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就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评价做一阐述,有效的作业评价,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是了解教学质量和了解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作业的布置,分层布置,因人宜,作业评价强调要关注过程,淡化结果,并提出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②评价形式的多元化。对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数学作业 有效评价 多元化 评价体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新课标倡导我们对教学要发展性评价,所以我平时在教学中十分关注教与学的过程评价。作业,是了解教学质量和了解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的探索。有效的作业评价,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一、分层布置,因人制宜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学生的性格、家庭、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等各种因素不同。教师应针对这种差异,分层布置作业。既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觉得要求过高而产生挫败心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学得更加深入与广泛,还要让多数中等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例如:每学期开始,我都要通览教材中的习题、复习题,划分出基础与发展(变式)题,制订出一个总的计划,确定全学期完成多少次课外作业、多少道题,把习题中的哪些题留在课外,哪些题放在课内完成。以求减轻学生课外过重的学业负担,基本做到每节课都有课外作业,但不超过30分钟的作业量,以基础题为主,再加一道综合题或创新题,基础题人人必做,综合题或创新题选做,也可与同学合作。这样对于那些只能达到“一般要求”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不服输”的精神鼓舞下,基本上都能够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二、关注过程,淡化结果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教师不应以作业的正确与否作为衡量学生作业唯一标准,应该看他是怎样想的,是怎样做的。同样一个答案,有的方法简捷,有的方法烦琐,有的作业是自己动脑筋的结果,而有的则是家长的“杰作”。如果只关注作业的结果,就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批改一个学生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他的最后一步做错了,如果这时我大刀阔斧地打个“×”,这实际上是一种全盘否定。我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细致地观察,凡是做的正确的的步骤都打“√”,只有做错的步骤才打一个“?”。这样学生一看,四个步骤我做的正确有三步,最后一步因粗心算错,以后就会认真地去检查了。这样的批改,把评价的激励性和诊断性结合起来,既不损伤学生自尊,纠正了知识错误,又赢得了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摒弃“单一”的模式,探索“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对于学生作业的评价不仅可以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还可以由家长参与评价。
(1)教师评价。在教师评价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学习结果、学习水平,用激励性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鼓励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学生评价。长期以来,似乎完成作业是学生的事,而作业的检查和评价则是教师或家长的事。其实不然,让学生学会对作业进行自评和互评能更有效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能够及时的发现自己的错误。它不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交流,还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
(3)家长评价。家长参与数学作业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家长了解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地与教师和孩子进行沟通,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2.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1)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目前数学教师常用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例如,计算10道题,做对10道得100分,做对9道得90分,评价明显、实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数学作业中所得的分数有高有低,所以评价的分数或等级只能说明他们学会了什么,它只表明学生目前所具有的水平,而不预示他们的未来。
(2)定性评价。定性评价采用的是等级加评语的方式进行。它更加关注学生在“质”方面的发展,关注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强调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系统的调查,并对个体独特性做出“质”的分析与解释,是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一种评价机制。
评语是定性评价很好的表现形式,它用简明的评定性语言叙述评定的结果,评语可以弥补评分的不足。一个分数或等级所能反映出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对于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学生作业的态度以及学生学习的进步表现等,就难于用分数或等级来反映,但可以在评语中反映出来。例如:一个成绩优秀向来作业水平较高的学生,有时作业却做得不好。我思考:是特殊情况造成的,还是退步了?于是我采用督促式评语:“这是你的作业吗?你的作业水平不会是这样的,你要正视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质!”对于表现进步的作业,我则采用夸奖式评语:“你的书写真工整,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本次作业优秀。”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不能只满足传统的评价方式,与时俱进的作业评价理念和方式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去探索和实践的,只有努力探寻科学、激励、多元的评价机制,才能使数学作业的评价更具效益,才能促使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2]丁雁玲,《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认识与实践研究》,《江苏教育》,2006年;
[3] 郑毓信,《数学文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关键词 数学作业 有效评价 多元化 评价体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新课标倡导我们对教学要发展性评价,所以我平时在教学中十分关注教与学的过程评价。作业,是了解教学质量和了解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的探索。有效的作业评价,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一、分层布置,因人制宜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学生的性格、家庭、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等各种因素不同。教师应针对这种差异,分层布置作业。既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觉得要求过高而产生挫败心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学得更加深入与广泛,还要让多数中等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例如:每学期开始,我都要通览教材中的习题、复习题,划分出基础与发展(变式)题,制订出一个总的计划,确定全学期完成多少次课外作业、多少道题,把习题中的哪些题留在课外,哪些题放在课内完成。以求减轻学生课外过重的学业负担,基本做到每节课都有课外作业,但不超过30分钟的作业量,以基础题为主,再加一道综合题或创新题,基础题人人必做,综合题或创新题选做,也可与同学合作。这样对于那些只能达到“一般要求”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不服输”的精神鼓舞下,基本上都能够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二、关注过程,淡化结果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教师不应以作业的正确与否作为衡量学生作业唯一标准,应该看他是怎样想的,是怎样做的。同样一个答案,有的方法简捷,有的方法烦琐,有的作业是自己动脑筋的结果,而有的则是家长的“杰作”。如果只关注作业的结果,就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批改一个学生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他的最后一步做错了,如果这时我大刀阔斧地打个“×”,这实际上是一种全盘否定。我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细致地观察,凡是做的正确的的步骤都打“√”,只有做错的步骤才打一个“?”。这样学生一看,四个步骤我做的正确有三步,最后一步因粗心算错,以后就会认真地去检查了。这样的批改,把评价的激励性和诊断性结合起来,既不损伤学生自尊,纠正了知识错误,又赢得了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摒弃“单一”的模式,探索“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对于学生作业的评价不仅可以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还可以由家长参与评价。
(1)教师评价。在教师评价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学习结果、学习水平,用激励性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鼓励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学生评价。长期以来,似乎完成作业是学生的事,而作业的检查和评价则是教师或家长的事。其实不然,让学生学会对作业进行自评和互评能更有效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能够及时的发现自己的错误。它不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交流,还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
(3)家长评价。家长参与数学作业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家长了解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地与教师和孩子进行沟通,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2.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1)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目前数学教师常用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例如,计算10道题,做对10道得100分,做对9道得90分,评价明显、实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数学作业中所得的分数有高有低,所以评价的分数或等级只能说明他们学会了什么,它只表明学生目前所具有的水平,而不预示他们的未来。
(2)定性评价。定性评价采用的是等级加评语的方式进行。它更加关注学生在“质”方面的发展,关注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强调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系统的调查,并对个体独特性做出“质”的分析与解释,是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一种评价机制。
评语是定性评价很好的表现形式,它用简明的评定性语言叙述评定的结果,评语可以弥补评分的不足。一个分数或等级所能反映出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对于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学生作业的态度以及学生学习的进步表现等,就难于用分数或等级来反映,但可以在评语中反映出来。例如:一个成绩优秀向来作业水平较高的学生,有时作业却做得不好。我思考:是特殊情况造成的,还是退步了?于是我采用督促式评语:“这是你的作业吗?你的作业水平不会是这样的,你要正视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质!”对于表现进步的作业,我则采用夸奖式评语:“你的书写真工整,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本次作业优秀。”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不能只满足传统的评价方式,与时俱进的作业评价理念和方式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去探索和实践的,只有努力探寻科学、激励、多元的评价机制,才能使数学作业的评价更具效益,才能促使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2]丁雁玲,《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认识与实践研究》,《江苏教育》,2006年;
[3] 郑毓信,《数学文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