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教学内容不应该局限于教材,还要注重更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身素质,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了解我国的一些优秀传統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端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利用历史教学本身的优势引导学生培养家国情怀素养,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现状;重要性;策略
引言:
家国情怀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是推动我国发展的内在动力。初中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形成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历史学科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有着重大作用,让学生明白自己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清楚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不可分割,不仅有益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将来构建和谐社会也至关重要,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开展对正确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引导尤为重要。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一)注重教材教学,忽视核心素养培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会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会低头记笔记勾划重点,学生被动、机械性地接受知识,没有思维之间的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同学们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但是缺乏创新的教学使同学们过于依赖教师,不利于自身能力和核心素质的培养。
(二)缺乏必要的情境引入
有些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足,历史的讲解只靠教师结合课本进行讲解,再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多媒体直接展示相比也较为抽象,课堂局限于课本,与现实脱节,没有创意的情景引入,很容易使学生降低对这堂课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意志和主动探索问题。
二、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改进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适当采用现代的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有独立的见解和看法。历史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所有内容都是真实存在有一个整体的发展过程,把历史教材中的概念转变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进行重演,使学生有感同身受的效果。历史其实是一门文化气息最为浓厚的课程,教师尽量结合学生的特点灵活改变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意识到自己和学生是平等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探讨是自由的,尽可能地营造一个民主有趣的课堂氛围。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家国意识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尽量培养学生可以通过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增强民族信心,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我国独特的民族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三)提升学生对国情国事的关注度,保持对时政热点的敏感意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只关注课本上的知识点,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政治事件和时政热点,初中历史作为提升学生自身素质的重要学科,教学内容非常重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培养关注政事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对国家政治的兴趣。
三、初中历史渗透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设备,穿插历史事件的实例音频或图片进行教学
多媒体可以利用声音、图片以及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加直观的画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初中阶段我们接触内容离我们的生活较为久远,利用多媒体营造历史情景,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学习。
例如,我们在进行“原始的农耕生活”的课程教学中,学生离学习的时代较为久远,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一些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的图片让同学们进行观看,所处的地区,其年代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房屋的特点以及陶器纺织等等生活特点让同学们进行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经过了漫长的探索,学生应该珍惜劳动成果,学习远古人类的奋进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质。
(二)鼓励学生参加文史类演讲、征文等比赛活动
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进行知识的传授,还有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学生在准备演讲稿的同时,可以触发自己对该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在抒发自己感情的同时提高自身核心素养,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例如,我们在进行“鸦片战争”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关于本章节的演讲比赛,我们了解到中国经历的鸦片战争是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是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第一次战争,该战争值得引发我们进行深刻思考,它给我国带来的不仅仅只有压迫,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闭关锁国的错误思想等等,这些都可以以演讲的形式引发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
(三)引导学生观看文史类纪录片节目,增加对历史背景、史学实例的了解
在课堂中播放一些文史类纪录片,使课堂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学生通过历史纪录片内容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知识面,对相关历史内容进行科普,会了解到许多历史书上没有涉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学习中国历史时,不但可以看出对中国自身的影响,还可以了解到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拓宽自己的格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不能急于一时,需要历史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在不断摸索中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思想理念,完善教学内容,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加自身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强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史军宁.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81.
[2]吕洪军.初中历史教学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实践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77.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现状;重要性;策略
引言:
家国情怀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是推动我国发展的内在动力。初中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形成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历史学科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有着重大作用,让学生明白自己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清楚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不可分割,不仅有益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将来构建和谐社会也至关重要,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开展对正确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引导尤为重要。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一)注重教材教学,忽视核心素养培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会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会低头记笔记勾划重点,学生被动、机械性地接受知识,没有思维之间的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同学们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但是缺乏创新的教学使同学们过于依赖教师,不利于自身能力和核心素质的培养。
(二)缺乏必要的情境引入
有些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足,历史的讲解只靠教师结合课本进行讲解,再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多媒体直接展示相比也较为抽象,课堂局限于课本,与现实脱节,没有创意的情景引入,很容易使学生降低对这堂课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意志和主动探索问题。
二、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改进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适当采用现代的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有独立的见解和看法。历史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所有内容都是真实存在有一个整体的发展过程,把历史教材中的概念转变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进行重演,使学生有感同身受的效果。历史其实是一门文化气息最为浓厚的课程,教师尽量结合学生的特点灵活改变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意识到自己和学生是平等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探讨是自由的,尽可能地营造一个民主有趣的课堂氛围。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家国意识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尽量培养学生可以通过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增强民族信心,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我国独特的民族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三)提升学生对国情国事的关注度,保持对时政热点的敏感意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只关注课本上的知识点,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政治事件和时政热点,初中历史作为提升学生自身素质的重要学科,教学内容非常重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培养关注政事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对国家政治的兴趣。
三、初中历史渗透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设备,穿插历史事件的实例音频或图片进行教学
多媒体可以利用声音、图片以及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加直观的画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初中阶段我们接触内容离我们的生活较为久远,利用多媒体营造历史情景,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学习。
例如,我们在进行“原始的农耕生活”的课程教学中,学生离学习的时代较为久远,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一些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的图片让同学们进行观看,所处的地区,其年代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房屋的特点以及陶器纺织等等生活特点让同学们进行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经过了漫长的探索,学生应该珍惜劳动成果,学习远古人类的奋进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质。
(二)鼓励学生参加文史类演讲、征文等比赛活动
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进行知识的传授,还有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学生在准备演讲稿的同时,可以触发自己对该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在抒发自己感情的同时提高自身核心素养,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例如,我们在进行“鸦片战争”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关于本章节的演讲比赛,我们了解到中国经历的鸦片战争是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是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第一次战争,该战争值得引发我们进行深刻思考,它给我国带来的不仅仅只有压迫,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闭关锁国的错误思想等等,这些都可以以演讲的形式引发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
(三)引导学生观看文史类纪录片节目,增加对历史背景、史学实例的了解
在课堂中播放一些文史类纪录片,使课堂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学生通过历史纪录片内容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知识面,对相关历史内容进行科普,会了解到许多历史书上没有涉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学习中国历史时,不但可以看出对中国自身的影响,还可以了解到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拓宽自己的格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不能急于一时,需要历史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在不断摸索中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思想理念,完善教学内容,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加自身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强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史军宁.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81.
[2]吕洪军.初中历史教学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实践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