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黄熹(1963.2-),女,扬州职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
【摘要】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应突出反映作为一个知识技能型劳动者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标准。改变为了“排序”而评价的单一功能认识,在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建立等方面形成科学而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Thoughts of the appraisal of student academic scor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UANGXi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ltivates talented person of application who can work at the first line of the production and theservice in high-leve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Theappraisal of student academic score should prominently reflect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standard of a knowledge skill worker. To change the thought of single function, which only for rank to appraise, we developed a scientific and correct idea in appraisal worth pursuing, appraisal means and method choosing, appraisal criteria building.
【Keey wor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tudent;Academic score;Appraisal
【中圖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4-0190-03
教学质量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就会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影响到生源、影响到教育质量、影响到学校的全面发展。早在三年前,教育部就提出“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的基本工作思路。思想观念的改革不仅应体现在宏观的办学思路与管理模式上,还应该体现在学校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上。而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的改革,尤其是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环节,是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质量的关键和保障,影响到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并由此引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更积极的对培养目标、教学理念等问题的深层次的思考。但在现行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与本身的培养目标不吻合,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要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提高高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评价方法的改革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当前的学业成绩评价在评价理念、方法以及标准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关于高职教学评价中的价值问题
反思高职教育中的教学评价,我们长期以来还是沿用传统的基础教育中的课程考核方法,以知识掌握作为唯一评价内容,忽视甚至是根本缺乏能力考核,依此判断,学生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更优等的成绩,就是好学生,而通过强化记忆所掌握的知识对于一个即将进入社会的人来说有多大的价值,则完全在我们评价活动考察的范围以外,同时也把很多更重要的评价因素隐藏起来。唯一能够使我们感到成功的是,这种评价可以非常客观并使人感觉公正地把学生分出好坏座次。
“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之上的价值判断,并且它更注重的是价值判断”。[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绝不能局限于对现象的客观描述和事实判断,而应该把评价的重点放在价值问题上,必须考虑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这就需要重新认识和思考我们的培养目标,明确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学生的职业定位。
从目标上看,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高职教育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任务。高职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为个人将来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因此高职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它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面对市场需求和新经济的挑战,学生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位置上;立足于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爱岗、创新,成为知识型劳动者。其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三个方面。高职毕业生应掌握相关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指导、解决一线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并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基本完成上岗前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各种准备,这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区别。这样的知识技能型劳动者应具有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具有经营管理、合作精神与开拓能力,能在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一线发挥有效作用。
依据这一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有意义的学业成绩评价应该把重点从以知识为主转向以能力为主,突出反映作为一个知识技能型劳动者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标准。重要的不是评价学生知识记忆的程度,而是关注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能力。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新时代的人才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基本掌握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础上,能够应用相关的知识分析和理解生产生活中的实践问题。而就能力而言,虽然存在专业上的差异,但作为知识技能型人才,其知识的应用能力显然是首要的,它既区分于研究型人才的高学术研究能力,又有别于普通工人的重复机械工作能力。对学生的考核需要寻找到知识与实践技能间的联动点,才能真正反映每一个人才的基本质量。评价内容、方法与标准的建立都需要从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上来认识与把握。
2 关于学业成绩评价方法问题
受传统的以知识评价为主的评价理念的影响,高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基本还停留在考试与测验上,把评价当作纸笔测验的同义词,只注重课程教学结束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很少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情意表现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只通过分数来判断学生之间的成绩排序,很少关心学生个体在认知、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性。
无可否认,纸笔测验作为传统的评价手段,确实为收集反映学生学习结果的证据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尤其是能够很好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但面对特殊的培养目标、针对特殊的培养对象、检测特定的内容时,就应该意识到,在知识以外的许多教育目标所期望的行为是难以通过一张试卷来反映出来的。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中,近年来都突出了能力目标的比重,而纸笔测验这种评价方法很显然是与这些目标无法对接的。就纸笔测验本身而言,也存在操作方法上的灵活余地,但由于一直追求试题的标准化、规范化,从而也使测验具有的一些可能功能,如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能力等,在实践中没有真正得到有效地发挥。
现代课程改革力图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改革理念反映到评价中,就是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高职院校现行的评价还很少涉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所表现出的能力。
相对基础教育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具有更现实的意义,有效利用学生的差异,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多种需要的人才,同时也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显然是可以大有可为的。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达到基本的素质要求,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的特长发挥,并在评价中得到正确的肯定,而在这方面,高职院校的评价中尚缺乏基本的认识。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我们一般可以归纳为两类,即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使用哪种评价方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不同的评价观念。
所谓量化评价方法就是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绩或优劣。量化评价的结果也确实为我们发挥评价的鉴定功能创造了条件,他能为评价者提供一系列可比性的直观数据,这对于我们高职院校继承长期以来学生学业管理无疑是非常得心应手的,因此量化评价方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甚至直到今天仍然是本领域研究的热点。
所谓质性评价方法,就是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与分析,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判断其价值。质性评价方法在认识论上反对科学实证主义观点,反对把复杂的教学现象简化为数字,因此可以说质性评价方法是随着教育评价领域对传统的以量化为特点的评价方法的反思批判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在高职院校中,由于对评价的功能缺乏全面的認识,质性评价方法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对评价功能认识的加深,量化评价方法带来了许多理论与实践上的困惑。第一,评价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的。而量化助长的是知识至上与机械记忆,不仅在不知不觉中使高职教育偏离了突出能力的教学目标,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二,量化评价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就是书本知识是至高无上的,必须按照书本教学的步调从事学习活动,这样,大量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利用,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差,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市场适应面狭窄。第三,量化评价方法在发挥评价鉴定功能的同时,忽视了其对教学活动的矫正和调节等功能特征,把学生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而置其于为评价者监督和控制之中,学生缺乏对自身特点与素质特长的反思,失去个人意义上的目标与追求。可见,以卷面考试为基本形式,以分数为结果的量化评价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正确认识量化评价的弊端,并深入研究质性评价方法的特征,探究两种评价方法相互补充的评价机制,对于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评价信息,更全面地发挥评价的功能是有现实意义的。
3 建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学业成绩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亟待建立一套与培养相统一的评价体系。首先,需要建立起与现代课程理念和高职教育思想相一致的评价理念,改变过去为了“排序”而评价的单一功能认识,有效发挥评价对完善教学系统的综合功能,发挥评价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中的积极功能。其次必须完善评价的理论体系,在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建立等方面形成科学而正确的认识。在评价内容上,从关注学习的结果,即知识的掌握情况,转移到更为关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情感态度、创新意识与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能力发展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注重质的分析与把握;在评价主体上,将学生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评价变成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在学业成绩评价方案的制定中,首先要对传统的百分制评定方法有正确的认识,这种历史悠久的评定方法在实践中可以参照客观的量化评价标准,操作简单,便于统计;在评定学生的即时水平方面比较客观和精确;具有良好的选拔和排序功能。但是,百分制由于只能从总体上体现学生的即时状态,而不能反映学生在某一个阶段的变化情况,加上其难以设计能力领域的评价这一致命弱点,在没有选拔目的高职院校评价中日益显现其先天的不足。为此,我们就需要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来研究评价方法。
首先,在考核方式上,鉴于不同的评价内容,需要研究不同的方法。对于知识部分,除了传统的试卷形式需要淡化客观标准题,增加综合分析类的题型外,对于专业理论,应广泛推广开卷考试形式,突出知识的综合与应用,检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于操作性技能和能力的考核,则应通过实践、实习过程跟踪考核,既要注重实践结果的评价,同时还要突出实践过程的评价,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知识运用能力等。其次,是对评定结果的判定,要探究各种评定方法的特点以及借鉴和运用的可能性。
一种是等级制评定,主要是为了粗略地表明学生各个学习领域所处的总体状态和进步情况,一般采用五级文字记分,即A、B、C、D、F(Failure,而不是E)。也可以用甲、乙、丙、丁、戊,或者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表示。等级制虽然分级界限虽然比较模糊,在以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中缺乏精确性,对教师掌握评定标准的能力要求也较高,但对于评价学生的能力状况等,有其特有的相对客观性,且具有可操作性。
二是合格制,也称为二等分制,也就是以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其它评定方法,合格制评定简单易行,学生只要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并基本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就可取得合格等级。由于这种方法过于粗略,不能反映出评定对象之间的差别,也不能起到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因此在实践中一般不被采纳。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合格制与当前普遍实施的学分制能够有效对接,并且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合格标准作为学习的参照,因此在一些以操作技能为主的课程中合格制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评定方法。
三是学分制,这里所指的学分制是在学科内对各学习领域以及学习内容确定学分,最后以学分高低评定学习等级,因此它必须与等级制评定结合运用。学分制评定能够弥补单独运用等级制在反映学生具体学习内容方面实际状况的不足,在一些学校的实践中证明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四是评语制,它是用简明的评定性语言记述评定的结果。评语可以用于补充其它几种评定方法上的不足。那些难以从分数或等级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在评语中反映出来,如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主要优缺点、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等等,都可以用评语做出评定。评语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作深入的分析,针对性较强。一个好的评语,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可见,各种成绩评定方法都各有其优点和缺点,也有各自适合的特定条件和时机,我们期望这几种方法能够弥补百分制运用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关键是要改变我们头脑中的传统的以选拔为主旨的教学评价观念,充分发挥各种评定方法在学生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4 结语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改革,不仅是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领域的问题,同时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上一般沿袭了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同时近年来对高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的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教学和研究的学术性不强,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缺乏实践经验,理论和实际脱节。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后劲不足。评价的改革将促进教师在教学中深刻思考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素质,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探寻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学生也将会从教材中解放出来,在开放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实践与研究更好地领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崔允漷主编.《课程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9页
收稿日期:2008-4-05
【摘要】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应突出反映作为一个知识技能型劳动者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标准。改变为了“排序”而评价的单一功能认识,在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建立等方面形成科学而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Thoughts of the appraisal of student academic scor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UANGXi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ltivates talented person of application who can work at the first line of the production and theservice in high-leve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Theappraisal of student academic score should prominently reflect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standard of a knowledge skill worker. To change the thought of single function, which only for rank to appraise, we developed a scientific and correct idea in appraisal worth pursuing, appraisal means and method choosing, appraisal criteria building.
【Keey wor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tudent;Academic score;Appraisal
【中圖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4-0190-03
教学质量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就会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影响到生源、影响到教育质量、影响到学校的全面发展。早在三年前,教育部就提出“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的基本工作思路。思想观念的改革不仅应体现在宏观的办学思路与管理模式上,还应该体现在学校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上。而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的改革,尤其是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环节,是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质量的关键和保障,影响到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并由此引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更积极的对培养目标、教学理念等问题的深层次的思考。但在现行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与本身的培养目标不吻合,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要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提高高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评价方法的改革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当前的学业成绩评价在评价理念、方法以及标准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关于高职教学评价中的价值问题
反思高职教育中的教学评价,我们长期以来还是沿用传统的基础教育中的课程考核方法,以知识掌握作为唯一评价内容,忽视甚至是根本缺乏能力考核,依此判断,学生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更优等的成绩,就是好学生,而通过强化记忆所掌握的知识对于一个即将进入社会的人来说有多大的价值,则完全在我们评价活动考察的范围以外,同时也把很多更重要的评价因素隐藏起来。唯一能够使我们感到成功的是,这种评价可以非常客观并使人感觉公正地把学生分出好坏座次。
“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之上的价值判断,并且它更注重的是价值判断”。[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绝不能局限于对现象的客观描述和事实判断,而应该把评价的重点放在价值问题上,必须考虑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这就需要重新认识和思考我们的培养目标,明确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学生的职业定位。
从目标上看,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高职教育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任务。高职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为个人将来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因此高职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它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面对市场需求和新经济的挑战,学生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位置上;立足于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爱岗、创新,成为知识型劳动者。其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三个方面。高职毕业生应掌握相关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指导、解决一线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并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基本完成上岗前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各种准备,这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区别。这样的知识技能型劳动者应具有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具有经营管理、合作精神与开拓能力,能在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一线发挥有效作用。
依据这一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有意义的学业成绩评价应该把重点从以知识为主转向以能力为主,突出反映作为一个知识技能型劳动者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标准。重要的不是评价学生知识记忆的程度,而是关注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能力。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新时代的人才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基本掌握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础上,能够应用相关的知识分析和理解生产生活中的实践问题。而就能力而言,虽然存在专业上的差异,但作为知识技能型人才,其知识的应用能力显然是首要的,它既区分于研究型人才的高学术研究能力,又有别于普通工人的重复机械工作能力。对学生的考核需要寻找到知识与实践技能间的联动点,才能真正反映每一个人才的基本质量。评价内容、方法与标准的建立都需要从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上来认识与把握。
2 关于学业成绩评价方法问题
受传统的以知识评价为主的评价理念的影响,高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基本还停留在考试与测验上,把评价当作纸笔测验的同义词,只注重课程教学结束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很少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情意表现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只通过分数来判断学生之间的成绩排序,很少关心学生个体在认知、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性。
无可否认,纸笔测验作为传统的评价手段,确实为收集反映学生学习结果的证据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尤其是能够很好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但面对特殊的培养目标、针对特殊的培养对象、检测特定的内容时,就应该意识到,在知识以外的许多教育目标所期望的行为是难以通过一张试卷来反映出来的。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中,近年来都突出了能力目标的比重,而纸笔测验这种评价方法很显然是与这些目标无法对接的。就纸笔测验本身而言,也存在操作方法上的灵活余地,但由于一直追求试题的标准化、规范化,从而也使测验具有的一些可能功能,如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能力等,在实践中没有真正得到有效地发挥。
现代课程改革力图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改革理念反映到评价中,就是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高职院校现行的评价还很少涉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所表现出的能力。
相对基础教育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具有更现实的意义,有效利用学生的差异,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多种需要的人才,同时也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显然是可以大有可为的。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达到基本的素质要求,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的特长发挥,并在评价中得到正确的肯定,而在这方面,高职院校的评价中尚缺乏基本的认识。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我们一般可以归纳为两类,即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使用哪种评价方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不同的评价观念。
所谓量化评价方法就是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绩或优劣。量化评价的结果也确实为我们发挥评价的鉴定功能创造了条件,他能为评价者提供一系列可比性的直观数据,这对于我们高职院校继承长期以来学生学业管理无疑是非常得心应手的,因此量化评价方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甚至直到今天仍然是本领域研究的热点。
所谓质性评价方法,就是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与分析,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判断其价值。质性评价方法在认识论上反对科学实证主义观点,反对把复杂的教学现象简化为数字,因此可以说质性评价方法是随着教育评价领域对传统的以量化为特点的评价方法的反思批判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在高职院校中,由于对评价的功能缺乏全面的認识,质性评价方法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对评价功能认识的加深,量化评价方法带来了许多理论与实践上的困惑。第一,评价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的。而量化助长的是知识至上与机械记忆,不仅在不知不觉中使高职教育偏离了突出能力的教学目标,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二,量化评价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就是书本知识是至高无上的,必须按照书本教学的步调从事学习活动,这样,大量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利用,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差,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市场适应面狭窄。第三,量化评价方法在发挥评价鉴定功能的同时,忽视了其对教学活动的矫正和调节等功能特征,把学生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而置其于为评价者监督和控制之中,学生缺乏对自身特点与素质特长的反思,失去个人意义上的目标与追求。可见,以卷面考试为基本形式,以分数为结果的量化评价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正确认识量化评价的弊端,并深入研究质性评价方法的特征,探究两种评价方法相互补充的评价机制,对于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评价信息,更全面地发挥评价的功能是有现实意义的。
3 建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学业成绩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亟待建立一套与培养相统一的评价体系。首先,需要建立起与现代课程理念和高职教育思想相一致的评价理念,改变过去为了“排序”而评价的单一功能认识,有效发挥评价对完善教学系统的综合功能,发挥评价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中的积极功能。其次必须完善评价的理论体系,在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建立等方面形成科学而正确的认识。在评价内容上,从关注学习的结果,即知识的掌握情况,转移到更为关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情感态度、创新意识与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能力发展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注重质的分析与把握;在评价主体上,将学生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评价变成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在学业成绩评价方案的制定中,首先要对传统的百分制评定方法有正确的认识,这种历史悠久的评定方法在实践中可以参照客观的量化评价标准,操作简单,便于统计;在评定学生的即时水平方面比较客观和精确;具有良好的选拔和排序功能。但是,百分制由于只能从总体上体现学生的即时状态,而不能反映学生在某一个阶段的变化情况,加上其难以设计能力领域的评价这一致命弱点,在没有选拔目的高职院校评价中日益显现其先天的不足。为此,我们就需要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来研究评价方法。
首先,在考核方式上,鉴于不同的评价内容,需要研究不同的方法。对于知识部分,除了传统的试卷形式需要淡化客观标准题,增加综合分析类的题型外,对于专业理论,应广泛推广开卷考试形式,突出知识的综合与应用,检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于操作性技能和能力的考核,则应通过实践、实习过程跟踪考核,既要注重实践结果的评价,同时还要突出实践过程的评价,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知识运用能力等。其次,是对评定结果的判定,要探究各种评定方法的特点以及借鉴和运用的可能性。
一种是等级制评定,主要是为了粗略地表明学生各个学习领域所处的总体状态和进步情况,一般采用五级文字记分,即A、B、C、D、F(Failure,而不是E)。也可以用甲、乙、丙、丁、戊,或者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表示。等级制虽然分级界限虽然比较模糊,在以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中缺乏精确性,对教师掌握评定标准的能力要求也较高,但对于评价学生的能力状况等,有其特有的相对客观性,且具有可操作性。
二是合格制,也称为二等分制,也就是以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其它评定方法,合格制评定简单易行,学生只要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并基本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就可取得合格等级。由于这种方法过于粗略,不能反映出评定对象之间的差别,也不能起到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因此在实践中一般不被采纳。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合格制与当前普遍实施的学分制能够有效对接,并且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合格标准作为学习的参照,因此在一些以操作技能为主的课程中合格制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评定方法。
三是学分制,这里所指的学分制是在学科内对各学习领域以及学习内容确定学分,最后以学分高低评定学习等级,因此它必须与等级制评定结合运用。学分制评定能够弥补单独运用等级制在反映学生具体学习内容方面实际状况的不足,在一些学校的实践中证明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四是评语制,它是用简明的评定性语言记述评定的结果。评语可以用于补充其它几种评定方法上的不足。那些难以从分数或等级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在评语中反映出来,如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主要优缺点、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等等,都可以用评语做出评定。评语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作深入的分析,针对性较强。一个好的评语,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可见,各种成绩评定方法都各有其优点和缺点,也有各自适合的特定条件和时机,我们期望这几种方法能够弥补百分制运用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关键是要改变我们头脑中的传统的以选拔为主旨的教学评价观念,充分发挥各种评定方法在学生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4 结语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改革,不仅是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领域的问题,同时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上一般沿袭了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同时近年来对高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的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教学和研究的学术性不强,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缺乏实践经验,理论和实际脱节。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后劲不足。评价的改革将促进教师在教学中深刻思考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素质,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探寻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学生也将会从教材中解放出来,在开放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实践与研究更好地领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崔允漷主编.《课程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9页
收稿日期:200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