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对我国体育人才的需求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体育各专业的社会需求差异较大,针对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不同,提出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今后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体育人才;需求;高等体育院校;战略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所培养的体育人才的过剩,造成了高等体育院校所培养的体育人才呈现出“一毕业就失业”的严重后果。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高等体育院校今后的招生,而且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十分不利。一方面是我国体育事业急缺大量的复合型的体育人才,另一方面是我们所培养的体育人才找不到工作。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从主观上说,是由于大学生们在思想上、观念上和自身所具备的素质等方面与就业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从客观上来说,我国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形势、环境等不够理想,尤其是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尽合理,导致人才培养的“趋同性”,导致了就业市场上的“有人无岗”、“有岗无人”这两种就业现象并存的现实状况[1]。正是从这方面考虑,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我国高低压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今后我国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一、我国体育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我国自1998年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以来,高校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在全国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的招生规模也日渐宏大,体育专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学者顾小霞[2]对我国的高校扩招前后体育专业的开始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的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高等体育院校从扩招前的111所增加到了289所;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等体育院校从扩招前的12所增加到了219所;开设运动训练专业的高等体育院校从扩招前的16所增加到了72所;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高等体育院校从扩招前的7所增加到了28所。招收体育专业的高等体育院校的增加,势必会引起招收规模的扩大,进而导致每年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到底目前我国能否有能力吸收规模庞大的毕业生呢?我们不妨对这几个专业的社会需求逐一进行分析。
1.体育教育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是高等体育院校的传统专业,从开始招生以来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的体育师资,为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从目前的体育师资的需求来看,逐渐呈现饱和状态,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杨铁黎等对北京市的体育教师的需求量进行了研究,认为北京市的体育教师呈饱和状态[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广大的西部和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呈现严重不足的情况。有资料显示,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有高于1/3的学校没有体育教师。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很多,有经济条件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毕业生就业观念等方面的主观原因。
2.社会体育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为此,人们纷纷通过体育手段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体魄的这一目标,这也就是近些年我国大众体育(或者大众健身)如此红火的重要原因,也就导致了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需求量的激增。国内学者周君华、蔡皿[4]就我国当前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调研,认为目前我国基层社会体育组织服务人才、休闲体育经营开发人才、商业体育运作管理人员、专业康复指导与咨询人才和社会体育科学研究及教学人才存在严重的不足现象。这对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我国学者高彩云、吴忠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急切地呼唤着体育专业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高资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康复保健人员、体质测量评价人员以及对各类人群进行科学健身活动指导与管理的专门人才”[5]。
3.运动训练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我国的运动训练专业始设于1957年,如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它的设立为提高我国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与教练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6]。该专业招收学生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换,最开始主要招收专业运动员,现状以招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学生为主,招生结构的变化与我国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调整有很大关系,最初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专门从事运动训练的优秀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目前以调整为培养高水平教练员和体育工作者(主要是培养体育工作者)。培养目标的变化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就业方向原来的以国家急需的教练员为主转变成了目前的以体育教师为主,由于我国竞技体育教练员队伍和体育教师队伍的日渐饱和,加之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就导致了目前运动训练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
4.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是利用生物和医学的基本知识研究体育运动与人体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7]。该专业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我国体育事业特别是体育康复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王国基等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及教育格局的变化和发展,使这一专业的发展受到了许多的制约,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最集中的体现就是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的学生极少能从事专业工作,大多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职业,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重新学习一种谋生的本领以适应生存的需要,这种就业的严峻局面已经影响到专业的生存和发展”[8]。李博文、罗曦娟对我国开设该专业的15所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的就业率相差较大,较好的学校就业率能达到90%以上,而一般院校则只能达到70%-80%。但较好的院校中有1/3的学生继续考研深造,1/3的学生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自主创业或者无工作;仅有1/3的人从事和本专业相关工作;而一般院校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应届本科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例更少,大约只有20%”[9]。
二、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1.转变教育观念,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我们传统的高等体育院校的教育观念是培养体育师资,已与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要求不相适应,应该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体育人才的培养,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基础,为此在进一步理清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的同时,必须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树立与时代特征相符合的人才教学质量观,这不仅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的规律,也反映了社会发展对高等体育院校要求。
2.以社会需求为本位,按社会需求对专业设置的结构进行调整
就业是民生之本,同时我们所培养的体育人才的就业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招生,所以高等体育院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之前就应该考虑必要生的就业问题,考虑到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并把这一问题提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来加以认识。能够培养出适应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体育人才,是高等体育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由以上对体育各专业的社会需求可知,体育教育专业的需求呈饱和状态,而与大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呈现急缺的状况,为此在今后的专业设置调整时,应该增加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而减少需求量较小的专业。
3.对体育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结构进行重新定位
过去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存在严重的漏洞,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不仅在培养目标上相差不大,在课程设置和培养过程上更是相似。无论是社会体育专业还是运动训练专业都按照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模式进行,在就业上这三个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大多是从事体育教学的工作,这与专业设置的初衷相违背。为此,我们必须理清体育各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结构,根据专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同时还要创新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体育人才的需求,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4.加强对学生的就业的指导,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目前,学生的就业倾向于去体育人才需求量基本饱和经济发达地区,而急需体育人才的广大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无人问津,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们的就业指导和学生就业观念的关系至关重要。高等体育院校的领导和任课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就业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国家制定的扶持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优惠条件和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情况等等,以此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三、小结
伴随着高等体育院校的扩招,每年毕业生的数量在激增,于是我们所培养的体育人才的就业问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体育的不同专业,其就业情况各不相同,社会对不同体育专业的需求相差很大,社会体育专业和体育产业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极大,而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则呈现出饱和状态。为此,我们必须对体育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等进行重新的思考,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马小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130.
[2]顾小霞.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发展速度、布局与规模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9):85.
[3]杨铁黎等.北京市21世纪前10年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9):52.
[4]周君华,蔡皿.社会需要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对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8):39.
[5]高彩云,吴忠义.21世纪初、中期我国高师体育专业发展战略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224.
[6]郑振国.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D].北京体育大学,2005:11.
[7][8][9]李博文,罗曦娟.运动人体学科本科教学与人才需求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2):89.
作者简介:
刘波(1972—),男,云南昭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田德林(1977—),女,云南昭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指导。
【关键词】体育人才;需求;高等体育院校;战略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所培养的体育人才的过剩,造成了高等体育院校所培养的体育人才呈现出“一毕业就失业”的严重后果。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高等体育院校今后的招生,而且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十分不利。一方面是我国体育事业急缺大量的复合型的体育人才,另一方面是我们所培养的体育人才找不到工作。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从主观上说,是由于大学生们在思想上、观念上和自身所具备的素质等方面与就业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从客观上来说,我国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形势、环境等不够理想,尤其是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尽合理,导致人才培养的“趋同性”,导致了就业市场上的“有人无岗”、“有岗无人”这两种就业现象并存的现实状况[1]。正是从这方面考虑,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我国高低压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今后我国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一、我国体育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我国自1998年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以来,高校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在全国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的招生规模也日渐宏大,体育专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学者顾小霞[2]对我国的高校扩招前后体育专业的开始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的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高等体育院校从扩招前的111所增加到了289所;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等体育院校从扩招前的12所增加到了219所;开设运动训练专业的高等体育院校从扩招前的16所增加到了72所;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高等体育院校从扩招前的7所增加到了28所。招收体育专业的高等体育院校的增加,势必会引起招收规模的扩大,进而导致每年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到底目前我国能否有能力吸收规模庞大的毕业生呢?我们不妨对这几个专业的社会需求逐一进行分析。
1.体育教育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是高等体育院校的传统专业,从开始招生以来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的体育师资,为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从目前的体育师资的需求来看,逐渐呈现饱和状态,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杨铁黎等对北京市的体育教师的需求量进行了研究,认为北京市的体育教师呈饱和状态[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广大的西部和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呈现严重不足的情况。有资料显示,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有高于1/3的学校没有体育教师。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很多,有经济条件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毕业生就业观念等方面的主观原因。
2.社会体育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为此,人们纷纷通过体育手段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体魄的这一目标,这也就是近些年我国大众体育(或者大众健身)如此红火的重要原因,也就导致了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需求量的激增。国内学者周君华、蔡皿[4]就我国当前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调研,认为目前我国基层社会体育组织服务人才、休闲体育经营开发人才、商业体育运作管理人员、专业康复指导与咨询人才和社会体育科学研究及教学人才存在严重的不足现象。这对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我国学者高彩云、吴忠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急切地呼唤着体育专业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高资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康复保健人员、体质测量评价人员以及对各类人群进行科学健身活动指导与管理的专门人才”[5]。
3.运动训练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我国的运动训练专业始设于1957年,如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它的设立为提高我国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与教练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6]。该专业招收学生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换,最开始主要招收专业运动员,现状以招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学生为主,招生结构的变化与我国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调整有很大关系,最初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专门从事运动训练的优秀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目前以调整为培养高水平教练员和体育工作者(主要是培养体育工作者)。培养目标的变化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就业方向原来的以国家急需的教练员为主转变成了目前的以体育教师为主,由于我国竞技体育教练员队伍和体育教师队伍的日渐饱和,加之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就导致了目前运动训练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
4.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是利用生物和医学的基本知识研究体育运动与人体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7]。该专业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我国体育事业特别是体育康复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王国基等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及教育格局的变化和发展,使这一专业的发展受到了许多的制约,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最集中的体现就是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的学生极少能从事专业工作,大多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职业,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重新学习一种谋生的本领以适应生存的需要,这种就业的严峻局面已经影响到专业的生存和发展”[8]。李博文、罗曦娟对我国开设该专业的15所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的就业率相差较大,较好的学校就业率能达到90%以上,而一般院校则只能达到70%-80%。但较好的院校中有1/3的学生继续考研深造,1/3的学生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自主创业或者无工作;仅有1/3的人从事和本专业相关工作;而一般院校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应届本科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例更少,大约只有20%”[9]。
二、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1.转变教育观念,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我们传统的高等体育院校的教育观念是培养体育师资,已与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要求不相适应,应该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体育人才的培养,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基础,为此在进一步理清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的同时,必须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树立与时代特征相符合的人才教学质量观,这不仅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的规律,也反映了社会发展对高等体育院校要求。
2.以社会需求为本位,按社会需求对专业设置的结构进行调整
就业是民生之本,同时我们所培养的体育人才的就业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招生,所以高等体育院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之前就应该考虑必要生的就业问题,考虑到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并把这一问题提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来加以认识。能够培养出适应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体育人才,是高等体育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由以上对体育各专业的社会需求可知,体育教育专业的需求呈饱和状态,而与大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呈现急缺的状况,为此在今后的专业设置调整时,应该增加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而减少需求量较小的专业。
3.对体育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结构进行重新定位
过去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存在严重的漏洞,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不仅在培养目标上相差不大,在课程设置和培养过程上更是相似。无论是社会体育专业还是运动训练专业都按照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模式进行,在就业上这三个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大多是从事体育教学的工作,这与专业设置的初衷相违背。为此,我们必须理清体育各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结构,根据专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同时还要创新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体育人才的需求,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4.加强对学生的就业的指导,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目前,学生的就业倾向于去体育人才需求量基本饱和经济发达地区,而急需体育人才的广大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无人问津,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们的就业指导和学生就业观念的关系至关重要。高等体育院校的领导和任课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就业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国家制定的扶持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优惠条件和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情况等等,以此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三、小结
伴随着高等体育院校的扩招,每年毕业生的数量在激增,于是我们所培养的体育人才的就业问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体育的不同专业,其就业情况各不相同,社会对不同体育专业的需求相差很大,社会体育专业和体育产业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极大,而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则呈现出饱和状态。为此,我们必须对体育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等进行重新的思考,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马小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130.
[2]顾小霞.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发展速度、布局与规模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9):85.
[3]杨铁黎等.北京市21世纪前10年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9):52.
[4]周君华,蔡皿.社会需要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对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8):39.
[5]高彩云,吴忠义.21世纪初、中期我国高师体育专业发展战略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224.
[6]郑振国.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D].北京体育大学,2005:11.
[7][8][9]李博文,罗曦娟.运动人体学科本科教学与人才需求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2):89.
作者简介:
刘波(1972—),男,云南昭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田德林(1977—),女,云南昭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