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改的大潮中,我校以“和,爱”为基因提炼的“和爱教育”的办学理念,构建了“自主和谐”的“和爱”课堂教学模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充满人情、充满爱心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严慈、相济,不求回报、不求索取,它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改中,本人结合如何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构建“和爱”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力求成为高效课堂。
【关键词】和爱育人 自主学习 尝试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020-02
近几年,课改之风已进入校园。在课改的大潮中,我校以“和,爱”为基因提炼的“和爱教育”的办学理念,构建了“自主和谐”的“和爱”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课堂摆脱了导学案、杜郎口课堂模式,摆脱了不注重实效,只追求课堂热闹的,表演性的所谓的课改教学。
在教学中更注重人性化。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充满人情、充满爱心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严慈、相济,不求回报、不求索取,它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另外,《数学课程标准》也说到“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以上两点,本人在教学中就围绕如何自主学习构建“和爱”课堂这方面进行探讨,力求成为高效课堂。
一、创设“和爱”课堂,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充满人情、充满爱心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严慈、相济,不求回报、不求索取,它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课堂上,我从不吝啬表扬学生的机会,让学生在鼓舞中学习,由学会变会学。
首先,本人在教学过程更多地注重多样性和选择性,让每位充满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选择自由,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第二,在课改中我更注重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这种双边活动的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教师在对话中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例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我会用很童真的口吻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理解13减9这道算式的?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算理,这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及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让学生用“破十法”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接着,我利用废“喜乐瓶”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套数位筒,为人人动手操作创造了条件。当学生认清了什么是“破十法”后,我问:“数位筒中有13根小棍,去掉9根,还剩几根?”学生就会争着说出有三种拿法,其中一种是3根里不够拿走9根,把1捆打开,1个十变成10个一,从10根里拿走9根,剩1根和3根合起来就是4根,把4根放在个位筒里。这种拿法实际就是13-9这道题用破十法计算的思路。通过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开发了自己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机会。
二、构建“和爱”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以前备课、上课,总是天真地认为只要备熟教材,读懂教材,就一定能教会学生,学生就会全盘接收新知识。但通过这二十多年的教学,才慢慢体会到原来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那怕你当老师的把课备得多熟,把课生得多生动,但班上总有几个学困生,总是听不懂老师说什么。而我们当老师最起码的的任务就是要教好每一位学生。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在四十分钟要质量,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主体”。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大量的条件和情境,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假设一个生活场景:××商店挂着一则商业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有一种原标价为120元的衣服,老师想买这件衣服,你帮老师算算,应付人民币多少元?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纷纷举手,但为了照顾学困生,我并没有马上请同学回答,而是让学生先讨论,这一环节,你们可别少看它的作用哦,你看,聪明的同学在当小老师说得津津有味呢,而不是很懂的同学也在同学的讲解下慢慢懂得啦,这时候,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全调动起来啦。同学们之间建立了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和爱”氛围。
又如,在教学“比长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手中握着两根同样长的彩色粉笔,而学生直接能看到的部分是红色粉笔长,绿色粉笔短。提问:“小朋友们,这两根粉笔的長度怎样?”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红色粉笔长。当我松开手露出完整的粉笔时,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两根粉笔一样长。我笑着说:“为什么会说错呢?”学生们争着说:“因为粉笔的另一端没有对齐。”我又追问:“你们认为比较长短时应该怎样?”学生们已经清楚地知道只有将物体的一端对齐,再看另一端,才能比较出长短。一个简单的活动既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关键,又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生动探究新知的愿望。
三、为学生创设“做数学”的机会
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低年级学生的教学中,要努力将“学数学”变为“做数学”,以“动”促“思”,以“思”启“智”。陶行知先生说过:“时时有创造,处处有创造,人人有创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去经历数学。学生有了兴致,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向”。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同步的情境,唤起学习热情。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真奇妙!”,从而产生“我也想玩一玩、试一试!”的心理。这样的教学,除了知识的传递,更多了一份情感的交流,一次思维的碰撞,使学生萌发出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玩”好数学的愿望,从而更加乐意去学习数学,在数学世界里自由翱翔。 在学习“认识时、分”时,课前我让学生先制作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对钟面的结构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由于学生对自己制作的钟面很感兴趣,课堂上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程序,不是先安排学生观察钟面,而是让学生汇报介绍自己制作的过程,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钟面的知识。通过相互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等知识。这样的课堂,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新知形成了独特体验,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善于用“做数学”的理念去分析和处理教材,力求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能做的、喜欢做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实行“帮扶”政策,创设“和爱”氛围
以前教书,遇到认知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我们当老师的就特别讨厌,总是觉得是因为他们而让我们的教学质量下降,是因此他们我们才得不到领导的认同,同事的赞赏。但是,为人父母之后才懂得,其实学生自己也不想自己这么蠢,他们的父母也不想自己生出来的孩子这么差。那么,作为第二位母亲的我们——老师又怎么能只是一度的埋怨学生呢。因此,我换个角度善待中下生,对待学困生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让学生在爱的沐浴下成长。
所谓“帮扶”,实际上就是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让学困生的成绩稳步提高,主要表现在:1.在作业上体现“帮扶”政策,我每天都只是布置少量的数学作业,但这少量的作业已足够体现出学生有没有掌握好当天所学的新知识,这些作业批改出来就会发现一个班少则有几个,多则起码有十来个同学是不会的,那么我就会利用第二天的新授课抽出少量的时间,除了评讲之外还会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教一下这些学困生,让他们的成绩稳步提高。2.在课堂上体现“帮扶”政策。平时,不管是在新授课还是在练习课上,我总是喜欢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如果有很多同学会回答的话,那我就直接提问,但如果只有个别一两个同学会的话,那我就会先让他们再读一遍题目,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解决,而这些四人小组的安排一般都有优等生和学困生,经过优等生的点拨、提醒,很多时候那些学困生都会突然顿悟,这时,我再把提问的机会让给他们。这样,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加强的同时还能及时掌握新知,这样处理的話优等生也当了一回“小老师”的角色,这样既能照顾学困生又能满足优等生助人为乐的情绪,一举两得了。
由于学困生在学习方面比不上别人,如果我们教学的时候一下子就进入新课,这可能会让学困生无法接受。因此,在教学新课或练习课时,我总爱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新知,例如我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时,我首先从口算入手,因为口算是数学中最简单的知识了,这对于学困生来说也没有什么难度。所以我就尽量在口算中让他们回答,并及时表扬他们,这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练习时,我也不急于复习新知,而是先复习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最后才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数字也是从小到大,因为学生对1-6的口诀是比较熟练的,而对于7-9的口诀就比较生硬。因此,我在练习课的设计上就先让学生计算数字比较小的数,然后才练习数字比较大的数,这就降低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学习的难度。
教无定法,每位老师都各有自己独特的教法,或许他们的教法更优秀、更成功。但不管怎么说,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学生的第二位母亲,不管是责任还是奉献,总要对得起我们的每一位学生,对得起我们老师这份神圣而又高尚的职业,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参考文献:
[1]《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2]苏霍姆林斯基语录
[3]《小学数学教学论》
【关键词】和爱育人 自主学习 尝试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020-02
近几年,课改之风已进入校园。在课改的大潮中,我校以“和,爱”为基因提炼的“和爱教育”的办学理念,构建了“自主和谐”的“和爱”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课堂摆脱了导学案、杜郎口课堂模式,摆脱了不注重实效,只追求课堂热闹的,表演性的所谓的课改教学。
在教学中更注重人性化。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充满人情、充满爱心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严慈、相济,不求回报、不求索取,它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另外,《数学课程标准》也说到“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以上两点,本人在教学中就围绕如何自主学习构建“和爱”课堂这方面进行探讨,力求成为高效课堂。
一、创设“和爱”课堂,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充满人情、充满爱心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严慈、相济,不求回报、不求索取,它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课堂上,我从不吝啬表扬学生的机会,让学生在鼓舞中学习,由学会变会学。
首先,本人在教学过程更多地注重多样性和选择性,让每位充满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选择自由,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第二,在课改中我更注重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这种双边活动的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教师在对话中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例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我会用很童真的口吻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理解13减9这道算式的?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算理,这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及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让学生用“破十法”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接着,我利用废“喜乐瓶”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套数位筒,为人人动手操作创造了条件。当学生认清了什么是“破十法”后,我问:“数位筒中有13根小棍,去掉9根,还剩几根?”学生就会争着说出有三种拿法,其中一种是3根里不够拿走9根,把1捆打开,1个十变成10个一,从10根里拿走9根,剩1根和3根合起来就是4根,把4根放在个位筒里。这种拿法实际就是13-9这道题用破十法计算的思路。通过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开发了自己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机会。
二、构建“和爱”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以前备课、上课,总是天真地认为只要备熟教材,读懂教材,就一定能教会学生,学生就会全盘接收新知识。但通过这二十多年的教学,才慢慢体会到原来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那怕你当老师的把课备得多熟,把课生得多生动,但班上总有几个学困生,总是听不懂老师说什么。而我们当老师最起码的的任务就是要教好每一位学生。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在四十分钟要质量,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主体”。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大量的条件和情境,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假设一个生活场景:××商店挂着一则商业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有一种原标价为120元的衣服,老师想买这件衣服,你帮老师算算,应付人民币多少元?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纷纷举手,但为了照顾学困生,我并没有马上请同学回答,而是让学生先讨论,这一环节,你们可别少看它的作用哦,你看,聪明的同学在当小老师说得津津有味呢,而不是很懂的同学也在同学的讲解下慢慢懂得啦,这时候,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全调动起来啦。同学们之间建立了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和爱”氛围。
又如,在教学“比长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手中握着两根同样长的彩色粉笔,而学生直接能看到的部分是红色粉笔长,绿色粉笔短。提问:“小朋友们,这两根粉笔的長度怎样?”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红色粉笔长。当我松开手露出完整的粉笔时,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两根粉笔一样长。我笑着说:“为什么会说错呢?”学生们争着说:“因为粉笔的另一端没有对齐。”我又追问:“你们认为比较长短时应该怎样?”学生们已经清楚地知道只有将物体的一端对齐,再看另一端,才能比较出长短。一个简单的活动既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关键,又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生动探究新知的愿望。
三、为学生创设“做数学”的机会
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低年级学生的教学中,要努力将“学数学”变为“做数学”,以“动”促“思”,以“思”启“智”。陶行知先生说过:“时时有创造,处处有创造,人人有创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去经历数学。学生有了兴致,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向”。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同步的情境,唤起学习热情。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真奇妙!”,从而产生“我也想玩一玩、试一试!”的心理。这样的教学,除了知识的传递,更多了一份情感的交流,一次思维的碰撞,使学生萌发出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玩”好数学的愿望,从而更加乐意去学习数学,在数学世界里自由翱翔。 在学习“认识时、分”时,课前我让学生先制作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对钟面的结构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由于学生对自己制作的钟面很感兴趣,课堂上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程序,不是先安排学生观察钟面,而是让学生汇报介绍自己制作的过程,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钟面的知识。通过相互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等知识。这样的课堂,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新知形成了独特体验,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善于用“做数学”的理念去分析和处理教材,力求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能做的、喜欢做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实行“帮扶”政策,创设“和爱”氛围
以前教书,遇到认知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我们当老师的就特别讨厌,总是觉得是因为他们而让我们的教学质量下降,是因此他们我们才得不到领导的认同,同事的赞赏。但是,为人父母之后才懂得,其实学生自己也不想自己这么蠢,他们的父母也不想自己生出来的孩子这么差。那么,作为第二位母亲的我们——老师又怎么能只是一度的埋怨学生呢。因此,我换个角度善待中下生,对待学困生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让学生在爱的沐浴下成长。
所谓“帮扶”,实际上就是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让学困生的成绩稳步提高,主要表现在:1.在作业上体现“帮扶”政策,我每天都只是布置少量的数学作业,但这少量的作业已足够体现出学生有没有掌握好当天所学的新知识,这些作业批改出来就会发现一个班少则有几个,多则起码有十来个同学是不会的,那么我就会利用第二天的新授课抽出少量的时间,除了评讲之外还会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教一下这些学困生,让他们的成绩稳步提高。2.在课堂上体现“帮扶”政策。平时,不管是在新授课还是在练习课上,我总是喜欢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如果有很多同学会回答的话,那我就直接提问,但如果只有个别一两个同学会的话,那我就会先让他们再读一遍题目,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解决,而这些四人小组的安排一般都有优等生和学困生,经过优等生的点拨、提醒,很多时候那些学困生都会突然顿悟,这时,我再把提问的机会让给他们。这样,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加强的同时还能及时掌握新知,这样处理的話优等生也当了一回“小老师”的角色,这样既能照顾学困生又能满足优等生助人为乐的情绪,一举两得了。
由于学困生在学习方面比不上别人,如果我们教学的时候一下子就进入新课,这可能会让学困生无法接受。因此,在教学新课或练习课时,我总爱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新知,例如我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时,我首先从口算入手,因为口算是数学中最简单的知识了,这对于学困生来说也没有什么难度。所以我就尽量在口算中让他们回答,并及时表扬他们,这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练习时,我也不急于复习新知,而是先复习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最后才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数字也是从小到大,因为学生对1-6的口诀是比较熟练的,而对于7-9的口诀就比较生硬。因此,我在练习课的设计上就先让学生计算数字比较小的数,然后才练习数字比较大的数,这就降低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学习的难度。
教无定法,每位老师都各有自己独特的教法,或许他们的教法更优秀、更成功。但不管怎么说,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学生的第二位母亲,不管是责任还是奉献,总要对得起我们的每一位学生,对得起我们老师这份神圣而又高尚的职业,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参考文献:
[1]《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2]苏霍姆林斯基语录
[3]《小学数学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