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是评价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但作为一项有创检查,DSA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如何预防和降低其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是决定脑血管造影成败的关键。术后护理分为术后常规护理和术后心理护理,同时也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对并发症进行相应护理。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151
  引言
  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发于老年群体,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2]。有研究指出,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与颅内外大动脉的粥样硬化有着密切关系,其中我国以颅内大动脉狭窄多见。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动脉性脑梗死、静脉性脑梗死(cerebral venous infarction,CVI)、脑供血不足等。DSA在动脉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于血管内治疗,另一方面是在二级预防。急性期血管内治疗包括动脉溶栓、机械取栓和血管成形术等介入治疗,神经介入是近年来脑血管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但全脑血管造影术为有创检查,存在一些手术风险及并发症,而且一些患者对该技术缺乏了解,常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预后。对行全脑血管造影术进行良好的护理,可以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目前在护理技术上已发展出一些新的、更有效的护理方法,使患者更好接受和完成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诊治。
  1  术后护理
  1.1术后常规护理
  1.1.1一般护理
  术后患者无异常生命体征出现则离开手术室并让患者保持平卧,其术侧肢体保持制动6h以上。在让患者卧床休息的24h内,不断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最好每半小时检查1次患者的精神状况、瞳孔、术侧足背的动脉以及尿量尿样等。如果发现尿量尿样异常如血尿等,应告知医生看是否有急性肾功能不全症状。同时要检测患者的脉搏与呼吸,若出现颅内出血,应及时处理并告知医生。另外鼓励患者多摄入水分以利排出造影剂,半日内摄入水分应>2000ml,必要时需静脉注射。
  1.1.2穿刺点护理
  完成造影后,按照具体情况,将动脉导管鞘拔出,采用三指对穿刺部位进行十五分钟至二十分钟的压迫,松开后,进行五分钟的观察,若没有出血发生,采用无菌敷料生理盐水纱布将存在于穿刺点周围的血迹轻轻擦去,采用无菌纱布对穿刺点进行覆盖并采用加压绷带包扎,8-12小时的加压固定,处于绝对卧床休息状态24小时,保证患者的穿刺侧肢体保持伸直和制动的状态,将固定带以穿刺侧下肢水平方向拴在床尾床挡上,12小时后取走加压绷带。为了防止局部感染,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和再出血,3天内不洗澡及72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
  1.1.3术后心理护理
  有的患者会出现烦躁情绪。可以指导患者运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及暗示疗法消除烦躁情绪。对于术后依赖性强的患者,要鼓励其早期活动。脑血管疾病程长,恢复慢,所以绝大多数病人在度过危险期后又产生新的心理问题。担心留有后遗症影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担心经济负担等,表现出焦虑、悲观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以热情、耐心、和蔼可亲的态度,关心和体贴病人,告诉他们这种疾病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要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会取得良好疗效。调动起患者主观能动性,使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利于疾病的恢复。
  2  病情观察
  2.1术后病情观察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肢体活动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发生颅内出血情况,如果发现患者的呼吸变慢、脉搏变得慢而有力,则要考虑患者有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及时将患者的情况向医生进行详细的报告,并加以处理。鼓励患者增加饮水量,以便患者顺利将造影剂从体内排出。完成脑血管造影后,给氧,加强心电监护,每个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巡视,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发现异常,及时将患者的情况向医生进行详细的报告,并协助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3  总结
  脑血管造影术采用的是局部麻醉,长时间的强迫伸直位,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舒适感,如排便困难、尿潴留、皮肤破溃、腰背部疼痛等。护士要对病人的诊断及诊疗措施加以了解,了解其是缺血还是出血,了解其是老年患者,还是青年患者,了解造影的难度,按照要求将准备工作充分地做好,加强和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将需要患者做好的准备以及需要他们加以重视的注意事项向其耐心地解释清楚。总之,正确的指导、精心的护理是保证血管造影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障,并且是血管造影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加强对脑血管术后患者的护理,注重临床观察,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把降低 DSA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危险性及减少并发症发生作为当前的主要研究课题。 由于某些不可预测的因素, 使护理工作不能尽善尽美, 因此, 护理人员在实践中应不断总结经验, 更加细致的观察和指导病人, 做好每项工作, 使并发症降到最低点。
  參考文献:
  [1]柴辉.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4):65-65.
  [2]马建华,周君,郝晨光,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研究[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0,4(5):343-34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社区护理管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此展开了以下研究。方法:本文将某社区2020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资料,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社区护理管理法,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血糖控制等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采用常规护理法的对照组,与采用社区护理管理的研究组,两组患者在依存性、健康知识了解情况、自我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老年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多学科团队协作应用效果。方法:某福利院与本院老年病科于2019年1月开始针对收治老年病患者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管理。随机选取其中100例老年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管理前后对患者的老年人能力以及护理需求评级情况。结果:经护理管理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评分相比护理管理前明显降低(P<0.05);经护理管理后患者护理需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声带息肉摘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5月-2020年8月本院70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3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2.86%)比对照组(20.00%)低,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声带
期刊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所具有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且针对相应的危险感染因素构建具体的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过程当中以回顾性的分析模式,对我院血液科收治的共计482位患者临床资料共计482例进行研究。结果: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整体482位患者中共有106位患有医院感染,其自身所具有的感染率达到21.99%,而其中拥有口腔感染11位,拥有呼吸道感染52位而肛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护理工作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7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根据所选病人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给予其中一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临床常规护理,一共35例纳入成为对照组,剩余一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一共35例纳入成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病人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优质护理措施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以本院于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2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措施,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种护理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3.54%,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67.74%,实验组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治疗颅脑损伤病症患者期间所能达到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选择49例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且发生颅脑损伤的病症患者。在患者了解研究目的和治疗方法之后自愿签署知情告知书。按照所使用护理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配到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中25名,分配到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观察组中24名,分析两组患者在护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乳腺癌术后运动计划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运动计划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者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24%,观察者患者肩关节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护理工作中良肢体位摆放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满意度。方法: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选取本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间收治的7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实验组采用良肢体位摆放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和分析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评分为(81.13±12.87)分,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在接收到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时,实施综合护理对其术后康复所产生的影响,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方法:从我院在2017年7月到2018年11月这段时间内诊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0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入院时间的先后进行均等分组,实施综合护理的称为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则是空白对照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躯干活动、心理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