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击实下砂粒式乳化沥青混合料压实性能

来源 :铁道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0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试验分析了轻型击实作用下乳化沥青和水对砂粒式乳化沥青混合料试样高度、马歇尔稳定度及空隙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单掺乳化沥青或水试样,掺量较低时矿料结团不利于击实,随着掺量提高乳化沥青和水的成膜润滑作用增强,试样密实性增加,击实后试样高度逐步降低;掺量低时乳化沥青对矿料的裹附结团作用比水强,掺量高时乳化沥青对矿料的润滑作用比水弱,导致不同掺量下单掺乳化沥青试样的高度均比单掺水试样高;由于水的分解作用和成膜润滑作用导致复掺水和乳化沥青试样高度总体上比单掺乳化沥青试样低,且在乳化沥青掺量较多、击实次数较少时更为明显;与单掺试样相比,复掺试样的马歇尔稳定度显著提高,空隙率显著降低.
其他文献
和田—若羌铁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沿线经过流动沙丘、流动沙地、半固定沙丘、半固定沙地等不良地质区段,沙丘移动和风沙流会对铁路造成危害.本文从风沙的来源、风向、沙丘移动距离,年输沙量、铁路沿线风沙段落的分布特点及其危害程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治沙措施,给出了风沙地区铁路勘测的具体内容以及选线原则.针对各区段的特点分别设计了多种线路过风沙区方案.经综合比选,建议流动沙丘段采用以桥代路方案,车尔臣河以东苏中农场区段采用靠近
针对既有高速铁路扣件系统弹性垫板性能衰减问题开展了运营线路现场调研,研究聚氨酯发泡(Cast Polyurethane,CPU)垫板长期服役下的使用性能;通过对试铺线路持续跟踪监测,研究CPU垫板性能的变化规律;利用室内模拟环境加速老化试验,研究CPU垫板在紫外光、臭氧、高温高湿、高温、低温下使用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PU垫板总体性能优异,其性能衰减的主要原因是高温老化,而对紫外光、臭氧、高温高湿及低温环境不敏感.CPU垫板设计时应重点关注其耐高温老化性能.
针对艰险山区高速铁路设置长大坡道的需求,以我国新型标准动车组为背景,从列车运行安全性、动车组对坡度坡长适应性、线路运输能力等方面对长大坡道设置问题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坡顶末速度不低于设计速度70%及制动故障情况下运行安全性,对开行350 km/h和250 km/h动车组的线路,坡度15‰及以下时坡段长度可不作限制,坡度20‰、25‰、30‰、35‰时坡段长度应分别不大于17、9、6、5 km;综合考虑动车组在长大下坡道紧急制动和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不大于5 min要求,350 km/h动车组在坡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