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登场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wr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年龄计算,今年的职场将迎来第一批1995出生的年轻人。
  他们是在“标签”中长大的一代。常用词包括独立、有个性,也包括自我和任性。这些形容不全是友好的,但大部分95后的性格中确实包含这些层面。这些受到时代、家庭和环境影响的特点,也体现在了95后的择业观上。
  观察95后的就业选择,多元化是最明显的特征。从5年前90后登场起,就业去向的多元化就开始出现。大公司、铁饭碗,早已不是毕业生的唯一选择。到了95后,他们的选择更多了。在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年大学生求职指南》中,近4成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个人兴趣和爱好主导了大部分毕业生的择业。
  商业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兴职业,也降低了专业对工作的影响。毕业就创业、当网红、做微商、开自媒体、做游戏解说成为流行趋势。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郭晓畅放弃了进金融公司的机会,选择做一个游戏策划师。而南京大学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高杨在毕业前就有过两次创业经历。“选择多是好事。社会更发达了,才能给年轻人更多选择。”科锐国际招聘解决方案总监徐晶劲说。
  摆在95后毕业生面前的可选项还包括暂时不就业,转去完成自己的“间隔年”(gap year)、做义工,或者干脆做自由职业者等。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在就业、升学、创业之外,有9.8%的毕业生选择了这样的“慢就业”。
  逃避就业压力是一方面,更深层的原因是一些95后对个人成长、个人实现更为看重。在智联招聘的报告中,个人成长首次超越待遇,成为理想工作的最重要标准。有55.9%的毕业生认为“不断学习新东西、获得成长”是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在人力咨询机构中智预才网CEO朱诗勃看来,整个95后这一代人,是跟互联网、智能手机同时代的人,多元信息接收让他们判断和选择事物时“更有想法”。“工作对以前的人是谋生,对95后是体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朱诗勃说。
  这种想法,让一些毕业生走上了“毕业就创业”的道路。原本,创业是一件需要深厚经验、人脉和资本积累的事。但在95后眼中,与其听命于公司领导,不如自己组建团队,掌握更大的主动性。对于成就动机强的毕业生来说,等待他人制造出他希望消费的产品,或者解决他看到而尚未被解决的社会问题,不如自己动手实现得快。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毕业生人数又增加了30万,达到了创纪录的795万。没有人可以代替这些毕业生说出今年是不是“最难毕业季”的结论。
  但好消息是,除了新兴职业,那些过去偏好经验型人才的公司也开始向毕业生敞开大门。徐晶劲观察,以往,外资时尚、零售、服装和饰品公司都喜欢社招,不喜欢校招,但现在它们也希望有年轻人加入。
  “汽车产业在经历剧烈变革。人工智能出现、手工操作岗位逐渐消失,公司对数字化、新能源方面的人才有极大需求。”华晨宝马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上官楠林说,他们需要思维没被行业固化的年轻人对“从生产到销售和产品体验的整个流程”提出大胆想法。



  這同样是智能手机的功劳。因为移动互联网,这些以年轻人为主力顾客的大公司越来越不知道如何在数字时代生存了。除了最懂年轻人的就是他们自己,还因为在需要创造力的地方,95后拥有更快的学习能力。
  心思活络的95后,自身对“新鲜感”有极高的要求。父辈眼里安稳的金饭碗,已经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相反,他们往往喜欢更加刺激、能每天接触不同东西的工作。不过,它已不再是纯粹负面的标签。京东校园招聘负责人韩超认为,虽然个性鲜明的员工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管理成本,但优秀且有个性的员工,往往是业务发展、创新的推动者。
  整体而言,第一份工作在95后眼中的神圣感在下降。根据《第一财经周刊》对这一届毕业生的调查,认同“刚开始的几份工作都是尝试,可以帮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选项的比例达到52.1%,比认同“它很重要,决定了以后整个职业道路”的高出7.1%。
  观念的转变使得他们对跳槽的看法也与前代人有所不同,94.3%的调查对象认为,跳槽是“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途径”,认为它是“没有忠诚度的表现”的人只有2.9%。
  一些公司难以接受这种“不忠诚”,“95后会给企业不安全感,他们一旦觉得能从一家企业吸收的东西不够了,就想跳槽,寻求新的生活。”朱诗勃说,但他不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相反,他认为95后“其实像海绵,他们需要学到新东西,跳槽只是在那个时间点需要感受很多东西”。
  对此表示宽容的雇主当然也有。华晨宝马的上官楠林就认为这是人生必要的探究过程,通过探究对未来需求有更深刻、明确的意识后,他们回头来做真正想做的事情,才会更踏实更深入。
  很多95后毕业生通过实习就完成了这种探索。上海海洋大学金融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曹晓升在大学4年内参加了8家公司的实习,涉及教育、新媒体、广告、公关、娱乐等多个行业。数量看起来很多,但其实有内在脉络—自从第一份在新东方的实习让她发现自己好像更喜欢跟人沟通,而不是参与金融业务跟数字打交道后,她就在她认为对沟通力有需求的行业一一尝试。



  徐晶劲认为,雇主们更应该聘用这种头脑思路清楚的所谓“不忠诚”者,他们应该改变观念,因为“其实例如创业和间隔年,虽然不能提升一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的技能,但能锻炼他为人处世和下判断、做决定的能力。个性成熟的价值不亚于能力上的熟练度”。
  不唯大公司、频繁跳槽、不忠诚、四处实习甚至不就业做freelancer,95后就业观的背后是他们对自我价值的在意。这会让他们在需要表达意见时不会顾忌太多。“以前的人有想法,不一定会在领导面前去说,觉得领导没面子。现在的新人觉得自己比领导想法更好,不会有什么遮拦,就把自己想法说出来。”朱诗勃说。
  看起来,95后毕业生得到了还算不错的理解和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求职就会容易些。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今年有40.8%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很难,这一数据比去年上升了4.3%。
  不过,面对困难,95后在择业时表现出了更大的主动性。相比被动等待分配或求职信息,他们会主动通过互联网或身边朋友,了解心仪行业和公司的招聘情况,并大胆自荐。对于好工作,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去争取。遇到长辈的阻力时,对自己的职业有想法的95后也会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说服。
  总之,因技术进步、新兴行业兴起、信息接收渠道和个人的家庭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今年将进入职场的95后真的不一样了。他们—不一定是全部,但已经有了不少的一批人—不再像前几代人一样无意识地进入既有的职业轨道、按照既有的职业台阶攀爬,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寻找适合自己起步的第一扇门、修建达到自定目标的路径。
  “之前的代沟产生需要10年,现在是5年,也许以后更短。”上官楠林说。无论雇主方是否喜欢95后的性格特点,是否找到了有效管理年轻一代的方法,它们都要面对一个事实—95后正源源不断地走入职场,并很快会成为公司的中流砥柱。他们对于好工作、如何工作的定义,也将持续地改变着企业招聘、培训和管理的方式,甚至改变着企业自 身。


越来越少人把“成为领导者或管理者”当成职业目标
其他文献
5月28日,第70届戛纳电影节奖项揭晓,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执导的电影《自由广场》获得金棕榈大奖。颁奖礼后,奥斯特伦德提出一个倡议,即电影节、电影业不该限制一部电影的时长。他认为电影理应信息丰富,情节复杂,这是将它与其他媒介区分开来的一个标志。以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为目标,不该是未来电影人应当追求的。  贾里德·库什纳  多名美国官员向NBC新闻表示,特朗普总统的女婿、其高级顾问库什纳就俄罗斯干
期刊
陈嘉霖最近时不时会抱怨上海的阴雨天气,因为卧室朝北,平时就很少能够见到阳光,阴雨天愈发让房间显得阴暗和潮湿。由于从事独立平面设计的工作,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办公。连续几天都见不到太阳,陈嘉霖换去了冬天时搭配的深棕色床笠和被罩,改换成了豆绿色和米白色。他还去花市买了一捧鲜花替换掉置物架上去年圣诞节朋友送给他的圣诞花环。“这样能让房间看起来明亮一些。”陈嘉霖说。  2016年10月,新浪家居发布的《20
期刊
2017年,中国的端午节小假期过得有点火药味。在浙江乌镇,人类的代表,19岁的围棋九段柯洁,和人工智能的代表AlphaGo展开三番棋比赛。柯洁输了,人们本能的焦虑再次被激起:连围棋这样高难度的游戏人类也甘拜下风,那未来的工作机会是不是会被机器人抢走?  人们有时需要这种能引发集体担忧的谈资:事关人类存亡,有共情作用,辩论起来更有趣。但对于今年迎来毕业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就要被贴上一个新标签了:
期刊
创业7年后,汪智沛决定暂别创业者的身份重返职场,同时宣告他大学毕业时的创业项目—做一套“智能电视操控系统的解决方案”失败。  大学最后一年,汪智沛心生了这个创业想法,起因很简单,有次他回家看电视的时候被难操作的遥控器烦到了。腾讯的联合创始人曾李青听到这个创业想法后很快给了天使投资,因为觉得“年轻人做这种事看起来很酷”。但折腾了四五年,直到解散公司,汪智沛也没给出当初设想的那个“解决方案”。  创业
期刊
去年9月,硅谷最顶级的VC之一Andreessen Horowitz(以下简称“a16z”)怒怼了《华尔街日报》,后者是全球最知名和最严肃的商业媒体之一。事情的起因是《华尔街日报》在之前的一篇头版报道中称,a16z的资本回报不够好,拖了顶级风投的后腿。  报道发布的当天,a16z的合伙人Scott Kupor就写了一篇长文好好“教育”了一下《华尔街日报》。Kupor认为回报并非评价VC的标准,只有
期刊
有一篇称赞亚马逊的文章,说人人都爱亚马逊,因为它没有太多甩不掉的负面新闻,而且亚马逊创始人和CEO贝索斯面向未来的投资真是做得好极了,以至于无论云计算还是Alexa背后的人工智能,看起来地位都不错。另外一篇是忧心忡忡谈论Google,说它那些异想天开的面向未来的项目成功的没有几个,简直就是乱糟践钱,现在让整个状态看起来都更为保守和务实,也许才是更好的策略。再有一篇是说Facebook,说的是它正在
期刊
有很多人参加了4月在华盛顿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游行活动(People’s Climate March),这让我思考了一下我们所有人目前都在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该如何做到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依然保持各国所希望的经济增长?  经常有人问我,各国都转向使用清洁能源、采取碳排放限制措施,这是否会阻碍经济增长。对于气候怀疑论者和石油行业的既得利益者来说,这是他们最喜欢讲的一个论点。最近我在回答这个问
期刊
C=CBNweekly  B=Stephen M. Badger  很多大公司都会陷入类似的怪圈:成熟的大品牌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等多方面资源,小品牌要从0发展到1显得愈发困难。长此以往,公司多会面临品牌老化的问题。即便是玛氏这样的私营企业,其董事会主席Stephen M. Badger坦言,他们对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的解决方案,只能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具体分析、考量。  C:对于消费品而言,强势的
期刊
“我是中国来的投资人,我来这里就是投资创业公司的。”在旧金山市区的共享办公室Founders Den里,一场关于中国与美国跨境投资的活动马上要开始了。主办方显然没想到这场活动吸引了这么多参与者—晚餐提供了寿司和红酒,一次性餐具却已经不够用了,迟来的人面带尴尬地用手接着食物,此时喝酒反而显得更庄重。在不时碰杯的人群中,有一位身穿玫红色连衣裙的女士,每递出一张名片,她就会重复一遍上面这句话。  活动开
期刊
有时候一款产品有没有前景真的不需要看数据,你只需要看看自己身边就可以。  去年,我一共买了两件“可穿戴设备”:一支Apple Watch和一支小学生使用的小天才电话手表。现在,那款设计感和性能兼备的Apple Watch早已经蜷缩在角落里没人想起,而小天才电话手表却成了孩子每天不离手的必需品。  当然,相关数据会让人更清楚地看到这一对比。IDC的数据显示,2016年小天才电话手表的出货量达到了3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