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书画圈子里,刘楣洪先生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名扬全国了。26岁的他就已经入选国家级书法展。1996年,正在读大学二年级的刘楣洪就已成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第三届代表大会最年轻的理事。因此刘楣洪也算是当时出道最早的书法家之一,这也让刘楣洪备受关注。
但让刘楣洪走入普通大众视野的应该是何平导演的电影《麦田》。《麦田》的片名就是刘楣洪题的字,这两个字给我印象颇深,尤其是“田”字,刘楣洪还特意在“田”字的四个格子中象形地点上四个点,表示“田”中有物,又似乎暗示着扑朔迷离的剧情以及那个巨大的谎言。而从刘楣洪的性格来看,这一切也许是即兴的,也许是随意的,但他的种种“随意之举”却一次又一次把他推向巅峰。
在“随意”间捕捉灵感
刘楣洪写字、画画、篆刻样样精通,但他又与大部分艺术家不同,他才思敏捷,特别擅长于即兴创作,而这种即兴创作往往激发了他的灵感火花,常创作出出人意料的精品。无论书法、篆刻,还是画画,刘楣洪很少刻意而为,即便是参加国家级乃至国际大赛,他也仍然以即兴创作为主。
1989在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期间,全国各地的书法家都开始集中创作准备投稿,其中一位河南书法家一个人一夜写了一刀纸(即100张宣纸),结果因劳累而猝死。这是当时书画界最为震惊的真实事件,而这次国展刘楣洪也恰好参加了,但他只是随意写了两幅字,又觉得第二幅不如第一幅,于是只将第一幅汉简作品投了稿,没想到,就这一幅字却成功入选了大展。
从1989、1990、1991年连续三年入展国家级大展,刘楣洪就成为了书画界的宠儿,在之后的全国性的大展中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各种书法篆刻大赛的一、二等奖也都少不了他,朋友们甚至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获奖专业户”。
刘楣洪在山水画创作上更加随意,喜欢小品画和精致的斗方作品。身在刘楣洪画室,就深有感触。画室四面摆放的作品都不太大,记者还看到了几幅规制与众不同的作品。正对着画室大门的一幅作品就格外吸引人,这幅作品长一米有余,而宽度应该还不超过20厘米,而在这狭长的宣纸上的画面极其精致,构图更是颇具匠心。整幅作品以青绿色的山为主,这一片狭长而秀丽的青山又不是孤独的,画面右起三分之一处的一座横跨山崖的独木桥和桥上独行路人成为作品的点睛之笔,这座独木桥将画面一分为二,却又让两者彼此相连,而行人的走向又将观众的视线逐渐向右侧拉去,顺着接下来绵延秀美的山脉看去,慢慢地观众将会被一座座房子所吸引,一直到画面的尽头……显然,刘楣洪画中行人的终点就是“家”。还有一幅仅如手掌般大小的作品,记者在画前细细看了好几分钟,除了画面精致很吸引我之外,我还好奇刘楣洪为何选择这样奇怪的纸来创作,而刘楣洪类似的作品特别多。
除了即兴随意创作之外,刘楣洪写字和制印之快是超乎常人想象的。看刘楣洪写字,第一印象就是快,疾风劲草、风卷残云,每个字都像是已经练习过千百遍,熟烂于心。笔速往往是一个书法家表现性情的最好方式。古人云“意在笔先”,这种“意”是抽象而朦胧的,稍纵即逝的,以笔追意是最好的手法,在笔速的配合下,书家脑际中塑造的朦胧“意象”常常会真实、正确反映在宣纸上。
记者采访刘楣洪当天,他还亲自为记者刻了一方印章,他看似慢条斯理的制印过程却让记者看得目瞪口呆。刘楣洪刻章的过程与其他篆刻家不太一样,他没有事先将字反写在印章上,而是拿刀直接在石料上刻,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我本已打算在品茗之中等待艺术家的精雕细琢,想不到的是,不到十分钟一方印章就刻完了,一气呵成,并且觉得十分完美,不曾有丝毫修改。“我的篆刻作品中为人称道的都是即兴之作,一般不超过十分钟,不刻意而为,也不雕饰,反而能得到出乎意料的结果。”刘楣洪看着自己新制的杰作,一边满意地点头,一边意味深长地说着。
书、画、印共舞
虽然刘楣洪在书画圈中混了几十年,小有成就,但他与诸多书画家相比,依然属于较年轻的一代。刘楣洪习书较早,早在1977年,没有任何书法基础的刘楣洪,就因“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被招入了北京市崇文区火神庙少年宫,开始学习书法。1985年,22岁的刘楣洪就在北京市振兴中华书法大赛中脱颖而出。刘楣洪回忆着“那次比赛有6000多人参加,复赛选出500人,再从中选出150人进入决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那次我就获了奖。那是我第一次获奖,接到获奖通知后我特别兴奋!”。从那之后,刘楣洪就在开始各种比赛中崭露头角。
1987年,刘楣洪幸运地参加了启功先生主持的全国首届教师书法班。启功先生对刘楣洪的影响很大,以至于刘楣洪的字都与启功先生的字如出一辙。其实刘楣洪临摹字帖并非要达到一模一样的境地,他更喜欢意临,但因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刘楣洪的笔下深深地印下了启功先生的影子。“当时,启功先生的弟子,也是我的老师陈荣琚先生就说,你的字太像启功先生的字了。如果你还想往高处走,就必须摆脱启功先生的风格。”刘楣洪说,“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写汉简和张迁碑等。这段经历是我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过程,它为我后来形成自己的风格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刘楣洪并非是最刻苦的人,他悟性极高,并善于思考,而不喜欢闷头盲目地写字。他从碑中受益颇多,既讲传统,又求新意,特别是在行楷书创作方面,其书中所彰显出来的总体审美特征是:遒劲、厚实、俊逸、灵动。其行楷书带有隶意,又有魏碑墓志的笔法,他精心汲取了隶、魏书变化多端的结体,奇思遐想的神态,藏拙于厚重。他注重打破传统结字的收、放、开、合关系,强调结字中宫紧敛,同时又把字的内部结构打通开来,密处不让其紧闭而让其疏朗,使字畅达大气起来,其结字一切都在意料之外,一切都在情理之中。通篇作品疏密自然,开合有致,整幅作品章法得趣。在创作过程中,他善于打破传统中以中锋运笔的模式,采取的是中侧锋并用,起笔既不是藏锋逆笔落下,也不是明显的侧锋逆笔落下,更多的是中锋露锋起笔,行笔生涩老道,线条质感强,品读后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回味。就是这短短一两年时间,刘楣洪的书法发生了从量到质的裂变。这也让刘楣洪迎来了在之后的1989年至1991年长达三年的收获期,这三年他连续入选国家级展览,并创作出了诸多颇具影响力的佳作。
与此同时,刘楣洪的篆刻也同书法一样享有盛誉。他的印以学秦汉印为主,又有自己的风貌,方寸间极意驰骋。近年来,刘楣洪颇好治陶瓷大印,大刀阔斧、畅快淋漓,在各种大赛中屡获殊荣。并曾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国家领导人治印。而彼时,刘楣洪的艺术生涯却似乎遇到了天花板,他找不到打开下一扇门的钥匙了。后来,经过友人介绍,刘楣洪结识了著名画家常道先生, 并拜他为师学习山水画。“其实我早就有学画的想法,但之前我把精力都放在了书法和篆刻上,认为不能太过分神。但真正学画之后,我才体会到书、画、印之间的道理是一脉相通,可以相互促进和借鉴”刘楣洪说。因为有绘画作为滋养,刘楣洪的行草无论平和与恣肆,都能得浑朴静逸之气,摒弃了当今的浮躁之风。仅此一点,就是普通书法家不能企及的。
与书和印一样,刘楣洪的画很少雕饰之作,笔净无尘,又可从中看见黄宾虹的影子。四僧中的渐江对他的影响也颇深,因其整饬中藏着复杂丰富的情感,极其难学,历来学者寥寥且学而不深,刘楣洪却知难而上,以渐江为底,上溯宋元明,下逮清六家,并外师造化,行路千万里,故不拘不守,常变常新。形成了异于古人异于时人的独特风格。
如今,书、画、印三者兼功的刘楣洪,渐渐将三种艺术合而为一。他的画不单纯是画,他每幅画上的题字都是别具匠心的,印也别致新颖,而且画、题字和印拆开来又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优秀作品。“书、画、印同时出现在一个空间之内,才真的相得益彰!”刘楣洪终于找到了他艺术生涯的归宿。
但让刘楣洪走入普通大众视野的应该是何平导演的电影《麦田》。《麦田》的片名就是刘楣洪题的字,这两个字给我印象颇深,尤其是“田”字,刘楣洪还特意在“田”字的四个格子中象形地点上四个点,表示“田”中有物,又似乎暗示着扑朔迷离的剧情以及那个巨大的谎言。而从刘楣洪的性格来看,这一切也许是即兴的,也许是随意的,但他的种种“随意之举”却一次又一次把他推向巅峰。
在“随意”间捕捉灵感
刘楣洪写字、画画、篆刻样样精通,但他又与大部分艺术家不同,他才思敏捷,特别擅长于即兴创作,而这种即兴创作往往激发了他的灵感火花,常创作出出人意料的精品。无论书法、篆刻,还是画画,刘楣洪很少刻意而为,即便是参加国家级乃至国际大赛,他也仍然以即兴创作为主。
1989在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期间,全国各地的书法家都开始集中创作准备投稿,其中一位河南书法家一个人一夜写了一刀纸(即100张宣纸),结果因劳累而猝死。这是当时书画界最为震惊的真实事件,而这次国展刘楣洪也恰好参加了,但他只是随意写了两幅字,又觉得第二幅不如第一幅,于是只将第一幅汉简作品投了稿,没想到,就这一幅字却成功入选了大展。
从1989、1990、1991年连续三年入展国家级大展,刘楣洪就成为了书画界的宠儿,在之后的全国性的大展中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各种书法篆刻大赛的一、二等奖也都少不了他,朋友们甚至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获奖专业户”。
刘楣洪在山水画创作上更加随意,喜欢小品画和精致的斗方作品。身在刘楣洪画室,就深有感触。画室四面摆放的作品都不太大,记者还看到了几幅规制与众不同的作品。正对着画室大门的一幅作品就格外吸引人,这幅作品长一米有余,而宽度应该还不超过20厘米,而在这狭长的宣纸上的画面极其精致,构图更是颇具匠心。整幅作品以青绿色的山为主,这一片狭长而秀丽的青山又不是孤独的,画面右起三分之一处的一座横跨山崖的独木桥和桥上独行路人成为作品的点睛之笔,这座独木桥将画面一分为二,却又让两者彼此相连,而行人的走向又将观众的视线逐渐向右侧拉去,顺着接下来绵延秀美的山脉看去,慢慢地观众将会被一座座房子所吸引,一直到画面的尽头……显然,刘楣洪画中行人的终点就是“家”。还有一幅仅如手掌般大小的作品,记者在画前细细看了好几分钟,除了画面精致很吸引我之外,我还好奇刘楣洪为何选择这样奇怪的纸来创作,而刘楣洪类似的作品特别多。
除了即兴随意创作之外,刘楣洪写字和制印之快是超乎常人想象的。看刘楣洪写字,第一印象就是快,疾风劲草、风卷残云,每个字都像是已经练习过千百遍,熟烂于心。笔速往往是一个书法家表现性情的最好方式。古人云“意在笔先”,这种“意”是抽象而朦胧的,稍纵即逝的,以笔追意是最好的手法,在笔速的配合下,书家脑际中塑造的朦胧“意象”常常会真实、正确反映在宣纸上。
记者采访刘楣洪当天,他还亲自为记者刻了一方印章,他看似慢条斯理的制印过程却让记者看得目瞪口呆。刘楣洪刻章的过程与其他篆刻家不太一样,他没有事先将字反写在印章上,而是拿刀直接在石料上刻,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我本已打算在品茗之中等待艺术家的精雕细琢,想不到的是,不到十分钟一方印章就刻完了,一气呵成,并且觉得十分完美,不曾有丝毫修改。“我的篆刻作品中为人称道的都是即兴之作,一般不超过十分钟,不刻意而为,也不雕饰,反而能得到出乎意料的结果。”刘楣洪看着自己新制的杰作,一边满意地点头,一边意味深长地说着。
书、画、印共舞
虽然刘楣洪在书画圈中混了几十年,小有成就,但他与诸多书画家相比,依然属于较年轻的一代。刘楣洪习书较早,早在1977年,没有任何书法基础的刘楣洪,就因“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被招入了北京市崇文区火神庙少年宫,开始学习书法。1985年,22岁的刘楣洪就在北京市振兴中华书法大赛中脱颖而出。刘楣洪回忆着“那次比赛有6000多人参加,复赛选出500人,再从中选出150人进入决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那次我就获了奖。那是我第一次获奖,接到获奖通知后我特别兴奋!”。从那之后,刘楣洪就在开始各种比赛中崭露头角。
1987年,刘楣洪幸运地参加了启功先生主持的全国首届教师书法班。启功先生对刘楣洪的影响很大,以至于刘楣洪的字都与启功先生的字如出一辙。其实刘楣洪临摹字帖并非要达到一模一样的境地,他更喜欢意临,但因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刘楣洪的笔下深深地印下了启功先生的影子。“当时,启功先生的弟子,也是我的老师陈荣琚先生就说,你的字太像启功先生的字了。如果你还想往高处走,就必须摆脱启功先生的风格。”刘楣洪说,“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写汉简和张迁碑等。这段经历是我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过程,它为我后来形成自己的风格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刘楣洪并非是最刻苦的人,他悟性极高,并善于思考,而不喜欢闷头盲目地写字。他从碑中受益颇多,既讲传统,又求新意,特别是在行楷书创作方面,其书中所彰显出来的总体审美特征是:遒劲、厚实、俊逸、灵动。其行楷书带有隶意,又有魏碑墓志的笔法,他精心汲取了隶、魏书变化多端的结体,奇思遐想的神态,藏拙于厚重。他注重打破传统结字的收、放、开、合关系,强调结字中宫紧敛,同时又把字的内部结构打通开来,密处不让其紧闭而让其疏朗,使字畅达大气起来,其结字一切都在意料之外,一切都在情理之中。通篇作品疏密自然,开合有致,整幅作品章法得趣。在创作过程中,他善于打破传统中以中锋运笔的模式,采取的是中侧锋并用,起笔既不是藏锋逆笔落下,也不是明显的侧锋逆笔落下,更多的是中锋露锋起笔,行笔生涩老道,线条质感强,品读后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回味。就是这短短一两年时间,刘楣洪的书法发生了从量到质的裂变。这也让刘楣洪迎来了在之后的1989年至1991年长达三年的收获期,这三年他连续入选国家级展览,并创作出了诸多颇具影响力的佳作。
与此同时,刘楣洪的篆刻也同书法一样享有盛誉。他的印以学秦汉印为主,又有自己的风貌,方寸间极意驰骋。近年来,刘楣洪颇好治陶瓷大印,大刀阔斧、畅快淋漓,在各种大赛中屡获殊荣。并曾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国家领导人治印。而彼时,刘楣洪的艺术生涯却似乎遇到了天花板,他找不到打开下一扇门的钥匙了。后来,经过友人介绍,刘楣洪结识了著名画家常道先生, 并拜他为师学习山水画。“其实我早就有学画的想法,但之前我把精力都放在了书法和篆刻上,认为不能太过分神。但真正学画之后,我才体会到书、画、印之间的道理是一脉相通,可以相互促进和借鉴”刘楣洪说。因为有绘画作为滋养,刘楣洪的行草无论平和与恣肆,都能得浑朴静逸之气,摒弃了当今的浮躁之风。仅此一点,就是普通书法家不能企及的。
与书和印一样,刘楣洪的画很少雕饰之作,笔净无尘,又可从中看见黄宾虹的影子。四僧中的渐江对他的影响也颇深,因其整饬中藏着复杂丰富的情感,极其难学,历来学者寥寥且学而不深,刘楣洪却知难而上,以渐江为底,上溯宋元明,下逮清六家,并外师造化,行路千万里,故不拘不守,常变常新。形成了异于古人异于时人的独特风格。
如今,书、画、印三者兼功的刘楣洪,渐渐将三种艺术合而为一。他的画不单纯是画,他每幅画上的题字都是别具匠心的,印也别致新颖,而且画、题字和印拆开来又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优秀作品。“书、画、印同时出现在一个空间之内,才真的相得益彰!”刘楣洪终于找到了他艺术生涯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