际工作中,教学和教育的这一方向性体现为:在学生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④学生是作文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师重视调动和充分发挥学生作文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起到促进作用。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提出:“作文命题及读物选择,需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位也。”⑤《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段话把写作和学生的认识、思想联系了起来。学生通过写作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从而创造生活、完善人生。可见,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活动,学生必须有充分的主动权。
不是说不需要教师的方法指导,而是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命题,尽量降低技巧的僵化限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而是与个体生活有关的思想、感情。
(2)学生是作文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当是作文评价修改的主体。
学生是作文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样也是作文评价修改的主体。倪文锦教授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向广大语文教师介绍了欧美研究写作的学者们对修改的认识,他们认为“评改不仅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步骤,而且更准确地说,它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同时评改也是一个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的过程。”⑥学生参与作文评改,改变了“写完作文了事,好不好,全由教师说了算”的不良状况。学生由传统的评改局外人的身份回归到作文主体身份,可以按照自己的知识水平、思维逻辑进行自主修改,还可以评改、研习他人作文。当作文评改的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后,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充满了主人翁感,有了积极参与意识,这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活力和动力,有利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学生参与评改,完善了习作的过程,从中也获得了写作认识的提高,对增强作文素养和习作的自我完善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教师要在其中起到组织、指导和促进作用。
总之,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理解新课改下作文教学中师生的角色的定位,并能在常规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命题、指导、评改等环节中真正落实,促进学生对作文知识和能力的有效建构。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2001年6月8日。
②傅维利主编《教育问题案例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76页)。
③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科教育》1998年第5期(第24页)。
④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1页)。
⑤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47页)。
⑥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