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影响空气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_95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可以改變很多东西,可以让一件好事变坏,或者让一件坏事变好。科学家做的一个实验显示,我们的情绪还可以改变空气中的化学成分,尤其是处在封闭的环境中時。
  德国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他们对放映电影时电影院内的空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放映悬疑、浪漫或者喜剧类电影时,空气中会弥漫着多种与情绪相关的特定化学物质。换一批观众来看相同的电影,同样可以从空气中检测到这些特定的化学物质。他们认为,人的情绪波动影响着人体释放出的气体成分,而这些物质弥漫在空气中,改变了空气的化学成分。
  这或许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在电影院看电影气氛更好——原因很可能就是我们受到了其他观影者释放的化学物质的影响。比如在看恐怖电影时,其他人释放出带有“危险”“警报”等信息的化学信号,而接收到这些信号的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提高警惕。
其他文献
解决问题或化解问题,是两种终结问题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找到问题外在的解决方法。比如你有一个大鼻子,让你觉得很难堪,外在的解决方法就是掏钱去做整形手术。  而还有一个简单、无痛、免费的方法,就是去接纳它。问题在外在世界仍然存在,但内在改变了,这个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平静和快乐是人们通过解决问题想达到的两个目标。但是,人经常认为只有从外在终止问题才可能解决问题,却很少意识到外在的解决方法不是
期刊
长寿的老人大多有自己独特的养生之道,他们中有的人把这种养生之道以自己或他人所写的诗句表达出来,读来颇有意味。  一  延安有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用这样一首诗来总结自己的养生之道:  酒色财气四堵墙,  人人都在里面藏。  只要你能跳过去,  不是神仙也寿长。  他还说:  酒无不成礼仪,  色无路静人稀。  财无不成世界,  气无反被人欺。  我觉得这两首诗颇有几分哲理。“酒色财气”这四个字概括了
期刊
白石老人画花鸟草虫最为成功。他掌握了文人画的笔墨技巧,又融合了民间艺术的特点,以现实主义手法创作出了各种形神兼备的花鸟草虫画,给人以关的感受。  白石老人的画有“三绝”——虾、蟹、鸡。2017年为农历鸡年,本文介绍了齐白石小鸡和大鸡的创作方法,并分析了其艺术特色,作者胡佩衡为白石老人生前的挚友。  小鸡  白石老人在家鄉自幼天天喂牛养鸡,对鸡的生活特别熟悉,30岁以前画鸡就已经很生动了,60岁以后
期刊
刘绍勇,号少墉,1945年生干北京,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国书法艺术专业,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西政协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书画国医大学教授。  1.中锋  中锋又称正锋,执笔较端正,笔锋平铺纸上,保持在线条的中间,画出的线条圆浑、匀整、厚重、含蓄而又具有弹性,是书画中最重要的笔法。中锋常用来勾花卉轮廓、叶脉以及禽鸟的眼、
期刊
“我完全没有基础啊,能学画吗?”  “我都这个年纪了,还能学画吗?”可是,什么是基础呢?  绘画,是一种生活之美。  你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基础。  你活過的每一天,都是你的底气。让美走进生话细微处,让美扎根生活闲暇处。  您可将您的临摹作品寄到《老年博览》编辑部或拍照发至《老年博览》官方微信公众号,就有机会获赠礼品。  (全年共十二期,临摹作品达八期就可参与此活动。)  栀子花  绘画要点: 
期刊
就在北方方言从华北的大本营出发,大举北上(东北、西北)南下(西南、中南)的同时,南方方言却在节节败退。  南方方言区主要在江南、华南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这么一点点地盘,也不容易守住。西晋末年以前,江南一带是清一色的吴语区,建业(后改名建康,即今南京)更是吴语重镇,可是后来呢?南京也好,镇江也好,当涂也好,都变成北方官话区了。因为王室南移,偏安江左了呀!别看这些北方士族和流民是避难来的,到了南方,依
期刊
如果你有幸游历芬兰,当地的男性公民没有热情招呼你,甚至连一声简单的“嗨”都没有,千万别见怪,只因他们还滴酒未沾;如果他们叽叽歪歪,上来过分热情地刨根问底,也不要见怪,他们只是不慎多喝了一点;而如果他们拖着酒瓶子虎视眈眈地四处游逛,更别见怪,那是他们刚饮下必不可少的“精神源泉”。  大多数芬兰男士过于害羞,他们基本上都有与陌生人沟通的障碍。这本是一种很不幸的天性,幸亏有补救良方,那就是人人熟知的神奇
期刊
古代詩歌称“篇”或“章”,不称“首”。例如《詩经》叫“诗三百篇”,屈原的诗歌叫“九章”。那么,诗歌何时开始称“首”呢?  诗歌称“首”最早出现在东晋初年。当时有个名叫狐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一位名叫支通的诗人在《咏禅道人诗·序》中也写道:“聊著诗一首。”从此人们开始以“首”作为诗歌的单位。  (摘自《中国石油报》,丁强荐)
期刊
《采桑子》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層次井然,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恬淡的心境。  (摘自《墨点字帖》)  您可在此页进行,临摹,完成后沿裁剪线剪下。2017年底将您的,臨摹作品寄到《老年博览》编辑部或拍照发至《老年博览》官方微信公众号,就有机会获赠礼品。(全年共12期,临摹作品达8期就可参与此活动。)
期刊
中国画里哪一幅最有名?如果说是《清明上河图》,相信绝大多数人会同意。  2016年,湖南衡阳的退休老人冯树元历时12年,完成了立体镂空木雕《清明上河图》。事实上,围绕着《清明上河图》的各种再创作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作为各种创作源头的《清明上河图》真迹,本身就有不少传奇故事。  数不清的《清明上河图》  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幅《清明上河图》,仅全球各大博物馆中收藏的、称得上是文化珍品的《清明上河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