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能力”中六大核心能力之三,成为影响学生生存和发展核心能力重要部分,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难培养的核心能力。《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是交通土建类专业基础课程,在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解决问题能力,是授课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概念与内涵,然后结合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目标与特点,总结出在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与方法,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核心能力;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培养策略与方法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206
1、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沟通原意包含了信息传达、交换信息、联通、通讯等过程,是一个抽象词,有多层意思。大学生沟通的内涵是:在国际全球化背景下,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进行思想、感情、信息交流,求得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人际和谐,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互动过程[1]。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沟通能力成为他们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合作能力是指在此过程中的协调以及协作的能力,包括分享资源、责任担当、多元容纳、合作—竞争四个行为维度,在此过程中,学生个性的体现、因合作产生的竞争并不会造成合作的障碍,而是要以构建开放及包容的合作、协作方式,大学生的个体独立性才能得以真正体现,两者并不矛盾强调。
解决问题能力作为一种基本能力,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人们在一切有意识的活动中的表现性特征都可以成为问题解决能力。但在教育领域,解决问题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调动认知资源解决学科相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与单纯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不关注其应用相对的概念[2]。解决问题能力分为三个阶段体现:一是对问题解决中问题的理解,顺着问题的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把问题中的未知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逻辑与人固有的认识相统一。二是问题解决方式的分析及确定。在正确理解问题后,分析现阶段是否有可行的直接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没有,个体需要把自身所熟知的解决方式进行设计与整合,对此问题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三是问题解决方式的实施与监控调整。这一步主要是对第二步的方式进行实施,同时要检查实施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直至问题解决为止。
2、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特征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是高等学校交通土建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综合。在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等专业课程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学习关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该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地质、土力学、工程地质勘察、特殊土地基处理等。所涉概念多、计算公式多、例题多、图形图表多,不仅理论性强,还充斥了大量工程实践,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到实践阶段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对学生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较少。
3、在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3.1教学内容改革
3.1.1基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教学内容模块化
基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内容及特点,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先学习工程地质部分内容,再到土力学部分的内容,两部分内容虽然属于同一门课程,但知识内容划分明确。可以以某实际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工程地质与土力学问题为主线,整合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同时针对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解决问题能力对于每一个模块中的知识点进行细化。
例如:课程内容可划分为:1.工程岩土认知模块;2.土的物理指标测定模块;3.地基变形验算模块;4.地基强度验算模块;5.挡土墙及边坡的稳定验算;6.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方法模块。对于模块的细分以二、土的物理指标测定与工程分类模块为例:先认知再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导向,可分为:土的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的物理状态划分;地基土的工程分类和鉴别。同时,在每个知识内容中穿插对应的土工试验,让學生动手试验,增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以增强教学效率与效果。
3.1.2基于教学目标与学情的教学内容分层设计
对于目前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内容要求是一致的,无论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出现部分学生学习良好,但部分学生接受知识跟不上,尤其是这部分学生很容易造成厌学、不学的情形,因此造成不愿意与其他同学沟通、合作的状态,导致恶性循环,结果无法完成整门课程的学习任务,知识无法掌握。
基于此情况,可在充分分析三维教学目标与学情的基础上,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内容分层:可分为:1.基础内容,如土的三相组成;2.进阶内容,如土的三相组成中水的类型划分;3.高阶内容,如土的三相组成中影响液相的因素。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知识层级,掌握了哪一些内容,没掌握哪些内容,结合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相互交流,解决自身的学习能力问题或者知识难点问题。
3.2教学模式改革
3.2.1教学内容模块化下的项目教学
在前面分析了以某实际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工程地质与土力学问题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模块化,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以模块化进行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是在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围绕着项目进行内容组织、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工作过程。首先,项目教学针对此模块下的教学内容,分析确定为某个岗位或工程阶段所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使学生掌握的能力具体化。在模拟实际工作下的项目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然后使这些项目教学过程联动起来,形成知识点有逻辑有规律且对应实际工程的联动整合,使学生学习知识更加效率。
3.2.2教学内容分层设计下的任务教学
授课教师不再局限传统讲授法教学,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循序渐进式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推进每次的课程学习。从课前、课中到课后,教师在每一教学环节发布不同任务,创造合作解决问题的学习情景,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过程中边做边学,发挥每一位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大家的共同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沟通与合作,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目前多样化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每组成员可实时分享本组的任务解决进度,并可寻求其他小组的帮助。进一步加强学生沟通、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结语: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培养核心能力中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本文对于在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出了改进的策略与方法设想,以期对类似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马湘桃.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调查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
[2]朱小虎.基于PISA的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基金项目:
2018年湖北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交通土建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2018591);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院级教科研项目“基于开放式教学改革前提下的《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探究”(QY1905)。
【关键词】核心能力;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培养策略与方法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206
1、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沟通原意包含了信息传达、交换信息、联通、通讯等过程,是一个抽象词,有多层意思。大学生沟通的内涵是:在国际全球化背景下,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进行思想、感情、信息交流,求得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人际和谐,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互动过程[1]。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沟通能力成为他们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合作能力是指在此过程中的协调以及协作的能力,包括分享资源、责任担当、多元容纳、合作—竞争四个行为维度,在此过程中,学生个性的体现、因合作产生的竞争并不会造成合作的障碍,而是要以构建开放及包容的合作、协作方式,大学生的个体独立性才能得以真正体现,两者并不矛盾强调。
解决问题能力作为一种基本能力,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人们在一切有意识的活动中的表现性特征都可以成为问题解决能力。但在教育领域,解决问题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调动认知资源解决学科相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与单纯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不关注其应用相对的概念[2]。解决问题能力分为三个阶段体现:一是对问题解决中问题的理解,顺着问题的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把问题中的未知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逻辑与人固有的认识相统一。二是问题解决方式的分析及确定。在正确理解问题后,分析现阶段是否有可行的直接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没有,个体需要把自身所熟知的解决方式进行设计与整合,对此问题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三是问题解决方式的实施与监控调整。这一步主要是对第二步的方式进行实施,同时要检查实施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直至问题解决为止。
2、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特征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是高等学校交通土建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综合。在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等专业课程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学习关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该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地质、土力学、工程地质勘察、特殊土地基处理等。所涉概念多、计算公式多、例题多、图形图表多,不仅理论性强,还充斥了大量工程实践,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到实践阶段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对学生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较少。
3、在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3.1教学内容改革
3.1.1基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教学内容模块化
基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内容及特点,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先学习工程地质部分内容,再到土力学部分的内容,两部分内容虽然属于同一门课程,但知识内容划分明确。可以以某实际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工程地质与土力学问题为主线,整合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同时针对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解决问题能力对于每一个模块中的知识点进行细化。
例如:课程内容可划分为:1.工程岩土认知模块;2.土的物理指标测定模块;3.地基变形验算模块;4.地基强度验算模块;5.挡土墙及边坡的稳定验算;6.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方法模块。对于模块的细分以二、土的物理指标测定与工程分类模块为例:先认知再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导向,可分为:土的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的物理状态划分;地基土的工程分类和鉴别。同时,在每个知识内容中穿插对应的土工试验,让學生动手试验,增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以增强教学效率与效果。
3.1.2基于教学目标与学情的教学内容分层设计
对于目前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内容要求是一致的,无论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出现部分学生学习良好,但部分学生接受知识跟不上,尤其是这部分学生很容易造成厌学、不学的情形,因此造成不愿意与其他同学沟通、合作的状态,导致恶性循环,结果无法完成整门课程的学习任务,知识无法掌握。
基于此情况,可在充分分析三维教学目标与学情的基础上,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内容分层:可分为:1.基础内容,如土的三相组成;2.进阶内容,如土的三相组成中水的类型划分;3.高阶内容,如土的三相组成中影响液相的因素。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知识层级,掌握了哪一些内容,没掌握哪些内容,结合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相互交流,解决自身的学习能力问题或者知识难点问题。
3.2教学模式改革
3.2.1教学内容模块化下的项目教学
在前面分析了以某实际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工程地质与土力学问题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模块化,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以模块化进行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是在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围绕着项目进行内容组织、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工作过程。首先,项目教学针对此模块下的教学内容,分析确定为某个岗位或工程阶段所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使学生掌握的能力具体化。在模拟实际工作下的项目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然后使这些项目教学过程联动起来,形成知识点有逻辑有规律且对应实际工程的联动整合,使学生学习知识更加效率。
3.2.2教学内容分层设计下的任务教学
授课教师不再局限传统讲授法教学,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循序渐进式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推进每次的课程学习。从课前、课中到课后,教师在每一教学环节发布不同任务,创造合作解决问题的学习情景,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过程中边做边学,发挥每一位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大家的共同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沟通与合作,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目前多样化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每组成员可实时分享本组的任务解决进度,并可寻求其他小组的帮助。进一步加强学生沟通、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结语: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培养核心能力中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本文对于在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出了改进的策略与方法设想,以期对类似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马湘桃.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调查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
[2]朱小虎.基于PISA的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基金项目:
2018年湖北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交通土建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2018591);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院级教科研项目“基于开放式教学改革前提下的《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探究”(QY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