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宝莫名的哭闹、没完没了地喂奶、晚上数次起夜……让新妈妈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不免夹杂一丝忧虑和焦躁。当这种不悦的情绪越来越严重时,千万要小心产后抑郁症的不期而至!
妈妈抑郁宝宝暴力
研究发现,产后患有抑郁症的妇女,其孩子到11岁时,与那些产后没有抑郁现象的妇女所养的同龄孩子相比,前者更易出现暴力行为,例如在打架时使用武器。此外,这项研究还指出,母亲若反复受抑郁症困扰,孩子出现暴力行为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
研究人员说,忧郁的母亲抚养的婴儿日后之所以会面临较容易出现暴力行为的风险,可能是由于她们较难控制包括愤怒等情绪,很难把精力集中在婴儿身上,或难以像正常父母那样,用“逗趣、夸张”的口气跟孩子讲话,抚慰孩子,所以,忧郁母亲抚养的孩子可能较难学会如何减轻自己不安的情绪。
知识链接
产后忧郁综合症(轻度抑郁)
这是产褥早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好发于产后10天以內,以产后第3天最多见,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泣和忧郁,但不件感觉障碍。可有感觉疲劳、容易激动、不安、睡眠不好,以及与丈夫产生隔阂等,多数在症状持续2—3天后自愈,产后忧郁一般不会影响妈妈和宝宝的自身健康,但如果症状严重就要考虑是否已发展为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
一般在产后两周发病,产后4—6周逐渐明显,表现为产后心理适应不良、睡眠不足,疲乏无力、烦躁易怒、悲观厌世有犯罪感,严重者不能照料婴儿,甚至有伤婴儿的行为,治疗的方法以心理治疗为主,严重的病例在医生的监督下应用药物。
产后情绪自测
产后抑郁的表现与一般的抑郁症有些不同,新妈妈不妨自我测试一下,近两周内,你是否有以下表现和感受:
1 白天情绪低落,夜晚情绪高涨,呈现昼夜颠倒的现象。
2 几乎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感觉到生活无趣无味,活着等于受罪。
3 食欲大增或大减,妈咪体重增减变化较大。
4 睡眠不佳或严重失眠,因此白天昏昏欲睡。
5 精神焦虑不安或呆滞,常为一点小事而恼怒,或者几天不言不语、不吃不喝。
6 身体异常疲劳或虚弱状态。
7 思想不能集中,语言表达紊乱,缺乏逻辑性和综合判断能力。
8 有明显的自卑感,常常不由自主地过度自责,对任何事都缺乏自信。
9 有反复自杀的意念或企图。
第一种情况:
如果这9道题的答案,你有5条答“是”的话,且这种状态持续了两周的时间,那么就要怀疑自己是产后抑郁了。
第二种情况:
如果这9道题的答案只有1条答“是”,但每天都出现,那么也应该警惕自己遭遇了产后抑郁。
第三种情况:
如果非上述两种情况,但又感到有些情绪低落的话,就很可能是产后忧郁。
小妈自我调节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症,一般情况不需要药物治疗,如果新妈妈能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治疗的技术就可以学以致用,及时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情绪。
焦点转移
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粘滞此事上。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像《飘》中女主角郝思佳面对困境时所说“明天再想”,这就是一种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
主动求助
产后抑郁的女性内心会有一种无助感,心理专家分析,这种无助感可能是幼年被忽略的阴影地重现。这其实是一种希望获得他人关注的信号,所以主动寻求和接受别人的关注是一种很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
放松充电法
适当调节变动生活内容,不要时时刻刻关注孩子而忽略了自己,将孩子暂时交给其他人照料,让自己放个短假,哪怕是两小时、半天,也能达到放松自己和精神充电的作用。避免心理、情绪透支。
行为调整法
新妈妈产后不适于做剧烈的运动,但一些适当放松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
倾诉宣泄法
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
角的交替法
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娇妻,父母的爱女,谁也不可能只做24小时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利。
自我鼓励法
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自我实现法
生儿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但决不是唯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还有其他自我实现的潜力和需要。也许趁着休产假的时间还能关注一下自己擅长的事业,等产假结束将有改头换面的新形象出现。
食物治疗法
新妈妈在“月子”里通常都会吃大量补品,殊不知这些食物很容易令人心烦气躁,失眠焦虑,严重的还会出现种种“上火”迹象。所以要多搭配吃一些清淡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温开水,自内而外地调整身心状态。
小爸积极配合
当了爸爸的你,下班后要立即回家报到,周末的时候尽量少出门,多花些时间照顾宝宝。平时要积极主动地给小宝贝洗澡、换尿布,并承担其他家务。
小宝贝夜里经常会哭闹,除了喂母乳不能亲力亲为,哄睡、换尿布的事情小爸应该主动承担,不要把所有事情都留给孩子他妈,避免新妈妈产生委屈情绪。妻子有牢骚要发泄的话,不妨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当妻子感到沮丧时,你更要多给予同情、支持、爱护和谅解,避免争吵。
妈妈抑郁宝宝暴力
研究发现,产后患有抑郁症的妇女,其孩子到11岁时,与那些产后没有抑郁现象的妇女所养的同龄孩子相比,前者更易出现暴力行为,例如在打架时使用武器。此外,这项研究还指出,母亲若反复受抑郁症困扰,孩子出现暴力行为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
研究人员说,忧郁的母亲抚养的婴儿日后之所以会面临较容易出现暴力行为的风险,可能是由于她们较难控制包括愤怒等情绪,很难把精力集中在婴儿身上,或难以像正常父母那样,用“逗趣、夸张”的口气跟孩子讲话,抚慰孩子,所以,忧郁母亲抚养的孩子可能较难学会如何减轻自己不安的情绪。
知识链接
产后忧郁综合症(轻度抑郁)
这是产褥早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好发于产后10天以內,以产后第3天最多见,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泣和忧郁,但不件感觉障碍。可有感觉疲劳、容易激动、不安、睡眠不好,以及与丈夫产生隔阂等,多数在症状持续2—3天后自愈,产后忧郁一般不会影响妈妈和宝宝的自身健康,但如果症状严重就要考虑是否已发展为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
一般在产后两周发病,产后4—6周逐渐明显,表现为产后心理适应不良、睡眠不足,疲乏无力、烦躁易怒、悲观厌世有犯罪感,严重者不能照料婴儿,甚至有伤婴儿的行为,治疗的方法以心理治疗为主,严重的病例在医生的监督下应用药物。
产后情绪自测
产后抑郁的表现与一般的抑郁症有些不同,新妈妈不妨自我测试一下,近两周内,你是否有以下表现和感受:
1 白天情绪低落,夜晚情绪高涨,呈现昼夜颠倒的现象。
2 几乎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感觉到生活无趣无味,活着等于受罪。
3 食欲大增或大减,妈咪体重增减变化较大。
4 睡眠不佳或严重失眠,因此白天昏昏欲睡。
5 精神焦虑不安或呆滞,常为一点小事而恼怒,或者几天不言不语、不吃不喝。
6 身体异常疲劳或虚弱状态。
7 思想不能集中,语言表达紊乱,缺乏逻辑性和综合判断能力。
8 有明显的自卑感,常常不由自主地过度自责,对任何事都缺乏自信。
9 有反复自杀的意念或企图。
第一种情况:
如果这9道题的答案,你有5条答“是”的话,且这种状态持续了两周的时间,那么就要怀疑自己是产后抑郁了。
第二种情况:
如果这9道题的答案只有1条答“是”,但每天都出现,那么也应该警惕自己遭遇了产后抑郁。
第三种情况:
如果非上述两种情况,但又感到有些情绪低落的话,就很可能是产后忧郁。
小妈自我调节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症,一般情况不需要药物治疗,如果新妈妈能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治疗的技术就可以学以致用,及时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情绪。
焦点转移
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粘滞此事上。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像《飘》中女主角郝思佳面对困境时所说“明天再想”,这就是一种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
主动求助
产后抑郁的女性内心会有一种无助感,心理专家分析,这种无助感可能是幼年被忽略的阴影地重现。这其实是一种希望获得他人关注的信号,所以主动寻求和接受别人的关注是一种很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
放松充电法
适当调节变动生活内容,不要时时刻刻关注孩子而忽略了自己,将孩子暂时交给其他人照料,让自己放个短假,哪怕是两小时、半天,也能达到放松自己和精神充电的作用。避免心理、情绪透支。
行为调整法
新妈妈产后不适于做剧烈的运动,但一些适当放松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
倾诉宣泄法
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
角的交替法
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娇妻,父母的爱女,谁也不可能只做24小时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利。
自我鼓励法
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自我实现法
生儿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但决不是唯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还有其他自我实现的潜力和需要。也许趁着休产假的时间还能关注一下自己擅长的事业,等产假结束将有改头换面的新形象出现。
食物治疗法
新妈妈在“月子”里通常都会吃大量补品,殊不知这些食物很容易令人心烦气躁,失眠焦虑,严重的还会出现种种“上火”迹象。所以要多搭配吃一些清淡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温开水,自内而外地调整身心状态。
小爸积极配合
当了爸爸的你,下班后要立即回家报到,周末的时候尽量少出门,多花些时间照顾宝宝。平时要积极主动地给小宝贝洗澡、换尿布,并承担其他家务。
小宝贝夜里经常会哭闹,除了喂母乳不能亲力亲为,哄睡、换尿布的事情小爸应该主动承担,不要把所有事情都留给孩子他妈,避免新妈妈产生委屈情绪。妻子有牢骚要发泄的话,不妨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当妻子感到沮丧时,你更要多给予同情、支持、爱护和谅解,避免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