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的工匠。在高职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用工匠精神来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新的价值观、世界观,即用马克思主义实践来解读工匠精神的培育,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必将成为时代的标签。思想政治教育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寻找高职教育中的独特性。为此,高职院校应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扶持专业社团、举办技能大赛等途径,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中,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育工匠精神的育人途径。
关键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加,而“工匠精神”正是作为高等教育中对高职教育的专业技能方面进行培育的要求。其中“工匠精神”中所包含的敬業精神、创新精神和创造精神恰好与高职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一般而言,从哲学范畴来讲工匠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上具有的理性思维,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现实意义上出发将职业精神、专业精神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成为时代的新的使命。
一、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遗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精心设计、质量至上和不断革新,显然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当然,这种精神不只在工匠身上体现,还可以凝结在所有人身上,即一切劳动者在“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工匠精神被人们定义为一种工作态度和精神品质,但从国家层面来说,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共同作用的合力。从个体来说,工匠精神应该是指工匠在高超职业技能和良好人文修养结合下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它既体现为工匠的气质,又体现为产品的品质。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二是严谨,一丝不苟,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三是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四是专业,敬业,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使命
高职院校中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即是对“工匠精神”特征概括的一种落实,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来引导工匠精神的专业性和职业性。
1.在理性思维中培育工匠的专业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保持理性的基础上培育“工匠精神”,其一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而培育“工匠精神”地专业性。一方面,在精神层面上进行引导实现学习技术最大化的技术优化;另一方面,将实践与理论技术相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精神上进行引导,进而完善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的专业性,两者相辅相成,让高职学生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又能具备专注、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从而强调了“工匠精神”中对专业性的需求。
2.培育“工匠精神”的职业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下使学生在提升专业素质方面进行理性的强化,使学生在步入社会时增强自身的职业感和自我存在的价值,不单单只是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要不断地创新、创造,从而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从而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在政治理论性与技术性中也不再仅仅只是技术工种,而是充分展现了人的外在价值以及内在价值,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及情感认同中都有职业意识的存在。
三、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注入工匠精神,培育工匠品质,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质量的实现路径。为此,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校园文化直通工匠文化。举办技能展示月,组织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参加科技作品制作,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并将学生自制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将工匠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文化行为”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打造体现技能特色的道路文化和广场文化;建立技能大师事迹展览馆;在教学楼道、公寓楼道设计企业文化长廊、校友风采长廊,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浓郁的技能文化环境的熏陶,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学生恪守校训、厚德强技、奋发有为。
2.专业社团丰富工匠内涵。工匠精神的拓展离不开专业技能的提升,而专业社团往往是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的平台。为此,辅导员和各专业教研室主任结对子,共同帮助学生成立突出技能培养和工匠精神传承的社团。专业教研室主任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辅导员担任专业社团的组织教师,发挥专业社团育人功能,拓展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一是每年为学生专业社团争取活动经费,为社团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二是实施分类指导,共同管理学生社团。专业社团均挂靠专业教研室和相关辅导员,辅导员教师管理协助社团的日常事务,教研室主任指导社团开展活动,进行专业训练。
3.技能大赛提升工匠技能。技能竞赛是检验学生技能水平的试金石,是工匠技艺比拼的舞台。通过校内建舞台、校外搭平台,引导学生崇尚技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一是在技能竞赛月中为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设立观赛通道、项目体验和成果展示区域,传播职业教育和工匠精神的正能量、好声音、新形象。二是积极开展技能大赛获奖学生优秀典型宣讲团,进班级、进教室、进宿舍巡回宣讲其经验和事迹,在全院形成“榜样引领学技能、切磋交流共提升”的文化氛围。三是完善奖励制度,对于技能竞赛中获奖学生在奖学金评定以及其他优秀评定中予以优先考虑。
把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探索培育工匠精神的新形式和新方法,改变他们的职业观念,从专业技能中找到自身职业存在的价值从而更好的在情感中寻找到自身价值的认同感,以此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才能为国家育工匠,为行业树典范。
参考文献
[1] 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8).
[2] 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
[3] 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
(作者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加,而“工匠精神”正是作为高等教育中对高职教育的专业技能方面进行培育的要求。其中“工匠精神”中所包含的敬業精神、创新精神和创造精神恰好与高职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一般而言,从哲学范畴来讲工匠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上具有的理性思维,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现实意义上出发将职业精神、专业精神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成为时代的新的使命。
一、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遗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精心设计、质量至上和不断革新,显然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当然,这种精神不只在工匠身上体现,还可以凝结在所有人身上,即一切劳动者在“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工匠精神被人们定义为一种工作态度和精神品质,但从国家层面来说,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共同作用的合力。从个体来说,工匠精神应该是指工匠在高超职业技能和良好人文修养结合下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它既体现为工匠的气质,又体现为产品的品质。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二是严谨,一丝不苟,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三是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四是专业,敬业,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使命
高职院校中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即是对“工匠精神”特征概括的一种落实,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来引导工匠精神的专业性和职业性。
1.在理性思维中培育工匠的专业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保持理性的基础上培育“工匠精神”,其一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而培育“工匠精神”地专业性。一方面,在精神层面上进行引导实现学习技术最大化的技术优化;另一方面,将实践与理论技术相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精神上进行引导,进而完善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的专业性,两者相辅相成,让高职学生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又能具备专注、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从而强调了“工匠精神”中对专业性的需求。
2.培育“工匠精神”的职业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下使学生在提升专业素质方面进行理性的强化,使学生在步入社会时增强自身的职业感和自我存在的价值,不单单只是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要不断地创新、创造,从而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从而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在政治理论性与技术性中也不再仅仅只是技术工种,而是充分展现了人的外在价值以及内在价值,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及情感认同中都有职业意识的存在。
三、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注入工匠精神,培育工匠品质,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质量的实现路径。为此,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校园文化直通工匠文化。举办技能展示月,组织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参加科技作品制作,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并将学生自制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将工匠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文化行为”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打造体现技能特色的道路文化和广场文化;建立技能大师事迹展览馆;在教学楼道、公寓楼道设计企业文化长廊、校友风采长廊,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浓郁的技能文化环境的熏陶,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学生恪守校训、厚德强技、奋发有为。
2.专业社团丰富工匠内涵。工匠精神的拓展离不开专业技能的提升,而专业社团往往是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的平台。为此,辅导员和各专业教研室主任结对子,共同帮助学生成立突出技能培养和工匠精神传承的社团。专业教研室主任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辅导员担任专业社团的组织教师,发挥专业社团育人功能,拓展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一是每年为学生专业社团争取活动经费,为社团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二是实施分类指导,共同管理学生社团。专业社团均挂靠专业教研室和相关辅导员,辅导员教师管理协助社团的日常事务,教研室主任指导社团开展活动,进行专业训练。
3.技能大赛提升工匠技能。技能竞赛是检验学生技能水平的试金石,是工匠技艺比拼的舞台。通过校内建舞台、校外搭平台,引导学生崇尚技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一是在技能竞赛月中为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设立观赛通道、项目体验和成果展示区域,传播职业教育和工匠精神的正能量、好声音、新形象。二是积极开展技能大赛获奖学生优秀典型宣讲团,进班级、进教室、进宿舍巡回宣讲其经验和事迹,在全院形成“榜样引领学技能、切磋交流共提升”的文化氛围。三是完善奖励制度,对于技能竞赛中获奖学生在奖学金评定以及其他优秀评定中予以优先考虑。
把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探索培育工匠精神的新形式和新方法,改变他们的职业观念,从专业技能中找到自身职业存在的价值从而更好的在情感中寻找到自身价值的认同感,以此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才能为国家育工匠,为行业树典范。
参考文献
[1] 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8).
[2] 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
[3] 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
(作者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