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四井柴达木石油工业的里程碑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了地中四井,才有了冷湖油田,青海石油勘探局才改名为青海石油管理局,冷湖才成为局机关所在地。冷湖油田是青海油田在柴达木盆地第一个获得高产自喷井并且形成一定原油生产规模的油田,也是柴达木最早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油田。冷湖油田的发现,展示了青藏高原有油气富集区的前景。国务院为此批准设立冷湖市,从此中国地图上西北荒凉地段的柴达木盆地出现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石油基地。
  地中四井,是青海油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柴达木石油工业的里程碑。
  地中四井位于冷湖油田。冷湖油田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断裂带西北端,东邻赛仕腾断陷,西接昆特依凹陷。冷湖平均海拔2750米,全是戈壁、荒漠、荒山、盐碱地。常年缺氧少雨,年降雨量仅有17.8米,年蒸发量高达3319.5毫米,昼夜温差相当大,风季长,风沙大。1958年,青海石油人就是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打出地中四井,发现了冷湖油田。
  冷湖油田的诞生,还得从头说起。
  
  挺进柴达木
  
  1954年3月,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在西安召开的全国第五次石油勘探会议上,决定派遣石油地质队伍深入柴达木盆地进行地质堪察。当时管理总局局长康世恩指出:根据1947年关佐蜀、周宗俊等人进行的地质路线调查所提供的线索,普查工作首先从油砂山一带开始。会后,石油管理总局地址局在所属的陕北、酒泉等地的勘探单位中,组建了一支484人、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柴达木石油勘探大队,包括6个地质小队、一个重磁力队、一个三角测量队和一个手摇钻井队。从长年失修的南疆公路,骑着骆驼,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护送下,挺进柴达木盆地西部,开始进行石油地质普查工作。
  
  八百里瀚海无人烟
  
  在柴达木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极其困难。当时除了西部昆仑山、阿尔金山南麓的个别地区有水、草外,其余都是不毛之地,人们是这样说的:“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南昆仑,北祁连,茫茫瀚海八百里,八百里瀚海无人烟。”在一马平川的戈壁滩上,只能以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每天带干粮和淡水出工。一旦供应受阻或者失去联系,就没有水喝,没有饭吃。有的勘探队员为了保存实力,曾用小便解渴。一旦迷路,只能露宿在戈壁滩上。由于气候变化无常,有的石油勘探队员在狂风沙中因寒冷或迷路,献出了生命。1954年,石油地质大队一直到冬季才收工。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凭着榔头加罗盘,靠“构造加油苗”的方法,发现了比较完整的地质构造18个、油苗9处,查明了盆地西部第三系含油层系分布很广。由此确定了可以在盆地西部的有利构造上进行钻探,争取突破,然后向中部、北部推进的计划。
  
  发现储油构造
  
   由于在西部发现众多储油构造,增强了在柴达木找油的信心。1955年,燃料工业部从陕北等地调集4000多人进军柴达木,并成立了青海石油勘探局,由张俊任党委书记兼局长,开展了更大规模的地质普查和局部详查、细测工作。同时地质部派出632柴达木石油普查大队,在盆地开展工作的科学院也组成柴达木石油研究队进入盆地开展石油地质研究。这三支石油地质力量互相配合,当年又先后发现99个可能的储油构造。
   1955年,632地质队一分队发现了从冷湖一号到冷湖七号7个构造,形成一个构造带,接着对这些构造进行了地质概查。1957年,沿袭“构造加油苗”这个方法,对冷湖四号构造进行钻探,发现了工业油流。接着,青海石油勘探局在632地质队工作的基础上,对冷湖五号构造进行了钻探。五号构造比较完整,高点部位没有油苗。当时分析认为地面无油苗,可能是因为保存良好,油层不曾受到破坏。这些构造若能获得油流,较“构造加油苗”的方法所找到的油藏更为理想。这个认识的提出,使在柴达木石油勘探的认识和方法上有了提高。
  
  地中四井喷油
  
  部署在冷湖五号构造高点上的地中四井,在冷湖钻探大队大队长胡振民的指挥下,于1958年8月21日,由1219钻井队施工开钻。当年9月13日,钻达650米后发生井喷,喷势异常猛烈,原油连续畅喷三天三夜,一天的喷油量高达800吨左右。冷湖探区组织人员筑堤储油,原油汇集成湖,连野鸭也误把油湖当成可以觅食的水域,纷纷飞下来,结果被原油粘住了翅膀,成了钻井工人的美味佳肴。
  据老石油人李天福回忆,1958年9月13日中午12点,他们正在冷湖四号构造中十二井施工,突然接到区队的紧急通知,施工人员全部到地中四井去抢险。一群石油人放下手里的活,顾不上吃中午饭,开着通井车向五号构造疾驶而去。当时,他们不知道地中四井的确切位置,到了五号,远远的就听见了井喷的嘶鸣。他们就循着声音赶到井场。只见天然气笼罩着井场,一条黑色油龙拔地而起,直冲云天,又泼洒下来,井口周围方圆四十米已被淤积的原油和天然气包围。人是无法接近的。负责现场指挥的总工程师刘树仁立即组织人员抢装井口装置。第一次冲上去的是马文才、黄福成等六个人。他们刚到中途就被强大的气流和原油冲倒在地,只好退回来。第二次组织了十二人,其中有李天福。他们冲到井下了,但是压力太大,无法进行安装。所以第三次的人数增加到二十五人,用六个人对扣,其余人用身体压着装置才对上了扣。压井装置刚装好,原油又从套管外喷射出来。石油人冒着起火的危险强行起钻,向井筒浇注水泥塞。英雄的石油人冒着生命危险终于制服了井喷。之后,石油人又奋战了七天七夜,清理现场,钻通水泥塞,使油井正常工作。
  
  地中四井的重要作用
  
   地中四井喷油后,青海油田职工十分振奋,也使柴达木石油勘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58年四季度,青海石油勘探局决定将勘探重点向东移动,局机关从茫崖“帐篷城”迁至大柴旦,在冷湖成立矿务局,冷湖构造上的勘探钻机增加到13部。
   1959年元月1日,青海石油勘探局更名为青海石油管理局,青海石油工业从此走进勘探开发阶段。
   1959年2月20日,柴达木盆地第一车原油从冷湖外运。
   1959年3月和6月,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副部长孙敬文和康世恩先后来到冷湖探区视察,确定了方针:“调整部署,暂时收缩茫崖、马海地区,集中人力、物力,加速冷湖地区的勘探,拿下冷湖油田,为柴达木石油工业大发展打下基础。”管理局党委决定“集中力量,猛攻冷湖”,调集30部钻机,组织冷湖三个构造的钻探会战。
   1959年3月,管理局从大柴旦迁往冷湖。二级单位相继从茫崖、大柴旦迁往冷湖。冷湖地区职工猛增到2万多人,占全局职工总数的84.4%。冷湖很快建成初具规模的石油基地,能进行勘探、采油、炼油、机修、供水、供电、科研等综合生产。
   1959年9月,国务院批准冷湖建市。
   在半年时间里,相继探明了冷湖五号、四号、三号油田。1959年,冷湖油田生产原油24万吨,约占全国原油产量的12%。冷湖油田成为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全国第四大油田。
   1959年底,冷湖炼油厂炼制的成品油开始运往西藏,供应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发挥了作用。
  
  英雄地中四美名天下扬
  
   地中四井喷油后,惊动了青海省。1960年4月,青海省副省长李芳远陪同铁道部现场会议参观团来到冷湖。李芳远为了纪念地中四井,立了碑,并题词“英雄地中四,美名天下扬”。
   从1954年开始对柴达木盆地进行石油普查,到1958年冷湖地中四井喷油、发现冷湖油田,青海油田从无到有,在艰苦卓绝的生命禁区站住了脚,在不毛之地扎下了根。从此建立了石油基地,开始了油田建设,尤其是在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地中四井,也成为一代又一代青海石油人回顾艰苦奋斗历程、发扬柴达木精神的教育基地。
   英雄地中四,永远的丰碑。
其他文献
追求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我国宪法赋予了每个公民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让每个青少年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得到应有的公平机会,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要将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加以认识,胡锦涛提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1],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我国教育发展重要的价值
期刊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善”文化贯穿古今而不衰,它渗入在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融化在每个民族成员的血液之中,成为我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我们常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像五十六朵花一样开放在祖国的大地上,璀璨艳丽、斑斓多彩。在这种异彩缤纷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道”、“善”的精神追求,这,已经成为我们中华各民族共同生命的最
期刊
2009年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在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后,仍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柴达木循环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农牧业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速度全省最快,地区经济更具活力。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以青海中信国安3.5万吨碳酸锂项目、庆华集团100万吨煤焦化项目、青海中浩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60万吨甲醇项目等为代表的近6
期刊
青海是具有世界级高原特色的旅游资源大省和富省,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向西部转移的一个重要后备资源基地和新的增长极;但青海也同时是旅游资源开发小省和旅游经济弱省,资源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力在全国处于后进状态。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一流资源、二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旅游业要成为青海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就必须提高竞争力。研究青海旅游业竞争力的成果很少,仅有几篇“豆腐块”式
期刊
公共部门能够为社会提供优良、高效的服务,这一直是社会大众所期望的。然则公共服务的决策虽是由公共部门组织机构作出的,但其具体实施者却是公共组织的一线工作人员——公共人力资源(其主体为公务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改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以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这一问题就日渐突出,摆上了我们的改革议事日程,成为我们改革中所必须面对和解答的关键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服务质量
期刊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地名文化源远流长,它即是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征服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反映,又是社会的变迁,民族融合的写照。地名之所以属于文化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风土民情和古今史证,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地名是一个地方,一个民族最典型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反映。对地名的保护和发掘对一个地区的文化旅游建设是何等的重要
期刊
青海境内共有岩画十四处。多集中在海西、海北、海南三个自治州。其中以格尔木市野牛沟岩画的制作年代最早,画面最多,蕴含也最为深厚。这是先祖留给后人的一笔特殊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拙文试就其人文价值及开发前景呈一得之见。    野牛沟岩画的意蕴诠释    野牛沟在郭勒木乡西80公里处的昆仑深山中。此处山峦起伏入云,在四道梁的南坡上,有一排排高低错落的青色岩石,从远处看,好似一段荒废倾圮的古城墙,岩画就刻在这
期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蕴涵着民族化的要求,中国化就是要以中国特有的民族形式来诠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扎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中,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国化,发挥“批判的武器”的作用。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民族形式和理论内容的中国化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就是以民族形式来表达马克思主义这一“移至外域”的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的深邃的理论内容“转化”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语言形式,形成马
期刊
孟子说过:“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①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中, 关于“知耻”的道德要求和伦理思想,几乎在各民族的典籍和口传文化中,都有精辟的论述和无数的名言、警句、格言、谚语、故事传说等。正是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造就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知耻之心和道德理念,形成了人们共同遵守和世代传承的做人标准和伦理准则,连刚离开襁褓,踉跄学步的幼儿也懂得一些最基本的知耻之礼,从而维护了社会的有序运行和社会文明
期刊
一、中西方管理思想各自的“文化悸论”    (一)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优弊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优点主要是: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注意各种管理因素的协调平衡,善于从整体的长远的管理目标出发来决定各种管理措施。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闪耀着辩证法的异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现代的管理中仍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都得益于对这种中华管理文化的借鉴。  但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