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再囧途之泰囧》以超过3600万人的观影人次刷新了中国电影的纪录,其影片质量如何已不重要,那超过12亿元的票房才是真正金灿灿的成绩,不仅让导演徐铮在冯小刚、陆川等众多大腕导演的大投资影片中实现了标准的“屌丝”逆袭,更使得其发行公司光线传媒的股价自电影12月份公映以来一路飙升,最高涨幅将近70%。不管如何,《泰囧》已是历史,即使清晰如昨天,但投资者只关心未来。光线传媒是一家偶尔被闪电光顾的顽石,还是一块埋藏在沙砾中光芒乍现的金子?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是这样一部电影,恐怕我们还没有机会深度“解剖”光线传媒,看看他还能出几部《泰囧》。
《泰》已成为光线身上的“石头”
1月17日光线传媒发布了2012年度业绩预告,盈利28,128万元~31,6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80%。公告还称,去年12月12日上映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取得较好票房成绩,影视剧收入大幅增加。据中国电影票房数据,截至2012年12月31日,《泰囧》票房收入累计9.9亿元。按照43%的分账比例,扣除3000万元拍摄成本,光线传媒能拿到4亿元毛利。2012年前三个季度光线传媒净利润还只有1.3629亿元,如此看来,《泰囧》在去年第四季度贡献净利润很可能超过1.5亿元。
按照大致估算2011年影业将近10%的净利润率,光线影业2012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估计2000万,这样来算光线影业2012年净利润超过1.7亿,对比2011年的2331万元,增幅超过600%。占整个公司利润的60%,其中单《泰囧》在2012年利润贡献率将近50%。虽然在会计处理上,公司平滑了《泰囧》部分业绩到2013年,保证了2013年公司业绩不会大幅下降,但是2014年呢?谁来顶替《泰囧》贡献的50%利润呢?
从长期来看,一部电影的成功并不代表该公司投资价值就大。而且单个电影项目的成功与否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从国内外影视发展看,万众瞩目的大片上映后遭遇票房滑铁卢的例子不胜枚举。即使创造无数票房奇迹优秀如冯小刚者,也会拍出《1942》这样票房不佳的电影。投资影视公司,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看公司的整体业绩和持续成长性。
《泰囧》的奇迹带动了投资人对光线传媒未来的高预期,但奇迹最重要的属性是偶然性,每年都能发生的那不是奇迹,《泰囧》是2014年压在光线传媒身上的一块大石。
即使是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本人也坦言:“股价上涨给我很大压力,如果股价被炒到很高,现在进去的人不就赔钱了吗?我不希望股票这样涨,更希望它稳定地上升,而不是大起大落,稳定的上升会让人认识到我们的价值,而不是靠某个机会才出来,我们不是炒作公司,我们想做价值公司的典范。”
2012年三季度之前,电影收入占比较低
光线传媒增长最快的业务,非电影和电视剧的影视剧业务莫属了,尤其是最近3 年取得了很高的增速,2010年和2011 年分别取得了70%和80%的增长,2012年1-9月影视剧收入同比增长82.3%至2.08亿元。但电影收入在2012年3季度之前占比依然较低,如2011年子公司光线影业公司的净利润为2331 万元,仅占2011年光线传媒净利润的13.3%。
栏目制作与广告业务是公司创业起家的支柱业务,也是贡献毛利最多的一项业务。公司的电视栏目主要是娱乐资讯类、生活时尚类,按播出频率分为日播和周播。光线是国内最大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每日制作六个小时精彩电视节目,涵盖娱乐资讯、综艺节目和生活类节目。光线的日播娱乐资讯节目《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影视风云榜》和《最佳现场》均已连续播出八年以上。电视栏目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收入:第一,电视栏目播出权的直接销售;第二,用电视栏目换取广告时间,再通过贴片广告、植入广告等广告营销实现收入。自从1999 年开播《中国娱乐报道》(2001 年更名为《娱乐现场》)以来,公司逐步确立了在中国娱乐界信息传播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2年1~9月,公司栏目制作与广告、影视剧、演艺活动的毛利分别占总体毛利的66%、24%、10%。公司栏目制作与广告收入从2008 年的1.82 亿元增加到2011 年的3.46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77%。但是2012年增速放缓,2012年1~9月栏目制作与广告收入同比增长9.8%至2.87 亿元。
光线传媒VS华谊兄弟:一部电影定不了未来
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全年票房超过165亿元。同样在2012年,中国的银幕数量从2011年的9200块增长到13000块。城市观影人次4.61亿人次,同比上涨25%;平均票价36元,同比上涨2%。
影院和银幕日趋丰足,2012年全国电影市场放映将近2000万场,激增65%以上,可以说正是院线的大幅扩张才促进了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增长,而直接原因是因为人民群众收入的提升,观影价格在收入中的比例逐年降低,导致了对电影需求的增加,也就是所谓的消费升级,电影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由于观影人次的稳步提升,票价比较稳定,电影行业的蛋糕越来越大,单部影片的放映场数必然提高,这直接利好影视公司,虽然参与瓜分蛋糕的公司也会越来越多,但是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有最后的生存者。
寻找最后的生存者才是投资者应该的功课,在目前上市的娱乐影视公司中,华谊兄弟依然是我国最优秀的民营电影公司,其项目选择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项目的成功率。据统计,2012年我国全年上映电影总数780余部,票房超过160亿元,包括国产电影690余部,票房超过75亿元。其中华谊出品的电影票房超过20亿元,依然排名第一。虽然在《1942》放映后由于票房远低于预期,股价当日跌停,但正像不能因为《泰囧》一部影片而增加光线传媒的长期内在价值一样,单独一部《1942》也并不能降低华谊兄弟的长期内在价值,投资的偶然性正是影视公司的必然属性,或许一个真正的投资者更希望《1942》能导致华谊兄弟有更多的跌停。
《泰》已成为光线身上的“石头”
1月17日光线传媒发布了2012年度业绩预告,盈利28,128万元~31,6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80%。公告还称,去年12月12日上映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取得较好票房成绩,影视剧收入大幅增加。据中国电影票房数据,截至2012年12月31日,《泰囧》票房收入累计9.9亿元。按照43%的分账比例,扣除3000万元拍摄成本,光线传媒能拿到4亿元毛利。2012年前三个季度光线传媒净利润还只有1.3629亿元,如此看来,《泰囧》在去年第四季度贡献净利润很可能超过1.5亿元。
按照大致估算2011年影业将近10%的净利润率,光线影业2012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估计2000万,这样来算光线影业2012年净利润超过1.7亿,对比2011年的2331万元,增幅超过600%。占整个公司利润的60%,其中单《泰囧》在2012年利润贡献率将近50%。虽然在会计处理上,公司平滑了《泰囧》部分业绩到2013年,保证了2013年公司业绩不会大幅下降,但是2014年呢?谁来顶替《泰囧》贡献的50%利润呢?
从长期来看,一部电影的成功并不代表该公司投资价值就大。而且单个电影项目的成功与否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从国内外影视发展看,万众瞩目的大片上映后遭遇票房滑铁卢的例子不胜枚举。即使创造无数票房奇迹优秀如冯小刚者,也会拍出《1942》这样票房不佳的电影。投资影视公司,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看公司的整体业绩和持续成长性。
《泰囧》的奇迹带动了投资人对光线传媒未来的高预期,但奇迹最重要的属性是偶然性,每年都能发生的那不是奇迹,《泰囧》是2014年压在光线传媒身上的一块大石。
即使是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本人也坦言:“股价上涨给我很大压力,如果股价被炒到很高,现在进去的人不就赔钱了吗?我不希望股票这样涨,更希望它稳定地上升,而不是大起大落,稳定的上升会让人认识到我们的价值,而不是靠某个机会才出来,我们不是炒作公司,我们想做价值公司的典范。”
2012年三季度之前,电影收入占比较低
光线传媒增长最快的业务,非电影和电视剧的影视剧业务莫属了,尤其是最近3 年取得了很高的增速,2010年和2011 年分别取得了70%和80%的增长,2012年1-9月影视剧收入同比增长82.3%至2.08亿元。但电影收入在2012年3季度之前占比依然较低,如2011年子公司光线影业公司的净利润为2331 万元,仅占2011年光线传媒净利润的13.3%。
栏目制作与广告业务是公司创业起家的支柱业务,也是贡献毛利最多的一项业务。公司的电视栏目主要是娱乐资讯类、生活时尚类,按播出频率分为日播和周播。光线是国内最大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每日制作六个小时精彩电视节目,涵盖娱乐资讯、综艺节目和生活类节目。光线的日播娱乐资讯节目《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影视风云榜》和《最佳现场》均已连续播出八年以上。电视栏目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收入:第一,电视栏目播出权的直接销售;第二,用电视栏目换取广告时间,再通过贴片广告、植入广告等广告营销实现收入。自从1999 年开播《中国娱乐报道》(2001 年更名为《娱乐现场》)以来,公司逐步确立了在中国娱乐界信息传播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2年1~9月,公司栏目制作与广告、影视剧、演艺活动的毛利分别占总体毛利的66%、24%、10%。公司栏目制作与广告收入从2008 年的1.82 亿元增加到2011 年的3.46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77%。但是2012年增速放缓,2012年1~9月栏目制作与广告收入同比增长9.8%至2.87 亿元。
光线传媒VS华谊兄弟:一部电影定不了未来
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全年票房超过165亿元。同样在2012年,中国的银幕数量从2011年的9200块增长到13000块。城市观影人次4.61亿人次,同比上涨25%;平均票价36元,同比上涨2%。
影院和银幕日趋丰足,2012年全国电影市场放映将近2000万场,激增65%以上,可以说正是院线的大幅扩张才促进了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增长,而直接原因是因为人民群众收入的提升,观影价格在收入中的比例逐年降低,导致了对电影需求的增加,也就是所谓的消费升级,电影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由于观影人次的稳步提升,票价比较稳定,电影行业的蛋糕越来越大,单部影片的放映场数必然提高,这直接利好影视公司,虽然参与瓜分蛋糕的公司也会越来越多,但是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有最后的生存者。
寻找最后的生存者才是投资者应该的功课,在目前上市的娱乐影视公司中,华谊兄弟依然是我国最优秀的民营电影公司,其项目选择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项目的成功率。据统计,2012年我国全年上映电影总数780余部,票房超过160亿元,包括国产电影690余部,票房超过75亿元。其中华谊出品的电影票房超过20亿元,依然排名第一。虽然在《1942》放映后由于票房远低于预期,股价当日跌停,但正像不能因为《泰囧》一部影片而增加光线传媒的长期内在价值一样,单独一部《1942》也并不能降低华谊兄弟的长期内在价值,投资的偶然性正是影视公司的必然属性,或许一个真正的投资者更希望《1942》能导致华谊兄弟有更多的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