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因为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思维交流活动,提问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钥匙。提问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激发起他们浓烈的学习欲望。思维心理学也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思维的过程。
但在教学工作中,课堂提问常有以下几种不良倾向:(1)提问的时机掌握不准。有的教师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有的甚至先叫起学生,再问问题,学生答不准就反复追问,浪费了不少时间。(2)提问的质量低而偏。有的教师提问,答案即在问题之中,无需学生回答,缺乏启发性;有的提问零乱无序,没有逻辑层次,信口说出,缺乏设计;有的问题本身矛盾,脱离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3)提问的目标不明确,盲目性、随意性较大,课堂环节松散,学生懒洋洋无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针对上述种种现象,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确是当前语文教研的重要课题。
下面笔者以怎样运用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提问要有启发性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独立思维、深入学习,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如讲《天上的街市》首段:“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诗的开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诗人由“街灯”到“明星”的联想具体表现出来,既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若直接提问学生回答就会产生不良后果,不能刺激学生去主动探究得出正确答案。若让学生跳跃层次,这样设计问题:“根据诗中的语言环境,结合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谈谈郭沫若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这就很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慎重回答,学生首先必须弄懂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才能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当学生思考出答案的时候,脸上就会流露出仿佛走过一段曲径而达幽美之处的喜悦之情,真正体会出作者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启发学生动脑筋认真思考,不要盲目回答。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梯度
梯度,就是提问设计时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不可能迎刃而解,这就要增加思考的阶梯,其方法是无梯时架梯、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例如,教《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括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像这样的提问,我们称之为“深题浅问”。深题浅问,要化难为易、举重若轻,忌肤浅粗糙、浅尝辄止。
三、提问要能激发兴趣
教师的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起感情上的波澜,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奋,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从培养兴趣出发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例如《祝福》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小说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什么却以“祝福”为题?学生为之一震后,就急于通览课文去寻找答案,看后不仅了解到小说的全篇情节是始终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四次年终祝福而展开,情节集中,结构紧凑,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鲜明,而且深刻理解了作者以“祝福”为题,实在是立意深远、独具匠心。
四、提问要因人施问
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因人施问。基于这一认识,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后进生回答,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答问的学生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而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应充分肯定其某些可取之处外,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赞科夫所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方法就能发挥高度的作用。”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课堂提问,讲究艺术性,就一定能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但在教学工作中,课堂提问常有以下几种不良倾向:(1)提问的时机掌握不准。有的教师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有的甚至先叫起学生,再问问题,学生答不准就反复追问,浪费了不少时间。(2)提问的质量低而偏。有的教师提问,答案即在问题之中,无需学生回答,缺乏启发性;有的提问零乱无序,没有逻辑层次,信口说出,缺乏设计;有的问题本身矛盾,脱离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3)提问的目标不明确,盲目性、随意性较大,课堂环节松散,学生懒洋洋无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针对上述种种现象,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确是当前语文教研的重要课题。
下面笔者以怎样运用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提问要有启发性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独立思维、深入学习,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如讲《天上的街市》首段:“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诗的开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诗人由“街灯”到“明星”的联想具体表现出来,既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若直接提问学生回答就会产生不良后果,不能刺激学生去主动探究得出正确答案。若让学生跳跃层次,这样设计问题:“根据诗中的语言环境,结合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谈谈郭沫若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这就很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慎重回答,学生首先必须弄懂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才能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当学生思考出答案的时候,脸上就会流露出仿佛走过一段曲径而达幽美之处的喜悦之情,真正体会出作者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启发学生动脑筋认真思考,不要盲目回答。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梯度
梯度,就是提问设计时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不可能迎刃而解,这就要增加思考的阶梯,其方法是无梯时架梯、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例如,教《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括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像这样的提问,我们称之为“深题浅问”。深题浅问,要化难为易、举重若轻,忌肤浅粗糙、浅尝辄止。
三、提问要能激发兴趣
教师的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起感情上的波澜,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奋,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从培养兴趣出发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例如《祝福》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小说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什么却以“祝福”为题?学生为之一震后,就急于通览课文去寻找答案,看后不仅了解到小说的全篇情节是始终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四次年终祝福而展开,情节集中,结构紧凑,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鲜明,而且深刻理解了作者以“祝福”为题,实在是立意深远、独具匠心。
四、提问要因人施问
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因人施问。基于这一认识,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后进生回答,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答问的学生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而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应充分肯定其某些可取之处外,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赞科夫所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方法就能发挥高度的作用。”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课堂提问,讲究艺术性,就一定能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