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加强直观,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新概念;把问题具体化,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走出教室实践一下等做法,可有效地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关键词】数学 现实生活 联系 应用意识
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全目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由此可见,《标准》把数学应用教学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但据笔者调查,目前还有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力度不够,教师本身的应用意识不强,掌握的数学应用素材还很少,还在照本宣科地读题、算题、证题,还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中清醒过来。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因其日益公理化、形式化而被忽视,甚至被歪曲,以至于令学习者怀疑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数学,这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动力,更不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下面几种做法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加强直观教学,注意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新概念
心理学家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他们虽然能独立地抽象一些问题,但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仍需感性材料的支持。在学习“数轴”这一一节时,我利用自制的温度计模型,结合学生平时已有的“零上温度、零度、零下温度”等实践经验,把竖放的温度计放平(零上温度放在学生观察时的右边),通过温度计的具体形象知道:正数、零和负数也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得出数轴的概念。而在这之前,学生认为“数与直线上的点对应”是不可思议的。这样把学生熟悉的事物与抽象概念密切联系起来,学生发现问题快,学得轻松,老师教得省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
二、把问题具体化,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课本中的问题,我们应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把问题具体化,让学生动手做,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弄清知识的发生过程,这对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综合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劳力调配”问题时,我先让学生准备18块小石子,让学生在桌上左边放5个,右边放3个,中间放10个,然后提出问题:把中间的10个如何分配到左右两边,才能使分配后左边的个数是右边的2倍?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有的把石子摆弄来摆弄去地试试,有的不急于摆弄而是尝试用刚刚学过的方程解之,最后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利用刚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顺利地解决了摆在面前的这个“分配石子”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好处——既简捷明了又省时省力,达到了理论与现实的统一。
三、走出教室,实践一下
学完某部分知识后,七一堂课外实习课,即让学生走出教室,把所学的数学理论运用到生活和生产的实际,包括商品经济的实际中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学完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P49例3【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后,我带领学生到课外实习了一下,让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去测量学校伙房烟囱的高度,并让学生计算垒这个烟囱用多少块砖,花多少钱等,再如《代数》七年级上册(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义务教材)P139例2、P142第7、8、9题,我也是以实习作业的形式处理的,让学生到操场上具体地弄清“方向问题”,比如南偏西600到底指什么方向;实地走一走,看看P142第9题所说的这艘船到底在什么位置。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明白题目的意思,“方向问题”迎刃而解。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上面三种途径,引导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起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这样做可使学生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知识有用,解数学问题有趣)。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浅谈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
何光春 龙 英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新时期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课标》强调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它。允许并倡导教师对教材给定的内容有其自身的理解,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地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实现对教材的创新和开发,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下面就如何进行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使数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数学来源于日常生活与生产实际,最终服务于生活实践,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尽量使数学贴近生活,从生活需要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生活当中,从而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自然而然对数学产生兴趣。
如:学习“轴对称”时,因我校很快就要举行第27届校运会了,我班男生32人,女生25人,需要1人拿班牌,(要求入场排成四行,尽量用女生包围男生)请你设计一下学生队伍编排,看哪个同学设计最好,老师就采用他的设计。这样,从学生关注的实际问题入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思维氛围。
二、注重知识生成过程,达到消化形成自身素质
数学概念的建立,定理、公式的总结过程,包含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对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数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的数学教材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的编写,这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方法的探究、结论的推导、公式定理规律的归纳过程充分与学生一起分享,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线段垂直平分线”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要点,形成概念,得到三个要点:(1)垂直;(2)平分;(3)直线。要求学生把这三个要点记住,并用自己的语言把线段垂直平分线定义给出,看哪个最好!有四个学生得出:“垂直且平分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此定义高度概括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内涵。语言精练准确,当场我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样,学生把知识消化为自身素质。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应变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也是评价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培养学生数学解题的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教学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
应变就是思维的灵活性,有了这种灵活性,才能较好地举一反三,达到思维独特性的境界。对于出现的新问题,能不受思维运势的束缚,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如:一个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与一个外角和为2300,试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引导学生:n边形的内角和为…?能有一个多边形内有和为2300。吗?学生…答:“不能”,为什么不能?学生…答“多了一个外角”,这个外角能求出来吗?再次调动学生思维…。从而把问题解决。
总之,新课程中,教学观念的转变和课程观念的建立是首要的,教学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教师在教学中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挖掘教材,把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关键词】数学 现实生活 联系 应用意识
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全目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由此可见,《标准》把数学应用教学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但据笔者调查,目前还有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力度不够,教师本身的应用意识不强,掌握的数学应用素材还很少,还在照本宣科地读题、算题、证题,还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中清醒过来。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因其日益公理化、形式化而被忽视,甚至被歪曲,以至于令学习者怀疑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数学,这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动力,更不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下面几种做法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加强直观教学,注意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新概念
心理学家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他们虽然能独立地抽象一些问题,但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仍需感性材料的支持。在学习“数轴”这一一节时,我利用自制的温度计模型,结合学生平时已有的“零上温度、零度、零下温度”等实践经验,把竖放的温度计放平(零上温度放在学生观察时的右边),通过温度计的具体形象知道:正数、零和负数也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得出数轴的概念。而在这之前,学生认为“数与直线上的点对应”是不可思议的。这样把学生熟悉的事物与抽象概念密切联系起来,学生发现问题快,学得轻松,老师教得省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
二、把问题具体化,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课本中的问题,我们应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把问题具体化,让学生动手做,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弄清知识的发生过程,这对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综合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劳力调配”问题时,我先让学生准备18块小石子,让学生在桌上左边放5个,右边放3个,中间放10个,然后提出问题:把中间的10个如何分配到左右两边,才能使分配后左边的个数是右边的2倍?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有的把石子摆弄来摆弄去地试试,有的不急于摆弄而是尝试用刚刚学过的方程解之,最后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利用刚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顺利地解决了摆在面前的这个“分配石子”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好处——既简捷明了又省时省力,达到了理论与现实的统一。
三、走出教室,实践一下
学完某部分知识后,七一堂课外实习课,即让学生走出教室,把所学的数学理论运用到生活和生产的实际,包括商品经济的实际中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学完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P49例3【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后,我带领学生到课外实习了一下,让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去测量学校伙房烟囱的高度,并让学生计算垒这个烟囱用多少块砖,花多少钱等,再如《代数》七年级上册(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义务教材)P139例2、P142第7、8、9题,我也是以实习作业的形式处理的,让学生到操场上具体地弄清“方向问题”,比如南偏西600到底指什么方向;实地走一走,看看P142第9题所说的这艘船到底在什么位置。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明白题目的意思,“方向问题”迎刃而解。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上面三种途径,引导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起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这样做可使学生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知识有用,解数学问题有趣)。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浅谈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
何光春 龙 英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新时期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课标》强调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它。允许并倡导教师对教材给定的内容有其自身的理解,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地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实现对教材的创新和开发,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下面就如何进行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使数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数学来源于日常生活与生产实际,最终服务于生活实践,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尽量使数学贴近生活,从生活需要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生活当中,从而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自然而然对数学产生兴趣。
如:学习“轴对称”时,因我校很快就要举行第27届校运会了,我班男生32人,女生25人,需要1人拿班牌,(要求入场排成四行,尽量用女生包围男生)请你设计一下学生队伍编排,看哪个同学设计最好,老师就采用他的设计。这样,从学生关注的实际问题入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思维氛围。
二、注重知识生成过程,达到消化形成自身素质
数学概念的建立,定理、公式的总结过程,包含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对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数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的数学教材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的编写,这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方法的探究、结论的推导、公式定理规律的归纳过程充分与学生一起分享,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线段垂直平分线”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要点,形成概念,得到三个要点:(1)垂直;(2)平分;(3)直线。要求学生把这三个要点记住,并用自己的语言把线段垂直平分线定义给出,看哪个最好!有四个学生得出:“垂直且平分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此定义高度概括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内涵。语言精练准确,当场我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样,学生把知识消化为自身素质。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应变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也是评价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培养学生数学解题的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教学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
应变就是思维的灵活性,有了这种灵活性,才能较好地举一反三,达到思维独特性的境界。对于出现的新问题,能不受思维运势的束缚,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如:一个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与一个外角和为2300,试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引导学生:n边形的内角和为…?能有一个多边形内有和为2300。吗?学生…答:“不能”,为什么不能?学生…答“多了一个外角”,这个外角能求出来吗?再次调动学生思维…。从而把问题解决。
总之,新课程中,教学观念的转变和课程观念的建立是首要的,教学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教师在教学中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挖掘教材,把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