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普及和学生网民数量的逐年增加,校园网络舆情日益成为校园舆情的主要形式之一和重要来源之一。重视校园网络舆情生成机制和诱发原因,总结和归纳校园网络舆情的常见类型,对学校提高应对校园网络舆情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作用和指导意义。
该分析报告坚持贴近师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学校学生活跃的论坛、贴吧、留言板等网络传播媒介,广泛收集有关学校建设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与学校相关的网络报道等信息,及时把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和网络舆论导向,为学校相关部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参考。
分析报告以某某大学2011-2012年度的网络舆情信息统计为参考,从有关该校的网络论坛发帖及留言中摘录并汇总相关网络信息129条,涉及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工作、校园治安、设施建设、后勤服务、校园治安、时事热点评论等多个方面(见表1):
上述分类根据校园网络信息所涉具体内容的不同,将校园网络信息细化为十类,以此统计为基础,按照校园网络信息所涉利益不同的标准,校园网络舆情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类,即时政热点类、学校建设类、突发事件类。
1时政热点类
时政热点类校园网络舆情,主要是指与国家发展、民族利益密切相关的,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重要政策、方针的制定与实施,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等引发的重大网络舆情。此类校园网络舆情在网络中的持续发酵,充分体现青年学生关心政治、热爱国家和民族的强烈情感。该类校园网络舆情的发生与时政发展联系紧密,存在一定的偶发性,在校园网络舆情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往往具有很强的召唤力与凝聚力,社会影响力不容忽视。此类校园网络舆情应对不当,极易演变为校园乃至社会的焦点事件,影响范围扩大。
由表1可见,2011-2012年某校校园网络舆情中时事热点类舆情信息占9.3%,占整体比重不大,内容主要涉及有国家十二五规划、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国家发展大事。
2学校建设类
学校建设类校园网络舆情,其参与主体主要为学生和教师,反映的内容主要涉及学校建设和学生生活,表现出很强的主体特定性、内容局限性和利益相关性。师生往往通过网络就学校建设的得失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这些言论与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在校园师生这一特定群体内产生共鸣或分歧,进而引发网络讨论和思考,给校方政策的实施产生一定的压力。此类校园网络舆情应对如果得当,随着师生反映问题的及时解决,舆情影响往往不会突破校园范围;反之,如果学校不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拖沓、推诿的应对态度,往往会导致矛盾激化,负面影响突破校园范围。
此次统计结果显示,师生反映的问题涉及学校建设的多个方面,其中尤以后勤服务、教学建设、学生工作三个方面最为突出,呈现出越是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网络信息数量越多的规律。
2.1后勤服务:后勤服务事关学生的衣食住行,学生反映的问题和意见相对集中,又可以细化为食堂问题、校医院、浴池及校内交通四个方面,其中以食堂问题最为突出,占后勤服务类校园网络舆情信息总数的80%(见表2):
为了深入查找问题根源,将涉及学校食堂问题的校园网络舆情信息作进一步统计,共统计信息40条,经分类和细化,大致归纳为餐饮价格、食用油问题、餐饮卫生、餐饮质量、食堂设施五个方面,其中学生反映最多的是餐饮价格问题,舆情信息总计16条,占食堂问题的40%;其次是食用油质量安全问题,相关舆情信息12条,占食堂问题的30%(见表3):
除了食堂问题,排在后勤服务类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第二位的是校内就医问题,此类网络舆情信息反映的问题相对集中,从学生的网上言论看,主要表现为对校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的质疑和不满,以及对校内低廉就医价格的好评(见表4):
2.2教学建设:教学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教学建设工作不断进取的,然而从统计数据看,网络舆情信息也反映出一些教学建设中存在的有关教学质量、考场纪律等问题,可以大致归纳为教风和学风的问题。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考试抱有侥幸心理,作弊现象时有发生,网络散布负面言论扰乱了校园学习风气(见表5):
2.3学生工作:学生工作主要涉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行为教育,对学生宿舍的日常管理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统计显示,学生反映的关于学校宿舍管理问题超过三分之一,占学生工作之首,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部分学生自律意识较差不注意宿舍环境卫生的保持,对学校宿舍卫生监管工作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见表6):
3突发事件类
突发事件类校园网络舆情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指关于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网络舆情,如日本的核泄漏引发我国国内民众恐慌、特大交通事故、安全责任事故等;狭义的指发生在校园内的安全事件、伤亡事件等。此类校园网络舆情具有偶然性和非意志性,往往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师生通过网络表达对焦点事件的观点、看法和态度,对事件的纵深发展起到引导和误导的双重作用,体现对社会管理的高度关注,形成网络民意的组成之一。
校园网络舆情类型分析以真实数据统计为基础,具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但是数据统计在数据的选择上存在一定主观性,只是将常见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归纳和汇总,因此对于校园网络舆情类型的分析只是列举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类型,并未涵盖全部;此外,由于分类标准和分类角度的不同,对校园网络舆情的分类亦有不同。总体而言,对校园网络舆情类型的分析与归纳,为提高应对校园网络舆情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该分析报告坚持贴近师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学校学生活跃的论坛、贴吧、留言板等网络传播媒介,广泛收集有关学校建设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与学校相关的网络报道等信息,及时把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和网络舆论导向,为学校相关部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参考。
分析报告以某某大学2011-2012年度的网络舆情信息统计为参考,从有关该校的网络论坛发帖及留言中摘录并汇总相关网络信息129条,涉及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工作、校园治安、设施建设、后勤服务、校园治安、时事热点评论等多个方面(见表1):
上述分类根据校园网络信息所涉具体内容的不同,将校园网络信息细化为十类,以此统计为基础,按照校园网络信息所涉利益不同的标准,校园网络舆情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类,即时政热点类、学校建设类、突发事件类。
1时政热点类
时政热点类校园网络舆情,主要是指与国家发展、民族利益密切相关的,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重要政策、方针的制定与实施,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等引发的重大网络舆情。此类校园网络舆情在网络中的持续发酵,充分体现青年学生关心政治、热爱国家和民族的强烈情感。该类校园网络舆情的发生与时政发展联系紧密,存在一定的偶发性,在校园网络舆情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往往具有很强的召唤力与凝聚力,社会影响力不容忽视。此类校园网络舆情应对不当,极易演变为校园乃至社会的焦点事件,影响范围扩大。
由表1可见,2011-2012年某校校园网络舆情中时事热点类舆情信息占9.3%,占整体比重不大,内容主要涉及有国家十二五规划、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国家发展大事。
2学校建设类
学校建设类校园网络舆情,其参与主体主要为学生和教师,反映的内容主要涉及学校建设和学生生活,表现出很强的主体特定性、内容局限性和利益相关性。师生往往通过网络就学校建设的得失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这些言论与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在校园师生这一特定群体内产生共鸣或分歧,进而引发网络讨论和思考,给校方政策的实施产生一定的压力。此类校园网络舆情应对如果得当,随着师生反映问题的及时解决,舆情影响往往不会突破校园范围;反之,如果学校不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拖沓、推诿的应对态度,往往会导致矛盾激化,负面影响突破校园范围。
此次统计结果显示,师生反映的问题涉及学校建设的多个方面,其中尤以后勤服务、教学建设、学生工作三个方面最为突出,呈现出越是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网络信息数量越多的规律。
2.1后勤服务:后勤服务事关学生的衣食住行,学生反映的问题和意见相对集中,又可以细化为食堂问题、校医院、浴池及校内交通四个方面,其中以食堂问题最为突出,占后勤服务类校园网络舆情信息总数的80%(见表2):
为了深入查找问题根源,将涉及学校食堂问题的校园网络舆情信息作进一步统计,共统计信息40条,经分类和细化,大致归纳为餐饮价格、食用油问题、餐饮卫生、餐饮质量、食堂设施五个方面,其中学生反映最多的是餐饮价格问题,舆情信息总计16条,占食堂问题的40%;其次是食用油质量安全问题,相关舆情信息12条,占食堂问题的30%(见表3):
除了食堂问题,排在后勤服务类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第二位的是校内就医问题,此类网络舆情信息反映的问题相对集中,从学生的网上言论看,主要表现为对校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的质疑和不满,以及对校内低廉就医价格的好评(见表4):
2.2教学建设:教学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教学建设工作不断进取的,然而从统计数据看,网络舆情信息也反映出一些教学建设中存在的有关教学质量、考场纪律等问题,可以大致归纳为教风和学风的问题。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考试抱有侥幸心理,作弊现象时有发生,网络散布负面言论扰乱了校园学习风气(见表5):
2.3学生工作:学生工作主要涉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行为教育,对学生宿舍的日常管理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统计显示,学生反映的关于学校宿舍管理问题超过三分之一,占学生工作之首,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部分学生自律意识较差不注意宿舍环境卫生的保持,对学校宿舍卫生监管工作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见表6):
3突发事件类
突发事件类校园网络舆情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指关于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网络舆情,如日本的核泄漏引发我国国内民众恐慌、特大交通事故、安全责任事故等;狭义的指发生在校园内的安全事件、伤亡事件等。此类校园网络舆情具有偶然性和非意志性,往往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师生通过网络表达对焦点事件的观点、看法和态度,对事件的纵深发展起到引导和误导的双重作用,体现对社会管理的高度关注,形成网络民意的组成之一。
校园网络舆情类型分析以真实数据统计为基础,具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但是数据统计在数据的选择上存在一定主观性,只是将常见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归纳和汇总,因此对于校园网络舆情类型的分析只是列举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类型,并未涵盖全部;此外,由于分类标准和分类角度的不同,对校园网络舆情的分类亦有不同。总体而言,对校园网络舆情类型的分析与归纳,为提高应对校园网络舆情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