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新模式的应用和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5级110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进行教学;2016级105名护理本科生为试验组,在传统课堂讲授法教学基础上,利用企业微信设计并构建"教学在线"移动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同时,邀请内科学授课教师加入平台,同步进行线上教师间、师生间互动及教学资源上传。比较2组的期末考试成绩,并于学期末进行护理本科生对内科护理学
【机 构】
:
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南京 210029,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3科 116027,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部 116027,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 11602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新模式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方法选择2015级110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进行教学;2016级105名护理本科生为试验组,在传统课堂讲授法教学基础上,利用企业微信设计并构建"教学在线"移动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同时,邀请内科学授课教师加入平台,同步进行线上教师间、师生间互动及教学资源上传。比较2组的期末考试成绩,并于学期末进行护理本科生对内科护理学教学满意度调查。
结果教师和学生对应用移动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及平台功能持肯定态度,6/7的教师和94.3%(99/105)的学生支持推广该辅助教学模式,所有教师及大多数学生(92.4%,97/105),认为内科学授课教师的参与提高了教学效果。应用移动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后,护理本科生对内科护理学教学满意度明显提高,对照组和试验组教学满意度总体评价分别为(4.00 ± 0.42)、(4.83 ± 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06,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为(80.90 ± 5.11)、(74.86 ± 7.3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0,P<0.05)。
结论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满意度和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保乳手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但随着保乳手术的规范化推进,目前临床仍面临诸多焦点问题。首先,有关保乳手术的适应证,虽然总体达成一致,但有关年龄、肿瘤大小对保乳手术效果的影响仍值得关注;其次,如何确保切缘阴性以及修复组织缺损进而达到较好乳房外形是保乳手术成功的关键;另外,术中切缘评估方法的改进、肿瘤整形技术、新辅助化疗、腋窝前哨淋巴活检、腔镜辅助技术及新型人工材料和3D打印技术在保乳手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术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平均年龄54.3岁,范围为28~70岁,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均于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之后接受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及美容效果。结果30例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均成功完成射频
目的比较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显微镜手术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病例资料,平均年龄24.5岁,年龄范围为22~30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开放组、腹腔镜组和显微镜组,每组各50例。开放组患者采用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采用经脐单孔腹腔
关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临床上仍有争议。临床淋巴结阴性(cN0)患者NAC后SLNB可行且安全,而临床淋巴结阳性(cN+)患者需慎重考虑。NAC后SLNB的示踪方法除染料法和核素法外,临床研究还提出一些其他示踪法,如纳米碳和荧光染料等。NAC后SLNB患者的腋窝淋巴结(ALN)状态与分子分型、化疗反应和残余乳腺肿瘤大小等因素有关,应综合考虑多种因
目前,实验动物在科研设计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较多的新药研发以及手术技巧创新均是在实验动物模型中开展。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离不开良好的医学科研设计,选择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验动物,才能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因此,本文将对实验动物在医学科研设计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神经和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20~74岁人群发生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DR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补体功能失调在DR中的作用受到关注。补体因子及补体调节蛋白异常影响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的命运和功能,因而可能作为DR治疗的新靶点。就眼内补体的特点,DR与补体功能失调关系的研究进展,DR中补体基因的多态性和靶向补体分子的探索性
血红素氧合酶1(HO-1)作为应激反应蛋白,其抗凋亡的研究成为新热点,而近年来研究表明,HO-1在眼病中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HO-1是血红素分解代谢的限速酶,能催化血红素转化为胆绿素、一氧化碳和游离铁,均为抗凋亡的主要效应分子。就HO-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凋亡机制进行阐述,并分别对HO-1在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葡萄膜炎、Graves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病中所起保护作用及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也称血管通透性因子,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迁移,以及增加血管的通透性。此外,VEGF家族还与淋巴管生成、炎症反应、造血作用以及神经保护作用等有关。在缺血、缺氧或氧化应激等情况下,VEGF可以通过增加组织灌注、抑制细胞凋亡、刺激神经再生等方式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因此,VEGF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治疗作用逐渐引起重视。另一方面,抗VEGF疗法在眼部病理性新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发生于早产儿和低体质量儿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早期治疗能够有效挽救患儿视功能,随着对ROP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治疗方案的选择在不断发生变化。冷冻治疗因其实施的可行性和并发症,目前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激光治疗仍是黄金手段,但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在与ROP发生相关的众多因子中,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疗效令人满
目的了解在骨科开展"脊柱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及管理循证实践方案"的循证准备情况,识别开展循证护理实践过程中的障碍因素,以促进证据的成功转化与应用。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循证护理实践准备度评估量表(CREBNA)对骨科16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CREBNA总得分为(135.99 ± 14.52)分,占满分的87.10%,各分量表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组织环境分量表(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