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林业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体而言,我国林业建设涉及生态、经济、社会三种利益,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探讨林业发展对策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摆在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面前,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的重视。本文针对我国林业建设的现状,尝试从不同的方面探讨林业建设的发展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我国林业建设朝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林业建设现状;林业发展;对策
【引言】:
一个科学合理的林业体系,对于林业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更彰显了林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家经济制度的改变,林业建设也由传统的经济式林业发展逐渐朝向现代式林业发展转变,实现了以生态发展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还会持续很长时间,是未来我国林业建设的主要思路。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生产木材产量超过1亿平方米,林业生产总量超过1000亿。林业建设开始走產业化道路,比如生物发电、生物酒精、生物柴油等,与此同时,林业已经成为了部分地区的支柱性产业。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林业建设既拥有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1.我国林业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上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林业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林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但是,我们也应该居安思危,在林业建设大好发展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就我国林业发展现状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未能充分认识到林业自身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依然缺乏对林业建设工作的合理设置,对林业建设成果的保持力度不够,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对林业生态加大维护和管理的力度,最大限度地避免林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损失。
其次,非林业建设用地现象不断涌现。伴随我国房产业规模的扩大,一些地方政府利欲熏心,为了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把林业建设用地作为建筑用地,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国家总体的方针政策相违背。
再次,林业建设的质量有待提高。目前,我国林业建设一味的追求规模和面积,对林业建设的质量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还存在着工艺技术守旧、树种分布不合理以及树种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最后,林业建设管理效率低。管理工作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林业建设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职能不明确,部门配合不协调等问题。
总之,未能充分认识到林业自身的发展,非林业建设用地现象不断涌现,林业建设的质量有待提高以及林业建设管理效率低是我国林业建设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足够的重视。
2.林业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首先,规范林业保护制度。近年来,环境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应该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加强林地保护,完善林地保护相关制度,严格贯彻落实政府部门所制定的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林地的法制化建设。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使用法律的手段,保护林地权益,加强保护林地的法律宣传,普及保护领地的重要性,从思想层面提高人们保护领地的意识,保护林地可以说是千秋万代的大事件。
其次,统筹林业建设的发展与规划。加强林业建设是全球环境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举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林业建设、科学合理开展全国林地建设布局,避免由于地方利益而破坏了整体的林业建设布局规划,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成本浪费。因此,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加强林业建设的管理、调配,及时化解不同部门在工作中出现的矛盾,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林业建设大局的系统性。另外,加强林业建设保护工作,由国家林业局成立专门部门,实行责任到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权责制度和处理办法。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把好林业建设的质量关,为了确保林业建设的质量,实行奖惩制度,积极推进林地建设质量。
最后,把生态经济意识融入林业建设中。众所周知,林业建设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生态问题,发展生态经济。但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态经济建设是不可取的,经济始终排名在生态之后。因此,相关领域林业建设工作者要树立生态首位的意识,强调社会、自然和经济之间的和谐统一,在相互协调之中抓住重点,既推动了生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保护了环境,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因此,把生态经济意识融入林业建设中,是社会各领域人士需要牢记于心的。
3.结语
总之,本文针对我国林业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尝试从规范林业保护制度,统筹林业建设的发展与规划以及把生态经济意识融入林业建设中三个层面,提出了我国林业建设发展的相关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推进我国林业建设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筱杰. 清水县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 中国林业产业, 2017,10(3):23-30.
【2】刘长乐, 赵眉芳.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与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J]. 中国林业产业, 2017,12(2):136-137.
【3】王燕琴, 陈洁, 顾亚丽. 中东欧地区林业发展现状及“16+1”合作前景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017,15(1):153-159.
【关键词】:林业建设现状;林业发展;对策
【引言】:
一个科学合理的林业体系,对于林业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更彰显了林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家经济制度的改变,林业建设也由传统的经济式林业发展逐渐朝向现代式林业发展转变,实现了以生态发展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还会持续很长时间,是未来我国林业建设的主要思路。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生产木材产量超过1亿平方米,林业生产总量超过1000亿。林业建设开始走產业化道路,比如生物发电、生物酒精、生物柴油等,与此同时,林业已经成为了部分地区的支柱性产业。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林业建设既拥有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1.我国林业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上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林业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林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但是,我们也应该居安思危,在林业建设大好发展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就我国林业发展现状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未能充分认识到林业自身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依然缺乏对林业建设工作的合理设置,对林业建设成果的保持力度不够,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对林业生态加大维护和管理的力度,最大限度地避免林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损失。
其次,非林业建设用地现象不断涌现。伴随我国房产业规模的扩大,一些地方政府利欲熏心,为了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把林业建设用地作为建筑用地,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国家总体的方针政策相违背。
再次,林业建设的质量有待提高。目前,我国林业建设一味的追求规模和面积,对林业建设的质量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还存在着工艺技术守旧、树种分布不合理以及树种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最后,林业建设管理效率低。管理工作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林业建设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职能不明确,部门配合不协调等问题。
总之,未能充分认识到林业自身的发展,非林业建设用地现象不断涌现,林业建设的质量有待提高以及林业建设管理效率低是我国林业建设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足够的重视。
2.林业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首先,规范林业保护制度。近年来,环境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应该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加强林地保护,完善林地保护相关制度,严格贯彻落实政府部门所制定的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林地的法制化建设。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使用法律的手段,保护林地权益,加强保护林地的法律宣传,普及保护领地的重要性,从思想层面提高人们保护领地的意识,保护林地可以说是千秋万代的大事件。
其次,统筹林业建设的发展与规划。加强林业建设是全球环境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举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林业建设、科学合理开展全国林地建设布局,避免由于地方利益而破坏了整体的林业建设布局规划,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成本浪费。因此,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加强林业建设的管理、调配,及时化解不同部门在工作中出现的矛盾,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林业建设大局的系统性。另外,加强林业建设保护工作,由国家林业局成立专门部门,实行责任到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权责制度和处理办法。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把好林业建设的质量关,为了确保林业建设的质量,实行奖惩制度,积极推进林地建设质量。
最后,把生态经济意识融入林业建设中。众所周知,林业建设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生态问题,发展生态经济。但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态经济建设是不可取的,经济始终排名在生态之后。因此,相关领域林业建设工作者要树立生态首位的意识,强调社会、自然和经济之间的和谐统一,在相互协调之中抓住重点,既推动了生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保护了环境,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因此,把生态经济意识融入林业建设中,是社会各领域人士需要牢记于心的。
3.结语
总之,本文针对我国林业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尝试从规范林业保护制度,统筹林业建设的发展与规划以及把生态经济意识融入林业建设中三个层面,提出了我国林业建设发展的相关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推进我国林业建设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筱杰. 清水县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 中国林业产业, 2017,10(3):23-30.
【2】刘长乐, 赵眉芳.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与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J]. 中国林业产业, 2017,12(2):136-137.
【3】王燕琴, 陈洁, 顾亚丽. 中东欧地区林业发展现状及“16+1”合作前景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017,15(1):15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