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语感就是指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关于语感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与王尚文也认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尤为必要。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到底有何意义吗?笔者认为,训练学生语感有助于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语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等。在语感的培养方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挖掘生活体验,培养学生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感培养单靠翻阅字典,词典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与实际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因此,教师要极力挖掘文本中能够唤醒学生生活体验的词语或者句子,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更加深刻。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文中关于天游峰是这样描写的:九百多级石梯,向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空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在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读出天游峰山势的险峻,我是这样教学的: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你们爬的山有多高呢?台阶大概有多少个?在学生发表自己爬山经验的基础上,我又趁机提出:如果你爬的这座山特别高,光台阶就有九百多级,并且山势非常陡峭,看到这样的山你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被唤醒,有学生说:“我都不敢往山下或者旁边看,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有学生说:“我想在爬这样的山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就这样,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爬山经历很快就把天游峰山势的险峻读了出来,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语感得来更加深刻,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为了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天游峰的高大险峻,我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爬山经历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教学,有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并为学生的语感培养起到了沟通桥梁的作用,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显著。
二、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朗读是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语感最常用的方法,这是因为在具体的朗读活动中,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语言的抑扬顿挫,语言的轻重缓急,以及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感等等,从而使学生的语感真正走向敏锐,丰富,深刻。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雨后》这一课时,我就是通过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的:首先我让学生自己把这首儿童诗读一读,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在读完课文以后,从中初步感受到了小哥哥与小妹妹在雨中嬉戏的快乐。在学生完成这个学习目标以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词语或者能够体现出小哥哥与小妹妹高兴快乐的语句。在学生完成这些以后,我又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在教师的鼓励下,有学生在“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中的“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中的“一片海洋”等等自己喜欢或者感受深刻的地方画下横线。最后,我又鼓励学生带着自己对这些词语的感悟去朗读,就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学生的语感能力也真正得到了增强。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针对儿童诗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自己读,互相读,展示读,范读等
形式来促进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感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参与面广,朗读积极性高,真正把培养学生语感的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三、积淀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感
对语感培养来说,学生高品质语感的养成是一个理性与感性并存并积淀下来的过程,因此,语感训练就不光需要一些外在事物的刺激,更需要学生能够有丰富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语感训练不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真正在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渗透。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游园不值》这首诗的时候,有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的意思吗?有学生说:“是指一支红杏伸到墙外来了。”有学生说:“是这支红杏看到春天这样美好,想看看墙外边是什么样子的。”在学生的想象下,教师继续启发到还有更贴切的说法吗?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结合诗人游园时的满怀兴致而来,结果不能进去,见不到园子里的美景,而这支红杏为了挽留远道而来的客人,抚慰客人失望的心情,于是悄悄地把园子一角的美景展示出来,以使诗人觉得不虚此行,这个园子里的景致一定會更美等等。就这样,学生凭借着自己扎实的文学功底,展开了对诗句的想象,从而使学生的语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发展。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这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够不着痕迹地把“想象会使语言更加生动”这一语言表达技巧巧妙地融入了学生对诗情画意的感悟理解之中,既深化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又使得学生的语感得到了有效培养。
总之,“语感教学”是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最好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积极挖掘教材中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内容,然后采取相应的语感训练形式进行扎实训练,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感能力一定会得到极大提升。
一、挖掘生活体验,培养学生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感培养单靠翻阅字典,词典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与实际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因此,教师要极力挖掘文本中能够唤醒学生生活体验的词语或者句子,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更加深刻。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文中关于天游峰是这样描写的:九百多级石梯,向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空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在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读出天游峰山势的险峻,我是这样教学的: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你们爬的山有多高呢?台阶大概有多少个?在学生发表自己爬山经验的基础上,我又趁机提出:如果你爬的这座山特别高,光台阶就有九百多级,并且山势非常陡峭,看到这样的山你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被唤醒,有学生说:“我都不敢往山下或者旁边看,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有学生说:“我想在爬这样的山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就这样,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爬山经历很快就把天游峰山势的险峻读了出来,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语感得来更加深刻,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为了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天游峰的高大险峻,我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爬山经历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教学,有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并为学生的语感培养起到了沟通桥梁的作用,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显著。
二、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朗读是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语感最常用的方法,这是因为在具体的朗读活动中,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语言的抑扬顿挫,语言的轻重缓急,以及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感等等,从而使学生的语感真正走向敏锐,丰富,深刻。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雨后》这一课时,我就是通过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的:首先我让学生自己把这首儿童诗读一读,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在读完课文以后,从中初步感受到了小哥哥与小妹妹在雨中嬉戏的快乐。在学生完成这个学习目标以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词语或者能够体现出小哥哥与小妹妹高兴快乐的语句。在学生完成这些以后,我又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在教师的鼓励下,有学生在“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中的“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中的“一片海洋”等等自己喜欢或者感受深刻的地方画下横线。最后,我又鼓励学生带着自己对这些词语的感悟去朗读,就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学生的语感能力也真正得到了增强。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针对儿童诗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自己读,互相读,展示读,范读等
形式来促进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感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参与面广,朗读积极性高,真正把培养学生语感的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三、积淀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感
对语感培养来说,学生高品质语感的养成是一个理性与感性并存并积淀下来的过程,因此,语感训练就不光需要一些外在事物的刺激,更需要学生能够有丰富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语感训练不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真正在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渗透。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游园不值》这首诗的时候,有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的意思吗?有学生说:“是指一支红杏伸到墙外来了。”有学生说:“是这支红杏看到春天这样美好,想看看墙外边是什么样子的。”在学生的想象下,教师继续启发到还有更贴切的说法吗?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结合诗人游园时的满怀兴致而来,结果不能进去,见不到园子里的美景,而这支红杏为了挽留远道而来的客人,抚慰客人失望的心情,于是悄悄地把园子一角的美景展示出来,以使诗人觉得不虚此行,这个园子里的景致一定會更美等等。就这样,学生凭借着自己扎实的文学功底,展开了对诗句的想象,从而使学生的语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发展。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这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够不着痕迹地把“想象会使语言更加生动”这一语言表达技巧巧妙地融入了学生对诗情画意的感悟理解之中,既深化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又使得学生的语感得到了有效培养。
总之,“语感教学”是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最好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积极挖掘教材中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内容,然后采取相应的语感训练形式进行扎实训练,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感能力一定会得到极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