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勘察的分析与探讨

来源 :建筑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gn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分析探讨了水文地质勘察的相关问题,希望对从事相同工作的同行们有所裨益。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质勘察;地下水
  1. 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的勘察要求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通过搜集资料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工程所属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
  1.1 自然地理条件:这里面包括气象水文特征和地形地貌等内容,气象水文特征是指工程所属地域,是属于亚热带还是热带、季风气候,湿润程度与热量等。地形地貌是指工程区域周围的水系、平原或高原特征、地形开阔平坦与否、地貌侵蚀和堆积情况如何等。
  1.2 地质环境。包括上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基底构造及其对第四系厚度的控制、地层岩性、新构造运动等方面的内容。
  1.3 地下水位情况。包括近2~5年最高地下水位、水位变化趋势;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及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等。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巨大,是工程勘察的重点内容。
  1.4 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流向、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主要含水层的分布、厚度及埋深;通过现场试验测定地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等;场地地质条件下对地下水赋存和渗流状态的影响、判定地下水水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
  2. 水文地质类型区的划分
  赋存于复杂地貌地质体中的地下水,它具有水资源的一般特征,又具有系统性、整体性、流动性、可调节性和循环再生性。通过对赋存环境的分析研究,可划分出不同的单元系统,这些单元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时,必须从含水系统整体上考虑取水方案,寻求整体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最优方案,水文地质类型区的划分就是将赋存环境类似的地下水地貌地质体进行分类,从而进行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管理。
  2.1 定义。水文地质类型区是指按照地下水含水层岩石的结构条件及地貌形态和成因相似性划分的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区域。
  2.2 特征。水文地质类型区的特征是地下水按一定的地下水流域分布、运移,在一定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制约下,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存储、运动,完成补给、径流、排泄过程。
  2.2.1 具有一定的边界类型和构造组合。
  2.2.2 具有一定的容积和内部组合。
  2.2.3 在空间范围内有势能的转换机能。
  2.2.4 具有相对独立的补给、径流、排泄系统即同一地下水类型区中,一定的排泄量等于一定的补给量(或包含部分储存量的变化量。
  2.2.5 与相邻的水文地质类型区存在一定的联系。
  2.2.6 具有一定的水质类型和组合关系。
  2.2.7 具有自身的发展变化历史。
  2.3 划分原理。
  2.3.1 划分原则。
  (1)水文地质类型区勘查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相结合。
  (2)水文地质类型与地质成因相结合。
  (3)主要含水层的介质类型与地形地貌、埋藏条件、岩性、透水性能和地下水化学类型相结合。
  (4)舍小就大原则。
  (5)水文地质类型区的划分要达到分类命名简单、便于操作和水政管理为目的。
  2.3.2 划分标准。根据上述分类原则,水文地质类型区划分采用自然条件、地貌条件、地质条件、埋藏条件、边界条件和含水层的储存条件来综合考虑,侧重考虑水文地质类型区勘查方法和评价方法。划分标准选用地貌类型和不同的含水介质相结合作为划分标准。
  3.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内容
  对工程有影响的水文地质因素有:地下水的类型,地下水位及变动幅度,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厚度和分布及组合关系,土层或岩层渗透性的强弱及渗透系数,承压含水层的特征及水头等。为提高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应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工程可能产生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危害。但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通常缺少结合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今后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评价。
  3.1 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3.2 工程地质勘察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查明与该地基基础类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3.3 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天然赋存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更重要的是分析和预测今后在人为工程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不良作用。
  3.4 地下水位的高低对各种建筑物都很重要,在分析工程地质问题时,地下水位以上和以下要分别对待。
  4. 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严重者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低层或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当地下水位变化频繁或变化幅度大时,不仅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胀缩幅度也大。因此,在膨胀性岩土地区进行工程勘察时,应特别注意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特别是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幅度和变化规律。这对地基基础深度的选择(宜选在地下水位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下,不宜选在地下水位变动带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若水位在压缩层范围内上升时,软化地基土,使其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建筑物可能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若水位在压缩层范围下降时,岩土的自重应力增加,可能引起地基基础的附加沉降,如果土质不均匀或地下水位的突然下降也可能使建筑物发生变形破坏。
  5. 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问题分析及对策
  5.1 传统地下水测量方法的一些问题。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的测量与计算沿用的传统方法为:(1)钻孔;(2)提取岩芯后0.5h,测量孔内水位;(3)有条件时,测量终孔后24h水位,作为稳定地下水位。对于只有含水层贯通的地层,这种方法是合理的,但对于含水层不贯通的地层和局部(或大部)不透层水的地,这种方法会带来一些问题。
  5.2 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问题解决方法探讨。为测取岩体中的真实地下水位,进而找出透水带,可采取如下方法在钻孔中进行水位测量。为操作方便,可以采取分段钻进方法,设计好每天的钻进工作量,开钻后可以先以一天的钻进量为一段。每天钻进结束后,将孔中水抽于,第二天开钻前测量水位,即可查明该段是否含水。若上部地层均不含水,则可一直这样进行下去。若上部已有含水层(如第四系含水层),则需将测量段密封起来,抽干其中的水,第二天测量该段是否有水及水压大小以确定其含水性及水位情况。岩体完整段一般不含水,节理、裂隙密集段可能有水,也可能无水,总体来说,由于岩体中渗透的裂隙性,钻孔中肯定只有小部分区段有水(一般在断层、密集节理带产出部位)。这样,通过测量可以把地层分为含水段与不含水段,再结合地球物理勘探测量,确定出地层的含水部位(裂隙带)与不含水部位(与水文地质中的找水勘探类似)。以此资料作为岩体稳定性分析的依据,要准确可靠得多。含水带确定之后,可以根据含水带的分布特点,用裂隙渗透的原理,来确定地下水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以最简单的边坡平面破坏模型为例,其计算如下:边坡滑面裂隙带宽d,长为L,全滑面上的水头差为H,则地下水作用力为:J=(H/L)γwdL=Hγwd
  此即为裂隙带上的总渗透力,平行于滑面,方向向下,作为下滑力参与计算,而滑面上计算应力时不再计及地下水浮力。这样算出的地下水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比之用浸润线计算的影响要小得多。
其他文献
【摘要】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一种作用效应,混凝土结构裂缝是较难避免的。针对混凝土结构中出现的裂缝问题,从设计、施工、原材料等方面对产生裂缝的各种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及治理对策。  【关键词】结构裂缝;裂缝治理;混凝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建造了大量各类钢筋混凝士结构建筑物。在这些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结构的裂缝问题是一个相当普遍的质量问题,严重的已影响到工程的使用和安全,是一个需要探
期刊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由于结构截面大,混凝土浇注后,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混凝土温度升高,而且混凝土导热不良,相对散热较小。因此,混凝土内部水化热积聚不易散发,外部则散热较快,很容易由于温度的不均衡分布产生应力,故而产生温度裂缝。  【关键词】裂缝;分析; 手段;设计  1. 前言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工程规模日趋扩大,结构形式日益复杂,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对大体积混凝土需求越来越多。由于其体积大,表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路基工程质量,水损坏的特征成因,并对路基施的处治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路基;工程质量;水损害;处治  1. 前言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水是危害公路的主要自然因素,也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路基的强度受稳定性,受水、温度、土质等客观因素影响,同时也受行
期刊
【摘要】工程地质勘察是进行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下内容将对工程地质勘察进行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调查;地貌;水文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迎来了建设的高潮,工程地质勘察是为查明影响工程建设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以下内容将对工程地质勘察进行简要的分析,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生态节能建筑,但在如何结合建筑抗震设防要求,找到适合国情的可行的、适合的,内部有机相连的生态节能住宅体系,需要充分发挥“整合设计”(IPD)理念在住宅设计模式中的运用和推广。  【关键词】生态;住宅设计;节能模式  生态节能建筑是指在尽可能利用当地的环境和自然条件,不破坏当地的环境,确保生态体系健全运行的同时,考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着重满足建筑物能耗指标
期刊
【摘要】由于气候特点限制,供暖始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冬季的头等大事。但随着近年来“电荒”和“煤荒”的一次次集中爆发,节能这一老生常谈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而在建筑施工领域内,对当今非常受欢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保温设计就具备了技术创新和节约能耗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外墙保温;建筑施工;施工技术  我国根据自身的气候特点对建筑工程进行了墙体传热系数的限值规定,即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气候特点考虑墙
期刊
【摘要】人们对建筑的外立面和造型的审美在提高,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已经成为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现代住宅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现代建筑;建筑造型;外立面设计  建筑造型和外立面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基本前提是必须要考虑建筑自身的使用功能,也就是说,要从住宅建筑自身的功能特点角度进行造型与立面设计,必须要认真考虑建筑设计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功能性。所谓的实用性要求,指不
期刊
【摘要】近年来,沥青路面中的离析、平整度、接缝问题突出,是质量控制的难点。本文探讨了高级公路路面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对路面工程施工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级公路;路面;质量  1.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的处理措施  在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在摊铺过程中离析现象非常严重。沥青面层的离析是混合料粗细集料和沥青含量的不均匀,粗集料集中的部位空隙率过大、沥青含量偏少,在运用阶段容易出
期刊
【摘要】桥梁的加固维修技术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新技术,也是是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了危桥加固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可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结构性加固;碳纤维加固法;加固方案;承载能力  1. 概述  桥梁加固,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定的措施使构件乃至整个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及其使用性能得到提高,以满足其服役功能的要求。本文对于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旧桥加固方法进
期刊
【摘要】煤矿瓦斯爆炸会同时伴随着发生中毒、窒息、烧伤等事故,造成井下作业现场人员大量伤亡,设备、设施及巷道的严重毁损。瓦斯爆炸实质上是以沼气为主要成分的井下混合气体的爆炸。本文通过分析煤矿井下沼气的形成、性质、存在状态,指出了瓦斯爆炸的客观因素,简要地提出了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瓦斯;爆炸;预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