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明天的灯塔,一路向暖

来源 :故事家·花开不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053857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洞》
  歌手:欧阳娜娜
  《树洞》是由欧阳娜娜的哥哥吴斌亲手谱词、歌手林采欣谱曲、欧阳娜娜演唱的一首歌曲,歌词里巧妙地融入了欧阳娜娜几年来的作品和经历。欧阳娜娜也用她清透明亮的声音,诉说最贴近自己心里的声音。希望大家不仅在歌声中听见欧阳娜娜的故事,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当中那最值得回忆的轨迹。
  音乐随笔
  自从暑假追完了《小欢喜》这部电视剧,欧阳娜娜唱的《树洞》便一直陪伴着我。“多想拥有一个小树洞”让我想起了高中时的自己,那时多想拥有一个神奇的魔法,把所有的烦恼统统消灭掉。直到过完高中的最后一天,我也最终没有拥有自己的魔法,那些如影随形的烦恼也在一天天地变化着。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才恍悟:任何时候,我们都会有烦恼,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能把它全部消灭掉,它只会随着我们的不断强大而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尤其是在高中,学习占据了我们高中的每一天。很多时候,我们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气馁;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承受不住学习的压力而崩溃到哭;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和心仪大学的距离还有很远时而手无足措。但这些,都不应该成为我们放弃学习的理由,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奋勇向前,只要我们还愿意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我们总能在高考这场考试中更接近梦想。
  最近有很多读者纷纷来信诉说自己学习和成长上的烦恼,如为什么越努力成绩反而下降了、这么冷的天真想躲在被窝里睡一天、还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梦想花开……这样的烦恼数不胜数,就这样重重地压在内心深处。但也有多数读者表示,写信诉说仿佛就是消化掉烦恼的一种方法,写着写着就把这些所谓的烦恼融进在纸笔里,也顿觉舒畅。也有读者表示,通过运动、听音乐、写日记等方式消化掉烦恼,一扫昨日的阴霾。
  但其实,当我们为自己找一个可供倾诉的树洞时,也是在为自己找回积极向上的勇气和信心。所以,向每一位正在努力的你们推荐这首歌,希望你们都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树洞,把来自学习、成长上的烦恼统统倒进去,然后轻装上阵,冲刺高考。
  ——默然
  《引路的风筝》
  歌手:张韶涵
  《引路的风筝》是张韶涵演唱的歌曲,由王海濤作词,刘胡轶和李大可作曲。《引路的风筝》是一首关于梦想的歌曲,不同于当年的《隐形的翅膀》,这一次的新歌,也多了更多的层次。这些层次,并不是乐器和编曲技术的叠加,而更像是用阅历、经历,甚至那些不堪的磨砺,被注入了音乐的灵魂,由此形成了一个还原度极高的沉浸氛围。这样的氛围,对于张韶涵来讲,充满痛感但又无比真实。
  音乐随笔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听张韶涵的歌,从早前的《寓言》《欧若拉》《隐形的翅膀》《淋雨一直走》,再到今天的《引路的风筝》。她就像是“风筝”,是带来希望的天使,给我坚强的翅膀,让我越过绝望,飞向光明……因为在青春年少时,我也曾有过迷茫,甚至是绝望,在无助的夜里,我渴望有一只“引路的风筝”牵引着我,奔向希望的彼岸……所幸,我找到了。
  演绎这首歌曲,对于张韶涵来讲,就像是重新经历一次磨难,这听起来像是坏事,但对于一个歌手来讲,还真不是坏事。生于忧患这个词,其实非常适用于艺术领域。正是因为有生活中的负能量,才会刺激到一个歌手的表达。经历要有痛感、作品才能痛快,并且更能大声唱出勇敢。《引路的风筝》这首歌曲,就可以听到张韶涵“十七岁那年的勇敢”。这是少年心气、也是永远年轻,但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和歌手,以为情怀只代表过去、代表回忆,但情怀并不是一个名词,它最应该的体现,就是一个动词。
  成长中,无论我们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都有着无法真正表述清楚的烦忧。那些肉眼可以看到的幸福与成功,都有我们看不到的坚持与努力。我们永远羡慕每次考试成绩高居榜首的学霸,却学不来学霸们每天的起早贪黑,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并积极讨论的姿态;我们永远羡慕老师讲课时不用看教案的自信与阳光,却从未真正体会到老师们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有今天的精彩授课。
  你看,无论是什么样的角色,都在拼命地以最好的姿态成长着。那么,我们呢?在冲刺高考时,我们又是否能做到拼尽全力,在一次次地被打败后又是否在继续坚守着最初的梦想?我们又是否一直在抬头仰望,只为永远向前?当我们在扪心自问时,不妨听听张韶涵的《引路的风筝》,总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最后,希望亲爱的你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只“引路的风筝”,让你们即使身处泥淖也有挣扎着向上探取光亮的勇气。                                                                                                                                                                                               ——默然
其他文献
近日,一组关于军训的漫画在四川农业大学走红。漫画记录了一位军训教官与他所带的“一营五连”的日常训练。可爱的画风、有趣的配文受到同学们欢迎。这些手绘出自于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大一新生梁舒彤之手。该漫画在学校社交媒体上一经发布,浏览量达3000+,转赞评论量达600+。“我希望我的记录能让这些最可爱的人记住,在他们的服役生涯中有过这样的一段斑斓经历,也希望自己能成长为一个像教官那样将青春献给理想的人
期刊
陽翰笙原名欧阳本义,是当代著名的剧作家和文艺理论家,毕业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从1928年到1932年,阳翰笙创作了短篇小说10多篇和中篇小说8部,其中由《深入》《转换》《复兴》组成的长篇小说《地泉》最引人关注。小说反映了大革命时期农村土地革命、城市职工运动和知识分子的生活斗争。几年后,一家出版社有意将《地泉》三部曲再次出版。当时,出版社希望阳翰笙能找出几位名人为小说作序,以便更好地推广宣传。 
期刊
台北有一家很特别的小馆子。馆子虽小,可是布置得干净雅致,墙挂名家字画,门悬五色彩灯,再加上确实有几样拿手好菜,所以每天座无虚席。但价钱也特别贵,老板的派头看起来好像是开着几十家希尔顿一样。  多年前坐三轮车,有一次坐上一辆新车,车子擦得锃亮,白铁车闪闪发光,前后上下还饰以灯彩。车夫脸戴“雷邦”墨镜,“我这辆车,保证天下第一。”那说话的神情,比开一部“劳斯莱斯”还要神气十倍。  我听了深受感动,忽然
期刊
沙比尔是孟加拉国达卡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这年暑假,沙比尔回到乡下的家里,可没待上几天,他就受不了了。在孟加拉国,夏天的温度最高可达到45℃,一些体弱的老人因为忍受不了高温而离世。但因为贫穷,有近70%的乡下人家都装不起空调。即使能装得起,也会因为经常断电而成为摆设。看到父母和乡亲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沙比尔想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父母和村民们造福。   沙比尔立刻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想着能不能制作一
期刊
如果你有机会,可以在年轻的时候去那些令人向往的城市生活,请务必珍惜这段经历,善待它,甚至敬畏它。  去年10月,莉莉本来是要跟我一同踏上澳大利亚打工度假之旅的。可惜,出发前不久,莉莉的腿摔伤了,要休养几个月才能走路。别说打工度假了,她连杭州的工作都只能辞掉,回老家养伤去了。  我们订的是不能退的特价机票。于是,10月10日那天,我拿着机票飛往墨尔本,她的机票只能作废。  我安慰她说:“没关系的,好
期刊
你的头脑好比一座花园,你的思想好比许许多多的种子,你既可以收获鲜花,也可以收获杂草。  种子句是我们为了与自己的潜在假设和隐藏的信念保持一致,而产生的成串想法和语汇。如果我们的种子句是自我肯定和积极向上的,我们会自信、富有创造力,对生活充满热情。我称这些为“鲜花句”。如果内心的种子句具有贬损性质,我们在情感上就更容易受到伤害,会自卑,发现很难做自己。我称这些为“杂草句”。  大多数种子句都是未说出
期刊
我们都很渺小,如沧海一粟,在茫茫宇宙之中,在人类的千年历史前更是毫不起眼,所以我们没有资格自傲。但是我们亦灿若星辰,就算是陨落的行星也能有一场漫天的流星雨,我们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光芒。天空虽然很高远,但星星的光芒却依然明亮。  我一直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没有什么艺术天赋,跳舞像打架,唱歌会跑调——甚至可以带着所有人一起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跑”到喜马拉雅山。唯一可以算得上特长的就是我的朗诵水平还不错,
期刊
站一个制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街道和楼房凸现在它之上,是一些点和线,而它则是中国画中称为皴法的那类笔触,是将空白填满的。当天黑下来,灯亮起来的时分,这些点和线都是有光的,在那光后面,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那暗看上去几乎是波涛汹涌,几乎要将那几点几线的光推着走似的。它是有体积的,而点和线却是浮在面上的,是为划分这个体积而存在的,是文章里标点一类的东西,
期刊
换免费的  家里的铝锅锅底漏了,小明和爸爸一起到小区服务中心找人修理。一位师傅看了之后说:“换个锅底15元。”  小明拉拉爸爸的手,小声地说:“爸爸,我们不在这里换,对面有一家火锅店有免费的,他们门上还写着‘锅底免费’……”  告 密  兒子和父亲在萧瑟的寒风中发抖。  儿子安慰父亲道:“爸,不要怕,你不是告诉过我,古之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是上天想让我们成为有
期刊
每时每刻每秒  我都在期待  你的文字乘風而来  任清风信手轻翻  笔墨盈香  我焚香沐手  悉心聆听你和花开的故事   ——致花粉  亲爱的小花,我是欢子,是来自山东聊城的一名高三生。初次给您写信,竟然有些莫名的紧张,这想必是因为我对您的万般崇敬才会有的紧张。今天一早来到教室早读,看到黑板上距离高考的倒计时数字变成了200,竟然有些恍惚。说为高考已经准备好了,这并非是真话。因为我和班上的大多数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