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moz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品德的教育应上升到情感高度,上升到价值观念等空间,让学生从思想品德的教材案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联想,构建出丰富的思想品德情境,让学生充分的接受德育教育,且这种教育不仅是表层面的,学生课上课后都应言行一致,对思想品德知识具备学习的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与实践中,更充分的理解德育的内涵,在教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之下,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在成长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德行意识。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060-01
  引言
  初中思想品德课应围绕初中生的成长状态,成长特点、生活喜好等展开,让德育教育的形式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能够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进行系列的思维引导,在初中的思想品德互动环节,教师应多听取学生的意见,而不是单一的传递思想品德的教育信息,改变往常墨守成规的讲述习惯,避免在思想品德的引导中老生常谈,让学生感到厌烦,而是融合趣味信息促使学生也积极的加入进来,在思想品德的知识讨论参与中获得德育理解。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教育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思想品德的知识相对来说较为浅显,更容易讓学生感性的进行思考,认知也更为全面,而思想品德很多问题是学生并没有接触到的,如果教师强硬的加入这些内容,违背学生科学成长的规律,不尊重学生的喜好习惯等,选择一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的问题,思想品德的教育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衔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自身的经历、经验上展开思想品德的联想,才能够更加的展开德育教育。
  2.时代性原则。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腾飞,很多的思维观念正在转变,如对于男女平等的问题上,对于女性独立的问题上,原本一些固化的、传统的思维观念正在发生着改变,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应避免给学生灌输那些陈旧思想,而是应与时俱进,进呢时代的发展脚步,如以前在德育上教师经常提醒学生多帮助别人,倡导“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当前的社会状态下,德育上也要提醒学生量力而行,注意“道德绑架”等问题,教师应合理的量化思想品德的相关信息,在教育中注意辩证思考,而不是在一个问题上始终带有固化的观点,给予学生错误的引导。
  3.民族性原则。
  思想品德的很多问题是值得探讨与探究的,然而在民族大义的问题上,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具有积极正确的民族荣辱观,有些学生还抱有崇洋媚外的心理,一方面要接受外来文化,了解国外文化与国内文化的差异,学习国外一些先进的思想与学习模式,但也应从千年的民族传统中,看到我国的历史积淀,能够团结一心,始终在民族自豪感下展开思想品德的思考,受到思想品德的精神熏陶。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德育的具体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渗透德育。
  传统教学形式,是由教师制定授课计划,在课堂上循序渐进的导入知识,而学生讨论的时间少,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参与时间少,且整堂课如果让学生都来参与互动,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并不现实,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应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育活动,即使不能让每个人都独立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够在集体参与中促使学生积极展开联想。如教学“自我新期待”时,教师在课前布置一道题,让学生自己利用便签写下自己对本学期的期待,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都可以随意发挥,然后将所有的便签贴到黑板上,教师来到班级中,学生们都兴致勃勃的注目着教师,期待教师来说说学生们各自有什么期待,学生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这种方式更加方便教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新奇有趣,原本在课堂上教师很少有时间挺每个学生的意见,但通过这种形式教师可抽选几名学生的内容进行描述,最后由学生们展开关联的讨论,自然的引出了课堂的话题,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具趣味。
  2.联系生活实际,渗透德育。
  思想品德的教育应紧密的衔接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出发,改变课堂的氛围,让课堂学习改变成学生生活的茶话会,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学习的思想品德知识也更容易迁移到生活中学以致用。如教学“做情绪的主人”时,教师先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来让学生短时间完成各种情绪的替换,并提前让学生手动制作“灯牌”,学生利用废旧的纸片黏贴在扇子上,教师故事讲述的过程中,学生可举起扇子,上面分别黏贴不同的标语表示学生的情感变化:“一个初中生,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没有及格(此时学生举起扇子,有悲伤、难过、气氛等),考试结束后,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个小孩子在路边哭泣(学生们举起扇子:可怜、悲伤、疑惑)。他询问小女孩发生了什么?原来小女孩零花钱丢了,学生把自己的零花钱都给了小女孩…”故事注意要跌宕起伏,尽可能让学生将愉悦的、悲伤的情绪都转换一遍,教师可自己设计小故事,将人类的基本情绪喜、怒、哀、俱都融合其中,课堂上可以利用举牌的形式来应对,教师也结合学生举牌的内容与学生互动,此时教师可让一名平时较为活跃的学生站在自己的旁观,随着故事的推演而扮鬼脸,夸张的表现出各种情绪,仿若一个行走的表情包,调动课堂的气氛,故事结束后,教师让学生们结合刚才情绪的变化,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情绪发生,那个时候又发生了什么呢?结合故事的情境让学生描述自己生活中的实际经历,据此逐渐让学生进行情绪的表达,情绪的控制,情绪的讨论,学生的思想品德理解更加透彻。
  3.社会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身体力行是德育教育最终的目的,实践中可让学生在德育观念的引导下,找到生活的方向,尽快形成正确的三观,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如教学“走向自立的人生”时,教师让学生写每日的自立日记,一周的时候上交任务,每个人简短的概括本周自立的改变,可以按照时间轴的模式,分别写周一、周二......七天的自立变化,也可以笼统来写,鼓励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去自立,减少对父母的依赖,也通过思想品德的教育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引导学生思维观念成熟化、健康化的必要渠道,在思想品德的教育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品质与思维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渗透德育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行品质。
  参考文献
  [1]徐静.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之行动研究[J].亚太教育,2016,12(33):65.
  [2]薛永龙,汝倩倩.新时代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再探以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例[J].教育导刊,2018,6(12):54-58.
  [3]刘宏涛.试析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23):31+58.
其他文献
用硝酸铈铵/硝酸(CAN/HNO3)引发了羟乙基纤维素(HEC)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的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由于强酸型基团磺酸
微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研究领域中最富有活力的研究对象之一。空心微纳米材料,如纳米空心球、纳米笼、纳米管等,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特别是
摘 要:针对高校课堂知识传递效率下降的现状,阐述了技术性教学以固定程式对待教学受体,以既定逻辑高效传递知识造成的课堂关系冷漠化、知识接受机械化等弊病。从人类认知规律出发,提出了自然学习状态的概念。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提出了融实例化、生活化、互动性等自然状态的实践性授课模式。以操作系统课程为例,描述课堂中的典型情境,以及教师根据具体情境进行的实践性创造,分析学生在实践化自然学习状态下的反应,并
聚丙烯酰胺(PAM)因其良好的水溶性、优异的增粘性和高效的絮凝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絮凝、增稠、减阻、粘结、阻垢等领域。其中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因阳离子基团的电荷吸附作用使其
【摘 要】我们常说的“绿色化学”是指在日常的实验过程中或者产品生产时将产生的有害物质尽可能地降低,以此来保护我们身边环境的新型化学理念。而如何在高中课堂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呢?通过课堂的教学来渗透该理念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其在未来的生活中将绿色化学理念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本文将立足高中化学的日常教学,以此为基础讨论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关键词】
陈毅诗词形象生动地记录了中国人民奋斗解放的光辉历史,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理想与顽强忠贞的奋斗精神,寄托了他对祖国、人民以及革命事业的无限热爱;是运用传统诗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