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展示行为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对合作学习成果、存在疑惑问题进行展示的过程。本文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展示行为的重要性和提高学生展示行为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展示行为;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展示行为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对合作学习成果、存在疑惑问题进行展示的过程。合作学习学生展示行为已成为课堂教学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成为衡量教与学方式是否转变的一个重要依据。由于受到学生认知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展示环节存在着效率较低、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力度不够等问题,亟待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因此几年来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行为进行了研究,总结如下供同仁们参考。
1明确学生展示行为的重要性
学生展示行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有展示,有对话,有倾听,有追问,有比较,有分析,有疑惑……在展示过程中质疑、补充、修正,彼此分享学习成果,在展示过程中形成结论,获取知识和技能,是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情感等提升的过程。展示是现代课堂的三大标志之一,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学信息的反馈、学生资源的挖掘都离不开课堂展示。课堂展示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感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展示可以规范学生的学习成果,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认知缺陷,收集学习信息为诊断、补救做准备;课堂展示还可以让学生充分质疑、释疑,让思考走向深入。
学生展示行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通过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没有合作就没有交流展示,没有交流展示合作也就失去意义,学生在经历了自主、合作学习之后,要在课堂上展示其学习成果,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是一种持久的、强大的驱动力,促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展示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来推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学生展示行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组合作展示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展示是为了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培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创设一个交流争辩的平台,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在争辩中得到提高,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评析,激起主体与主导之间的思维共鸣,达到个体从不同侧面得到自我完善之目的,为提高课堂效率打下基础。
学生展示行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动力。展示即发表,发表是情感产品,发表是情感活动。不信学生发表一篇作文,他会一年看八遍。一张白纸传给你,没有价值,叠成和平鸽,就注入了情感,和生命发生了关联,因此,展示即发表,注入情感,就再也不是知识了,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的重要内容,有谁会随便舍弃自己的生命呢?通过展示,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2提高学生展示行为的有效性
2.1培训学生是做好学生展示行为有效性的基础
(1)确定展示学生的原则:确定展示学生要采取“全员参与,照顾学困”的原则,具体做法如下:
限制机会制。优等学生发言适当限制,学困生发言适当增加。
机会谦让制。优秀生、学困生同时要求展示,优秀生谦让学困生。
提前预约制。把导学案中最基础、最简单的问题交给学困生,并明确他在课堂中展示,迫使他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临时点名制。教师根据课堂中学生反应情况,学习投入程度,有针对性的指明某学生展示,以防个别学生游离于展示之外。
随机抽取制。随机抽取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学生为避免抽出后展示不了的尴尬,就会全力投入到互学研讨之中。
(2)培养学生展示的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展示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成功的保证,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但学生的展示技能却不是自然形成的,它需要教师在展示过程中培养学生说的技能、听的技能和交流的技能等。
培养学生说的技能。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说的勇气,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展示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时,要有次序地发言,声音要轻,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要训练学生说完整话,说话时要条理清楚,有逻辑性。此外,还要教育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要学会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措施。
培养学生听的技能。首先,要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教师要训练学生听人发言要专心,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其次,要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并考虑他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有没有道理。最后,要听后能作出思考,也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作出判断,在倾听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交流的技能。在交流中,要训练学生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乐于陈述自己的意见,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修改和补充自己原来的想法。别人提出疑问时,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要尽可能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要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正和补充自己原来看法中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敢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认识,肯定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正确看法。教师要加强交往中具体技能的训练,比如,别人说话时,自己应如何注视对方;在恰当的地方,如何打断别人的谈话,陈述自己的观点;自己说话时又如何让别人有插话的机会,有不同见解不能统一时,如何学会保留自己的意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2.2选择展示方式是提高学生展示行为有效性的关键:巴西教育家佛莱雷认为:“没有了交流展示,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就是说,教育的本质是交流和展示,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交流展示方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使问题在交流中生成,在展示中破解。小组合作学习展示的主要方式有: 一是同伴交流展示方式,就是小组内同伴或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展示的方式;二是小组内交流展示方式,就是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展示的方式;三是小组间交流展示方式,就是各个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展示的方式。
有困惑便有交流展示产生,不是所有的学习都要进行小组交流展示,教师要根据学生需要确定交流展示方式。能自主完成的学习任务,要自主完成;能同伴解决的,要同伴交流解决;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如何选择交流展示的方式呢?
概念性、原理性的问题适合自主学习或同伴交流展示,可选择同伴交流展示方式,如理科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和规律的学习,文科中的阅读、字词理解、单词记忆等。
拓展性、探究性、开放性问题,适合小组交流展示讨论,可选择小组内交流展示方式,如理科中的观察思考、需要多人协作的动手操作、制定方案、综合归纳等,文科中的阅读理解、词句品悟、评价归纳等。
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有疑难困惑的,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共性的题目问题,适合小组间交流展示,可选择小组间交流展示方式,如理科中的复杂的问题过程,文科中的综合问题等。
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方式,既解决了个别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普遍性,必将提高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的效率。
2.3确定展示内容是提高学生展示行为有效性的重点:小组合作学习展示的内容主要是:
一是反映重点内容的核心知识和典型问题,
二是在“预习”环节中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
三是具有一定探究意义的、容易产生歧义的挑战性问题,
四是学生在预习环节自主解决不了但经过全员合作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
五是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问题。
选择了正确的展示内容,提高了学生展示的积极性、参与率,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必然大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2.4注重展示评价是提高学生展示行为有效性的动力:展示评价是以教学实践过程和结果为评价范围,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书面和非书面的全部成果为评价内容,把它们展示出来,由教师、学生参与的一种评价方式。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展示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展示质量,变为学生参与展示行为的动力。
(1)展示前注重鼓励性评价,激发欲望。由于受到学习基础、认知水平的影响,很多同学课堂上不敢展示,说话声音小,语言组织差,表现欲望不强。在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前,教师通过对学生准备活动中的观察,对学生知识准备、参与情况、交流行为进行及时表扬和肯定,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展示的欲望。
(2)展示中注重启发性评价,发散思维。有经验的教师在学生展示中,不是急于对问题下结论,而是给予启发性评价,进一步倾听学生的意见,启发学生进一步讨论和交流,拓展学生的思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再思考一下本问题,用不同方法、不同思路解决同一问题等,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反之,如果学生一开始展示时,教师就给予肯定评价,这样既省时又省力,但学生就只能停留在“知其然”的水平上,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就会背抹杀。
(3)展示后注重结论性评价,提高展示质量。由于受到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在展示结束后会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问题正确与否,很难对展示结果留下深刻印象,造成课堂上热热闹闹,课下一无所知的后果。在展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展示的结果要及时进行结论性评价,肯定正确的部分,对有凝问的问题再进行交流和讨论,对课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向课下延伸,或对学生展示问题进行充分的否定,但必须给予结论性评价。这样才能问题结论明确,学生印象深刻,达到提高展示质量之目的。
【关键词】合作学习;展示行为;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展示行为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对合作学习成果、存在疑惑问题进行展示的过程。合作学习学生展示行为已成为课堂教学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成为衡量教与学方式是否转变的一个重要依据。由于受到学生认知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展示环节存在着效率较低、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力度不够等问题,亟待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因此几年来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行为进行了研究,总结如下供同仁们参考。
1明确学生展示行为的重要性
学生展示行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有展示,有对话,有倾听,有追问,有比较,有分析,有疑惑……在展示过程中质疑、补充、修正,彼此分享学习成果,在展示过程中形成结论,获取知识和技能,是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情感等提升的过程。展示是现代课堂的三大标志之一,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学信息的反馈、学生资源的挖掘都离不开课堂展示。课堂展示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感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展示可以规范学生的学习成果,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认知缺陷,收集学习信息为诊断、补救做准备;课堂展示还可以让学生充分质疑、释疑,让思考走向深入。
学生展示行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通过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没有合作就没有交流展示,没有交流展示合作也就失去意义,学生在经历了自主、合作学习之后,要在课堂上展示其学习成果,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是一种持久的、强大的驱动力,促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展示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来推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学生展示行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组合作展示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展示是为了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培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创设一个交流争辩的平台,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在争辩中得到提高,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评析,激起主体与主导之间的思维共鸣,达到个体从不同侧面得到自我完善之目的,为提高课堂效率打下基础。
学生展示行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动力。展示即发表,发表是情感产品,发表是情感活动。不信学生发表一篇作文,他会一年看八遍。一张白纸传给你,没有价值,叠成和平鸽,就注入了情感,和生命发生了关联,因此,展示即发表,注入情感,就再也不是知识了,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的重要内容,有谁会随便舍弃自己的生命呢?通过展示,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2提高学生展示行为的有效性
2.1培训学生是做好学生展示行为有效性的基础
(1)确定展示学生的原则:确定展示学生要采取“全员参与,照顾学困”的原则,具体做法如下:
限制机会制。优等学生发言适当限制,学困生发言适当增加。
机会谦让制。优秀生、学困生同时要求展示,优秀生谦让学困生。
提前预约制。把导学案中最基础、最简单的问题交给学困生,并明确他在课堂中展示,迫使他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临时点名制。教师根据课堂中学生反应情况,学习投入程度,有针对性的指明某学生展示,以防个别学生游离于展示之外。
随机抽取制。随机抽取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学生为避免抽出后展示不了的尴尬,就会全力投入到互学研讨之中。
(2)培养学生展示的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展示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成功的保证,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但学生的展示技能却不是自然形成的,它需要教师在展示过程中培养学生说的技能、听的技能和交流的技能等。
培养学生说的技能。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说的勇气,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展示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时,要有次序地发言,声音要轻,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要训练学生说完整话,说话时要条理清楚,有逻辑性。此外,还要教育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要学会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措施。
培养学生听的技能。首先,要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教师要训练学生听人发言要专心,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其次,要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并考虑他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有没有道理。最后,要听后能作出思考,也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作出判断,在倾听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交流的技能。在交流中,要训练学生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乐于陈述自己的意见,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修改和补充自己原来的想法。别人提出疑问时,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要尽可能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要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正和补充自己原来看法中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敢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认识,肯定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正确看法。教师要加强交往中具体技能的训练,比如,别人说话时,自己应如何注视对方;在恰当的地方,如何打断别人的谈话,陈述自己的观点;自己说话时又如何让别人有插话的机会,有不同见解不能统一时,如何学会保留自己的意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2.2选择展示方式是提高学生展示行为有效性的关键:巴西教育家佛莱雷认为:“没有了交流展示,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就是说,教育的本质是交流和展示,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交流展示方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使问题在交流中生成,在展示中破解。小组合作学习展示的主要方式有: 一是同伴交流展示方式,就是小组内同伴或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展示的方式;二是小组内交流展示方式,就是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展示的方式;三是小组间交流展示方式,就是各个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展示的方式。
有困惑便有交流展示产生,不是所有的学习都要进行小组交流展示,教师要根据学生需要确定交流展示方式。能自主完成的学习任务,要自主完成;能同伴解决的,要同伴交流解决;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如何选择交流展示的方式呢?
概念性、原理性的问题适合自主学习或同伴交流展示,可选择同伴交流展示方式,如理科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和规律的学习,文科中的阅读、字词理解、单词记忆等。
拓展性、探究性、开放性问题,适合小组交流展示讨论,可选择小组内交流展示方式,如理科中的观察思考、需要多人协作的动手操作、制定方案、综合归纳等,文科中的阅读理解、词句品悟、评价归纳等。
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有疑难困惑的,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共性的题目问题,适合小组间交流展示,可选择小组间交流展示方式,如理科中的复杂的问题过程,文科中的综合问题等。
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方式,既解决了个别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普遍性,必将提高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的效率。
2.3确定展示内容是提高学生展示行为有效性的重点:小组合作学习展示的内容主要是:
一是反映重点内容的核心知识和典型问题,
二是在“预习”环节中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
三是具有一定探究意义的、容易产生歧义的挑战性问题,
四是学生在预习环节自主解决不了但经过全员合作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
五是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问题。
选择了正确的展示内容,提高了学生展示的积极性、参与率,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必然大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2.4注重展示评价是提高学生展示行为有效性的动力:展示评价是以教学实践过程和结果为评价范围,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书面和非书面的全部成果为评价内容,把它们展示出来,由教师、学生参与的一种评价方式。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展示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展示质量,变为学生参与展示行为的动力。
(1)展示前注重鼓励性评价,激发欲望。由于受到学习基础、认知水平的影响,很多同学课堂上不敢展示,说话声音小,语言组织差,表现欲望不强。在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前,教师通过对学生准备活动中的观察,对学生知识准备、参与情况、交流行为进行及时表扬和肯定,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展示的欲望。
(2)展示中注重启发性评价,发散思维。有经验的教师在学生展示中,不是急于对问题下结论,而是给予启发性评价,进一步倾听学生的意见,启发学生进一步讨论和交流,拓展学生的思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再思考一下本问题,用不同方法、不同思路解决同一问题等,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反之,如果学生一开始展示时,教师就给予肯定评价,这样既省时又省力,但学生就只能停留在“知其然”的水平上,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就会背抹杀。
(3)展示后注重结论性评价,提高展示质量。由于受到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在展示结束后会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问题正确与否,很难对展示结果留下深刻印象,造成课堂上热热闹闹,课下一无所知的后果。在展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展示的结果要及时进行结论性评价,肯定正确的部分,对有凝问的问题再进行交流和讨论,对课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向课下延伸,或对学生展示问题进行充分的否定,但必须给予结论性评价。这样才能问题结论明确,学生印象深刻,达到提高展示质量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