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76例住院患者,进行心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和用药护理,依据临床疗效标准,统计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76例,显效30例,好转42例,无效4例(死亡2例,转院1例,1例症状无改善)。结论 对于肺心病进行科学有效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42-02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1-2]。肺心病在我国北中部地区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呈反复发作性、进行性加重,本病死亡率高达10-15%[2],为此,加强肺心病的预防及护理,可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我们共护理肺心病患者7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38-78岁,平均60.4岁;农民46例,市民30例;病程3个月-12年,平均3年8个月。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心悸、气促、呼吸困难,夜间加重。伴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重者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心脑病表现。体征上多有肺气肿、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表现,如紫绀、水肿,颈静脉怒张、心率加快,干净静脉回流征阳性等。实验室检查:血象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加;血气分析可见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X线有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大于15mm,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大于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中央肺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纤细,形成残根征,右心室增大。超声心动图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右心室前壁厚度≥5mm,左右心室内径比<2mm。心功能分级:Ⅱ级28例,Ⅲ级36例,Ⅳ级12例。
1.2 治疗方法 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控制心率失常,抗凝、抗感染等治疗。
1.3 护理方法 ①心理护理:肺心病患者常因咳嗽、咳痰、心悸气促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引起患者焦虑、恐惧和烦躁不安,任何不良情绪反应可进一步加重上述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陪伴在病人身边,关心、爱护、安稳病人,科学讲解疾病的可治可防性,使其保持情绪稳定,增加安全感。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倾听患者对疾病的感受,理解患者的情感与观点,让其产生信任感[3]。②饮食护理:给予高纤维素、易消化清淡饮食,防止因便秘、腹胀加重呼吸困难。避免高糖饮食,减少黏稠痰液形成。适当限制水分和钠盐摄入,合理膳食,保证每天热量摄入至少125KJ/kg,其中蛋白质为1.0-1.5g/kg.d,碳水化合物≤60%。少食多餐,减少进食疲劳。③病情观察:动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注意有无紫绀和呼吸困难,观察咳嗽咳痰的频度和痰液的性质,注意胸闷,气促、心悸、腹胀及尿量变化。定期检测血气,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观察患者有无神志改变,及时发现肺性脑病。④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有效排痰,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氧气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配合胸部叩击和体位引流,必要时机械吸痰。⑤用药护理:对于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道分泌物多者慎用镇静剂、麻醉药、如必须应用应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和咳嗽反射的情况出现。应用利尿剂后可能诱发低钾血症和低氯性碱中毒而加重缺氧。过度脱水引起血液浓缩,痰液黏稠不易排出等不良反应。利尿剂尽量白天给药,避免夜间频繁排尿,影响睡眠。肺心病由于慢性缺氧及感染,对洋地黄药物的耐受性很低,疗效较差,且易发生心律失常。应用洋地黄的剂量宜小,一般为常用剂量的1/2或2/3量,同时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洋地黄药物,如毒毛花苷K0.125-0.25mg,或毛花苷丙0.2-0.4mg加入10%的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注射。用药前要注意纠正缺氧、防治低血钾,以免发生药物毒性反应。低氧血症、感染,低钾血症等可使心率加快,故不宜以心率作为衡量洋地黄药物应用和疗效考核指征。目前,洋地黄的应用指征为:感染以控制,呼吸功能已经改善、应用利尿药后反复水中的心力衰竭患者;以右心衰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的患者;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患者。血管扩张剂用药护理:血管扩张剂可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对部分顽固性心衰有一定疗效,但并不像治疗其他心脏病那样效果明显。血管扩张药扩张肺动脉的同时也扩张体动脉,往往造成循环血压下降,反射性产生心率增快,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等不良反应。钙拮抗剂和川穹嗪对肺动脉有一定效果。
1.4 疗效标准 显效:咳嗽减轻,痰液变为白色泡沫状,粘度降低,容易咯出,两肺啰音基本消失或偶闻罗音,肺部炎症大部分吸收(可参考体温、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痰量、痰细胞学检查及痰细菌培养结果);神志清晰,生活自理,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恢复到发病前情况,心肺功能改善达二级。好转:间断阵咳、痰液黏稠,不易咯出,两肺有散在罗音,肺部炎症部分吸收,心肺功能改善达一级。神志清晰,能在床上活动。无效:上述各项指标无改善,或有恶化。
2 结 果
本组76例,显效30例,好转42例,无效4例(死亡2例,转院1例,1例症状无改善)。
3 讨 论
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寒冷的地区发病率高。冬季气候寒冷或感冒流行期间更易引起急性发作。肺心病占住院心脏病的构成比为4.6%-38.5%。且病死率高达10-15%[2]。加强肺心病的防治与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3.1 肺心病的病理生理 各种病因致支气管黏膜发炎、增厚、腺体增生、黏液分泌、渗出增多,形成痰液,潴留在气管支气管内,使支气管纤毛上皮遭受损害,纤毛上皮净化功能下降。使细支气管不完全或完全阻塞。使排气管受阻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过渡膨胀,泡壁断裂,使几个小泡融合成一个大泡而形成肺气肿。进一步导致肺血管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最终出现呼吸和心力衰竭等病理改变。
3.2 肺心病护理要点分析 掌握有效咳嗽、徘痰方法:有效咳嗽是促进排痰的基本方法,患者要采取坐位,先进行深而慢的呼吸5次,再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s,缩唇,缓慢呼气后,深吸气,身体前倾月30度,腹部收紧,用力咳嗽,即可排出痰液。对于痰液粘稠者,可选用多索茶碱、氨溴索、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等加生理盐水配制20ml,利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即可解痉化痰,抗菌消炎,又能抑制腺体分泌,减少痰液形成,有利于痰液排出。本组76例,采取有效咳嗽、排痰方法护理后68例,基本恢复正常。
3.3 洋地黄药物应用护理要点 肺心病由于慢性缺氧及感染,对洋地黄药物的耐受性很低,容易导致中毒。在应用洋地黄时,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心电监护。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反应是各类心律失常,最常见者是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联率,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又伴有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同时注意患者胃肠道反应和视觉改变,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视等,发现征象及时报告处理。本组病例,6例早期发现心率失常,考虑与洋地黄有关,经及时处理后好转。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9-63.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1-97.
[3] 于静静,金霞,李娟.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中国社区医师,2010,11(24):249.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42-02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1-2]。肺心病在我国北中部地区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呈反复发作性、进行性加重,本病死亡率高达10-15%[2],为此,加强肺心病的预防及护理,可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我们共护理肺心病患者7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38-78岁,平均60.4岁;农民46例,市民30例;病程3个月-12年,平均3年8个月。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心悸、气促、呼吸困难,夜间加重。伴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重者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心脑病表现。体征上多有肺气肿、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表现,如紫绀、水肿,颈静脉怒张、心率加快,干净静脉回流征阳性等。实验室检查:血象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加;血气分析可见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X线有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大于15mm,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大于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中央肺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纤细,形成残根征,右心室增大。超声心动图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右心室前壁厚度≥5mm,左右心室内径比<2mm。心功能分级:Ⅱ级28例,Ⅲ级36例,Ⅳ级12例。
1.2 治疗方法 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控制心率失常,抗凝、抗感染等治疗。
1.3 护理方法 ①心理护理:肺心病患者常因咳嗽、咳痰、心悸气促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引起患者焦虑、恐惧和烦躁不安,任何不良情绪反应可进一步加重上述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陪伴在病人身边,关心、爱护、安稳病人,科学讲解疾病的可治可防性,使其保持情绪稳定,增加安全感。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倾听患者对疾病的感受,理解患者的情感与观点,让其产生信任感[3]。②饮食护理:给予高纤维素、易消化清淡饮食,防止因便秘、腹胀加重呼吸困难。避免高糖饮食,减少黏稠痰液形成。适当限制水分和钠盐摄入,合理膳食,保证每天热量摄入至少125KJ/kg,其中蛋白质为1.0-1.5g/kg.d,碳水化合物≤60%。少食多餐,减少进食疲劳。③病情观察:动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注意有无紫绀和呼吸困难,观察咳嗽咳痰的频度和痰液的性质,注意胸闷,气促、心悸、腹胀及尿量变化。定期检测血气,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观察患者有无神志改变,及时发现肺性脑病。④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有效排痰,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氧气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配合胸部叩击和体位引流,必要时机械吸痰。⑤用药护理:对于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道分泌物多者慎用镇静剂、麻醉药、如必须应用应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和咳嗽反射的情况出现。应用利尿剂后可能诱发低钾血症和低氯性碱中毒而加重缺氧。过度脱水引起血液浓缩,痰液黏稠不易排出等不良反应。利尿剂尽量白天给药,避免夜间频繁排尿,影响睡眠。肺心病由于慢性缺氧及感染,对洋地黄药物的耐受性很低,疗效较差,且易发生心律失常。应用洋地黄的剂量宜小,一般为常用剂量的1/2或2/3量,同时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洋地黄药物,如毒毛花苷K0.125-0.25mg,或毛花苷丙0.2-0.4mg加入10%的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注射。用药前要注意纠正缺氧、防治低血钾,以免发生药物毒性反应。低氧血症、感染,低钾血症等可使心率加快,故不宜以心率作为衡量洋地黄药物应用和疗效考核指征。目前,洋地黄的应用指征为:感染以控制,呼吸功能已经改善、应用利尿药后反复水中的心力衰竭患者;以右心衰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的患者;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患者。血管扩张剂用药护理:血管扩张剂可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对部分顽固性心衰有一定疗效,但并不像治疗其他心脏病那样效果明显。血管扩张药扩张肺动脉的同时也扩张体动脉,往往造成循环血压下降,反射性产生心率增快,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等不良反应。钙拮抗剂和川穹嗪对肺动脉有一定效果。
1.4 疗效标准 显效:咳嗽减轻,痰液变为白色泡沫状,粘度降低,容易咯出,两肺啰音基本消失或偶闻罗音,肺部炎症大部分吸收(可参考体温、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痰量、痰细胞学检查及痰细菌培养结果);神志清晰,生活自理,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恢复到发病前情况,心肺功能改善达二级。好转:间断阵咳、痰液黏稠,不易咯出,两肺有散在罗音,肺部炎症部分吸收,心肺功能改善达一级。神志清晰,能在床上活动。无效:上述各项指标无改善,或有恶化。
2 结 果
本组76例,显效30例,好转42例,无效4例(死亡2例,转院1例,1例症状无改善)。
3 讨 论
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寒冷的地区发病率高。冬季气候寒冷或感冒流行期间更易引起急性发作。肺心病占住院心脏病的构成比为4.6%-38.5%。且病死率高达10-15%[2]。加强肺心病的防治与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3.1 肺心病的病理生理 各种病因致支气管黏膜发炎、增厚、腺体增生、黏液分泌、渗出增多,形成痰液,潴留在气管支气管内,使支气管纤毛上皮遭受损害,纤毛上皮净化功能下降。使细支气管不完全或完全阻塞。使排气管受阻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过渡膨胀,泡壁断裂,使几个小泡融合成一个大泡而形成肺气肿。进一步导致肺血管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最终出现呼吸和心力衰竭等病理改变。
3.2 肺心病护理要点分析 掌握有效咳嗽、徘痰方法:有效咳嗽是促进排痰的基本方法,患者要采取坐位,先进行深而慢的呼吸5次,再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s,缩唇,缓慢呼气后,深吸气,身体前倾月30度,腹部收紧,用力咳嗽,即可排出痰液。对于痰液粘稠者,可选用多索茶碱、氨溴索、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等加生理盐水配制20ml,利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即可解痉化痰,抗菌消炎,又能抑制腺体分泌,减少痰液形成,有利于痰液排出。本组76例,采取有效咳嗽、排痰方法护理后68例,基本恢复正常。
3.3 洋地黄药物应用护理要点 肺心病由于慢性缺氧及感染,对洋地黄药物的耐受性很低,容易导致中毒。在应用洋地黄时,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心电监护。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反应是各类心律失常,最常见者是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联率,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又伴有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同时注意患者胃肠道反应和视觉改变,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视等,发现征象及时报告处理。本组病例,6例早期发现心率失常,考虑与洋地黄有关,经及时处理后好转。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9-63.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1-97.
[3] 于静静,金霞,李娟.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中国社区医师,2010,11(2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