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锄,古代又称镈、耨。是农人最常用的农具,用于种耕、除草及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锄一般由锄刃和木柄两部分组成,锄刃刀身平薄,用来松土、除草,木柄是一根用硬木制成的圆形木棍,长度从80厘米到160厘米不等。锄刃后面有一个孔,木柄就装在这个孔里。农人劳作时,双手握持木柄带动锄刃来回运动,完成锄地操作。
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材料以石、骨、蚌、木为主。西周时代出现了青铜锄并一直沿用到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兴起,使锄出现了重大变革:铁制锄头代替了木、石材料锄头,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这一时期的锄比较短小,使用时需要蹲下身来。到了汉代,由于冶铁业的大发展,铁制锄头更加普及,锄头的种类增加,质量也有所提高。此外,锄的柄加长,刃加宽,农人便可只需小幅弯腰,站在田间锄草,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劳累程度。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锄有这样的描绘:“其刃如半月,比禾垅稍狭,上有短銎以受锄钩,钩如鹅项,下带深袴,以受木柄,钩长二尺五寸,柄亦如之,北方陆田举皆用此。”这种锄是北方农村的常见形式。明、清时期锄头较之元代变化不大,但仍有改进,如漏锄的出现。漏锄比一般的锄稍小,刃宽9厘米多,刃边缘至中空处约3厘米。它的特点是锄地不翻土,锄过之后,土地平整,有利于保墒,使用轻便。
锄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直到现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可见到锄的使用,根据其形状、构造、质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板锄、薅锄、条锄三种。板锄宽20厘米左右,高比宽略长,锄刃较为厚重。主要用于大面积的浅度挖掘,比如土地的松土翻种。薅锄刀身宽大而锋利,高度小于宽度。有的略有弧度,呈月牙形。有的没有弧度,刃口平直。薅锄较之板锄略为轻薄,有铁柄,用于与木柄的衔接。其主要用于地表的铲掘工作,比如铲除地面的杂草,收拢地面散乱的谷物或沙土等。条锄刀身窄小,用于小面积的深度挖掘,常用于土质坚固的地方,也常用来挖掘埋藏在土壤里的块茎植物木薯、马铃薯、甘薯、山药、芋头等。
当然,人类社会已走出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时代,农业生产在实现机械化、现代化的征途中高歌猛进,各种各样的大型农业机械正在替代着曾经广泛使用的传统农具。锄,也渐渐地退出人们的视野。但它对于人类社会在原始蛮荒时期提高生存能力,在农耕社会时期发展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在古诗中也可见一斑。锄的身影,在古诗中经常出现。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锄禾》,还有如东晋诗人陶潜《归园田居》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星月下扛着锄头回家歇息,平淡之中蕴含着优美的意境;唐代诗人王维《渭川田家》:“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描写农夫们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道上相遇,亲切絮语的悠闲生活场景;唐代诗人王建《励学》:“良田少锄理,兰焦香亦薄。”意指肥沃的土地,如果疏于耕种,兰花浓郁的香气也会减少,变得稀薄,以此来劝告人们要勤劳才能有所收获……这些诗句从侧面反映出在古代农业经济社会中,锄之常见、锄之常用,锄也就成为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的一种象征。在漫长的农业历史发展过程中,锄也不再仅仅是一种农具,而是中华农业文明的重要载体,闪耀在农业文明的灿烂星河中。
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材料以石、骨、蚌、木为主。西周时代出现了青铜锄并一直沿用到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兴起,使锄出现了重大变革:铁制锄头代替了木、石材料锄头,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这一时期的锄比较短小,使用时需要蹲下身来。到了汉代,由于冶铁业的大发展,铁制锄头更加普及,锄头的种类增加,质量也有所提高。此外,锄的柄加长,刃加宽,农人便可只需小幅弯腰,站在田间锄草,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劳累程度。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锄有这样的描绘:“其刃如半月,比禾垅稍狭,上有短銎以受锄钩,钩如鹅项,下带深袴,以受木柄,钩长二尺五寸,柄亦如之,北方陆田举皆用此。”这种锄是北方农村的常见形式。明、清时期锄头较之元代变化不大,但仍有改进,如漏锄的出现。漏锄比一般的锄稍小,刃宽9厘米多,刃边缘至中空处约3厘米。它的特点是锄地不翻土,锄过之后,土地平整,有利于保墒,使用轻便。
锄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直到现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可见到锄的使用,根据其形状、构造、质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板锄、薅锄、条锄三种。板锄宽20厘米左右,高比宽略长,锄刃较为厚重。主要用于大面积的浅度挖掘,比如土地的松土翻种。薅锄刀身宽大而锋利,高度小于宽度。有的略有弧度,呈月牙形。有的没有弧度,刃口平直。薅锄较之板锄略为轻薄,有铁柄,用于与木柄的衔接。其主要用于地表的铲掘工作,比如铲除地面的杂草,收拢地面散乱的谷物或沙土等。条锄刀身窄小,用于小面积的深度挖掘,常用于土质坚固的地方,也常用来挖掘埋藏在土壤里的块茎植物木薯、马铃薯、甘薯、山药、芋头等。
当然,人类社会已走出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时代,农业生产在实现机械化、现代化的征途中高歌猛进,各种各样的大型农业机械正在替代着曾经广泛使用的传统农具。锄,也渐渐地退出人们的视野。但它对于人类社会在原始蛮荒时期提高生存能力,在农耕社会时期发展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在古诗中也可见一斑。锄的身影,在古诗中经常出现。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锄禾》,还有如东晋诗人陶潜《归园田居》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星月下扛着锄头回家歇息,平淡之中蕴含着优美的意境;唐代诗人王维《渭川田家》:“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描写农夫们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道上相遇,亲切絮语的悠闲生活场景;唐代诗人王建《励学》:“良田少锄理,兰焦香亦薄。”意指肥沃的土地,如果疏于耕种,兰花浓郁的香气也会减少,变得稀薄,以此来劝告人们要勤劳才能有所收获……这些诗句从侧面反映出在古代农业经济社会中,锄之常见、锄之常用,锄也就成为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的一种象征。在漫长的农业历史发展过程中,锄也不再仅仅是一种农具,而是中华农业文明的重要载体,闪耀在农业文明的灿烂星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