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部分语文教师认识走向一个极端,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教学活动预设,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挖掘学生潜能,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文本预设,为“导学”预备材料
小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积累与发展期,语文学习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离不开文本,因为文本是教师实施语文教学的有效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效能。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文本进行预设,为教师的“导学”备足材料。
1.走进文本,全面把握
小学语文教师要化足课前功夫,深入地解读教材,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实际,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全面收集与文本相关的资料,以达到全面把握文本,为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创造更多实现的可能,教师才能在课堂做到游刃有余,胸有成竹。
2.走出文本,合理延宕
文本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是实施语文教学的载体。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立足于文本的基础上,又能够走出文本,进行合理的延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及向能力的转变。
例如苏教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我在对文本进行预设时,首先根据低年级的学情实际进行定位,再充分解读文本自身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对学生进行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盲人等教育,教学目标预设主要围绕三维目标。教学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背诵课文,促进学生语文积累。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知识内化与能力迁移,我主要预设下列拓展延伸:(1)情感碰碰车:学习完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今后假如你遇到像盲婆婆这样的残疾人,你会怎么做?(2)根据文本,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对扮演最佳学生授予“最佳扮演奖”。通过情感碰碰车,实现学生情感的迁移;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再次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文本进行深度互动。
二、学生预设,为“学习”预留空间
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中心,也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预设的关键,教师要将教学活动预设的重点从“备教”向“备学”转变,将预设的关注焦点细化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学习预留空间。
1.学生学情预设
学生预设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在学情解读基础上,语文教师要根据学习对象的学情实际,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学习能力提升空间等。小学语文教师既要从群体视角分析学情,还要善于从学生个体进行学情解读,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做到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学情预设。
2.学习活动预设
学生学习活动预设是教学预设的关键,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预设时,要根据学情特点与文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挖掘学生语文学习潜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要善于对学生活动形式进行预设,例如通过学案、问题探究等推动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在预设学习活动时,要善于从学生的视角进行有效预设,而不是从教师的高度审视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视角进行预设,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活动预设效率。
例如《天安门广场》这篇课文,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积累,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天安门广场》这篇课文主要以方位顺序来介绍天安门,并向学生介绍了天安门广场之所以闻名中外的原因。基于学生学情特点与文本特点,我在预设学生学习活动时,主要借助两个活动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环节1:小小老师
該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字典词典、网络等,对本文的生字词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做“小小老师”的活动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字词学习成果展示,采取活动的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字词的理解。
环节2:我来做导游
鉴于本文的文本特点,我对学生学习活动预设主要通过导游的学习活动形式,课前引导学生自主观摩导游视频,网络收集导游与关于天安门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立足于学生学习主体;在学生“导游”的活动项目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天安门的知识,也领会到本文在介绍天安门时的方位顺序,促进了学生信息整合能力的有效发展。
三、结合生成,为“学习”搭建舞台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预设并不意味着对课堂自然生成的摒弃,教学活动预设必须要与课堂自然生成结合起来,为学生语文学习搭建舞台,使课堂在预设下有序、有效推进,同时又不乏创造性,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灵动的空间。
1.基于预设高于预设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有效的学习离不开预设为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充分的预设,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流程、活动方式等,通过有效的预设,实现学生学习的有序性,搭建起学生思维舞动的大框架;然而,语文教师的预设又要高于预设,因为课堂是随机的,包含着无法预期的自然生成,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基于预设,又高于教学活动预设,构建开放的、严密的、富有弹性的语文课堂。
2.生成彰显学习个性
预设是一种教学预想,但是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课堂自然生成的价值。教师要对小学语文课堂的自然生成进行有效、充分的预想,尽可能考虑学生课堂可能出现的自然生成,以增强对学生课堂自然生成的预设,及早提出教学谋划,以最大化发挥自然生成的价值,使自然生成既具有突然性,又不超越预设,从而通过自然生成彰显学生的学习个性。
例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文章,通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表达出一个孩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对于这篇文章的预设,我们不能仅仅从一个中国孩子的视角进行预设,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孩子的普遍代表意义,要充分意识到这是世界人民的普遍心声。如果我们基于“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的高度对文本进行预设,学生课堂的自然生成便有了依托,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也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预设对于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教师唯有对课堂进行充分的预设,精心备教、认真备学,同时基于课堂预设,又高于课堂预设,将教学活动预设与课堂自然生成结合起来,构建有效、而不乏创造力的弹性语文课堂,将课堂聚焦于学生的学习,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王庄中心小学(215553)
一、文本预设,为“导学”预备材料
小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积累与发展期,语文学习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离不开文本,因为文本是教师实施语文教学的有效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效能。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文本进行预设,为教师的“导学”备足材料。
1.走进文本,全面把握
小学语文教师要化足课前功夫,深入地解读教材,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实际,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全面收集与文本相关的资料,以达到全面把握文本,为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创造更多实现的可能,教师才能在课堂做到游刃有余,胸有成竹。
2.走出文本,合理延宕
文本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是实施语文教学的载体。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立足于文本的基础上,又能够走出文本,进行合理的延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及向能力的转变。
例如苏教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我在对文本进行预设时,首先根据低年级的学情实际进行定位,再充分解读文本自身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对学生进行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盲人等教育,教学目标预设主要围绕三维目标。教学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背诵课文,促进学生语文积累。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知识内化与能力迁移,我主要预设下列拓展延伸:(1)情感碰碰车:学习完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今后假如你遇到像盲婆婆这样的残疾人,你会怎么做?(2)根据文本,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对扮演最佳学生授予“最佳扮演奖”。通过情感碰碰车,实现学生情感的迁移;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再次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文本进行深度互动。
二、学生预设,为“学习”预留空间
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中心,也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预设的关键,教师要将教学活动预设的重点从“备教”向“备学”转变,将预设的关注焦点细化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学习预留空间。
1.学生学情预设
学生预设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在学情解读基础上,语文教师要根据学习对象的学情实际,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学习能力提升空间等。小学语文教师既要从群体视角分析学情,还要善于从学生个体进行学情解读,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做到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学情预设。
2.学习活动预设
学生学习活动预设是教学预设的关键,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预设时,要根据学情特点与文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挖掘学生语文学习潜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要善于对学生活动形式进行预设,例如通过学案、问题探究等推动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在预设学习活动时,要善于从学生的视角进行有效预设,而不是从教师的高度审视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视角进行预设,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活动预设效率。
例如《天安门广场》这篇课文,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积累,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天安门广场》这篇课文主要以方位顺序来介绍天安门,并向学生介绍了天安门广场之所以闻名中外的原因。基于学生学情特点与文本特点,我在预设学生学习活动时,主要借助两个活动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环节1:小小老师
該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字典词典、网络等,对本文的生字词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做“小小老师”的活动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字词学习成果展示,采取活动的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字词的理解。
环节2:我来做导游
鉴于本文的文本特点,我对学生学习活动预设主要通过导游的学习活动形式,课前引导学生自主观摩导游视频,网络收集导游与关于天安门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立足于学生学习主体;在学生“导游”的活动项目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天安门的知识,也领会到本文在介绍天安门时的方位顺序,促进了学生信息整合能力的有效发展。
三、结合生成,为“学习”搭建舞台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预设并不意味着对课堂自然生成的摒弃,教学活动预设必须要与课堂自然生成结合起来,为学生语文学习搭建舞台,使课堂在预设下有序、有效推进,同时又不乏创造性,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灵动的空间。
1.基于预设高于预设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有效的学习离不开预设为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充分的预设,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流程、活动方式等,通过有效的预设,实现学生学习的有序性,搭建起学生思维舞动的大框架;然而,语文教师的预设又要高于预设,因为课堂是随机的,包含着无法预期的自然生成,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基于预设,又高于教学活动预设,构建开放的、严密的、富有弹性的语文课堂。
2.生成彰显学习个性
预设是一种教学预想,但是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课堂自然生成的价值。教师要对小学语文课堂的自然生成进行有效、充分的预想,尽可能考虑学生课堂可能出现的自然生成,以增强对学生课堂自然生成的预设,及早提出教学谋划,以最大化发挥自然生成的价值,使自然生成既具有突然性,又不超越预设,从而通过自然生成彰显学生的学习个性。
例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文章,通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表达出一个孩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对于这篇文章的预设,我们不能仅仅从一个中国孩子的视角进行预设,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孩子的普遍代表意义,要充分意识到这是世界人民的普遍心声。如果我们基于“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的高度对文本进行预设,学生课堂的自然生成便有了依托,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也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预设对于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教师唯有对课堂进行充分的预设,精心备教、认真备学,同时基于课堂预设,又高于课堂预设,将教学活动预设与课堂自然生成结合起来,构建有效、而不乏创造力的弹性语文课堂,将课堂聚焦于学生的学习,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王庄中心小学(21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