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鳏痴郎”恽代英:十年独身报亡妻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ajdofa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青年的旧式爱情
   恽代英,字子毅,1895年8月12日生于湖北武昌一个书香门第。学生时代恽代英即为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1年,恽代英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与邓中夏等人创办并主编《中国青年》杂志。
    有意思的是,这位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主张婚姻自由,反对包办的新式文人,他自己的婚姻却恰恰是由父母议定、媒人撮合的旧式婚姻。武昌官钱局职员沈云驹是江苏苏州人,与恽家是大同乡,两家一向过从甚密,恽代英的父母要他和沈家次女沈葆秀结婚。
    1915年10月,恽代英与沈葆秀完婚。新婚之夜,闷闷不乐的恽代英拒入洞房,而在外间的书房里度过,且不与新娘讲一句话。作为一个受过西方自由思想洗礼的年轻人,恽代英对爱情有着自己的憧憬,他把厚厚一沓日记交给新娘,坚持要先互相了解、产生感情之后才做夫妻。连续几日,两人无语相对。婚后第三天新娘回门,向母亲哭诉。沈母最初十分惊诧,但转念一想,觉得恽代英此举虽不可理喻,但到底是个有为青年,便教导女儿说:“我看代英是位有才华有志向的青年,不知道他有什么心思,他是读书人,你不妨写封信给他。”
    沈葆秀于是按照母亲的教导,写了一封信放在书桌上。当晚,她就看到了复信。正在赌气中的恽代英对妻子给他写信感到十分意外,却也格外高兴,便在信中鼓励她:“多读书,通情理。”第二天,沈葆秀给丈夫回信。夫妻俩在一墙之隔的房间里通起信来,时间一长,彼此了解加深,终于产生了真挚的爱情。
  为爱妻守义十年
   和那個时代的许多人一样,旧式的婚姻有时候并不妨碍新青年们对于幸福的憧憬。恽代英也不例外。他身材伟岸,生活朴素,常年穿一件灰色长袍,性格宽厚,从不见疾言厉色。沈葆秀聪慧柔顺,细心体贴,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两人相亲相爱,“以口对口,以心印心”,婚姻生活十分幸福。
    恽代英常向妻子宣传新思想,教她写日记、学英语,鼓励她自立。沈葆秀虽“婉柔似室女”,但“豪爽似男儿”,“好读书、通情理、志道德”,积极支持丈夫求学和追求真理。然而,天妒其缘。1918年初,恽代英夫妇满怀期待他们的宝宝出世。但2月25日这一天,沈葆秀却因难产而死。
    悲痛欲绝的恽代英发誓不复再娶,这引起了家庭、社会、亲戚、朋友的普遍关注。有人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来劝说他,有人用个人幸福来开导他,有人还和他展开辩论。心如止水的他后来干脆刻了一块玉石图章,上镌篆文“葆秀忠仆”四字,以示对亡妻的忠诚。
  再娶妻妹:高尚心灵的联盟
    恽代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深深打动了沈云驹四女沈葆英的芳心。
    当沈葆秀难产殇逝的时候,沈葆英还是个12岁的小姑娘。恽代英诚实地履行着自己对妻子许下的“推爱卿之心以及彼”之诺言,时常来到沈家,帮沈葆秀的弟妹们补习功课,批改作业。在他的帮助和引导下,沈葆英进步很快,1924年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共产党员。
    那几年里,恽代英频繁活动在皖、川、沪、粤等地,革命的大熔炉已将他从一个柔弱书生锤炼成一名钢铁战士。他和沈葆英之间保持着通信,共同的奋斗理想渐渐地使得沈葆英对姐夫由敬仰、同情开始转化为爱慕。同时,一种神奇的力量也在恽代英的心底诞生,无声地撞击着他的防线。
    1927年1月3日,革命军青年军官恽代英化装绕道上海,回到武昌,担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总教官。这时,22岁的沈葆英已经师范毕业,在省立一小教书。几天后,恽代英应邀到省立一小讲演,沈葆英站在教师的行列中,静静地聆听,心中按捺不住久别重逢的喜悦。讲演完毕,两人前去凭吊沈葆秀。面对亡妻,恽代英深情地诉说了十年的心路历程。他向亡妻鞠了三躬,动情地说:“葆秀啊,你离开人间已有十年,我为你守义也守了十年……今天,我已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了,四妹也已长大成人,也是一个无产阶级战士了。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革命理想,我希望她和我并肩战斗。你九泉有灵,会同意我的心愿吧!”
    说罢这番肺腑之言,恽代英已是泪流满面,沈葆英此时也是无语凝噎,望着恽代英,她坚定地点了点头。1927年1月16日,32岁的恽代英和22岁的沈葆英举行婚礼,“永鳏痴郎”终于结束了十年独身生涯。
   当年7月,汪精卫背叛革命。恽代英遭国民党通缉,被迫告别新婚妻子,奉中央临时委员会的命令,前往九江、南昌与我党掌握的革命武装会合。此后数年,恽代英辗转南北、戎马倥偬。1930年5月16日,恽代英在上海被捕。1931年春,中共中央组织各方力量营救尚未暴露身份的恽代英,并安排沈葆英探监,通知其作好提前出狱的准备。眼看成功在即,不料叛徒顾顺章将恽代英出卖了。劝降无果,恼羞成怒的蒋介石下令枪决恽代英。
    1931年4月29日中午,恽代英殁,时年36岁。
  (摘自《党史博览》)
其他文献
泪失禁体质   每逢和人吵架或是情绪稍微激动些时,都会控制不住地想哭。明明不是一件值得哭的事情,自己也没有太委屈,只是据理力爭,可嗓门一高情绪一上来,声音慢慢就变成了哭腔。  哙盲字   指会用嘴读出来却不会写的字。事实上,有一些汉字,很多人经常说,却从来不会写,比如薅羊毛的“薅”。  塑料情  是指像塑料花一样没有灵魂的面子社交。表面上为你两肋插刀,背地里却可能倒插你两刀。这种情谊浮于表面,看起
期刊
因“财”施教  近日,深圳某幼儿园的老师要求每位家长拍摄一张“我家的车”上交,该照片将用于班级主题墙的一部分。家长认为这是把孩子分成了“三六九等”,有因“财”施教之嫌。  暗藏風险   近日,一种号称“不节食,不走胃,不伤身,每天扎一针,一个月最多能瘦10公斤”的“减肥笔”悄然走红。但媒体调查发现,这支小小的“减肥笔”其实暗藏着诸多健康风险。
期刊
大火烧毁了什么?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4月16日报道,此次火灾主要伤及的是巴黎圣母院主体顶层部分,包括最高的哥特式塔尖及其下面的木制框架。这个塔尖建于19世纪,木制结构。尖顶上的铜公鸡也一同被烧毁,圣母院内一些大型油画无法取下运出,受到损害。此外,尖顶下面的木质框架也在大火中被烧毁,按专家描述那里“如同一座森林”。而之所以被称为“森林”,原因是它在建造时使用了大量的木梁,每根木梁
期刊
这里有很多“大”   按照最终敲定的设计方案,人民大会堂总建筑面积达17.18万平方米,比故宫还要大2万平方米。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很多“大”。   比如,壮阔的弧形穹顶上最大的那盏吸顶灯,重达2.5吨;铺在迎宾厅前8米宽、62级高的汉白玉楼梯上的,是一块面积达400平方米的巨型艺术地毯,它是由天津地毯二厂在3个月里加班加点赶制完成的,比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英国地毯还要大近10倍;小礼堂内摆放的,是当时
期刊
进入1922年之后,留法勤工俭学虽然步入低潮,但仍留在法国的一大批勤工俭学生们在学习、工作与斗争中成长起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勤工俭学生们逐渐认识到,资本家开设的工厂与法国社会标榜的平等、自由与博爱理念毫无关系,相反,它直接展现出了欧洲资本主义的邪恶本性。1922年6月,在巴黎西郊森林里,赵世炎、周恩来、王若飞等18名代表组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赵世炎被选为书记。随后,周恩来在巴黎戈德
期刊
最近,四川自贡的朋友圈被一条信息刷爆:该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位昏睡了两年多的植物人恢复了意识,能够开口说话了!随着信息的扩散,一个坚强的母亲、一个忠贞的妻子、一个慈爱的岳母,还有更多相识和不相识的人,在近千个日日夜夜用爱唤醒植物人的故事,也逐渐完整起来。   “兒子,自己用手扶好,用力呼吸。”4月15日早上,自贡市一医院神经外科病房里,吴永秀把雾化呼吸器放到儿子彭维庆手里,帮助他含到嘴里进行雾化呼
期刊
“金融服务费”成行业惯例   “谁代表你们收的这笔钱?这笔钱流向何处?1.5万多元是什么计价标准?”奔驰女车主这一问,激起极大的共鸣。过去,一笔“金融服务费”,让几乎所有买车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现在,终于轮到4S店和车企无话可说、无言以对了。   据央视新闻报道,税务部门介绍了该事件调查的最新进展:车主所交的“金融服务费”,实际上是第三方陕西元胜公司派驻在西安利之星4S店的工作人员收取的。在
期刊
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后,日本政府加紧针对中国的扩军备战,并在朝鲜培植亲日势力,逐渐形成了以金玉均、朴用孝等为首的开化派。1884年,日本趁中国与法国开战、无暇东顾之机,策动开化派发动政变,阴谋排斥中国、夺取朝鲜。   政变之前,朴用孝设鸿门宴,欲邀请驻朝清军高级将领赴宴并在宴会上一网打尽。清驻军最高指挥官吴兆有等人知悉内情后谢绝前往,袁世凯则身怀枪械,在宴会开始前一个小时突然出现。稍进酒馔即
期刊
近日,演员赵立新的一条微博引起轩然大波。他在微博中写道:“日本人占领北京八年,为什么没有抢走故宫里的文物并且烧掉故宫?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吗?”网友认为他这是在为侵略者“洗地”。故宫文物被迫南迁,众所周知。那么留守在故宫博物院里的人和文物又遭遇了什么?  日本人为何没烧掉故宫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虽然故宫部分人员押运文物避敌外迁,但仍有百余人员和众多文物留了下来。故宫总务处处长张
期刊
研究显示,单侧尿路结石与睡觉的姿势有关。因此醫学专家提醒,尿路结石的病人最好多变换睡觉姿势,避免长时间压迫肾脏引起新的结石产生。   最容易让结石病患者忽略的是睡觉前吃太饱,这很容易在一夜之间形成新的尿路结石。因为尿液中的各种物质浓度容易受到食物影响,并且在进食后2至4小时达到最高峰。又由于用餐后没有充分的消化时间便立刻上床,就寝中没有补充水分,导致尿路结石。因此,在就寝前4小时用完餐,就寝前不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