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的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 :教育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il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蜀道难》作为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因其中涉及“地壳运动”等复杂的地理知识与概念,在常规教学中,如果单从语文学科角度入手很难明白“雄奇的夸张和想象”的现实基础.基于此,可利用学科融合的路径,将诗歌鉴赏与地理探究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对文字的感性认识中,探究地理成因之理,最终实现在文学审美和科学品质上的双提升.
其他文献
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指向和时代诉求,是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和行为保障.劳动素养是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与之相匹配的劳动心态和劳动技能的综合概括,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大调整和大改组的时期,也是企业制度创新、资产重组、管理变革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期,可以说,许多中国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转型期。战略转型需要文化变革的支撑。这方面,国外一些优秀企业的经验值得借鉴,如IBM。  在20世纪50年代初,IBM生产出了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计算机。由于IBM计算机的性能优越,公司的年收益和利润迅速增长,奠定了它
印证性阅读满足于通过文本来“印证”自己的直觉或者已有结论,思维的惰性与惯性极大限制了阅读的知识建构功能;思辨性阅读则将理解与判断建立在质疑与反思之上,思辨性阅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