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早就讲过:“用了‘语文’这个名称,表明在这门功课里面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所以,语文教学要适时地调整教学思路,从以感知、理解为主转移到巩固、运用为主,逐步构建“语用型”的语文教学体系。本文主要举例说明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运用。
一、在创设语境中运用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掌握的字词有限,也缺乏理解字词的水平。在课堂上,老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选取合适的方法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创设一定的语境加以运用,从而习得语言。
例如,教学《酸的和甜的》:
1.师:读一读课文4-9节,用横线画出描写小猴子的语句。
2.交流后出示句子: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师:请你读读这个句子,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猴子?
3.再读下面的两句话,你喜欢哪句?课文里为什么要用“迫不及待”这个词?
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因为用上“迫不及待”更能体现小猴子急迫、来不及等待的样子。)
师:你能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样子吗?
4.再次出示句子:
(1)小猴子又问小松鼠:“你尝过吗?”
师:这里为什么要用“又”?(小猴子先问小兔子,再问松鼠,这说明猴子不相信。)
(2)小兔子连忙说:“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
师:小兔子为什么“连忙”说?你能给“连忙”找一个好朋友吗?
5.最后,聪明的小猴子吃到了葡萄。读这两句话,你喜欢哪句?
出示: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生:喜欢第二句,因为这句更能看出小猴子吃葡萄吃得很有味道,说明葡萄很好吃。)
6.师生合作朗读4-9段。
师小结:课文用了“迫不及待”“大口大口”“连忙”这些词语,把小动物描写得活灵活现。让我们试着也来用上这些词语,把句子说得更具体。
7.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想想加上这些词语后句子意思有什么变化。
(1)李明拿起苹果吃了起来。
李明( )拿起苹果,( )地吃了起来。
(2)起风了,小红关上窗户。
起风了,小红( )关上窗户。
就这样,学生在老师一步步引领下,首先理解了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其次体会到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然后通过朗读进一步内化;最后,创设相应的语境,让学生适时运用,做到理解与运用融为一体。
二、在学习句式中运用
低年级的孩子理解能力相对较弱,通过重点的词语理解,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组句,通过简单而又实用的问答式,让学生明确句子的组成,同时能正确运用。
例如,对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中“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一句话,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1.出示“飘落”,读这个词。
2.师:小朋友,你们看,(纸片演示“飘落”)(教师手指住风字旁)这里的风字旁在悄悄地告诉我们这个“飘”就是随着风儿轻轻地飘。
谁再来读读“飘落下来”这个词?(抽生读——齐读)
3.师:把“飘落下来”放到句子里,谁来读一读?
4.师:你们看,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争先恐后地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了,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二、三”……这么多的雨点儿,这么多的数也——呀!
出示:数不清(抽1-2人读)
5.师:谁来连起来读一读?
出示:数不清的雨点儿
6.师:谁能把它带到句子里来读一读?
7.师:小朋友们读得可真好听,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你们可听仔细哦,要用读来回答我。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什么地方飘落下来。(生齐读)
什么东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生齐读)
8.师:哦,原来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什么东西从什么地方飘落下来呀!谁也能学着来说一说?出示:数不清的( )从( )飘落下来。
出示图片。
生1:数不清的雪花从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生2:数不清的落叶从空中不停地飘落下来。
……
低年级的孩子善于模仿,所以教师抓住典型的句子,把重点词各个击破,再用师生问答的方式,揭开“句子的面纱”,让学生明白句子的构成,从而顺理成章地进行仿说。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运用课文的句式顺利仿说。
三、在理解表达形式中运用
学生学习语文,阅读范文,不仅仅是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更要知道“怎样写的”,也就是从理解内容到明白表达形式。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写话训练,既要关注情感体验,更要关注表达形式的训练。如果满足于追求情感的体验而进行写作,那只是学生原有水平的简单重复。笔者教学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一文中有这样两次不同的设计,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
原设计:
【在研读完2、3两段后】
师小结:猫头鹰、袋鼠轮流当万兽之王,发布的命令让动物们叫苦连天,难以忍受,让我们来读读小白兔的感受吧!
多媒体出示:请体会一下小白兔的心情,把小白兔的话说完整。
这两个星期我真是 极了。猫头鹰叫我们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大伙儿天天熬夜,叫苦连天啊!袋鼠让我们每天 ,这样苦练跳的本领真是受不了啊!以前,我们在草地上尽情玩耍,饿了就吃几口草,累了就打几个滚,当太阳下山我们就回家休息。一想到以前,我就觉得 极了。真希望第三任“万兽之王”能让我们回到从前。 然后让学生自由读、指名学生边读边说,完成说话练习。
(学生填写的词语:辛苦、跳动、难过;累、跳、伤心)
教师设计了一大段的语言运用练习,操作起来不是十分顺利。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无疑是增加了他们朗读的负担。为了完成这项练习,学生花了很长时间读通。其中,开头和最后一格所填的词语几乎停留在“伤心、难过”上,填写的词语贫乏,而且填写的意义不大。这样的练习设计仅为内容而设计,始终停留在文章的里面。
修改后:
【在研读完2、3两段后】
1.(采用师生答问式):这两段话都是先写上任的动物是谁,再写他发布的命令是什么,最后写动物们的表现怎样。接着老师又引入:想当万兽之王的动物多得是,接下来轮到谁当万兽之王了,他发布了什么命令,大家的表现怎样呢?你能试着来说说吗?
2.出示想象说话内容:
轮到 上任了。他兴奋地说:“从现在开始, 。”听了 ,大家 。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 。
3.学生自由练习。
4.生1:
轮到松鼠上任了。他兴奋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在树上练习跳跃。”听了松鼠的话,大家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练跳跃。
生2:
轮到公鸡上任了。他兴奋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每天要早起打鸣。”听了公鸡的话,大家连连摇头。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练打鸣。
……
修改后这样的语言运用便是由内容到形式的递进,学习范文的连句成段的方法,进行想象说话。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能依据动物的特点顺畅表达,达到语言的再次运用的目的,同时还体现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在文本二度创作中运用
语文课堂上,语言训练的机会很多,我们应遵循文本特点,顺着课文的学习、推进,自然而然地完成练习,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教学《我为你骄傲》
1.师:小男孩的信中,那张便条也很重要。想一想,那张便条上会怎么写呢?你可以试着用上我们刚才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学生说“好”后,教师引导——)
2.师:小朋友说出了课文中“我”的想法,小男孩的便条就在你们的信封里,拿出来,读一读。
附便条:
亲爱的老奶奶:
您好!我是给您送报的小男孩,那天,我一不小心砸破了您家的窗户。那玻璃破碎的声音让我非常害怕。现在,我用攒起来的钱给您修理窗户,并真诚地向您道歉,请您原谅我!
送报的男孩
3.文中有几个生字,我们要来写一下,这样就能学会了。我们可以试着和文中的小男孩一样,可以写下来了。
(1)出示生字,找相同点。
出示玻璃、破碎
(2)范写“璃、碎”。
(3)另外几个照着书本的样子自己写一写。
4.填到空格中再读一读。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细读文本,钻研教材,整理配套作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将更有效的语言训练设计安排在适当的环节。这样,才能显现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运用之功能。?
一、在创设语境中运用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掌握的字词有限,也缺乏理解字词的水平。在课堂上,老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选取合适的方法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创设一定的语境加以运用,从而习得语言。
例如,教学《酸的和甜的》:
1.师:读一读课文4-9节,用横线画出描写小猴子的语句。
2.交流后出示句子: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师:请你读读这个句子,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猴子?
3.再读下面的两句话,你喜欢哪句?课文里为什么要用“迫不及待”这个词?
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因为用上“迫不及待”更能体现小猴子急迫、来不及等待的样子。)
师:你能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样子吗?
4.再次出示句子:
(1)小猴子又问小松鼠:“你尝过吗?”
师:这里为什么要用“又”?(小猴子先问小兔子,再问松鼠,这说明猴子不相信。)
(2)小兔子连忙说:“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
师:小兔子为什么“连忙”说?你能给“连忙”找一个好朋友吗?
5.最后,聪明的小猴子吃到了葡萄。读这两句话,你喜欢哪句?
出示: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生:喜欢第二句,因为这句更能看出小猴子吃葡萄吃得很有味道,说明葡萄很好吃。)
6.师生合作朗读4-9段。
师小结:课文用了“迫不及待”“大口大口”“连忙”这些词语,把小动物描写得活灵活现。让我们试着也来用上这些词语,把句子说得更具体。
7.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想想加上这些词语后句子意思有什么变化。
(1)李明拿起苹果吃了起来。
李明( )拿起苹果,( )地吃了起来。
(2)起风了,小红关上窗户。
起风了,小红( )关上窗户。
就这样,学生在老师一步步引领下,首先理解了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其次体会到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然后通过朗读进一步内化;最后,创设相应的语境,让学生适时运用,做到理解与运用融为一体。
二、在学习句式中运用
低年级的孩子理解能力相对较弱,通过重点的词语理解,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组句,通过简单而又实用的问答式,让学生明确句子的组成,同时能正确运用。
例如,对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中“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一句话,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1.出示“飘落”,读这个词。
2.师:小朋友,你们看,(纸片演示“飘落”)(教师手指住风字旁)这里的风字旁在悄悄地告诉我们这个“飘”就是随着风儿轻轻地飘。
谁再来读读“飘落下来”这个词?(抽生读——齐读)
3.师:把“飘落下来”放到句子里,谁来读一读?
4.师:你们看,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争先恐后地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了,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二、三”……这么多的雨点儿,这么多的数也——呀!
出示:数不清(抽1-2人读)
5.师:谁来连起来读一读?
出示:数不清的雨点儿
6.师:谁能把它带到句子里来读一读?
7.师:小朋友们读得可真好听,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你们可听仔细哦,要用读来回答我。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什么地方飘落下来。(生齐读)
什么东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生齐读)
8.师:哦,原来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什么东西从什么地方飘落下来呀!谁也能学着来说一说?出示:数不清的( )从( )飘落下来。
出示图片。
生1:数不清的雪花从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生2:数不清的落叶从空中不停地飘落下来。
……
低年级的孩子善于模仿,所以教师抓住典型的句子,把重点词各个击破,再用师生问答的方式,揭开“句子的面纱”,让学生明白句子的构成,从而顺理成章地进行仿说。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运用课文的句式顺利仿说。
三、在理解表达形式中运用
学生学习语文,阅读范文,不仅仅是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更要知道“怎样写的”,也就是从理解内容到明白表达形式。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写话训练,既要关注情感体验,更要关注表达形式的训练。如果满足于追求情感的体验而进行写作,那只是学生原有水平的简单重复。笔者教学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一文中有这样两次不同的设计,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
原设计:
【在研读完2、3两段后】
师小结:猫头鹰、袋鼠轮流当万兽之王,发布的命令让动物们叫苦连天,难以忍受,让我们来读读小白兔的感受吧!
多媒体出示:请体会一下小白兔的心情,把小白兔的话说完整。
这两个星期我真是 极了。猫头鹰叫我们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大伙儿天天熬夜,叫苦连天啊!袋鼠让我们每天 ,这样苦练跳的本领真是受不了啊!以前,我们在草地上尽情玩耍,饿了就吃几口草,累了就打几个滚,当太阳下山我们就回家休息。一想到以前,我就觉得 极了。真希望第三任“万兽之王”能让我们回到从前。 然后让学生自由读、指名学生边读边说,完成说话练习。
(学生填写的词语:辛苦、跳动、难过;累、跳、伤心)
教师设计了一大段的语言运用练习,操作起来不是十分顺利。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无疑是增加了他们朗读的负担。为了完成这项练习,学生花了很长时间读通。其中,开头和最后一格所填的词语几乎停留在“伤心、难过”上,填写的词语贫乏,而且填写的意义不大。这样的练习设计仅为内容而设计,始终停留在文章的里面。
修改后:
【在研读完2、3两段后】
1.(采用师生答问式):这两段话都是先写上任的动物是谁,再写他发布的命令是什么,最后写动物们的表现怎样。接着老师又引入:想当万兽之王的动物多得是,接下来轮到谁当万兽之王了,他发布了什么命令,大家的表现怎样呢?你能试着来说说吗?
2.出示想象说话内容:
轮到 上任了。他兴奋地说:“从现在开始, 。”听了 ,大家 。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 。
3.学生自由练习。
4.生1:
轮到松鼠上任了。他兴奋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在树上练习跳跃。”听了松鼠的话,大家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练跳跃。
生2:
轮到公鸡上任了。他兴奋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每天要早起打鸣。”听了公鸡的话,大家连连摇头。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练打鸣。
……
修改后这样的语言运用便是由内容到形式的递进,学习范文的连句成段的方法,进行想象说话。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能依据动物的特点顺畅表达,达到语言的再次运用的目的,同时还体现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在文本二度创作中运用
语文课堂上,语言训练的机会很多,我们应遵循文本特点,顺着课文的学习、推进,自然而然地完成练习,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教学《我为你骄傲》
1.师:小男孩的信中,那张便条也很重要。想一想,那张便条上会怎么写呢?你可以试着用上我们刚才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学生说“好”后,教师引导——)
2.师:小朋友说出了课文中“我”的想法,小男孩的便条就在你们的信封里,拿出来,读一读。
附便条:
亲爱的老奶奶:
您好!我是给您送报的小男孩,那天,我一不小心砸破了您家的窗户。那玻璃破碎的声音让我非常害怕。现在,我用攒起来的钱给您修理窗户,并真诚地向您道歉,请您原谅我!
送报的男孩
3.文中有几个生字,我们要来写一下,这样就能学会了。我们可以试着和文中的小男孩一样,可以写下来了。
(1)出示生字,找相同点。
出示玻璃、破碎
(2)范写“璃、碎”。
(3)另外几个照着书本的样子自己写一写。
4.填到空格中再读一读。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细读文本,钻研教材,整理配套作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将更有效的语言训练设计安排在适当的环节。这样,才能显现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运用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