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当前高校网络安全、校园BBS论坛和大学生上网等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必须以创新精神加强高校网站建设与管理。对策如下:高校网站必须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高校网站要依法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高校网络安全,制止和防范网上有害信息传播,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高校网站 建设与管理 对策 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3-0017-03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7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播、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网络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群体,2007年《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是我国网民中最重要的组成人群,占总人数的32.3%,其中大学生是主体。高校网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展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建设丰富的网上教育教学资源,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服务人民群众,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建好了是阵地,用好了是武器,管不好就是问题。特别是当前高校网络安全、高校校园BBS论坛和大学生上网等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必须以创新精神加强高校网站建设与管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弘扬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笔者结合自己从事教育网站建设和对高校网络建设调研的情况,对高校网站建设和管理进行对策研究。
一、高校网站必须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
随着互联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网络媒体在反映和引导舆论方面具有传统新闻媒体不可替代的功能,在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上具有技术的先进性和文化的创新性,在舆论引导的特征和方式上具有空间的广阔性、个性化和私密性等特征。要研究网络媒体舆论导向的特点、方法及艺术,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具有挑战网络世界的激情和冲动,但思想和心理尚处在发展和成熟期,对是非的分辨能力相对较弱,自控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因此高校网站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网上多样性的思想意识,要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时反映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成就、举措和经验,遵循信息网络的特点和规律,依法办网、文明办网。在栏目设置、信息采集与发布上坚持弘扬主旋律,形成网上舆情强势,牢牢把握网上舆论话语权和主动权。要紧紧围绕高等教育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通过开展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大力宣传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高等教育事业克服基础薄、投入不足的困难,抢抓机遇,科学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支撑;大力宣传学校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发展方向以及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长期默默无闻、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针对大学生网民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以及学校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和措施,努力让大学生相信党和政府以及学校会切实维护他们的教育权益,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充分发挥网络的信息传播优势,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对高校发生的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学校网站要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真相、处理意见和处理结果,让正面声音主导网上舆论。要加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认真挑选那些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较强的文字功底、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了解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干部、优秀在校大学生、专家等组成高校网上评论员,主动介入校园BBS和校外一些网站的交互式栏目(论坛、贴吧、说吧、留言板等),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在网上就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参与评论,主动导帖、积极跟帖、适时结帖,及时发布正面观点,及时引导网上舆论,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各种负面影响。这是提高教育网站舆论引导水平的有效、实用的方式。2007年,江西省58所普通公办高校和10所民办高校建立了一支网上评论员队伍,全省高校网上评论员人数达300多人,这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尝试。
高校网站的栏目设计和内容选择要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运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为大学生成才服务。在网站建设中突出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要在教师指导下, 让大学生来完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各个环节,形成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网站运行长效机制。在技术上注重自主创新,组织开发一些科学性和导向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技术操作平台,为正面舆论发挥作用提供技术创新支撑;同时整合高校育人资源,如校报、校内电台和电视台等校园新闻资源,搭建校园网站新闻立体平台,精心打造网上党校、新闻视点、理论在线等栏目,建立形势教育资源库,建立起校内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立体综合信息平台。要坚持疏导的原则,加强双向互动,搭建让大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交流思想的平台,如开设BBS等具有交互性、开放性的栏目,校内电台、有线电视实现了网上的互联互通,学生可以在网上点歌、收听和收看,参与节目的互动;开设在线交流栏目,聘请心理学专家,学校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在线与学生交流。让大学生在网上真实地反映思想、反映意见,校长和教师直接在网上和大学生对话,对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出解答,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高校网站要寓教于乐,追求思想性、艺术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既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又通过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信息熏陶和感染大学生,做到润物无声。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站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多姿多彩的资源特色,增加影视、图像、声音等立体动感视觉在板块栏目中的比例,利用网上德育资源制作CAI德育课件,以生动、直观、立体、超文本的教材呈现方式,满足对大学生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开展各类主题网上征文、班级社团网页制作比赛和各种网上主题策划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技术和上网品位,让学生的创造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要把网上网下结合起来,开展社团和主题性、系列性校园文化活动,把网上的虚拟和网下的真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网上网下育人合力。
二、高校网站要依法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高校网站建设必须按照这一指示精神,依法建设和管理,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高校网络建设与管理要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网络信息和相应的服务遵循“谁发布,谁负责;谁承诺,谁办理”的原则。教育网站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教育部《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强建设和管理工作。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网站建设工作的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网站建设,带头学习、掌握、使用信息技术。要有专门工作班子,明确专人负责,在工作、人员、经费等方面对学校网站建设给予支持。要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从对高校调研情况看,大部分高校的党政领导班子明确了一名分管领导负责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在体制上网络信息中心负责建设和维护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平台,保证校园网络安全平稳运行;党委宣传部、党政办公室、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负责学校新闻网、学校主网站、专题教育网站、网络文化建设等。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网站工作人员都做到定岗、定责,原则上既要有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又要有新闻宣传采编人才。从事网站运行、维护、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教育教学管理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术素质。
高校网站要建立并严格执行上网信息审核制度,规范上网信息发布工作,确保网站的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实用。同时要建立健全的上网用户日志记录留存制度,电子公告服务信息巡查、个人主页信息审查制度,链接网站和聊天室有害信息检查制度,以及发现有害信息立即向主管机关报告制度等。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对高校网站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并定期发布监测结果。如发现问题,立即通知有关单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加强高校网络安全,制止和防范网上有害信息传播,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网络传播技术对当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我国信息化的进程中,难免为反社会主义的一些人所利用,他们在网上传播一些不健康、黄色的、封建迷信的内容;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来乱我、毁我,不良分子不断发来造谣污蔑、煽动闹事的电子邮件;网上不良信息日渐增多,聊天室、BBS上谩骂盛行,庸俗的、黄色的等有害信息时时出现等等。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超越现实却能满足感官刺激的网上生活,对于涉世未深而又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有极大的诱惑力。大学生如果在网上长期得不到正面文化的正确引导,大量接受互联网有害信息的侵害,就会因此而误入歧途。报刊上不时报道一些大学生“网恋”、“网迷”、“猝死网吧”等案例;个别高校网站监管不严,对有害信息处理不及时,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些现象实在是触目惊心!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他们上网是适应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如果让我们的大学生成了网上西方反动、黄色文化等有害信息的“俘虏”,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失职。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绝不能等闲视之。
结合调研的情况特别是高校的实际,笔者认为高校网站有害信息清理整治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高校网站和校园网信息内容安全管理工作,逐级落实管理责任和控制措施;组织开展互联网安全和文明上网的宣传教育活动,规范网上行为,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重点是校园网电子公告栏、留言板、聊天室等交互式栏目及一些网站、网页、个人主页中张贴、传播有害信息的问题;利用互联网传播小道消息、泄露国家秘密的问题;利用电子邮件发送危害国家安全、宣扬邪教和扰乱社会秩序的各种谣言等有害信息的问题;校园网管理制度和管理职责不落实,对境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邪教组织等网站和论坛散布的有害信息不防范、不删除、不报告的问题;一些高校校园网开设的网站、网页管理失控的问题。
要切实加强高校网站安全管理。要树立网站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组织领导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从调研情况看,多数高校制订了校园网安全管理规定、校园网用户行为规范等,开设BBS的高校制订了相应的管理规定,明确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但也有制度的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也有制度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落实不够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在高校校园网的管理者、工作者中开展维护信息内容安全的法制教育;对广大师生加强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积极开展互联网安全和文明上网的宣传活动,增强师生上网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自觉抵制网上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从高校调研情况看,一些高校实行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和用户身份认证制度,对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的增强,效果明显。
要研究探索高校校园网建设、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对策,提高对互联网的控制力和对有害信息的审视能力。要大力研究开发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及产品,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各类不良信息进行技术屏蔽和过滤,对有关信息进行监控,对反动的、黄色的、低级趣味的东西,能够迅速鉴别并加以查封和堵截,提高网络防控的能力。要建立数据灾难备份系统,确保在数据灾难等突发情况下教育网站系统的快速恢复和可靠运行。
建立健全信息监控网络管理制度,设立高校校园网网上“警察”。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学校保卫处专门设立网络安全监控办公室,有几名专职安全检查员从事这项工作,就是成功的尝试。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网上不健康的信息及时予以删除,防止有害信息进入网站侵蚀学生的思想,对BBS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并把学生关注的突出问题汇集起来上报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形成网络疏导机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24/content_ 5648188.htm.
[2]滕兴才.半数网民不满24岁 三分之一网民是学生[N].中国青年报,2007-01-30.
[3]陈美玲,柳栋,武健.教育主题网站的分类、概念与作用[DB/OL].http://www.being.org.cn/theory/etw2003 1.htm.
[4]王晓丽.基于专业类网站评价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2(10).
[5]徐光明.江西高校建网评员队伍,人员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和大学生,总数达300人[N]﹒中国教育报,2007-6-26(1).
关键词:高校网站 建设与管理 对策 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3-0017-03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7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播、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网络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群体,2007年《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是我国网民中最重要的组成人群,占总人数的32.3%,其中大学生是主体。高校网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展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建设丰富的网上教育教学资源,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服务人民群众,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建好了是阵地,用好了是武器,管不好就是问题。特别是当前高校网络安全、高校校园BBS论坛和大学生上网等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必须以创新精神加强高校网站建设与管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弘扬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笔者结合自己从事教育网站建设和对高校网络建设调研的情况,对高校网站建设和管理进行对策研究。
一、高校网站必须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
随着互联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网络媒体在反映和引导舆论方面具有传统新闻媒体不可替代的功能,在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上具有技术的先进性和文化的创新性,在舆论引导的特征和方式上具有空间的广阔性、个性化和私密性等特征。要研究网络媒体舆论导向的特点、方法及艺术,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具有挑战网络世界的激情和冲动,但思想和心理尚处在发展和成熟期,对是非的分辨能力相对较弱,自控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因此高校网站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网上多样性的思想意识,要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时反映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成就、举措和经验,遵循信息网络的特点和规律,依法办网、文明办网。在栏目设置、信息采集与发布上坚持弘扬主旋律,形成网上舆情强势,牢牢把握网上舆论话语权和主动权。要紧紧围绕高等教育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通过开展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大力宣传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高等教育事业克服基础薄、投入不足的困难,抢抓机遇,科学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支撑;大力宣传学校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发展方向以及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长期默默无闻、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针对大学生网民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以及学校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和措施,努力让大学生相信党和政府以及学校会切实维护他们的教育权益,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充分发挥网络的信息传播优势,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对高校发生的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学校网站要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真相、处理意见和处理结果,让正面声音主导网上舆论。要加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认真挑选那些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较强的文字功底、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了解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干部、优秀在校大学生、专家等组成高校网上评论员,主动介入校园BBS和校外一些网站的交互式栏目(论坛、贴吧、说吧、留言板等),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在网上就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参与评论,主动导帖、积极跟帖、适时结帖,及时发布正面观点,及时引导网上舆论,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各种负面影响。这是提高教育网站舆论引导水平的有效、实用的方式。2007年,江西省58所普通公办高校和10所民办高校建立了一支网上评论员队伍,全省高校网上评论员人数达300多人,这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尝试。
高校网站的栏目设计和内容选择要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运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为大学生成才服务。在网站建设中突出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要在教师指导下, 让大学生来完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各个环节,形成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网站运行长效机制。在技术上注重自主创新,组织开发一些科学性和导向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技术操作平台,为正面舆论发挥作用提供技术创新支撑;同时整合高校育人资源,如校报、校内电台和电视台等校园新闻资源,搭建校园网站新闻立体平台,精心打造网上党校、新闻视点、理论在线等栏目,建立形势教育资源库,建立起校内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立体综合信息平台。要坚持疏导的原则,加强双向互动,搭建让大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交流思想的平台,如开设BBS等具有交互性、开放性的栏目,校内电台、有线电视实现了网上的互联互通,学生可以在网上点歌、收听和收看,参与节目的互动;开设在线交流栏目,聘请心理学专家,学校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在线与学生交流。让大学生在网上真实地反映思想、反映意见,校长和教师直接在网上和大学生对话,对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出解答,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高校网站要寓教于乐,追求思想性、艺术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既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又通过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信息熏陶和感染大学生,做到润物无声。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站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多姿多彩的资源特色,增加影视、图像、声音等立体动感视觉在板块栏目中的比例,利用网上德育资源制作CAI德育课件,以生动、直观、立体、超文本的教材呈现方式,满足对大学生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开展各类主题网上征文、班级社团网页制作比赛和各种网上主题策划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技术和上网品位,让学生的创造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要把网上网下结合起来,开展社团和主题性、系列性校园文化活动,把网上的虚拟和网下的真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网上网下育人合力。
二、高校网站要依法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高校网站建设必须按照这一指示精神,依法建设和管理,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高校网络建设与管理要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网络信息和相应的服务遵循“谁发布,谁负责;谁承诺,谁办理”的原则。教育网站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教育部《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强建设和管理工作。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网站建设工作的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网站建设,带头学习、掌握、使用信息技术。要有专门工作班子,明确专人负责,在工作、人员、经费等方面对学校网站建设给予支持。要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从对高校调研情况看,大部分高校的党政领导班子明确了一名分管领导负责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在体制上网络信息中心负责建设和维护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平台,保证校园网络安全平稳运行;党委宣传部、党政办公室、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负责学校新闻网、学校主网站、专题教育网站、网络文化建设等。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网站工作人员都做到定岗、定责,原则上既要有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又要有新闻宣传采编人才。从事网站运行、维护、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教育教学管理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术素质。
高校网站要建立并严格执行上网信息审核制度,规范上网信息发布工作,确保网站的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实用。同时要建立健全的上网用户日志记录留存制度,电子公告服务信息巡查、个人主页信息审查制度,链接网站和聊天室有害信息检查制度,以及发现有害信息立即向主管机关报告制度等。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对高校网站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并定期发布监测结果。如发现问题,立即通知有关单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加强高校网络安全,制止和防范网上有害信息传播,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网络传播技术对当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我国信息化的进程中,难免为反社会主义的一些人所利用,他们在网上传播一些不健康、黄色的、封建迷信的内容;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来乱我、毁我,不良分子不断发来造谣污蔑、煽动闹事的电子邮件;网上不良信息日渐增多,聊天室、BBS上谩骂盛行,庸俗的、黄色的等有害信息时时出现等等。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超越现实却能满足感官刺激的网上生活,对于涉世未深而又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有极大的诱惑力。大学生如果在网上长期得不到正面文化的正确引导,大量接受互联网有害信息的侵害,就会因此而误入歧途。报刊上不时报道一些大学生“网恋”、“网迷”、“猝死网吧”等案例;个别高校网站监管不严,对有害信息处理不及时,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些现象实在是触目惊心!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他们上网是适应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如果让我们的大学生成了网上西方反动、黄色文化等有害信息的“俘虏”,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失职。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绝不能等闲视之。
结合调研的情况特别是高校的实际,笔者认为高校网站有害信息清理整治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高校网站和校园网信息内容安全管理工作,逐级落实管理责任和控制措施;组织开展互联网安全和文明上网的宣传教育活动,规范网上行为,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重点是校园网电子公告栏、留言板、聊天室等交互式栏目及一些网站、网页、个人主页中张贴、传播有害信息的问题;利用互联网传播小道消息、泄露国家秘密的问题;利用电子邮件发送危害国家安全、宣扬邪教和扰乱社会秩序的各种谣言等有害信息的问题;校园网管理制度和管理职责不落实,对境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邪教组织等网站和论坛散布的有害信息不防范、不删除、不报告的问题;一些高校校园网开设的网站、网页管理失控的问题。
要切实加强高校网站安全管理。要树立网站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组织领导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从调研情况看,多数高校制订了校园网安全管理规定、校园网用户行为规范等,开设BBS的高校制订了相应的管理规定,明确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但也有制度的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也有制度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落实不够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在高校校园网的管理者、工作者中开展维护信息内容安全的法制教育;对广大师生加强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积极开展互联网安全和文明上网的宣传活动,增强师生上网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自觉抵制网上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从高校调研情况看,一些高校实行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和用户身份认证制度,对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的增强,效果明显。
要研究探索高校校园网建设、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对策,提高对互联网的控制力和对有害信息的审视能力。要大力研究开发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及产品,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各类不良信息进行技术屏蔽和过滤,对有关信息进行监控,对反动的、黄色的、低级趣味的东西,能够迅速鉴别并加以查封和堵截,提高网络防控的能力。要建立数据灾难备份系统,确保在数据灾难等突发情况下教育网站系统的快速恢复和可靠运行。
建立健全信息监控网络管理制度,设立高校校园网网上“警察”。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学校保卫处专门设立网络安全监控办公室,有几名专职安全检查员从事这项工作,就是成功的尝试。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网上不健康的信息及时予以删除,防止有害信息进入网站侵蚀学生的思想,对BBS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并把学生关注的突出问题汇集起来上报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形成网络疏导机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24/content_ 5648188.htm.
[2]滕兴才.半数网民不满24岁 三分之一网民是学生[N].中国青年报,2007-01-30.
[3]陈美玲,柳栋,武健.教育主题网站的分类、概念与作用[DB/OL].http://www.being.org.cn/theory/etw2003 1.htm.
[4]王晓丽.基于专业类网站评价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2(10).
[5]徐光明.江西高校建网评员队伍,人员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和大学生,总数达300人[N]﹒中国教育报,2007-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