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界的自愈高手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万别以为走出海洋来到陆地的生物才既聪明又幸运,留在海洋的生物就像当初没有跳下树的猿一样,阻塞了自己的进化之路。了解了海胆的神奇再生功能之后,相信你会从根本上改变对海洋生物的看法。
  海胆是海洋里辈分较高的古老居民,它们的食谱比较杂,既吃海藻也吃小鱼小虾,同时也吃海底沉积物。因为它们行动迟缓,捕食能力有限,所以它们的主要食物是容易得到的藻类,而且附着在珊瑚礁石上的钙藻是它们最常吃的食物,被它们啃食过的珊瑚礁石均留下清晰的白茬。于是,科学家对它们锋利的牙齿感到好奇。它们的牙齿每天啃咬岩石一样坚硬的东西,为何没有些许的磨损呢?
  原来海胆像锯齿一样锋利的牙齿具有自动打磨的神奇功能。换句话说,将它们的利齿比作刀的话,它们的食物就是磨刀石,吃东西就像在磨刀。结果就是越吃牙越好,良性循环。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科学家在分析了紫色海胆后发现,它们的牙齿含有一种类似于用天然强力胶水粘合在一起的多层方解石晶体的复杂结构。这些晶体之间有一个很脆弱的有机层,当这个有机层变迟钝之后就非常容易折断。但海胆则不然,因为它在有机层底下的那些尖锐的方解石晶体断面会及时补充牙齿所需,因此它的牙齿能够长久保持锋利。
  这种方解石晶体的再生能力也是海胆修复自己脊椎,使之不断再生的秘密诀窍。它们内在的运作机制,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自然界一项漂亮而优雅的晶体工程。以色列威茨曼科学研究院的化学家借助电子显微镜拍摄到了海胆脊柱再生的过程。研究成果一经公布,立即引起海洋生物学界的极大关注,认为这一发现足以催生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材料的诞生。
  领导此项研究的以色列科学家史蒂芬·特纳指出,贝壳等普通晶体是将数千块对称的小几何晶体凝结在一起,海胆却不然,它的每个脊柱都是一块大方解石晶体,形状也是晶体本身的螺旋状。它们精致但不平整,所有的原子都是从脊椎的一端到另一端排列的。也正是这种排列使它们成了单一性晶体,并且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延长至数厘米。
  脊椎对于所有的脊椎动物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受伤便很难逆转,很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脊椎神经一旦断裂,等待我们的只有瘫痪。比如体操运动员桑兰就是在跳马训练中不慎摔断脊柱神经,才导致自己终身与轮椅为伴。可是海胆就不同了,在躲避天敌追捕或奋力游动时一旦不慎扭伤了脊椎,它们会即刻生成一种黏胶状物质,上面还厚厚地包裹着碳酸钙分子。这种神奇的物质犹如万能胶水做成的填充剂,很快便会填充到脊椎的受伤处,然后逐渐结晶硬化,对损坏的脊椎进行天衣无缝的修补。
  特纳激动地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几乎没有人相信海胆竟有如此独门绝技。它的整个脊椎修复过程就像是在冰冷的海水里生产特种玻璃,或者说是在低温的咸水里烧制陶瓷,无须高温,也不用一定的压力,如此高超的技巧至少目前是人类不敢想象,也无法做到的。一旦我们弄清了其中蕴含的诱人奥秘,不仅能够改变医疗面貌,还可以制造出既柔韧又强劲的新材料,它完全可以与纳米材料相媲美。
其他文献
提供类地行星各种数据的知名网站数量不少。过去,这些网站罗列出所有已知的类地行星数据,不管它是刚被发现或是已通过多重确认,无论其是否符合人类适居性高低评比,只要是类地行星,统统一网全搜。最近,波多黎各大学一个专门研究“适居带类地行星”的实验室PHL在网络上公开了一份新目录,它的入围标准相当有趣,只列出目前已确认为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范围相对缩小,对普通大众、科学家和科学教育人员而言,相对也好
期刊
日期:1983年8月12日  地点:英国(南部)汉普郡奥尔德肖特  事件/报告类型:标准事件  海尼克分类:CE3  物体形状:圆盘  目击人数:单人  事件特征/特性:类人体、着陆、目击者草图、接触、目击者照片  在1983年8月12日,当77岁的阿尔弗雷德·波图在宁静的清晨里来到贝辛斯托克运河上钓鱼时,他看见一道灿烂的亮光从天而降。落在不远的河岸纤道上。他当时认为那一定是来自附近国防部基地的直
期刊
目击时间:2012年7月3日17时19分  目击地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目击人数:1人  飞行物数量:1個  飞行物形状:棒形  飞行物颜色:灰白色  飞行物高度:不确定  照相机型号:Canon EOS 60D  光圈:F/22  曝光时间:1/250秒  焦距:72毫米  白天/夜晚:白天  天气:晴  目击者姓名:颜彬备注:  7月3日17时左右,我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拍摄向日葵,晚
期刊
催眠术挖出沙马的记忆  哈巴特·沙马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阿什兰的巡警。当时他年仅22岁,刚刚工作3个月。  那是1967年12月3日凌晨,他出去巡夜。2时30分,巡逻车来到了6号与63号高速公路的交叉路口时,发现前方道路上停着不常见到的圆形物体。通过汽车的灯光,他清楚地看到那是一个闪烁着红光的碟形物体。沙马将车往前靠了靠,那个物体一边闪烁红光,一边从下方喷出火焰,上升飞了起来。  沙马看着那个物体飞
期刊
如果把原子核粘在一起的强大的核力只比它现在强百分之几,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就会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耗尽它们的氢。那样的话,我们的太阳很久以前就已经爆炸了,而地球上也不会有生命。如果微弱的核力比现在弱百分之几,那么,组成我们这个世界主要部分的重元素就不会存在。两种情况下都不会产生人类。  如果重力比现在弱一点,就不可能彻底压碎太阳的核,点燃产生太阳光的核反应;如果重力比现在强一点,太阳又会在数十亿年前燃尽
期刊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这是先秦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其诗篇《天问》开篇时提出的问题。从古到今,人类始终渴望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探究宇宙的命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决定我们这个宇宙命运的,是一种神秘的暗物质。可是,虽然暗物质的存在已经有很强的证据,但暗物质究竟以什么形式存在,怎样才能在茫茫宇宙中找到它的踪迹,这些难题却
期刊
他们身怀绝技,饱受争议;  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他们经历非凡,体验神奇;  他们就是鲜为人知的RV者。  所谓RV,是英语Remote Viewing的简称,即遥视技术(又称直能潜视技术)。遥视是一种千里眼的形式,遥视者运用他或她的透视能力去“观察”,把信息聚集在一个由物体、地点、人物等组成的目标上,隐藏在遥视者的物理视域里面,尤其是与遥视者分开一定的空间距离,有时候也同样分开时间距离(过
期刊
现有理论认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从黑洞中逃逸出来,即使光也不例外。然而,真的是“没有任何东西”吗?其实,说“几乎没有”应该更准确一些。要说明这一点,首先要了解两个名词,一个叫“势垒”,一个叫“量子隧道效应”。势垒就是势能比附近的势能都高的空间区域,而量子隧道效应是由微观粒子波动性所确定的量子效应,又称势垒贯穿。粒子的运动过程中若遇到一个高于粒子能量的势垒,按照经典力学,粒子是不可能越过势垒的;但按照
期刊
霍金被认为是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撰写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创造了科普书籍发行的世界纪录。  从20世纪60年代起,霍金就致力于把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奠基理论——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整合到一起,从而为新物理学找到入口。但是,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是否可以走到一起呢?霍金也难以判定。在20世纪90年代,霍金发出这样的感叹: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是水和油一样不相融的。  那么,真实的物理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期刊
在物理学中有一个基本原理,叫做宇称宇宙。这个理论认为,一个物理过程与其镜像是无法区分的,或者说,你在右手坐标中做的物理實验,翻到左手坐标中去做,二者是相同的。  但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事情有了变化,两位年轻的学者——李政道和杨振宁——宣称宇称守恒可被打破。不久,物理学家在做钻60的放射性β衰变實验中,果然看到了宇称不守恒。李政道和杨振宁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既然在微观世界中宇称守恒可被打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