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仅仅因为几句口角,就造成一人残疾、四人坐牢的悲惨后果——从小被语言暴力伤害的孩子,长大后出现过激行为的概率非常大,这类人特别容易走上激情犯罪的道路
“我兒子平时文文静静的,怎么会犯罪?”柳梅在电话那端气急败坏地说。
因为是熟人,而我又在检察机关工作,如今她儿子行凶伤人,作为母亲,她惊慌失措,言语突兀,我是能理解的。我劝她不要着急,容我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通过了解,我得知情况是这样的:
星期天中午,柳梅的儿子封军(16岁,在某技校上学),和初中同学范伟、刘攀、王应举,相约到喜来运饭店吃饭。四人边吃边喝,气氛热烈。此时,一中年男子宋飞来饭店找老板,看到范伟就摸了一下他的头:“好小子,看到叔进来,也不打个招呼?”
范伟和宋飞住在同一小区,虽然面熟,但很少来往,所以对宋飞的言行很反感,就顶撞了几句。随后,两人发生口角并撕扯起来,幸而被人拉开。
本来高高兴兴的,被宋飞一搅和,这顿饭吃得有些扫兴。买完单,四少年闷闷不乐地走出饭店。谁知,宋飞觉得自己吃亏了,从饭店东边的泵房拿了一把铁锨追出来,嘴里还不干不净的。“他妈的,欺人太甚,老子给你拼了!”青春年少的范伟哪能咽下这口气,顿时和宋飞扭打起来。封军看宋飞拿着铁锨,怕朋友吃亏,不由分说加入进来,并鼓动旁边的同学一起上。结果,宋飞遭四少年痛殴,被打得满脸是血,滚在地上嗷嗷乱叫。后来,他被人送到医院,诊断为右眼球破裂导致失明,构成重伤。
就因为几句口角,一人残疾,四人坐牢,五个家庭陷入痛苦泥潭。了解案情后,我不禁感慨:激情犯罪,如今正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有关资料显示,当今社会,激情犯罪占一般刑事案件的三分之一,而大部分作案者是血气方刚的青少年。
激情犯罪,顾名思义,指在爆发性、短暂而又强烈的情绪中发生的犯罪行为。以前案为例,假如宋飞没用言语刺激四个少年,或许四个少年就不会犯罪。反过来说,宋飞固然有错,但还手对打,就是四个少年的唯一选择吗?当然也不是。
其实,激情犯罪中,施害者绝大多数不是穷凶极恶的惯犯、累犯,而是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理智、控制力差的人。他们一般事先没有预谋,遇到冲突,情绪爆发,反应过激才闯下大祸。
如果再深入追问,为什么这些人容易激情犯罪呢?
我想起柳梅对儿子犯罪的惊诧,如果能对案件背后的一些事情进行深入分析,或许就能够解答她的疑问。
封军的父亲,原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性格直爽,脾气暴躁,工作中先后和同事、领导产生矛盾,最后矛盾无法调和,一气之下辞了职。他和妻子商量,决定两人一起跑出租。
当时封军还小,柳梅把他放在姥姥家,她和老公倒班开出租车。开始生意还好,但随着私家车的迅速增加和网络滴滴打车等外来力量的挤压,生意越来越难做。钱不好挣,负担又重,夫妻俩的争吵日益频繁。柳梅受不了丈夫的性格,索性撂挑子不干了,把儿子接回家独自抚养,不再过问出租车生意。
封军的父亲先后找了几个出租车司机,但没一个能与他合作超过三个月的。雪上加霜的是,有一次因为粗心大意,他出了交通事故,赔进去10多万元。
钱没挣到,反倒赔进去不少。封军的爸爸心灰意冷,每天在家喝小酒。喝醉了也不去睡觉,而是站在客厅骂老婆、骂儿子,看谁都不顺眼。
封军从小就对父亲很畏惧,失去姥姥的庇护后,整日遭受醉酒老爸的语言暴力,心里更加惶恐。而父亲看儿子如此胆小、怯弱,更是不满,动不动就大声呵斥,有时明明不是儿子的错,却把儿子骂得狗血喷头。
封军也曾尝试寻求妈妈的保护,可被生活拖累的柳梅心烦意乱,加上老公性情暴躁,为和老公对峙,她也大爆粗口。当和丈夫吵架打闹无法占据上风时,她就把怨气撒向了儿子。于是,封军成了父母的出气筒,任何一方不如意,都对他恶语相加,“猪脑子”“废物”……这些扎人的字眼,将年幼的封军推入无尽的黑暗。封军本就性格内向,此时变得更加孤僻,并在内心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柳梅和老公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对孩子的语言暴力,正在不知不觉地摧毁孩子。
工作中,我发现从小被语言暴力伤害的孩子,长大后出现过激行为的概率非常大,这类人特别容易走上激情犯罪的道路。
网络上有这样一个视频:国外的一个小超市里,儿子正在打游戏,父亲觉得儿子不务正业,于是吓唬儿子:“有种,你就别活了。”然后,将一把手枪放在柜台上。万万没想到,父亲一转身,儿子就真的拿起了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没人知道这个自杀的孩子生前经历过什么,他可能无数次地被父亲鄙视,而恰好在这个时间节点,父亲一句“有种你就别活了”的话,摧毁了他内心最后的防线。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但孩子幼小的心灵,远没有那么强大,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胸怀,去消化父母不留情面的羞辱和对人格的践踏。
家庭语言暴力的后果,一般会让孩子走上两条路:一将仇恨向内发泄,自残或者自杀;二将仇恨向外发泄,打人或者杀人。
在和孩子的相处中,父母千万不可任性而为,因为你们的言行对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但是中国的父母常犯一个错误,就是对亲近的人,在交流、相处、说服、教育中,不容易保持理智、控制脾气,常常只图一时痛快而口无遮拦,结果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灵伤害。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控制不良情绪呢?
一、情绪转移。和孩子发生了冲突,自己心情不好时,要学会转移、化解情绪,如出去散散步、做做家务,将自己身上的负能量,通过运动、劳动等方式消耗掉。
二、情绪宣泄。成年人背负着来自社会、家庭、工作等方面的沉重压力,下班后容易把不良情绪带回家,殃及子女。为此,如果父母有了不良情绪,可以找个合理的方式宣泄掉,如找闺蜜、哥儿们吐吐苦水;去KTV嚎几嗓子,跳起来,嗨起来;到无人之处大哭一场;等等。
三、情绪升华。谁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心情不好时,听听音乐、相声,让笑声驱散阴霾,让心境重回明朗;或耐下性子,写写日记,练练书法;或走进大自然,听听虫鸣鸟叫,搞搞摄影等,做自己坏情绪的“清理工”,以免孩子受到不好的影响。
拒绝家庭语言暴力,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课。
让孩子远离家庭语言暴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远离激情犯罪。
(为保护隐私,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编辑:杨子】
封军怕朋友吃亏,不由分说加入进来,并鼓动旁边的同学一起上
“我兒子平时文文静静的,怎么会犯罪?”柳梅在电话那端气急败坏地说。
因为是熟人,而我又在检察机关工作,如今她儿子行凶伤人,作为母亲,她惊慌失措,言语突兀,我是能理解的。我劝她不要着急,容我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通过了解,我得知情况是这样的:
星期天中午,柳梅的儿子封军(16岁,在某技校上学),和初中同学范伟、刘攀、王应举,相约到喜来运饭店吃饭。四人边吃边喝,气氛热烈。此时,一中年男子宋飞来饭店找老板,看到范伟就摸了一下他的头:“好小子,看到叔进来,也不打个招呼?”
范伟和宋飞住在同一小区,虽然面熟,但很少来往,所以对宋飞的言行很反感,就顶撞了几句。随后,两人发生口角并撕扯起来,幸而被人拉开。
本来高高兴兴的,被宋飞一搅和,这顿饭吃得有些扫兴。买完单,四少年闷闷不乐地走出饭店。谁知,宋飞觉得自己吃亏了,从饭店东边的泵房拿了一把铁锨追出来,嘴里还不干不净的。“他妈的,欺人太甚,老子给你拼了!”青春年少的范伟哪能咽下这口气,顿时和宋飞扭打起来。封军看宋飞拿着铁锨,怕朋友吃亏,不由分说加入进来,并鼓动旁边的同学一起上。结果,宋飞遭四少年痛殴,被打得满脸是血,滚在地上嗷嗷乱叫。后来,他被人送到医院,诊断为右眼球破裂导致失明,构成重伤。
就因为几句口角,一人残疾,四人坐牢,五个家庭陷入痛苦泥潭。了解案情后,我不禁感慨:激情犯罪,如今正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有关资料显示,当今社会,激情犯罪占一般刑事案件的三分之一,而大部分作案者是血气方刚的青少年。
激情犯罪,顾名思义,指在爆发性、短暂而又强烈的情绪中发生的犯罪行为。以前案为例,假如宋飞没用言语刺激四个少年,或许四个少年就不会犯罪。反过来说,宋飞固然有错,但还手对打,就是四个少年的唯一选择吗?当然也不是。
其实,激情犯罪中,施害者绝大多数不是穷凶极恶的惯犯、累犯,而是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理智、控制力差的人。他们一般事先没有预谋,遇到冲突,情绪爆发,反应过激才闯下大祸。
如果再深入追问,为什么这些人容易激情犯罪呢?
我想起柳梅对儿子犯罪的惊诧,如果能对案件背后的一些事情进行深入分析,或许就能够解答她的疑问。
从小被语言暴力伤害过的孩子,出现过激行为的概率非常大
封军的父亲,原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性格直爽,脾气暴躁,工作中先后和同事、领导产生矛盾,最后矛盾无法调和,一气之下辞了职。他和妻子商量,决定两人一起跑出租。
当时封军还小,柳梅把他放在姥姥家,她和老公倒班开出租车。开始生意还好,但随着私家车的迅速增加和网络滴滴打车等外来力量的挤压,生意越来越难做。钱不好挣,负担又重,夫妻俩的争吵日益频繁。柳梅受不了丈夫的性格,索性撂挑子不干了,把儿子接回家独自抚养,不再过问出租车生意。
封军的父亲先后找了几个出租车司机,但没一个能与他合作超过三个月的。雪上加霜的是,有一次因为粗心大意,他出了交通事故,赔进去10多万元。
钱没挣到,反倒赔进去不少。封军的爸爸心灰意冷,每天在家喝小酒。喝醉了也不去睡觉,而是站在客厅骂老婆、骂儿子,看谁都不顺眼。
封军从小就对父亲很畏惧,失去姥姥的庇护后,整日遭受醉酒老爸的语言暴力,心里更加惶恐。而父亲看儿子如此胆小、怯弱,更是不满,动不动就大声呵斥,有时明明不是儿子的错,却把儿子骂得狗血喷头。
封军也曾尝试寻求妈妈的保护,可被生活拖累的柳梅心烦意乱,加上老公性情暴躁,为和老公对峙,她也大爆粗口。当和丈夫吵架打闹无法占据上风时,她就把怨气撒向了儿子。于是,封军成了父母的出气筒,任何一方不如意,都对他恶语相加,“猪脑子”“废物”……这些扎人的字眼,将年幼的封军推入无尽的黑暗。封军本就性格内向,此时变得更加孤僻,并在内心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柳梅和老公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对孩子的语言暴力,正在不知不觉地摧毁孩子。
工作中,我发现从小被语言暴力伤害的孩子,长大后出现过激行为的概率非常大,这类人特别容易走上激情犯罪的道路。
网络上有这样一个视频:国外的一个小超市里,儿子正在打游戏,父亲觉得儿子不务正业,于是吓唬儿子:“有种,你就别活了。”然后,将一把手枪放在柜台上。万万没想到,父亲一转身,儿子就真的拿起了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没人知道这个自杀的孩子生前经历过什么,他可能无数次地被父亲鄙视,而恰好在这个时间节点,父亲一句“有种你就别活了”的话,摧毁了他内心最后的防线。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但孩子幼小的心灵,远没有那么强大,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胸怀,去消化父母不留情面的羞辱和对人格的践踏。
家庭语言暴力的后果,一般会让孩子走上两条路:一将仇恨向内发泄,自残或者自杀;二将仇恨向外发泄,打人或者杀人。
让孩子远离家庭语言暴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远离激情犯罪
在和孩子的相处中,父母千万不可任性而为,因为你们的言行对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但是中国的父母常犯一个错误,就是对亲近的人,在交流、相处、说服、教育中,不容易保持理智、控制脾气,常常只图一时痛快而口无遮拦,结果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灵伤害。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控制不良情绪呢?
一、情绪转移。和孩子发生了冲突,自己心情不好时,要学会转移、化解情绪,如出去散散步、做做家务,将自己身上的负能量,通过运动、劳动等方式消耗掉。
二、情绪宣泄。成年人背负着来自社会、家庭、工作等方面的沉重压力,下班后容易把不良情绪带回家,殃及子女。为此,如果父母有了不良情绪,可以找个合理的方式宣泄掉,如找闺蜜、哥儿们吐吐苦水;去KTV嚎几嗓子,跳起来,嗨起来;到无人之处大哭一场;等等。
三、情绪升华。谁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心情不好时,听听音乐、相声,让笑声驱散阴霾,让心境重回明朗;或耐下性子,写写日记,练练书法;或走进大自然,听听虫鸣鸟叫,搞搞摄影等,做自己坏情绪的“清理工”,以免孩子受到不好的影响。
拒绝家庭语言暴力,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课。
让孩子远离家庭语言暴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远离激情犯罪。
(为保护隐私,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