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的思考

来源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zh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是顺应时代要求、适应教学规律的必然举措。本文以重庆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为例,在总结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做法与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抓品牌、造基地、加宣传、提师资、增形式是社会主义学院进一步开展和推广现场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经验;思考
  中图分类号:D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3)02-0091-06
  一、社会主义学院开展现场教学的意义
  现场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把教学地点搬出课堂外,深入到实践地点、历史发生地进行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场教学被广泛地应用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是指教学人员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统一战线文化历史资源基础上,把有关统一战线的名人故居、活动场所、办公地点等历史遗迹作为教学环境和教学素材,将学员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通过真切的临场感、真挚的情感、真诚的沟通来提升学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增进政治共识的教学活动。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对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适应教学规律等具有突出意义。
  (一)开展现场教学有助于培养一支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奋斗的优秀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奋斗的优秀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离不开对党外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历史的宣传与教育。当前,我国处于大变革、大变动时期,人们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因此,宣传和传承中共与党外代表人士共同奋斗的历史愈显必要。以民主党派为例,当前新一代的民主党派人士逐渐成长起来,但他们对本党派历史知晓不多,对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同舟共行、荣辱与共的精神难以透彻把握。开展现场教学,让学员了解老一辈民主党派人士如何与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岁月中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而矢志不渝,即便付出生命代价也绝无反悔的精神,从而巩固共同的思想基础,增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政治共识,并通过现场教学促进党外代表人士与中国共产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二)开展现场教学是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学院教学改革的需要
  党外人士是非常庞大的群体,涵盖党派、民族、宗教、阶层、海外五大方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各界人士,因此他们对教学的需求不可能相同,无视这样的客观规律,教学很难达到应有效果,而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必须注重对教学方式的创新。2010和2012年先后出台的《2010- 2020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4号)都明确提出要创新教育培训方法以增强教育培训实效。两份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对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为各级社会主义学院教学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具体思路。《纲要》明确要求除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以外,社院教学要逐步采用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方式。现场教学法综合了互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检式等教学方式的特点,利用现场教学资源点进行的新形式教学,在社会主义学院探索教学法改革、提升培训实效等方面具有开拓性意义。
  (三)开展现场教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现场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是改变了过去“一方说,一方听”的教学模式。在现场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学人员还是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这切合了现代教育中的“主体间性”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思想能够做到交流与沟通,且处于交流、沟通、对话系统中的双方都是具有主体地位、能够发挥自身主体性的个体,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主体—客体”与“主体—中介—客体”的绝对依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间的相互合作、平等交流的关系。在现场教学中,无论是教学人员还是学员均是主体,而共同的客体就是教学资源点及其周边环境。这样的教学角色易于打破既有模式,既能够促进双方在语言层面上的畅快交流,又能在思想、情感上进行实质性的碰撞、沟通与理解。
  二、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在开展现场教学中的探索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正式提出了“同心思想”,这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的最新发展。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随之号召统一战线要“沿着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老一辈团结奋斗的足迹重温历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始终做到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1]。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借此契机,利用重庆丰富的统一战线文化资源和浓厚历史底蕴,探索开设现场教学系列课程,现对我们两年多的探索经验总结如下。
  (一)开辟现场教学基地
  重庆市统战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我院自2011年开展现场教学以来已把位于重庆上清寺和中山四路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桂园、周公馆等点开发为较为成熟的现场教学基地。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多党合作教育基地。它以历史上著名的“民主之家”——特园为基础修建而成。特园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创造性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民主同盟和民革前身之一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诞生地。桂园是原国民党上将张治中先生的公馆,重庆谈判时期是毛泽东办公会客、宣传和平主张、亲自做统战工作的地方,著名的“双十协定”也于此签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周公馆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城内秘密驻地,周恩来、王若飞、邓颖超、董必武等革命先辈在周公馆广泛会见中外各界人士,就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方针政策、国际国内重大问题与他们广泛交换意见,团结了广大爱国民主党派、团体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建提供了实践条件。这三个点特色鲜明,在历史上的知名度甚高,又相隔较近,因而选择这些点:一可以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二可以进行连贯讲解,把内容从单独的“点”提升至“片”,让学员的感受更加丰富、具体。   (二)在各级班次中安排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作为我院教学法探索的一种形式,经由我院教务处、教研室和重庆市委统战部干部教育培训处三方协商,把现场教学作为必修课安排进教学计划中,包括较高层次的各区县政协副主席班,各级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班以及民族班、宗教班等。各地社会主义学院到我院开展“异地交流、办班”时,在时间充裕情况下都会尽可能安排现场教学课。这一举措为现场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教学载体和稳定的教学对象,为不断打磨和精炼现场教学提供了条件。
  (三)精心设置教学过程
  1.材料的筛选与教案的准备
  教学过程的第一步首先要开展备课,这就需要对不同的材料加以筛选和梳理,并结合教学主题,精心构思。我们在材料组合上特别注意结构是否严谨、脉络是否清晰,同时在整体内容布局上形成层层推进、抽丝剥茧,摆出论点,引出主题。以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馆为例,除了一楼的序厅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外,其余三层分别介绍了八个民主党派历史和两个界别史(工商联与无党派人士)以及特园旧址——康庄。如此众多的信息和材料要求我们在设置教案时必须注重筛选,理出重点。在对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的历史进行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认为陈列馆虽然文物众多、展陈全面,但就全国范围而言,很多的党外人士等是慕名特园而来的,他们对特园有着较为强烈的了解愿望。因此,在打磨现场教学教案时就选择以“特园”为主轴,以特园在历史上的作用、地位,围绕特园抗战时期的活跃——建国后的劫难——现今的重放辉煌这一主线,逐渐将民主党派历史以及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必然性一一展现出。这样既能使得学员有很深的临场感和代入感,又能避免空洞的说教并获得学员的共鸣。
  2.配备教师力量
  教师是开展现场教学的基础。为了打造好现场教学,我们在每个现场教学点都配备了1-2名教师,教师之间采取公共备课、互相听课、互提建议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以分管副院长为领导,教研室主任牵头成立现场教学质量评估小组,对现场教学质量进行跟踪和提出改进意见。
  3.注重互动交流
  现场教学的一大特色就是互动交流。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设置不同的讲解顺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由学员经讲解员带领参观场所以后,由我院教师对教学点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第二种是由我院教师先行讲解,然后再经由讲解员带领参观。两种方式的差别不仅仅在讲解的次序,而是对学员需求的精准分析和把握。前者主要针对的是对资源点基本不了解的学员以及重庆以外地方人员,他们往往对参观地具有极大的参观热情和了解的期望,以先参观后讲解的方式有助于使他们系统吸收参观中所接受到的信息并有所升华。后者主要针对的是对资源地有一定的了解,或者需要听出新意和深度的学员,以推动他们在参观时更为系统的思考。二是充分“预热”。在学员参观资源点以前,都会先安排一次有关民主党派史或多党合作历史的课程,使学员对整体的历史有一个较好的把握。三是在将学员引入现场后,由教师分三步与学员展开互动,在讲解前、中、后三个时期与学员就某一问题或某一观点,或整体情境展开充分讨论与引导,以提问或者教师点评等形式开展交流。
  4.注重反馈
  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学员反馈密切相关。我们在开展现场教学过程中注重收集学员对现场教学的意见、建议、评价等,并由教师将反馈意见定期进行汇总并写出具体的总结报告,以供改进教学参考之用。
  三、重庆社会主义现场教学的经验
  (一)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是前提
  首先,根据资源点的特性锤炼最为合适的主题。比如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的主题是感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风雨同舟、齐心协力的历史精髓,而桂园突出强调毛泽东个人魅力、民主人士在当时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与合作以及重庆谈判对整个中国时局的影响力,周公馆则全面展现周恩来的统战方法与艺术。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统一战线对象的不同,安排最为合适的授课点。对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非公经济人士主要安排在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周公馆开展现场教学;对于少数民族人士和宗教界人士、港澳台和海外代表人士则主要侧重于去桂园;党内干部选择特园开展现场教学,让我们党员同志能够通过参观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历史必然,统战系统干部一般在参观完特园还要参观周公馆,领略周恩来等人的统战魅力,对于提升他们今后的统战工作大有裨益。当然随着教学资源点的不断扩充,未来教学的针对性将会进一步细化和加强。
  (二)快速营造教学所需情境氛围是重点
  现场教学以“史”为基础、“以物载人”、“以情动人”,所以历史情境(氛围)的营造是提高现场教学效果的重点,能否使学员在进入场馆后就能被浓厚历史感包围是检验现场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开展现场教学过程中依赖于两点:一是对现场教学点的包装,即对现场教学点进行复原基础上的再创造,如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大厅里的大型雕塑“风雨同舟”,以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张澜在内的数十位统战名人的集体雕塑铺开展示,或站或坐,极具有视觉冲击力,这样就能把观众快速带入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这种情景的创设是辅助后期教学开展的重要隐形条件,能潜移默化改变学员的参观心态并间接作用于学员的心理认知;二是教学人员的情感渲染力及表达力。“现场教学应在真懂、真信、真情感悟的基础上,必须保持旺盛的精力,持久的热情,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来真情传播”[2]。
  这就要求教学人员在选择讲稿时对各种素材精心挑选及再创造,做到对历史事实和材料既要精简、浓缩,又要能突出历史背景、烘托氛围。教学人员在表达上要少用官话、套话,在做到语言准确情况下,多说实话、新话,灵活运用成语、俗语等丰富语言内容,拉近与学员之间的距离,同时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语速要适中,并有抑扬顿挫感,不能平滑无生气。讲解的高潮部分应有激情澎湃之感,如“浪击堤岸”,对人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学员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关键
  互动交流是检验现场教学的关键,缺少互动交流则会让现场教学的价值难以充分体现。互动交流的形式有很多,比如教师讲解、点评,个案分析,重点评介等,但主要的还是通过提问层次递进,引出真理。这就需要教师用极高的现场引导力、情绪掌控力对现场进行控制,同时以切合实际、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起众人的思考。比如我们在对“特园”进行讲解的后期,会将特园从抗战时期的兴盛到“文革”时期的被毁坏再到如今的重放光彩这一历程说出,然后抛出一个问题:“这样一种循环到底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一般学员对这个问题都会有自己的见解,但又不能准确表达出来。给学员进行一定时间思考以后由教师进行一个简短启发:“凡统一战线兴盛,中国的发展道路必然是一帆风顺;而统一战线遇到挫折,中国的发展道路必然遭受挫折”。学员借此可以迅速理清思绪,思想上脱离“特园”的狭小范围,引导他们从更高层面理解和认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历史传统与优越性,促进更深层次的共鸣。
  (四)优化教学布局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途径
  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班一般以短期培训为主,往往能够给现场教学的时间只有半天时间,而现场教学点的分布又多是分散、不连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优化教学布局上下大功夫,针对不同的班次和学习兴趣精心设计现场教学的主——重——次——轻次序,否则就会变成一窝蜂式的参观,学员往往在参观前两个点兴趣盎然,到后面点时就显得有点疲惫、甚至是不耐烦。所以,把有限的资源进行有序组合,以一次参观、一个主题为原则不断优化各教学点的布局,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上要形成前后呼应之式,使学员充分吸收各点的精华所在。
  (五)后勤组织服务、管理到位是保障
  教学管理部门要在编制教学计划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安排教学计划,在远距离开展现场教学过程中,根据班次的不同和人员数量做好参观前后的组织、后勤服务工作,并有应对突发事件和情况的预案,以确保教学工作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完成。
  四、今后进一步打造现场教学的思考
  当然我们在开展现场教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诸如对现场教学的认识度、重视度不够,教学基地过少以及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难以达到最大效果等。今后进一步提升现场教学实效,我们认为可以从“抓品牌、造基地、加宣传、提师资、增形式”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现场教学作为一项品牌来抓
  正如党校、干部学院等打造的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红色现场教学品牌一样,社会主义学院在打造现场教学过程中起步虽晚,但只要有营造品牌意识,不断从品牌开发、品牌宣传、品牌维护、品牌扩大等方面入手打造符合自身特色、气质的现场教学,就一定能够实现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的质量化与规模化的效应。目前,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在打造现场教学过程中,一直是朝着营造品牌的目标出发,以“开发求精、宣传求力、点片结合、多点联动”的要求不断推进现场教学的整体特色。我们把开发的现场教学系列课程统称为“同心·现场教学”,配合重庆市委统战部打造的“同心·第二课堂”。只有不断提升对现场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以持之以恒的决心来抓现场教学,我们的现场教学才不会变成教学改革中的试验品。只有以营造品牌的态度来实践现场教学,才会真正抓住现场教学的根,最终让它大放光彩。
  (二)精心打造现场教学基地
  社会主义学院开课由于场地过少,往往是将几种不同班次的学员集中到一起上课。这样在进行现场教学的过程中,授课对象层次和需求多样化必然难以满足。只有下大力气扩充现场教学基地,精心打造基地,注重教学细化与分层,才能提高教学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学人员要熟悉本地的统战文化资源,能够善于发现和打造现场教学点。以重庆为例,除上面已经提及的几个点外,还有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红岩村)、郭沫若故居、张自忠烈士陵园、张治中故居、宋庆龄故居以及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革命纪念馆、抗战历史博物馆等一批景点,今后都将逐步纳入到我们的现场教学中。但是我们仍然在不断致力于开发“潜在”的资源地,比如重庆园博园内的以弘扬统一战线历史和精神为主旨的园林“同心园”和正在着手重建的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在渝旧址、中华职教社社史陈列馆等,本着“成熟一个、打造一个”的原则,不断扩充教学资源地。此外,在开辟现场教学点时社会主义学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联合当地统战部或相关部门寻找与名人故居、办公场地等有关的统一战线历史文化资源地,并编撰在册,协助制定保护开发计划,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争取列入当地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和财政预算中。在恢复和重建这些遗址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学院相关教学人员要参与进去,尽量在修缮过程中考虑进现场教学的一些需求,以实现教育场所价值的最大化。
  (三)有针对性地加大宣传力度
  一方面是联合当地统战部、宣传部,利用新闻媒体、网站等加大对现场教学点的宣传,不仅要让统一战线成员了解这些丰富的资源,也要使统战系统外的人能够了解这些历史资源文化,进而激发他们的参观热情,推动统战文化向广大群众传播。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其他社会主义学院的宣传。目前,各地社会主义学院之间存在大量的相互交流和来往,异地办学也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学院办学的一种模式。相邻省份或区域的社会主义学院联合起来,构建统战文化资源共享机制,在短时间内让异地学员深入了解当地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统一战线优良传统,让他们“慕名而来”、“满载而归”。这既弘扬了统一战线光辉历史和民主人士的高尚情怀,又扩大了现场教学的覆盖范围,加强了社院之间的联系,活跃了当地经济,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四)着重提高教师力量和水平
  制约现场教学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师的配置。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坚持“兼职为主、专职为辅”的原则,专职教师本身在社会主义学院教师队伍中所占比较低,且都承担了一至两门主干课程,开展现场教学,抽调一部分师资力量参与其中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在课程不断优化和提升过程中往往造成教师的巨大压力。而有些教师认为“现场教学是辅课”,也不愿意在现场教学上花大精力,长此以往不利于课程的质量提高。所以,着重提高教师力量和水平是提高现场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学院在开展现场教学时可以配置1-2名专职现场教学老师,由专职教师负责现场教学的内容设计、现场讲解、现场秩序维护等,并注重对这些教师的培养,将教师送往高校、其他兄弟院校或党校进行深造和学习,或组织观摩已经成熟的现场教学形式,不断加强现场教学的人才队伍建设,做到精益求精。
  (五)不断探索新的现场教学互动形式
  一些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在开展现场教学中仍以介绍式、游览式教学为主,这样一种以参观代替培训,以讲解代替教学的方式缺少了互动精髓,从根本上背离了现场教学本意。要真正提高现场教学实效,必须不断探索完善现场教学互动形式,除了将已有的递进提问、教师点评等方式继续深入优化以外,还要开发出新的现场教学形式。比如体验式现场教学模式,通过让学员在特定场合扮演特定角色增进学员对历史认知,或者由学员中的一部分担当起现场教学的组织者与讲解者角色,开辟学员之间互相交流的新形式等。只有不断创新教学互动形式,我们的培训实效才会不断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杜青林.重温历史,同心同行——统一战线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N].人民日报,2012-05-30.
  [2] 魏清源.现场教学须在"五精"上下功夫[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1).
  责任编辑:汪守军
其他文献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对美国发展史来讲,是一历史性的事件和标志性的节点。通过对关于美国是否走向衰落的相关论文进行分析,总结出美国政界、经济界和学界精英对这一命题的基本结论:美国硬实力和软实力并未走弱,而是类似于中国等其他实体权力资源不断增强。尽管面临国内外诸多问题与挑战,但依其强大的复兴能力、战略调整能力和基础优势,在国际秩序和体系中仍占据中心位置,其参与和领导全球事务的能力依旧卓越。在构建中美
期刊
国力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在后冷战时期,澳大利亚主动引导和推动澳美同盟的深化与强化。在“印太战略”建构中,美国发挥了主导作用,澳大利亚则扮演了紧密追随和积极推动的角色。澳大利亚对澳美同盟的追逐和对美国在印太地区霸权体系与秩序的护持有深刻的内生动力:澳大利亚国内政治斗争激化、澳美同盟带来丰厚经济利益、澳美同盟帮助澳大利亚实现“中等强国”之梦;也有明显的外生动力:美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压力。澳大利亚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科技、人才和文化激烈竞争的世纪,说到底是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单个家庭、企业或者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适应新时代发展自我提升的内在要求。我国对创新的重视不断激励和鼓舞着我国创新事业的发展,然而相较于美国较为完善和体系化的鼓励创新、培养创新能力、保障创新的制度来讲,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陷。改革和完善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打造创新文化
期刊
摘要:县级政府是国家进行统治和治理的基础,民众对县级政府的政治认同关系到整体社会稳定。基于重庆市三个区县的实证分析发现,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和对县级政府的信任度较高,对县级政府的工作满意度还有待提升。只要继续改善和提升政府工作绩效,维持县域政治稳定仍然具有相当的民众认同基础。但是,民众倾向于将社会问题归因为县级政府的“归因导向”极易将县级政府推向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为此,县级政府仍然需要提升政府公
期刊
摘要:“同心”思想作为统一战线的特殊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统一战线的集中体现和创新发展,是统一战线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明旗帜。  关键词:“同心”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战线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3)02-0022-06  一、“同心”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根本关联性  (一)“同心”思想与社会主义核
期刊
摘要: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体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初衷,体现科学性与价值性、包容性与针对性、学理性与大众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遵从上述原则并结合考虑意识形态策略、概念形式、社会接受心理等因素,“公正、和谐、幸福”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最为重要的概念。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和谐;幸福;凝练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统一战线服务民生的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战线服务民生的重要性、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主要途径方式。  关键词:统一战线;服务民生;途径思考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5-0010-05  统一战线服务民生,是时代赋予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
期刊
摘要:“一国两制”是目前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方案,也是重要的指导原则和政策底线。由于台湾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未来应该在“一国两制”基本原则下,通过对“港澳模式”的突破和发展,建构解决台湾问题的“台湾模式”。国家结构理论的视角对“台湾模式”的模式建构和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这也是在两岸统一问题上,比较符合两岸关系现状和双方共同利益的较佳方案。  关键词:两岸统一;“一国两制”;“台湾模
期刊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奇迹”形成的重要原因。它为“中国奇迹”的形成开启了时代背景、提供了制度基础、构建了社会环境、奠定了群众基础。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奇迹;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6-0060-03  “中国奇迹”是
期刊
摘要: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宗教慈善组织广西佛教济善会为研究样本,对宗教慈善组织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社会意义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管理创新视域对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规范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建设。  关键词:宗教慈善组织;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意义;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D632.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