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尼尔森和他的野外世界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op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尼尔·尼尔森
  (Daniel Nelson)
  现年18岁的荷兰青年丹尼尔·尼尔森(Daniel Nelson)对拍摄野生动物充满热情,年纪轻轻的他已踏上过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及南美洲的土地,用镜头捕获下小至纤纤飞虫,大到庞然猛兽,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尼尔森6岁开始接触相机,15岁时获得了施华洛世奇光学(Swarovski Optik)摄影奖,此后,他的摄影作品屡获嘉奖,包括2017年度青年野生动物摄影师、第二届Photobition在线摄影展第一名、Living Planet摄影大赛第三名,并入围第20届Montphoto大赛决赛。

以兴趣为师


  尼尔森对野生动物的兴趣几乎是天生的。两岁时,他乐此不疲地翻看杂志和百科全书中有关动物的图片。尼尔森的父母很早就注意到他对野生动物的热爱,于是在他6岁时一起前往赞比亚旅行。也是在那次旅行中,他开始第一次使用相机,并由此踏上野生动物摄影之路。
  尼尔森的父母并非从事摄影行业工作,但在摄影上给予了他很多支持。那个年纪的孩子大多更喜欢足球、篮球等体育运动,将摄影视为兴趣的很少见。但尼尔森的父母不断鼓励他追求自己的爱好。这些年来,父母不仅将各式各样的照相设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尼尔森,还带着他到各地旅行,不断为他提供实地操练的机会。
  自学成才的尼尔森,没有参加过专门的摄影课程。为了提高摄影技术,他花了很长时间练习。14岁时,尼尔森的作品被购买,这使他建立起很大自信。15岁时,凭借一幅隐藏在丛林中的西部低地大猩猩的照片(题图),他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奖项——由荷兰旅游杂志《哥伦布》月刊举办的年度比赛“施华洛世奇光学摄影奖”的第一名。对于年少的他来说,这次获奖使他的作品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并获得更多关注。
  尼尔森将许多自然摄影大师视为学习对象,例如,弗兰斯·兰廷(Frans Lanting)、保罗·尼克伦(Paul Nicklen),以及布伦特·斯特顿(Brent Stirton)。兰廷和尼克伦这两位世界著名自然摄影师常常深入极为艰难严酷的境地进行拍摄,自然界中许多极难被镜头捕捉的动物都通过他们的照片被呈现出来,他们的作品曾让儿时的尼尔森惊叹不已。斯特顿的拍摄亦令人十分钦佩,他不仅记录了野生动物,也勇敢地通过镜头揭露出偷猎、非法交易与森林砍伐等恶劣行径。斯特顿的作品也使尼尔森深受启发.并同时开始尝试拍摄人物。

深入野外


  像许多成熟的摄影师一样,尼尔森在进入拍摄地之前也会事先对当地进行研究,通过阅读有关该地区物种、景观、问题等方面的资料.发掘出有意义的拍摄主题。尼尔森钟情的拍摄主题有三类:野生动物、文化及旅游。当然,野生动物是他的最爱,它们的生存状况也是他最深切关注的问题。尼尔森觉得,通过摄影这种介质提升公众对重要问题的认识,这非常有意义。
  在野外进行拍摄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有时,通往目的地的路途相当艰难,尼尔森不得不面对茂密丛林或炽热沙漠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并经过几天的艰苦跋涉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拍摄对象或瞬间。虽然拍摄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但尼尔森从不担心自身的安全问题。基于对野生动物的研究,他非常了解它们的习性,也知道在野外如何与它们保持距离。“它们不会无缘无故地攻击人,只有当摄影师错误地入侵它们领地并将其激怒时才可能发生。”
  其实,在野外拍摄时,尼尔森最担心的是自己会破坏自然的和谐,或是把想要拍摄的动物吓跑。而他面临的真正危险,则与动物无关。由于野生动物的拍摄地点常常位于贫穷动乱的国家或地区,携带昂贵的相机设备四处走动容易成为抢劫者的目标,这才是令他害怕的事情。
  野外拍摄十分耗时,尼尔森通常会在野外待上一整天。他会竭尽所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白天的光线。一旦遇到拍摄对象,他便连按快门,照片的数量永远不会嫌多。在拍摄过程中,尼尔森希望自己能够呈现出拍摄对象独特的一面。“即使同一种动物已经被拍摄过几百甚至上千次,但总会有全新的画面出现。只有具备创新、创造的能力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摄影师。”
  尼尔森说,照片无需夸张的色彩与视觉效果,大自然的真实样貌已经足以引人入胜。

镜中天地


  尼尔森带着镜头领略过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美景,总有人问他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面对这个问题.他无法作答。世界如此之大而多元,尼尔森根本不可能只挑出一个最喜欢的地方。他说:“我一直珍爱那些我不太了解,但其实很美的地方。比如几内亚,很多人都不了解它,当我发现它是一个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和美丽风光的国家时,我感到相当惊喜,那里为我提供了绝佳的拍摄机会。刚果共和国也向我展现了一个美丽的自然世界,那里有尚未被开发的茂密丛林,还有大猩猩、豹子、大象、鬣狗和黑猩猩等各种野生动物。”
  攝影将尼尔森带到很多秘境,“有时,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会展现出最美的风景,让人眼界大开。”尼尔森说。
  最近,尼尔森刚刚完成了他的高中学业,即将开启大学生活。很难通过出售照片的收入支撑旅行和拍摄的全部费用的他,靠打短工赚取一些外快来支撑拍摄。与此同时,一些图片或新闻机构会非常乐意雇佣尼尔森,因为与一位专业摄影师相比,支付给尼尔森的报酬要低得多,但效果却也不错。
  回顾自己的摄影成长经历,尼尔森说:“最重要是始终追随自己的激情。”虽然要等到毕业后才能开始摄影师职业生涯,但尼尔森对未来的拍摄主题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即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他希望用镜头探索人们对环境的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何要偷猎?为什么需要象牙?森林非法砍伐是怎样发生的?等等。对于尼尔森来说,找到人们破坏环境的原因非常重要。
  “我希望未来我的作品能够被更多人看到,并引发人们对照片中所呈现的问题加以关注。”尼尔森说。如今,我们的生态环境与自然界已经处于极为脆弱的状态,而尼尔森想要做的,就是用照片改变现状,让我们的自然变得更好。
其他文献
随着4K时代的来临,图片和视频的文件量越来越大,给摄影师带来了不少麻烦,为了拍摄高分辨率照片或4K视频,摄影师不得不购买多张价格高昂的存储卡或备份设备。有没有一种物美价廉的照片、视频备份设备呢?当然有!下面要给大家推荐的国产奥睿科(ORICO)移动魔盘就是这样一款装备。奥睿科移动魔盘外观和功能  奥睿科移动魔盘看起来像个2.5英寸移动硬盘盒,简单大方,有炫黑和银白两种款式,拿在手里分量感十足。我手
期刊
我们生活的现实空间是一个三维世界,而所有平面艺术都是二维的。但艺术家们能够在二维画面中创造出千变万化的三维视觉幻像,土耳其艺术家艾登·比于克塔什(Aydin Buyuktas)便向我们展示出一个奇幻的超现实三维空间,将寻常景象变成令人震惊的反重力弯曲景象。他用无人机拍摄下伊斯坦布尔的城市地标和美国的开阔风光,经过后期图像拼接,构建出宛如荷兰艺术家埃舍尔(Maurites Cornelis Esch
期刊
自从1948年宝丽来公司创始人艾德温兰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即时成相相机之后,这种拍照方式就一直拥有着不少铁了心的追随者。无论是当年宝丽来遭遇破产危机,追随者立即在网上发起众筹,还是近几年富士“拍立得”产品系列的销量在自家产品中遥遥领先,都可见就算是胶片时代已经落幕,但人们对即时成像的兴趣依然不减。  不过,即时成像相机、耗材都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而且想将拍摄成果立即分享到朋友圈、微博还需要经过扫描等
期刊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网络的迅速发展,摄影器材不断优化且价格亲民,青少年对于摄影艺术的热情和参与度越来越高,国际上针对青少年的摄影奖项也层出不穷,例如索尼世界摄影大赛和英国BBC主办的年度野生动物摄影师大奖都设有青少年组别。这些因素大大鼓舞了青少年,乃至儿童的摄影热情。  这期专题,我们请来一些年轻人,甚至小朋友,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只有21岁。这些年轻人和小朋友们都在自己的儿童时期拿起了相机,因对记录自
期刊
瑞士的艾蒂安·弗朗西还只有9岁的时候,父母为他报了一个关于电影拍摄的好莱坞主题夏令营。夏令营中,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摄影,从那之后就一直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10岁那一年,还只是个小不点儿的他,用生日和圣诞节时收来的“微薄积蓄”,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台卡日机,虽然那台相机有些初级,却成为了他进入摄影世界的敲门砖。  弗朗西延续在夏令营中学到的知识,用那台相机开始了自己的拍摄尝试。回想起自己的第一次
期刊
空间摄影师是以空间为拍摄对象的摄影师,拍摄内容分为地产、酒店、餐厅、住宅、办公室等。空间摄影师的服务对象一般有两类,一是空间的使用方,二是空间的设计方,一个是为空间业主服务,一个是为室内设计单位服务。拍摄的“空间”并不由摄影师来创造,而是由室内设计师进行设计,施工方按照设计图落地,最后才由摄影师进场进行拍摄。可以说,空间摄影师是通过专业的技能对空间设计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让三维立体空间通过平面更好
期刊
调查研究是纪实摄影师常用的工作方法。作为一名善于运用影像进行叙事的摄影师,温德尔·怀特(wendeu white)将其对历史问题的研究和对当代社会的体察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试图引发人们对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视与反思。怀特的摄影项目,大多关注与身份、群体文化、社会问题等有关的题材,其作品曾获约翰·西蒙·古根海姆基金会摄影研究基金(John Simon Guggenheim FoundationFell
期刊
张亦驰  如何促进传统文化传承、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社会话题。但并不意味着只有教育专家、社会学者或一线教师们格外关注这件事,处于接受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阶段的、一直被大家当作小孩子的“00后”对其也有独特的思考与着眼点,并有意愿参与其中。今年不到16岁的张亦驰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孩儿”。与本期专题里的其他青少年摄影师不同,摄影对于张亦驰来说,并不仅仅是获得自我成长、实现自我价值、获取社会
期刊
无论在绘画、雕塑还是摄影艺术中,我们总能够看到许多年轻、美好的人物形象。然而,聚焦老年人的作品却并不多见,也许,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对美好事物有一种天然倾向性,也不乏社会对暮年时代的刻板认知。在《黄金暮年》(L’OR GRIS)系列作品中,摄影师奥罗尔·瓦拉德(Aurore Valade)另辟蹊径地将老年人作为拍摄主题,展示了一群不同于人们传统认知的暮年形象。她使用一种类似于表演式的、非现实的拍摄手法
期刊
5月初,第21届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覽会(简称P&E 2018)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吸引了大量专业人士、爱好者、媒体等前来参观。  前几年,P&E展会都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是第一次来到北京展览馆,最先进亮眼的照相器材搭配极具欧式建筑风格的展厅,让到会参观者别有一番体会。虽然参展厂商数量和展场面积较往年有一定缩水,但四天的展会看下来,还是能或多或少总结一下国内2018年影像器材行业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