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不竭的动力。民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青海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民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化日益剧烈,民营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推进青海省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是促进当前民营企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并维持青海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青海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战略管理中的一种实用分析工具,该方法主要是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比较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一)青海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优势分析
1 政府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视和支持程度日益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也进行了大力扶持,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也纷纷出台,引导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具体政策措施也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与此同时,青海省各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加大相关政策贯彻落实的力度,并从当地实际出发,先后制定了若干政策意见,引导促进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激发了青海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和从事自主创新的动力。
2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逐年提高。截至2009年,西宁市57家民营科技企业共组织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7个,比上年增加15项,获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立项51项,特别是一批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的开发项目获得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省科技支撑计划、省创新资金等计划支持,获得科技拨款资助600多万元。如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公司是一家以沙棘资源研究开发和深加工为主的高科技企业,他们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以自主创新发展高科技为根本,以发展高原生态型高科技产业为目标,研发出的沙棘生物保鲜膜技术、沙棘酒低温发酵技术和沙棘防褐变技术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3 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青海省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提出了“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的战略,并将民营企业作为放到了实现“四个发展”的重要位置,采取强化服务、政策支持、鼓励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当前,青海省民营企业不论是经营规模还是资产规模,都有显著的提高。在政策的支持下,青海省民营企业逐步形成了注重自主技术创新、强化研发投入的良好氛围,研发活动相对活跃。青海民营企业基本形成了具有活力的创新机制,在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凸显,为青海省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做出了重要贡献。
4 丰富的资源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青海丰富的资源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青海蕴藏着开发潜力巨大的水能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盐湖资源、有色金属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但多年来,青海省的特色资源开发一直放不开步伐,尤其是对青海的盐湖资源、有色金属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上显得力不从心,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近年来,青海积极争取国家在青海资源开发上的项目支持,并在资源开发方面积极开放投资领域,出台优惠政策,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在此过程,能够通过吸收省内外大量的民间投资,来弥补国家投入的不足,这将给青海省民营经济自主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二)青海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劣势分析
1 区位劣势。青海省既不沿海,也不沿边,“对内地人来讲是边疆,对边疆而言是内地”,与发达地区的空间距离较远,因此,很难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更重要的是具有实力的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人才极少,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劣势。另外,由于区位问题,致使青海省民营企业与发达地区的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成为了一个大的问题,对青海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及向更高层次发展形成了一个障碍。
2 科技资源劣势。青海高校及科研院所较少,对产学研结合是一个制约。产学研结合机制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机制,也是增强集成创新能力的关键。虽然青海已经有一些民营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进行了探索,但仍然有大量民营企业因人、财、物的限制,信息、意识相对闭塞而无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延缓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与此同时,由于科技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标准的不同,仅有的一些高校、研究院所学、研与产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其研究成果无法应用到产业化生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
3 缺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青海广大民营企业而言,往往面临人才、设备、信息、技术、资金等瓶颈,无力建设独立的科技研发中心。因此,需要政府建设更多的带有共性技术的公共服务平台,有利于减少企业重复建设投入,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和风险,加速企业产品创新和研发。青海省虽然形成了一些产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园、专题工业园区,但公共技术服务在数量上远远不够,在服务功能上也需要进一步的拓展。
4 政府投入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就目前来看,青海省属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且在民生改善方面要有较大投入,因此青海省各级政府在科技扶持资金上投入明显不足。其次,政府在科技投入的管理政策上有待进一步透明化和公开化。而且,现行的税收政策对民营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激励明显不够。上述这些现象,都极大地影响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三)青海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机会分析
1 国有企业的改革为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带来了机遇。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为民营经济发展让出了空间。民营企业除了广泛涉足作坊加工业、商贸餐饮和服务业等传统业务领域外,还可以介入中介服务、投资、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对民营企业的限制与禁区正在逐步消失,青海部分民营企业已经开始进入电力、煤气、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社会基础设施及原垄断行业。随着民营企业涉及行业、产业范围的不断扩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青海民营企业能够抓住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良机,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2 民营企业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国家“十二五”规划和青海省“十二五”规划都把促进自主创新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这给寻求快速发展的青海民营企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战略契机。同时,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青海要立足优势,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先行区,把促进自主创新提到了较高的高度。在全省经济发展的“四区三带一线”和建设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的规划中,民营企业的分量很重,基本形成了具有明显产业特色,科技力量雄厚,规模化、集聚化、现代化发展的民营经济新格局。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是青海民营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性机遇期。
(四)青海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威胁
1 行业协会作用不到位。自主创新具有较高的风险,当一个企业投入走在前面,后面的企业可能会“搭便车”,这就可能使整个行业出现无序竞争或恶意竞争。这就需要行业商会、行业协会出面协调,制订应有的公约,建立起必要的行业自律。青海省的行业协会发展明显滞后,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政企不分、职能不到位,布局结构不合理、代表性不强、机制不完善,这在客观上影响了行业商会的运作与发展,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 民营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尽管当前青海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较为广阔,但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相比较而言,国内其他省市的民营企业在技术和资金上都具有优势,在技术创新上也具备较完善的创新体系,而青海民营企业整体实力较弱,在国内市场甚至青海市场也不能占得先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原本竞争力就相对薄弱的青海民营企业来说,若要通过自主创新来提高竞争力,显然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3 人才培养不易、人才流失严重。青海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落后,人才总量较少,同时省内高等院校很少,培养的人才有限。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对于青海省而言,人才引进殊为不易,且面临随时流失人才的局面。人才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最为关键因素之一,在这样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人才流失的情况下,是青海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二、增强青海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建议
(一)对政府的建议
1 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密切联系本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尊重市场规律,充分整合本地科技资源,在产业聚集区建立相适应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按照“统筹规划、整合集成、突出特色、共建共享”的原则,集中力量加快建设各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且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的职能,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网络化的技术创新服务网络,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人才、金融、法律等方面的咨询、培训、评估服务,实现特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加速自主创新。
2 不断完善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自主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当不断完善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政府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优先确保科技发展资金的需要。同时,各级政府应及时把握国家科技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和引领各地经济发展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加强产业政策制定和产业规划引导,对涉及事关国家战略性领域成果转化的产业、事关“环保”和“节能减排”的产业链实施重点扶持: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以高新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构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引领产业向高端持续发展。另外,政府应积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财税政策上,要不断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政府要建立针对创新投资的鼓励机制,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投融资行为的鼓励和奖励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
3 拓宽融资渠道。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就应当积极构建多层次的民营企业融资体系。就当前青海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来看,应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省政府向国家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让省内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上市或发行短期融资合债券。其次,中央鼓励发展社区银行,因此应推动民间资本运作的社区银行的发展,利用社区银行对社区企业信息充分了解的优势,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且应进一步推动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再次,积极关注国家对小额贷款组织的相关政策,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密切配合,做好成立和推广小额贷款组织的各项工作。最后,规范引导民间融资,使其成为正规金融融资的有效补充。
(二)对民营企业的建议
1 民营企业应注重知识管理。对任何企业而言,知识都能够为其创造价值,知识服务于民营企业的目标,是企业特有的而不是社会通用的一种稀缺的资源。民营企业产学研结合的现象导致了企业边界的强性拓展,使得企业的扩展以网络化的方式来实现。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民曹企业应该对知识的产生、知识的流动以及知识的应用进行全过程管理,从而使得内部的知识与产学研互动中形成的知识相互融合,也使企业自身逐渐演变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不断吸收新知识,分享内部知识,使缄默知识变为显性知识,进而有效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2 注重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青海民营企业应注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同时还要将人才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鼓励科研人员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同时,民营企业应制定企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要有一定的学习培训机会和培训经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要争取与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甚至博士。另外,民营要抓住一切能够抓住的机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以强化民营企业自身的科技力量,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科研成果、专利在民营企业入股,开展技术承包,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对在企业科技创新创业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3 形成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的企业文化。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必须培养民营企业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创新精神,就是能够思想解放、与时俱进的实干与探索精神。青海民营企业应积极进行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创新精神的培养,逐渐形成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具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无疑将会对青海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释:
本文系2011年度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青海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研究”(批准号:11044)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中共海西州委党校)
一、青海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战略管理中的一种实用分析工具,该方法主要是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比较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一)青海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优势分析
1 政府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视和支持程度日益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也进行了大力扶持,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也纷纷出台,引导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具体政策措施也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与此同时,青海省各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加大相关政策贯彻落实的力度,并从当地实际出发,先后制定了若干政策意见,引导促进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激发了青海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和从事自主创新的动力。
2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逐年提高。截至2009年,西宁市57家民营科技企业共组织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7个,比上年增加15项,获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立项51项,特别是一批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的开发项目获得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省科技支撑计划、省创新资金等计划支持,获得科技拨款资助600多万元。如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公司是一家以沙棘资源研究开发和深加工为主的高科技企业,他们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以自主创新发展高科技为根本,以发展高原生态型高科技产业为目标,研发出的沙棘生物保鲜膜技术、沙棘酒低温发酵技术和沙棘防褐变技术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3 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青海省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提出了“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的战略,并将民营企业作为放到了实现“四个发展”的重要位置,采取强化服务、政策支持、鼓励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当前,青海省民营企业不论是经营规模还是资产规模,都有显著的提高。在政策的支持下,青海省民营企业逐步形成了注重自主技术创新、强化研发投入的良好氛围,研发活动相对活跃。青海民营企业基本形成了具有活力的创新机制,在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凸显,为青海省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做出了重要贡献。
4 丰富的资源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青海丰富的资源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青海蕴藏着开发潜力巨大的水能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盐湖资源、有色金属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但多年来,青海省的特色资源开发一直放不开步伐,尤其是对青海的盐湖资源、有色金属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上显得力不从心,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近年来,青海积极争取国家在青海资源开发上的项目支持,并在资源开发方面积极开放投资领域,出台优惠政策,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在此过程,能够通过吸收省内外大量的民间投资,来弥补国家投入的不足,这将给青海省民营经济自主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二)青海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劣势分析
1 区位劣势。青海省既不沿海,也不沿边,“对内地人来讲是边疆,对边疆而言是内地”,与发达地区的空间距离较远,因此,很难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更重要的是具有实力的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人才极少,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劣势。另外,由于区位问题,致使青海省民营企业与发达地区的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成为了一个大的问题,对青海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及向更高层次发展形成了一个障碍。
2 科技资源劣势。青海高校及科研院所较少,对产学研结合是一个制约。产学研结合机制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机制,也是增强集成创新能力的关键。虽然青海已经有一些民营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进行了探索,但仍然有大量民营企业因人、财、物的限制,信息、意识相对闭塞而无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延缓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与此同时,由于科技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标准的不同,仅有的一些高校、研究院所学、研与产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其研究成果无法应用到产业化生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
3 缺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青海广大民营企业而言,往往面临人才、设备、信息、技术、资金等瓶颈,无力建设独立的科技研发中心。因此,需要政府建设更多的带有共性技术的公共服务平台,有利于减少企业重复建设投入,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和风险,加速企业产品创新和研发。青海省虽然形成了一些产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园、专题工业园区,但公共技术服务在数量上远远不够,在服务功能上也需要进一步的拓展。
4 政府投入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就目前来看,青海省属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且在民生改善方面要有较大投入,因此青海省各级政府在科技扶持资金上投入明显不足。其次,政府在科技投入的管理政策上有待进一步透明化和公开化。而且,现行的税收政策对民营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激励明显不够。上述这些现象,都极大地影响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三)青海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机会分析
1 国有企业的改革为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带来了机遇。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为民营经济发展让出了空间。民营企业除了广泛涉足作坊加工业、商贸餐饮和服务业等传统业务领域外,还可以介入中介服务、投资、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对民营企业的限制与禁区正在逐步消失,青海部分民营企业已经开始进入电力、煤气、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社会基础设施及原垄断行业。随着民营企业涉及行业、产业范围的不断扩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青海民营企业能够抓住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良机,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2 民营企业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国家“十二五”规划和青海省“十二五”规划都把促进自主创新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这给寻求快速发展的青海民营企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战略契机。同时,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青海要立足优势,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先行区,把促进自主创新提到了较高的高度。在全省经济发展的“四区三带一线”和建设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的规划中,民营企业的分量很重,基本形成了具有明显产业特色,科技力量雄厚,规模化、集聚化、现代化发展的民营经济新格局。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是青海民营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性机遇期。
(四)青海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威胁
1 行业协会作用不到位。自主创新具有较高的风险,当一个企业投入走在前面,后面的企业可能会“搭便车”,这就可能使整个行业出现无序竞争或恶意竞争。这就需要行业商会、行业协会出面协调,制订应有的公约,建立起必要的行业自律。青海省的行业协会发展明显滞后,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政企不分、职能不到位,布局结构不合理、代表性不强、机制不完善,这在客观上影响了行业商会的运作与发展,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 民营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尽管当前青海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较为广阔,但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相比较而言,国内其他省市的民营企业在技术和资金上都具有优势,在技术创新上也具备较完善的创新体系,而青海民营企业整体实力较弱,在国内市场甚至青海市场也不能占得先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原本竞争力就相对薄弱的青海民营企业来说,若要通过自主创新来提高竞争力,显然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3 人才培养不易、人才流失严重。青海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落后,人才总量较少,同时省内高等院校很少,培养的人才有限。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对于青海省而言,人才引进殊为不易,且面临随时流失人才的局面。人才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最为关键因素之一,在这样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人才流失的情况下,是青海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二、增强青海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建议
(一)对政府的建议
1 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密切联系本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尊重市场规律,充分整合本地科技资源,在产业聚集区建立相适应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按照“统筹规划、整合集成、突出特色、共建共享”的原则,集中力量加快建设各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且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的职能,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网络化的技术创新服务网络,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人才、金融、法律等方面的咨询、培训、评估服务,实现特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加速自主创新。
2 不断完善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自主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当不断完善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政府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优先确保科技发展资金的需要。同时,各级政府应及时把握国家科技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和引领各地经济发展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加强产业政策制定和产业规划引导,对涉及事关国家战略性领域成果转化的产业、事关“环保”和“节能减排”的产业链实施重点扶持: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以高新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构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引领产业向高端持续发展。另外,政府应积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财税政策上,要不断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政府要建立针对创新投资的鼓励机制,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投融资行为的鼓励和奖励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
3 拓宽融资渠道。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就应当积极构建多层次的民营企业融资体系。就当前青海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来看,应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省政府向国家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让省内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上市或发行短期融资合债券。其次,中央鼓励发展社区银行,因此应推动民间资本运作的社区银行的发展,利用社区银行对社区企业信息充分了解的优势,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且应进一步推动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再次,积极关注国家对小额贷款组织的相关政策,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密切配合,做好成立和推广小额贷款组织的各项工作。最后,规范引导民间融资,使其成为正规金融融资的有效补充。
(二)对民营企业的建议
1 民营企业应注重知识管理。对任何企业而言,知识都能够为其创造价值,知识服务于民营企业的目标,是企业特有的而不是社会通用的一种稀缺的资源。民营企业产学研结合的现象导致了企业边界的强性拓展,使得企业的扩展以网络化的方式来实现。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民曹企业应该对知识的产生、知识的流动以及知识的应用进行全过程管理,从而使得内部的知识与产学研互动中形成的知识相互融合,也使企业自身逐渐演变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不断吸收新知识,分享内部知识,使缄默知识变为显性知识,进而有效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2 注重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青海民营企业应注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同时还要将人才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鼓励科研人员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同时,民营企业应制定企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要有一定的学习培训机会和培训经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要争取与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甚至博士。另外,民营要抓住一切能够抓住的机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以强化民营企业自身的科技力量,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科研成果、专利在民营企业入股,开展技术承包,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对在企业科技创新创业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3 形成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的企业文化。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必须培养民营企业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创新精神,就是能够思想解放、与时俱进的实干与探索精神。青海民营企业应积极进行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创新精神的培养,逐渐形成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具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无疑将会对青海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释:
本文系2011年度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青海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研究”(批准号:11044)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中共海西州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