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中旬,笔者应邀访问伊朗,直接走进这个风口浪尖上的神秘国度。对我而言,由于是近两年内“二进宫”,心里有所准备,其他八位同伴则无不担忧:那里不是要打仗吗?那里能随便去吗?
伊朗人不相信战争属于自己
自去年10月美国指责伊朗涉嫌刺杀沙特驻美大使,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及时抛出语焉不详的伊朗核问题报告后,被阿拉伯革命转移视线近一年的伊朗核危机再次凸显,波斯湾一时风高浪急。
德黑兰机场一如两年前的状况,朴素、简单,甚至比原来少了安保,游客可以在机场随便拍照,看不到任何被加强过的安保措施,看不到与乘客不成比例的安保人员。在机场通往市内的沿途,时值当地时间清晨5点,也没有任何哨卡、军警车辆,更别说防御美国乃至以色列空袭的防范和应急措施进入我的视野。这种景象,对于我这个太过熟悉战争环境的资深记者而言,真的无法将媒体炒作中的临战伊朗与耳闻目睹的清静伊朗合二为一,唯一能解释的理由是:外紧内松。当然,话也不能过于绝对,匆忙游历伊斯法罕的一天里,除外交部一人继续全程陪同外,当地额外增加一位“退休教师”跟着我们。伊斯法罕城郊有伊朗的核设施,适当防范外国人,这太自然不过了。
在与两名伊朗副外长的交流中,他们传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思:伊朗并未打算发展核武器,伊朗也无能力和实际行动拥有核武器,不仅国际原子能机构随时监控着伊朗核项目,美国、以色列的探子无处不在,伊朗到底有无核武器,美以其实最清楚,它们只不过要用伊核问题制造危机,为其内政外交所用。而我能同意的是,凭其科学家不断被暗杀的疏于防范,足见伊朗尚无真的核野心,但伊朗同样也在玩核危机,为其内政外交服务。这就是伊核危机的诡异之处。
伊朗是个奇异的国度,甚至说是怪异的国家,很多事情总是让人意外。它最重要衙门之一外交部所在地居然“门户洞开”,任人进出,门口既没有大兵持枪看守,也没有电视监控探头扫描,甚至连个保安都没有。两年前如此,战云弥补、暗杀丛生的今天也是如此。这不像标准的外交部机关,不像“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外交喉舌所在,不像强硬对外政策的实施机构,也不像是严格管理外国人进出的衙门之一。但是,这里就是伊朗外交部。
既等级森严 又彼此平等
伊朗很矛盾,很分裂,很对立。既等级森严,又没有阶层落差;既严格管控,又无拘无束;既讲人情世故,又不留情面。
两年前我在伊朗议会参加会议看到,总统内贾德像个瘦弱的助手恭敬地陪衬在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高大壮硕的身旁,像个拎包的秘书被蜂拥上前与哈梅内伊握手的嘉宾挤到一旁、冷落一旁,直到后者离去,热闹才分给他些许。
一位知情者在德黑兰告诉我,伊朗非常讲关系,讲裙带,可以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举例说,某人要是当了大学校长,不但副校长、学院院长和系主任会安插自己的嫡系,恨不得连清洁工也安排三亲六故去做,而且十分坦然。
由于政治结构的复杂性,伊朗各个部门权力分割明确,相互掣肘,相互推诿,相互扯皮得十分厉害,以至于想办点事很不容易,甚至认为在伊朗工作起来十分痛苦,因为效率太低。
在伊朗,民主不仅体现在某种程度的普选,日常更多体现在当权者可以被公众任意批评和质疑。当地媒体,除了不可以指责最高领袖外(因为宗教权威的原因),上至总统,下至芝麻官,几乎都可以被新闻从业者入料爆炒油炸。伊朗的民主精神还体现在平权意识上,如果伊朗副总统和俄罗斯副总统主持某个什么开幕式,他们会被拍照采访的记者挤得一边去,没人在乎主宾是否站在最舒服、最中心的位置,特权好像不太管用。
在伊朗,民主或曰平等,或曰个人尊严是渗透到所有人的意识里的,即使对大街上的清洁工,帮你看门做饭的佣人,你都得称呼先生、女士或者小姐,否则,可能会引起不满或抗议。尊严对于伊朗人,似乎重于泰山。
伊朗人又是不太讲人情、讲面子的。下台的高官往往形同百姓,没有多少人会买账。某次,前总统哈塔米要去伊斯法罕省,那里的省长听闻后公开表示,不欢迎前总统莅临!哈塔米只好作罢,但好像也没有尴尬到哪里去。还有一次,舍拉子大学学生会邀请前议长卡鲁比去学校演讲,人到后却被该校校长堵在门外,校长振振有词地说,我是一校之长,有权决定是否欢迎任何人进入校园!其结果是,卡鲁比隔着学校的大门演讲,学生们隔着大门听他的演讲,而这个小风波图文并茂地见诸伊朗报纸。这在任何西方国家也算新闻了吧?
新华社驻德黑兰记者梁有昶和夫人张淑慧曾指着路上的车流告诉我,就算内贾德同志贵为总统,也不过就享受着很普通的座驾,开上大街没有人会多看一眼。
两元之间的折中
行前,我想像中的伊朗清规戒律特别多,革命卫队满街都是,处处检查人们的行为是否中规中矩。到了德黑兰才发现,除了女性戴头巾这件事比较厉害外,事实并非我想像得那么严重,伊朗严格是事实,但是,并非严格到令人生畏的地步。
伊朗可以有歌,尚不见舞。但是,只要开心,歌舞并不一定是硬指标。国王时期,推行全盘西化,导致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大面积堕落,这在一个伊斯兰世界是不能持久的。伊斯兰革命后,暴风骤雨般的伊斯兰化又把伊朗推向保守复古的另一条胡同,社会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和远离人间烟火式的说教,导致另一种精神疲倦。
伊斯兰革命30多年后的伊朗有无折中呢?肯定有的。比如宗教仪式方面的宽松和自由。在伊朗,没有人特别在意你是不是穆斯林,也没有人像阿拉伯人那样动员你皈依伊斯兰,或说服你去清真寺礼拜,更看不到那些熟悉的因持久礼拜叩头而刻在脑门上的虔诚痕迹。曾在埃及工作过多年的梁有昶夫妇曾告诉我,他们初到德黑兰,总感觉这个伊斯兰社会缺些什么,后来恍然大悟:缺那些在阿拉伯世界无处不在、可以连成一片、弥漫整个城市的礼拜宣告声。
开放之风,世俗之潮也在伊朗社会慢慢涌动。比如我们这次去再次品尝的无醇啤酒,前些年是不可能允许存在的,现在不仅可在酒店买到,甚至普通餐馆也非罕见之物。
在革命初期,伊朗大部分的娱乐活动是被禁止的,包括音乐、棋牌,直到后来才陆续放开。其实,按照伊朗伊斯兰革命领袖霍梅尼1982年发布的8条《司法伊斯兰化》法令,伊朗实际存在着公开和私下两种文化和行为标准,即公开场合,必须遵守教规,虔诚禁欲,但在私人空间,自由宽松,各行其便。如今,伊朗的电影更是已经在世界影坛小有名气了。
“妈了个巴的,美利坚!”这是一句波斯语,书写在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原址门口的标语。尽管其发音几乎不会有错,其本意并非如中文的表述,而是“Down with America(打倒美国!)”。
“妈了个巴的,美利坚!”精确形象地诠释了伊朗和美国那种曾经深爱和耳鬓厮磨,又相互抛弃彼此仇恨,且旧情难忘、欲罢不能的复杂关系。其实伊朗人并不仇恨美国人民,也不一概排斥美国文化,比如可口可乐、好莱坞大片、歌星布兰妮。在我们此行中,无论和外交部所属的国际关系研究院交流,还是与主流英文电视台PRESSTV切磋,其主要人员流利的美式英语足以显示他们对美国文化的态度。一位同行者告诉我,伊朗驻华大使行前对他大批一通美国政策,临告别不忘了补一句:美国是个好地方。可不是,连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都被伊朗电影摘走,能简单地看待伊美关系吗?
伊朗人不相信战争属于自己
自去年10月美国指责伊朗涉嫌刺杀沙特驻美大使,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及时抛出语焉不详的伊朗核问题报告后,被阿拉伯革命转移视线近一年的伊朗核危机再次凸显,波斯湾一时风高浪急。
德黑兰机场一如两年前的状况,朴素、简单,甚至比原来少了安保,游客可以在机场随便拍照,看不到任何被加强过的安保措施,看不到与乘客不成比例的安保人员。在机场通往市内的沿途,时值当地时间清晨5点,也没有任何哨卡、军警车辆,更别说防御美国乃至以色列空袭的防范和应急措施进入我的视野。这种景象,对于我这个太过熟悉战争环境的资深记者而言,真的无法将媒体炒作中的临战伊朗与耳闻目睹的清静伊朗合二为一,唯一能解释的理由是:外紧内松。当然,话也不能过于绝对,匆忙游历伊斯法罕的一天里,除外交部一人继续全程陪同外,当地额外增加一位“退休教师”跟着我们。伊斯法罕城郊有伊朗的核设施,适当防范外国人,这太自然不过了。
在与两名伊朗副外长的交流中,他们传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思:伊朗并未打算发展核武器,伊朗也无能力和实际行动拥有核武器,不仅国际原子能机构随时监控着伊朗核项目,美国、以色列的探子无处不在,伊朗到底有无核武器,美以其实最清楚,它们只不过要用伊核问题制造危机,为其内政外交所用。而我能同意的是,凭其科学家不断被暗杀的疏于防范,足见伊朗尚无真的核野心,但伊朗同样也在玩核危机,为其内政外交服务。这就是伊核危机的诡异之处。
伊朗是个奇异的国度,甚至说是怪异的国家,很多事情总是让人意外。它最重要衙门之一外交部所在地居然“门户洞开”,任人进出,门口既没有大兵持枪看守,也没有电视监控探头扫描,甚至连个保安都没有。两年前如此,战云弥补、暗杀丛生的今天也是如此。这不像标准的外交部机关,不像“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外交喉舌所在,不像强硬对外政策的实施机构,也不像是严格管理外国人进出的衙门之一。但是,这里就是伊朗外交部。
既等级森严 又彼此平等
伊朗很矛盾,很分裂,很对立。既等级森严,又没有阶层落差;既严格管控,又无拘无束;既讲人情世故,又不留情面。
两年前我在伊朗议会参加会议看到,总统内贾德像个瘦弱的助手恭敬地陪衬在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高大壮硕的身旁,像个拎包的秘书被蜂拥上前与哈梅内伊握手的嘉宾挤到一旁、冷落一旁,直到后者离去,热闹才分给他些许。
一位知情者在德黑兰告诉我,伊朗非常讲关系,讲裙带,可以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举例说,某人要是当了大学校长,不但副校长、学院院长和系主任会安插自己的嫡系,恨不得连清洁工也安排三亲六故去做,而且十分坦然。
由于政治结构的复杂性,伊朗各个部门权力分割明确,相互掣肘,相互推诿,相互扯皮得十分厉害,以至于想办点事很不容易,甚至认为在伊朗工作起来十分痛苦,因为效率太低。
在伊朗,民主不仅体现在某种程度的普选,日常更多体现在当权者可以被公众任意批评和质疑。当地媒体,除了不可以指责最高领袖外(因为宗教权威的原因),上至总统,下至芝麻官,几乎都可以被新闻从业者入料爆炒油炸。伊朗的民主精神还体现在平权意识上,如果伊朗副总统和俄罗斯副总统主持某个什么开幕式,他们会被拍照采访的记者挤得一边去,没人在乎主宾是否站在最舒服、最中心的位置,特权好像不太管用。
在伊朗,民主或曰平等,或曰个人尊严是渗透到所有人的意识里的,即使对大街上的清洁工,帮你看门做饭的佣人,你都得称呼先生、女士或者小姐,否则,可能会引起不满或抗议。尊严对于伊朗人,似乎重于泰山。
伊朗人又是不太讲人情、讲面子的。下台的高官往往形同百姓,没有多少人会买账。某次,前总统哈塔米要去伊斯法罕省,那里的省长听闻后公开表示,不欢迎前总统莅临!哈塔米只好作罢,但好像也没有尴尬到哪里去。还有一次,舍拉子大学学生会邀请前议长卡鲁比去学校演讲,人到后却被该校校长堵在门外,校长振振有词地说,我是一校之长,有权决定是否欢迎任何人进入校园!其结果是,卡鲁比隔着学校的大门演讲,学生们隔着大门听他的演讲,而这个小风波图文并茂地见诸伊朗报纸。这在任何西方国家也算新闻了吧?
新华社驻德黑兰记者梁有昶和夫人张淑慧曾指着路上的车流告诉我,就算内贾德同志贵为总统,也不过就享受着很普通的座驾,开上大街没有人会多看一眼。
两元之间的折中
行前,我想像中的伊朗清规戒律特别多,革命卫队满街都是,处处检查人们的行为是否中规中矩。到了德黑兰才发现,除了女性戴头巾这件事比较厉害外,事实并非我想像得那么严重,伊朗严格是事实,但是,并非严格到令人生畏的地步。
伊朗可以有歌,尚不见舞。但是,只要开心,歌舞并不一定是硬指标。国王时期,推行全盘西化,导致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大面积堕落,这在一个伊斯兰世界是不能持久的。伊斯兰革命后,暴风骤雨般的伊斯兰化又把伊朗推向保守复古的另一条胡同,社会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和远离人间烟火式的说教,导致另一种精神疲倦。
伊斯兰革命30多年后的伊朗有无折中呢?肯定有的。比如宗教仪式方面的宽松和自由。在伊朗,没有人特别在意你是不是穆斯林,也没有人像阿拉伯人那样动员你皈依伊斯兰,或说服你去清真寺礼拜,更看不到那些熟悉的因持久礼拜叩头而刻在脑门上的虔诚痕迹。曾在埃及工作过多年的梁有昶夫妇曾告诉我,他们初到德黑兰,总感觉这个伊斯兰社会缺些什么,后来恍然大悟:缺那些在阿拉伯世界无处不在、可以连成一片、弥漫整个城市的礼拜宣告声。
开放之风,世俗之潮也在伊朗社会慢慢涌动。比如我们这次去再次品尝的无醇啤酒,前些年是不可能允许存在的,现在不仅可在酒店买到,甚至普通餐馆也非罕见之物。
在革命初期,伊朗大部分的娱乐活动是被禁止的,包括音乐、棋牌,直到后来才陆续放开。其实,按照伊朗伊斯兰革命领袖霍梅尼1982年发布的8条《司法伊斯兰化》法令,伊朗实际存在着公开和私下两种文化和行为标准,即公开场合,必须遵守教规,虔诚禁欲,但在私人空间,自由宽松,各行其便。如今,伊朗的电影更是已经在世界影坛小有名气了。
“妈了个巴的,美利坚!”这是一句波斯语,书写在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原址门口的标语。尽管其发音几乎不会有错,其本意并非如中文的表述,而是“Down with America(打倒美国!)”。
“妈了个巴的,美利坚!”精确形象地诠释了伊朗和美国那种曾经深爱和耳鬓厮磨,又相互抛弃彼此仇恨,且旧情难忘、欲罢不能的复杂关系。其实伊朗人并不仇恨美国人民,也不一概排斥美国文化,比如可口可乐、好莱坞大片、歌星布兰妮。在我们此行中,无论和外交部所属的国际关系研究院交流,还是与主流英文电视台PRESSTV切磋,其主要人员流利的美式英语足以显示他们对美国文化的态度。一位同行者告诉我,伊朗驻华大使行前对他大批一通美国政策,临告别不忘了补一句:美国是个好地方。可不是,连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都被伊朗电影摘走,能简单地看待伊美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