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思想政治课课标》修订说明指出:“修订《课程标准》的目的是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增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时代性。”时事政治教育作为“课标”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体会到它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补充教材不足,紧扣时代要求
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审议并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作为国家生活的根本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由于政治教材内容具有滞后性,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没有进入当前的初中政治教材,在教学“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时,就要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内容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再增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内容,将它们共同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这样,就在教材原有基础上,及时进行补充修订,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时俱进,体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紧贴时代的特点。
第二、增强课堂趣味,激发学习热情
巴班斯基说过:“教学的趣味性可以使学生情绪兴奋,积极对待学习活动。”由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已决定,其知识具有抽象、枯燥的特点。课堂上适时穿插时事教学,可以让课堂更具有吸引力、活力。在学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时,教材介绍“著名影星刘某因涉嫌偷税被依法逮捕”,很简略,难以满足学生急切了解“刘某偷税案”概况的强烈要求,为此,教师具体介绍有关背景材料,以及该事件所带来的影视文艺界依法纳税意识明显增强,纷纷主动到税务局登记纳税等事例,满足了学生对“刘某偷税案”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学生更直接具体地了解“偷税、欠税等都是违法的行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这样,有效地避免因照本宣科而导致的课堂教学内容呆板和教条化,使学生内心受到深深的触动,给他们“打”了一剂有效的依法纳税“预防针”,同时,让学生耳目一新,提高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第三、拓宽学生视野,广泛了解社会
时事内容涉及到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多方面,它们同普遍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多种媒体,汇聚成高效、生动、丰富的信息宝库。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和同学们的心理距离比较近,特别是经济、科技、文化、军事、体育等内容,可信度高,感染力强,影响面广,并且大多数时事内容与初中思想政治课相联系,能够运用思想政治课知识去分析理解,因此,它们能紧紧“抓住”学生,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成为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的主要信息渠道。通过时事内容的学习,有力地推动学生跳出教材“框框”的束缚,克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弊病,更广泛地了解当今中国的国情,感受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迅猛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获得更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以积极的姿态面对开放的世界。
第四、增强民族自信,提高政治素质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时事教育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学习初一政治“树立自尊自信要有正确的方向”时,教材指出,“要增强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学时,我们请学生专题收集最近一年的时事中体现中华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材料,学生分别找到:科学技术上,2003年10月,我国“神州五号”成功发射与回收,使中国一举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以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世界各国反响强烈,全球华人欢呼雀跃;经济发展上,200 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发展速度是欧美国家的几倍,等等。表述这些时事材料时,同学们个个眉飞色舞、争先恐后,激昂之情溢于言表,借助生动具体的时事材料,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骄傲与自豪,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进发出强大的力量,进一步得到升华。这样,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政治思想教育于时事教育之中,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初中时事教育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时事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通过课内途径进行时事教育,主要可以采取三种办法来进行。第一,课堂教学中渗透:寓时事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讲“霸权主义不得人心”时,结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来帮助学生理解“霸权主义的实质、核心思想”,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实际理解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二,定期举行“时事报告会”:两周进行一次,将最近半个月的时事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帮助学生掌握近期国内外时事动态,形成对近期时事比较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第三,在进行“时事追踪”:鼓励学生将一些重大的时事内容进行专题收集“连点成线”,从而形成对某一重大时事的发生、发展、结果整个来龙去脉的全面了解,培养他们认识问题的能力。
二是通过课外途径进行时事教育。通过组织“时事沙龙”、举办时事园地、开展时事知识竞赛、收听形势报告会等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方式能加强初中学生的时事教育,增强时事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补充教材不足,紧扣时代要求
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审议并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作为国家生活的根本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由于政治教材内容具有滞后性,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没有进入当前的初中政治教材,在教学“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时,就要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内容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再增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内容,将它们共同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这样,就在教材原有基础上,及时进行补充修订,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时俱进,体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紧贴时代的特点。
第二、增强课堂趣味,激发学习热情
巴班斯基说过:“教学的趣味性可以使学生情绪兴奋,积极对待学习活动。”由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已决定,其知识具有抽象、枯燥的特点。课堂上适时穿插时事教学,可以让课堂更具有吸引力、活力。在学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时,教材介绍“著名影星刘某因涉嫌偷税被依法逮捕”,很简略,难以满足学生急切了解“刘某偷税案”概况的强烈要求,为此,教师具体介绍有关背景材料,以及该事件所带来的影视文艺界依法纳税意识明显增强,纷纷主动到税务局登记纳税等事例,满足了学生对“刘某偷税案”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学生更直接具体地了解“偷税、欠税等都是违法的行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这样,有效地避免因照本宣科而导致的课堂教学内容呆板和教条化,使学生内心受到深深的触动,给他们“打”了一剂有效的依法纳税“预防针”,同时,让学生耳目一新,提高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第三、拓宽学生视野,广泛了解社会
时事内容涉及到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多方面,它们同普遍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多种媒体,汇聚成高效、生动、丰富的信息宝库。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和同学们的心理距离比较近,特别是经济、科技、文化、军事、体育等内容,可信度高,感染力强,影响面广,并且大多数时事内容与初中思想政治课相联系,能够运用思想政治课知识去分析理解,因此,它们能紧紧“抓住”学生,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成为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的主要信息渠道。通过时事内容的学习,有力地推动学生跳出教材“框框”的束缚,克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弊病,更广泛地了解当今中国的国情,感受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迅猛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获得更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以积极的姿态面对开放的世界。
第四、增强民族自信,提高政治素质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时事教育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学习初一政治“树立自尊自信要有正确的方向”时,教材指出,“要增强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学时,我们请学生专题收集最近一年的时事中体现中华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材料,学生分别找到:科学技术上,2003年10月,我国“神州五号”成功发射与回收,使中国一举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以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世界各国反响强烈,全球华人欢呼雀跃;经济发展上,200 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发展速度是欧美国家的几倍,等等。表述这些时事材料时,同学们个个眉飞色舞、争先恐后,激昂之情溢于言表,借助生动具体的时事材料,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骄傲与自豪,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进发出强大的力量,进一步得到升华。这样,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政治思想教育于时事教育之中,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初中时事教育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时事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通过课内途径进行时事教育,主要可以采取三种办法来进行。第一,课堂教学中渗透:寓时事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讲“霸权主义不得人心”时,结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来帮助学生理解“霸权主义的实质、核心思想”,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实际理解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二,定期举行“时事报告会”:两周进行一次,将最近半个月的时事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帮助学生掌握近期国内外时事动态,形成对近期时事比较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第三,在进行“时事追踪”:鼓励学生将一些重大的时事内容进行专题收集“连点成线”,从而形成对某一重大时事的发生、发展、结果整个来龙去脉的全面了解,培养他们认识问题的能力。
二是通过课外途径进行时事教育。通过组织“时事沙龙”、举办时事园地、开展时事知识竞赛、收听形势报告会等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方式能加强初中学生的时事教育,增强时事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