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大先生”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四晚上六点钟,北京理工大学某教室,王越先生准时地站在讲台上,为62位本科生讲述《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课程。
  家国情怀 大志无疆
  “我的名字与那悲惨的年代有关”。1932年,王越出生于江苏丹阳,那是“九一八”国耻日的第二年。王越的父亲是位进步、开明的知识分子,由于痛恨日本侵略者,有感于苦难年代的漫长,就给儿子取名王越,希望儿子早日越过这段灾难的年代,同时也是激励儿子超越自我,多做利国利民之事。
  其实,日本当时在东南亚的战争已经节节败退,为了屏蔽战争失败的信息,日本人把老百姓家里的收音机短波段都贴上了封条以达到封闭远处盟国及中国信息的目的。恰巧的是王越父亲同事的收音机封条贴歪了,王越父亲便通过同事的收音机收听到关于战争的一些信息。得知日本在东南亚地带节节败退的消息,王越父亲便把这好消息告诉了王越。上初中二年级的王越在“压迫”下产生希望,便产生对无线电波的浓厚兴趣。“当时觉得无线电很伟大”,王越一颗爱国心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
  抗战后期,父亲同事家那台短波收音机常为一家人带来振奋的消息,这也让王越在心中悄悄选定了无线电报国的志向。
  1950年,王越高中毕业,本可报考21个大学志愿,但他义无反顾地只选择了无线电专业,随着国防事业发展需要,研究方向从民用无线电转向军用雷达。
  1993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拉开大幕,在某研究所担任所长的王越受命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他将如何培养国防科技事业急需的领军人才,作为自己报国志向的新追求。一边当校长、一边搞科研、一边上讲台……这一干,就到了而今的耄耋之年!
  深厚学养 善育英才
  着眼当时国家信息安全的迫切需要,经过反复论证,王越率先申请在学校武器类专业中增设“信息对抗技术”专业。1998年得到教育部批准,北理工成为国家首批成立该专业的四所院校之一。
  “2000年,专业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专业建起来了,任务也重起来了。白手起家,没有团队王老师就自己组团队,没有教材就自己写教材,他还担任着校长,工作十分繁忙,但从不会有半点松懈。”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实验室主任、专业责任教授罗森林回忆说。
  专业不能只是建,还要建出水平、建出成效,建到育人的“刀刃”上,王越认为,“要培养领军人才,就要学习最前沿的知识,但这是有难度的,我相信‘上不封顶、因材施教’,基础课程能听得懂的人越多越好,而对于拔尖的学生,必须经过磨练、因材施教、发挥所长。”
  带着这样的理念,在这个新兴专业方向上,王越亲力亲为,论证教学方案、研究教学方法、培育师资队伍……不仅把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建成省部级特色专业,还带出了一支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双高”的教学团队,打造了《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理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他与罗森林共同著作的《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理论教材》被评为国防特色优秀教材,教学成果《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与实践》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王越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
  值得一提的是,王越培养学生,不仅是将高深的学识倾囊相授,更注重结合自己喜爱的中国传统文化,向学生传授一种治学为人的思想。2017级研究生韩晓鑫曾在结课报告中写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王老师在课上最常提到的观点,他用这个观点完美诠释了信息对抗的本质、对立统一的自然规律……这不但是一门专业课,更是一场人生讲座。”
  “我的心愿是培育出超越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0多年来,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共培养了1500余名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国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王越的学生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有北京市教学名师,还有一大批工作在国防科技工业的总设计师、研究所所长等科技英才和国家栋梁。同时,王越组织推动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也坚持开展了20余年,成为国内有关领域颇具影响力的重要赛事,对电子信息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017年底,王越作为带头人的“信息系统及安全对抗”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被评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为人师表 大德无言
  “来到高校,我告诉自己,首先要成为一名好老师。”担任北理工校长后,无论公务多忙,王越始终堅持上讲台讲课,同时承担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工作,时至今日,王越从未间断过。不仅如此,穿西装、打领带成为他上课的标配;即使已是耄耋之年,仍然全程站立授课;课比天大,一丝不苟地备课,绝不含糊。
  2017年,王越受邀到海南参加一个研究生教学研讨会,为了不耽误晚上6点半的课程,他特意乘坐飞机计划于下午4点半抵京,由于天气原因,飞机降落时已晚点许久,尽管已经安排了共同开课的罗森林教授代课,王越仍然不顾旅途劳顿,坚持让司机从机场直接把车开到教学楼下。王越的联络秘书学校办公室史建伟回忆说:“那次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王老师到达教室时正好6点29分,没有丝毫休息,便一口气连讲三节课。下课回到家,吃上晚饭已经是9点半了。”
  王院士的课堂包罗万象,从数学中的函数、映射到哲学中的老庄理论,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到中美贸易战,从文到武,从古至今……纷杂的表象背后,王越不时提醒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的核心法则就是辩证哲学的“矛盾对立统一律”,其本质与“反者道之动”如出一辙。
  “这是我三年来上的‘最长一课’。”大三学生王文欣感叹着,他是王院士这门课的课代表,“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从天宫、玉兔等航天工程到老子、庄子的哲学观点,信息量很大,每次都意犹未尽。”
  王文欣和同学们并不知道,老先生为了讲好这门课,付出了很多。面对每一届学生时,王越都会重新备课,撰写教学方案,添加最新案例。王越上课时携带的公文包里,装着上百页的讲义,上面用绿色荧光笔和铅笔做了不同的笔记和批注。
  这样的大师,是学问之师,品行之师,人生之师。王越先生便是这样一位大师,一位北理工的大先生!
其他文献
虽然老套,还是要谈谈梦想。  烟波浩渺的北京城,两千多万人口,大概每个人都像怀揣婴雏的袋鼠,怀揣着自己的梦想。  我的朋友丁匪石,就是其中一个。  彭敏  青年诗人、作家,现供职于诗刊社(隶属于中国作协),北京大学文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士,曾获中国成语大会冠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人组冠军、中国诗词大会亚军。  他出身不差,名校硕士,曾经的十佳主持人和十佳辩手。乍一进去机关事业单位,难免有一阵
来中国读书后,在武汉大学一次图书分享会上,我曾经说:“我懂得‘饥饿’,因为我目睹过成千上万流落街头的寡妇孤儿;我懂得‘恐惧’,因为一枚炸弹曾在距我50米的地方爆炸,塔利班疯狂敲着我家的门;我懂得‘教育’,因为我曾坐在泥地上努力学字母。我成长在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国家之一的阿富汗,下一秒也许就是死神造访的时刻。”  四五年前,我还在阿富汗,那时我最大的愿望是能有书看。但在那时的阿富汗,这像登天一样难。一
许多大学心理咨询师都擅长解答同学在校期间由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导致抑郁的心理问题,却鲜有心理咨询师关注同学毕业后将要遭遇的心理问题。事实上,学生毕业后的心理问题开始变得越来越严重,比如从离校到进入职场之前的这段时间内,不少毕业生都不知所措,甚至会经历从憎恨大学的一切到怀念大学的一切的心理大轉折。因此,心理咨询不应在学生毕业时结束,而需延长至学生的职场。
《几何幻界》  作者:刘璇 建筑学院 材料:铝管、弹力绳、镭射膜  作品位于美术馆和行政楼之间的喷水池旁。  今年是中央美院建校100周年,本科生的毕业展更加引人瞩目,站在教书育人的高度,回望大学百年发展历程,“尽精微致广大”的校训在同学们的毕业作品中得到了鲜明体现,副院长苏新平这样评价873位毕业生两千余件作品:“如同钻石多棱却不影响其通透,本届展览作品形式多样、数量巨大,所折射出的是每位毕业生
当代文学史相关教材版本庞杂,当前通行或者较为普及的“当代文学史”专著有以下几个,分别为: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2008年,复旦大学出版社);陈其光:《中国当代文学史》(199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吉林省五院校:《中国当代文学史》(1984年,吉林人民出版社);李继凯、赵学勇、王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1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宿舍是高密度居住的典型空间,也是最容易滋生故事的地方。  我们24个姑娘公用着一座盥洗池、两座蹲厕,一周七天,每个宿舍负责两天,因为C室有两个大一的小学妹,作为学姐们,大家也都同意让C室只负责一天卫生。  头两天中午下完课回到宿舍,看到厕所、盥洗池的地面和墙壁都被拖洗得很干净,心情很愉悦,看到B室一位同班女生J,我就了然。  看日子,是又轮到这个姑娘打扫卫生了啊。  “今天是你打扫卫生啊?”我
特朗普,也就是“川普”同学,不日即将入主白宫。这位新一任美国总统,一出道就让人好奇,这到底是从哪里蹦出来的天兵?  按他自己的说法,“我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我念的是沃顿商学院”。不过,神奇的是,虽然他到处滔滔不绝表达自己对母校的骄(zi)傲(lian),但这所大学——沃顿商学院所属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却似乎对他并不怎么感冒,甚至有一些学弟学妹们联名发表公开信说“特朗普不能代表我们!”这奇妙的反差萌为
以北京林业大学同学为主,一个十七人的团队制作了《三山五园盛世图景》,复原了清代北京西北郊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清漪园)、畅春园和圆明园所在的整个三山五园地区的盛景。十七个人中有十五位是北林园林学院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同学,另外兩位是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硕士 。
大二即被骗相亲  冬冬爸妈认为,冬冬平日里太“虎”,男孩子不会喜欢,如今又进了一所“阴盛阳衰”的大学,这可如何嫁得出去哟!按照他们当年23岁结婚怀孕生冬冬的节奏,如今的冬冬应该有了稳定的男朋友,一毕业就结婚生小孩,三年后要二胎,可是冬冬已经大二了,如此“高龄”竟然还没谈恋爱!  冬冬第一个相亲对象,不得不说,还真是不错。小伙眉清目秀身材挺拔,与冬冬还在同一座城市上学,用姨妈姨父的话讲,叫知根知底,
你说有了我之后,你才开始成为父亲的。所以作为父亲的你和我同岁,于是我顺着这个观点把你定义成了哥们儿,和你相处起来也是嘻嘻哈哈、没大没小。你是家里三代单传的独苗,顺着这个逻辑你觉得我也会是一个男孩子,常乐呵呵地对妈妈肚子里的我说:“小家伙快出生吧,爸爸教你踢足球。”知道这件事后我打趣地问你知道我是闺女后有没有很失望。你敲着我的头说:“想什么呢,闺女多好啊,一样带你打球爬树去。”小时候比较闹腾,也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