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又是一门思维学科,其特有功能是让学生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和思维表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正确树立思维训练的新观念,还要积极进行思维训练的探索和实践,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训练;探索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曾说过:“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而思维作为人在面对外界客观事物时所作出的反应,它与语言有着密切联系。没有语言,人们思维将会失去凭证,从而思想也就没有物质的载体,相反没有思维,思想也将无从产生,语言也就无法表达。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观察力和理解力,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学会以语言为工具从而进行思维和表达,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思维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要求
(一)适应学生发展的差别性
每个学生因接受事物的能力不同,其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大大不同,而这些都决定了每个学生的思维的不同。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同来因材施教,对思维活跃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其大胆质疑和表述,勇于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相对那些学习成绩差,思维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准确掌握情况并根据情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耐心辅导,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为培养思维习惯打下良好基础。
(二)从师生的情感经历开始
在当代教育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喜欢哪位教师,就喜欢哪门课。同样,学生要是不喜欢教师,就会抵触这门课。所以,教学不仅仅是一门传授知识的活动,更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活动,只有在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才能思维活跃,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并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教师成为学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真正的朋友,师生共同交流、学习,才是思维的升华。
(三)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思维训练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目的之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与帮助,以便为学生形成一个有利于思维训练的语文教学环境。在我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记大量的语知、要背大量的标准答案、要读大量不需要动笔的书,造成学生不敢思维的同时也懒于思维。想要改变这一局面,需要从教育部门、学校管理者做起,需要语文教师的责任意识以及家长的理解。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与帮助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时,通过积极思维以及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去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训练的实践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基本的思维方法是指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以及所派生的比较、分类、抽象、概况、系统化、反向思维等方法。
(一)分析法
分析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将文章的各个部分以及个别属性分解出来,并找出部分和部分、部分和整体关系的思维训练方法。而这其中包括事物发展变化的起因、过程、条件以及结果,另外,还有它所反映在文章表现形式上的段落、结构、过渡等。这些都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课文的内容,抓住事物的特征。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善于对事物进行思想上的分析,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二)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器官,直观感知事物,增强感性认识的直观思维训练方法。在观察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则应放在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动脑的习惯养成上,让学生注意寻找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特殊之处,在对比中找出特点,以便学生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最后通过对景物、人物、事物的观察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質疑法
质疑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思维训练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去,要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自主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问题。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阐述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概况法
概况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半,最后又经过具体化,把同类归在一起的思维训练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整体课文内容的感知来概况中心,对人物言行等语言的感知来把握人物形象,对文章表达方式的感知来感悟表达效果,进而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五)反向思维法
反向思维法是指为解决某一因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采取反向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证明,反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能力,是能够让学生取消思维定律,打破陈旧思维惰性,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逆向阅读分析,不仅容易激发出学生的阅读求知欲和探索欲,还让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学科的文化知识。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社会型人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树立起思维训练的新观念,积极进行思维训练的探索和实践,将思维训练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去,让学生的思维素质得到提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叶亚军.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探索和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
[2]杨皓辉.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学周刊,2013(15).
[3]刘迪.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 新课程学习(下),2014(1).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训练;探索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曾说过:“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而思维作为人在面对外界客观事物时所作出的反应,它与语言有着密切联系。没有语言,人们思维将会失去凭证,从而思想也就没有物质的载体,相反没有思维,思想也将无从产生,语言也就无法表达。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观察力和理解力,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学会以语言为工具从而进行思维和表达,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思维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要求
(一)适应学生发展的差别性
每个学生因接受事物的能力不同,其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大大不同,而这些都决定了每个学生的思维的不同。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同来因材施教,对思维活跃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其大胆质疑和表述,勇于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相对那些学习成绩差,思维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准确掌握情况并根据情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耐心辅导,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为培养思维习惯打下良好基础。
(二)从师生的情感经历开始
在当代教育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喜欢哪位教师,就喜欢哪门课。同样,学生要是不喜欢教师,就会抵触这门课。所以,教学不仅仅是一门传授知识的活动,更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活动,只有在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才能思维活跃,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并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教师成为学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真正的朋友,师生共同交流、学习,才是思维的升华。
(三)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思维训练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目的之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与帮助,以便为学生形成一个有利于思维训练的语文教学环境。在我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记大量的语知、要背大量的标准答案、要读大量不需要动笔的书,造成学生不敢思维的同时也懒于思维。想要改变这一局面,需要从教育部门、学校管理者做起,需要语文教师的责任意识以及家长的理解。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与帮助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时,通过积极思维以及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去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训练的实践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基本的思维方法是指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以及所派生的比较、分类、抽象、概况、系统化、反向思维等方法。
(一)分析法
分析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将文章的各个部分以及个别属性分解出来,并找出部分和部分、部分和整体关系的思维训练方法。而这其中包括事物发展变化的起因、过程、条件以及结果,另外,还有它所反映在文章表现形式上的段落、结构、过渡等。这些都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课文的内容,抓住事物的特征。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善于对事物进行思想上的分析,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二)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器官,直观感知事物,增强感性认识的直观思维训练方法。在观察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则应放在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动脑的习惯养成上,让学生注意寻找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特殊之处,在对比中找出特点,以便学生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最后通过对景物、人物、事物的观察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質疑法
质疑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思维训练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去,要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自主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问题。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阐述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概况法
概况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半,最后又经过具体化,把同类归在一起的思维训练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整体课文内容的感知来概况中心,对人物言行等语言的感知来把握人物形象,对文章表达方式的感知来感悟表达效果,进而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五)反向思维法
反向思维法是指为解决某一因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采取反向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证明,反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能力,是能够让学生取消思维定律,打破陈旧思维惰性,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逆向阅读分析,不仅容易激发出学生的阅读求知欲和探索欲,还让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学科的文化知识。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社会型人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树立起思维训练的新观念,积极进行思维训练的探索和实践,将思维训练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去,让学生的思维素质得到提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叶亚军.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探索和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
[2]杨皓辉.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学周刊,2013(15).
[3]刘迪.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 新课程学习(下),2014(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