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2004年11期《精武》的俱乐部,我被许德林先生的一篇短文《读(我眼中的李小龙)有感》所吸引。许德林先生在文中对《我眼中的李小龙》一文的作者张先生关于李小龙截拳道武学体系的观点甚为不满,甚至一笔抹杀了张先生该文的价值,称张先生此文只有“抛砖引玉”四个字是正确的,维护李小龙截拳道正统地位的形象跃然纸上。我与张先生素不相识,但是对于李小龙截拳道的看法与张先生较为一致,有必要站出来说上几句。
笔者习截拳道有年,也崇拜李小龙,悉数收藏了李小龙的全部武打影片的VCD和相当数量的截拳道资料,对于咏春拳和截拳道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为截拳道与咏春拳颇有渊源,所以在平日的练功时间也时常将两者做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故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世人对截拳道的直观了解多数是通过观看李小龙主演的几部影片中的打斗场面。尽管影片中的打斗动作因为影视表演的需要,做了一定的艺术加工,但大体上仍不失原貌。这也是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历经时光流逝的考验,至今仍大受截拳道爱好者青睐的根本原因所在。
从影片中可以明显看出李小龙的打斗具有鲜明的咏春拳技击风格。在截拳道的武学著作中,将李小龙独特的格斗称做“警戒势”,这是李小龙在实战经验的基础上创造的独特格斗势。但是我们看出截拳道的警戒势与咏春拳的格斗势——摆桩之间的内在联系。咏春拳的摆桩分左、右两个桩势,左、右桩势均侧身对敌,一般主张以右势为主,其理论依据是将较有力的右手置于前面,有利于发挥咏春拳特有的寸劲,两脚成“子午马”(并非如有些咏春拳书籍所言,以二字钳羊马正面对敌。二字钳羊马的主要作用在于练习下盘功夫,实战中以侧身的子午马对敌)。而截拳道警戒势主张以灵活有力的手脚一侧置于前面,一般人右手、右脚较为灵活,所以大多数人一般采用右警戒势一展所长,两者采用何种格斗势的原理是一致的。截拳道警戒势的腿部姿势恰恰就是咏春拳摆桩的子午马,即便是这么粗略比较,也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渊源。两者的区别只在于两手的姿势做了改变,咏春拳摆桩的两手是掌,具有强烈的中国功夫风格,而截拳道警戒势两手握拳,带有明显的西洋拳风格。
除了基本姿势惊人一致外,截拳道各种打斗技法的运用大都带有明显的咏春拳技击风格。从影片中可以看到,李小龙的技击动作除了勾拳、摆拳外,其余无不是咏春拳的招势。如果有人以李小龙动作片中的拳法与人搏斗,咏春拳门人一定会以为是本门拳手在与他人打斗,不会马上联想到这是截拳道功夫。
从以上所做的比较可以看出,截拳道与咏春拳在格斗技术上并无本质的区别。从这个角度来讲,将截拳道称做咏春拳并无不当。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将截拳道称做“咏春拳”,而是赞同张先生的意见,于“咏春拳”前面加上“李氏”呢?在影片中,李小龙的打斗风格令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原因是李小龙基本运用了咏春拳法,陌生的原因是他在影片中运用大量腿法,这与咏春拳有较大差异。传统咏春拳的腿法较精简,只有侧踩(横钉脚)、正蹬、侧踹三势,而李小龙在影片中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的腿法。截拳道的武学著作也告诉我们,其腿法在截拳道格斗技术中占有70%的比例,而拳法仅占30%,这一概念与咏春拳以手部技法为主有天壤之别,而这点差异正是我主张将截拳道中的咏春拳称做“李氏”的原因。
截拳道中的腿击术主要融合了咏春拳、空手道以及武术中北派功夫的精华,形成了具有李小龙强烈个人风格的功夫,最终以自己的特色在当今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为了识别与称呼上的方便,李小龙将带有其个人风格的打斗技巧体系称为截拳道,其实质不过是咏春拳与李小龙后来学到的其它门派腿法的混合体,整个体系既表现出明显的咏春拳风格,又有所创新发展,使之更切合实战的需要。
对于咏春拳与截拳道的关系,我们可以下这么一个结论:咏春拳是截拳道创立的基础;截拳道通过吸收其它门派的功夫,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咏春拳的格斗体系,两者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称截拳道为“李氏咏春拳”并无不妥。以我个人的意见,称之为“咏春拳散打”更为贴切。这并没有半点贬低截拳道的意思,因为无论怎样叫都不影响截拳道在世界武坛的地位。要在当今武坛中占一席之地,“截拳道”当然要比“李氏咏春拳”更为响亮,但没有必要否认截拳道植根于咏春拳的历史事实。
对于一些截拳道书籍所言的截拳道武学体系包含了咏春、太极、八卦、形意、空手道、合气道、跆拳道等技击精华的观点,本人也有异议,将另行撰文与大家商榷。
笔者习截拳道有年,也崇拜李小龙,悉数收藏了李小龙的全部武打影片的VCD和相当数量的截拳道资料,对于咏春拳和截拳道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为截拳道与咏春拳颇有渊源,所以在平日的练功时间也时常将两者做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故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世人对截拳道的直观了解多数是通过观看李小龙主演的几部影片中的打斗场面。尽管影片中的打斗动作因为影视表演的需要,做了一定的艺术加工,但大体上仍不失原貌。这也是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历经时光流逝的考验,至今仍大受截拳道爱好者青睐的根本原因所在。
从影片中可以明显看出李小龙的打斗具有鲜明的咏春拳技击风格。在截拳道的武学著作中,将李小龙独特的格斗称做“警戒势”,这是李小龙在实战经验的基础上创造的独特格斗势。但是我们看出截拳道的警戒势与咏春拳的格斗势——摆桩之间的内在联系。咏春拳的摆桩分左、右两个桩势,左、右桩势均侧身对敌,一般主张以右势为主,其理论依据是将较有力的右手置于前面,有利于发挥咏春拳特有的寸劲,两脚成“子午马”(并非如有些咏春拳书籍所言,以二字钳羊马正面对敌。二字钳羊马的主要作用在于练习下盘功夫,实战中以侧身的子午马对敌)。而截拳道警戒势主张以灵活有力的手脚一侧置于前面,一般人右手、右脚较为灵活,所以大多数人一般采用右警戒势一展所长,两者采用何种格斗势的原理是一致的。截拳道警戒势的腿部姿势恰恰就是咏春拳摆桩的子午马,即便是这么粗略比较,也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渊源。两者的区别只在于两手的姿势做了改变,咏春拳摆桩的两手是掌,具有强烈的中国功夫风格,而截拳道警戒势两手握拳,带有明显的西洋拳风格。
除了基本姿势惊人一致外,截拳道各种打斗技法的运用大都带有明显的咏春拳技击风格。从影片中可以看到,李小龙的技击动作除了勾拳、摆拳外,其余无不是咏春拳的招势。如果有人以李小龙动作片中的拳法与人搏斗,咏春拳门人一定会以为是本门拳手在与他人打斗,不会马上联想到这是截拳道功夫。
从以上所做的比较可以看出,截拳道与咏春拳在格斗技术上并无本质的区别。从这个角度来讲,将截拳道称做咏春拳并无不当。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将截拳道称做“咏春拳”,而是赞同张先生的意见,于“咏春拳”前面加上“李氏”呢?在影片中,李小龙的打斗风格令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原因是李小龙基本运用了咏春拳法,陌生的原因是他在影片中运用大量腿法,这与咏春拳有较大差异。传统咏春拳的腿法较精简,只有侧踩(横钉脚)、正蹬、侧踹三势,而李小龙在影片中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的腿法。截拳道的武学著作也告诉我们,其腿法在截拳道格斗技术中占有70%的比例,而拳法仅占30%,这一概念与咏春拳以手部技法为主有天壤之别,而这点差异正是我主张将截拳道中的咏春拳称做“李氏”的原因。
截拳道中的腿击术主要融合了咏春拳、空手道以及武术中北派功夫的精华,形成了具有李小龙强烈个人风格的功夫,最终以自己的特色在当今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为了识别与称呼上的方便,李小龙将带有其个人风格的打斗技巧体系称为截拳道,其实质不过是咏春拳与李小龙后来学到的其它门派腿法的混合体,整个体系既表现出明显的咏春拳风格,又有所创新发展,使之更切合实战的需要。
对于咏春拳与截拳道的关系,我们可以下这么一个结论:咏春拳是截拳道创立的基础;截拳道通过吸收其它门派的功夫,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咏春拳的格斗体系,两者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称截拳道为“李氏咏春拳”并无不妥。以我个人的意见,称之为“咏春拳散打”更为贴切。这并没有半点贬低截拳道的意思,因为无论怎样叫都不影响截拳道在世界武坛的地位。要在当今武坛中占一席之地,“截拳道”当然要比“李氏咏春拳”更为响亮,但没有必要否认截拳道植根于咏春拳的历史事实。
对于一些截拳道书籍所言的截拳道武学体系包含了咏春、太极、八卦、形意、空手道、合气道、跆拳道等技击精华的观点,本人也有异议,将另行撰文与大家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