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光固化3D打印成型误差分析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skateco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SLA光固化3D打印的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结合实际打印中出现的误差问题进行探究,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并提出优化方案。这对提高SLA光固化3D打印的模型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光固化;3D打印技术;误差分析
  1 工作原理
  立体光固化(简称SLA)作为最早出现的3D打印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尺寸精度高特点。[1]该3D打印技术使用的材料包含成型材料和支撑材料。成型材料为光敏树脂,支撑材料包含石蜡、水溶性材料等。[2]光敏树脂由于其材料特性,在一定强度和波长的紫外光照射下可以从液态变为固态。紫外光束的移动轨迹受成型数据的控制,在光敏树脂表面进行逐点扫描,使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顺序凝结。[3]完成前面的凝结后,打印头上升固定高度重复上述过程,层层堆叠,直到模型打印完成。[4]
  2 工艺过程
  2.1 前处理过程
  SLA光固化3D打印的前处理过程即为模型加工数据的准备过程。[5]首先,需要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立空间模型,也可以通过逆向扫描的方法。建模完成后导出STL文件,并将STL文件导入SLA光固化3D打印控制软件中,对模型进行打印布置,即在打印平台内,合理地布局各模型的位置;需要兼顾打印时间、材料消耗和打印质量等因素。[6]布置好模型后,前处理过程结束。
  2.2 成型过程
  SLA光固化3D打印的成型过程即为模型制作过程。以projet-5000快速成型机为例,模型进行3D打印前需要等待成型材料和支撑材料融化。准备就绪后,计算机将前处理过程中生成的加工数据传送给3D打印机,模型打印开始。计算机控制的UV光束对喷射出的液态树脂进行有序扫描,被扫描区域的液态树脂固化成型,完成一层薄截面的扫描后,成型平台下降一定高度,不断循环上述过程,直到成型件完成。
  2.3 后处理工艺
  SLA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工艺是将光敏树脂和支撑材料进行分离。以支撑材料石蜡为例,其通过失蜡法进行分离。第一步,将成型件放入冰柜中进行冷却,使光敏树脂完全固化。第二步,把模型放入烘箱中加热,除去模型表面大部分石蠟。第三步,通过油浴进一步除去模型表面及凹槽处多余的石蜡。第四步,使用超声波清洗机洗去模型表面黏附的油渍。
  3 成型误差
  3.1 光学误差
  SLA光固化3D打印机由复杂的光学系统组成,光学系统的误差对成型精度有重要影响。在立体光固化成型过程中,成型系统的最小单元是成型光点,实质是一个微小直径的光斑。模型就是光斑扫描后一系列包络线形状的固化点。光斑直径直接影响成型精度,光斑直径越小,成型精度越高;直径过大,模型的细部特征将无法体现。同时,由于光斑不能近似为光点,其打印出的实际轮廓要比模型轮廓大光斑半径的距离,造成光学误差。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通过光斑补偿的方法,让光斑向模型轮廓内部移动光斑半径的距离,即可提高模型的成型精度。
  3.2 扫描误差
  SLA光固化3D打印设备的光束扫描方式与成型误差有紧密联系。光束扫描方式分为Z字形扫描、跳跃光栅式扫描和螺旋式扫描。Z字形扫描:扫描路径均是平行的,在轮廓线内沿平行路径往返填充,打印效率高,适用于快速模型打印。但如果成型件有型腔部分时,Z字形扫描需要多次跨越型腔部分,空行程变多,液态树脂固化出现拉丝现象,成型精度降低。跳跃光栅式扫描:扫描路径均是平行的,在轮廓线内沿间隔路径填充。采用此种扫描方法可以使需要固化的区域完全固化,减少了因为固化不均匀引起的内应力变形。但是成型时间变长,适用于结构稳定性要求较高的模型。螺旋式扫描:由内而外或者由外而内进行填充。此种扫描方式过程复杂,打印效率低,但是成型效果非常好,表面精度高,适用于高精度模型打印。因此,模型打印前,需要根据模型的特征和质量要求,设置合适的光束扫描方式,减少扫描误差。
  3.3 后处理误差
  SLA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过程也容易产生误差。以失蜡法为例,失蜡法去除支撑材料的过程,需要对模型进行多次加热,包括80°的烘箱加热和60°的油浴加热。每一步加热过程都会对模型的内应力产生影响,引起材料的变形,包括翘曲、开裂等。因此,后处理工艺需要控制好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在彻底分离石蜡的同时避免成型件的受热变形。在失蜡法过程中如果出现模型翘曲、开裂等缺陷,可以通过降低烘箱和油浴的温度,或者使用外力来恢复模型原型,减少后处理误差。
  4 结语
  本文介绍了SLA光固化3D打印的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对SLA光固化实际打印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优化方案,对提高模型打印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琛,蒋玉婷,陆雪亿.拼合蛋椅模型的设计与制作[J].艺术科技,2019(09):71.
  [2] 瞿娟,郁舒兰.表情包的形态语义分析和认知[J].戏剧之家,2019(04):222-223.
  [3] 蔺秀媛,闫小星,尹太玉.多功能卧具设计分析[J].艺术科技,2019(07).
  [4] 第烨,靳文奎.基于老年人怀旧倾向的交互产品设计研究[J].戏剧之家,2019(14):141-143.
  [5] 高玲玲,徐伟.缩短有限定制沙发平均生产周期的方法研究[J].家具,2019,41(2):13-17.
  [6] 姚月姝,祁忆青,王丹.冬季室内有害挥发物释放特征及防治措施[J].家具,2018,39(2):11-14+23.
  作者简介:王琛,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工程。
其他文献
主持话语:畲族是明清以还中国东南地区的主要少数族群。本期三篇论文所涉及的对象都与闽东畲族有关。《关于畲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一些思考》初稿宣读于“2012畲族文化国际学术
新近出版的《福建省畲族档案资料选编》搜集了部分珍贵史料,比较真实地反映了1949年前后福建省畲族的社会文化面貌,与今日状况相对照,可以见出其人口、生产、服饰等已发生巨
探讨别嘌醇过敏综合征并神经系统损害1例,为临床使用别嘌醇提供参考。从1例病例的用药过程进行分析,对别嘌醇过敏综合征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临床上评价肝功能!最常用的是Child-Pugh评分方法,但随着肝硬化相关手术及移植率的不断增加,人们逐渐发现Child评分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研究人员陆续采用新的评级方法如终
摘 要: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VR技术逐渐成熟,并开始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当下,如何使VR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成为人们面临的全新课题。本文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的VR技术为例,从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可行性分析入手,对VR技术与专业教学的融合进行详细的探讨。此次研究明确VR技术的重要性,从而使其能够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进行有效结合,进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
目的 回顾性分析80例硬膜外麻醉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硬膜外麻醉术后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治疗患者4 447例为研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A组与B组,A组34例
目的:比较研究白内障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与超声乳化治疗的效果和可靠性。方法随机的将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6例分成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多项生化指标水平,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DBL、TBIL、TBA、AL
摘 要:本文主要以哈萨克斯坦萨满音乐中库布兹琴演奏乐曲为研究对象,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与分析,从乐器、旋律、演奏技巧这三个角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为大家介绍萨满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萨满音乐;库布兹琴;乐器;旋律;演奏  偶然间看到一首以“哈萨克斯坦萨满音乐库布兹琴”为题的乐曲视频,纯粹一人一琴的独奏。一名哈萨克女子倚坐在一堵荒园短墙前,两眼眯闭,以朴实无华的动作拉奏一把具有两根丝弦、葫芦瓢状共鸣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