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眼\情的全方位投入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bo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电视界一般认为,电视新闻已经经历了三代的发展过程 ,第一代是口播新闻,第二代是图像+解说新闻,而第三代是现场采访报道。现在,在电视节目的采编制作过程中,现场采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事实,了解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并进一步发掘事实真相,并由此展开解释和评述。现场采访的好与坏有时直接关系到整个节目的成败。本文仅就现场采访的涵义、优势和记者做好现场采访应有的基本功及注意的方面做一些分析。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采访;投入
  中图分类号: G2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126-02
  
  一、引 言
  
  21世纪电视新闻媒体已成为大众了解外部世界、获取各种新闻信息的重要手段。广大观众对电视新闻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平铺直叙式的“画面配解说音乐”的新闻形式因缺乏感染力逐渐受到冷落,而现场采访的电视新闻却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它是新闻记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功。不过,在采访工作中很多记者都会遇到和自己预先设计的方案有较大出入的突变状况。如何应对这些突变状况,对于记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当前记者现场采访的质量状况参差不齐,经常是记者对着被采访者话筒一伸,“你想说点啥?”“你来讲两句?”往往是为了现场采访这种形式而进行现场采访,成为片子里“点缀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还有些记者虽然获得了被采访者的谈话,但有的内容平平,缺少感染力。那么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该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把新闻事件圆满地报道给观众呢?那就是记者的心、眼、情的全方位投入,即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时要做到对新闻事件心中有数,要在新闻现场机智灵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表达真情实感,以情动人。
  
  二、 现场采访的涵义
  
  现场采访是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用镜头加话筒采访当事人、目击者、见证人,并且把他们的语言及图像传播出去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是记者置身事件性新闻的现场环境中,伴随事态的发展进程同步进行,边观察、边叙述、边提问、边倾听的采访方式。它具有强烈的现场纪实性,让观众仿佛身临现场、亲历事件,增强可听性、可视性,使屏幕和观众是“面对面”的传播,近在咫尺,这就很容易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心理上的参与感。[1]
  
  三、现场采访的实施阶段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战
  人们常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因为任何一种身份的人都可能成为记者的现场采访对象,他(她)也许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者,也许是某个领域的杰出代表,也许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正是有了这一美丽的光环,许多新记者甚至于一些老记者在采访前并没有对所要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个初步的了解,使自己无法驾驭这个报道。
  例一:美国记者利布林采访赛马骑术师阿卡罗时,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左脚的马镫比右脚的马镫高多少?”阿卡罗对这个内行的知情问题是极为热烈,兴致油然而生,不厌其烦地回答了记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例二:1939年举世闻名的电影《飘》放映之时,女主角费雯丽从英国飞抵美国以示祝贺。一个初涉新闻界的记者问道:“你在《飘》中扮演什么角色?”回答是:“我无意同你这样无知的人交谈。”从此这个例证成为告诫记者采访要作充分准备的“反面教材”。[2]
  对比分析:上述两个典型的例子再清楚不过地显示出采访前情况准备充分或不充分的结果。事实上,利布林提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他采访的侧重点,他用这个对采访对象知之甚微的开头,目的是引发采访对象的兴趣,以便为触及实质性问题打下交谈的基础。那位向费雯丽冒然发问的记者,或许并不是一个"如此无知"的人,他的失误在于准备上的疏漏。
  (二)机智灵活,独具慧眼
  电视记者在进行现场采访前有了充分的准备只是获得成功的基础。记者在采访中更要具备机智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新闻现场要因环境、采访对象的变化而适当调整,而进行采访、提问、报道。由于新闻事件发生的环境是纷繁复杂的,城市、乡村、工厂、学校、矿山、集贸市场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千变万化,各具特色,采访对象的文化层次、个性特征也千差万别,因此,记者要随机应变,采取灵活的方法去应对。情况变了,方法一成不变,等于作茧自缚,对采访来讲不会有好的效果。
  对于现场新闻采访,眼睛的功力是很重要的,或者说“眼里”能出现场新闻,能出好的现场新闻。众所周知,新闻之所以称其为新闻,除了其他要求外,“新”是关键之所在,现场新闻更是如此。就需要记者眼睛不离“新”。另外,由于现场新闻的新闻事实就发生在现场,是记者亲闻亲见,甚至还需要亲自参与,这虽然为“见新”提供了条件,但是,很多事情是司空见惯的,这就给记者“见新”造成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记者独具慧眼,全力发挥“新闻眼”的功能,从共性中“看”出个性,从一般“看”出特殊,从平常中“看”出异常,真正做到慧眼识珠。
  (三)情感注入,引发共鸣
  当我们确定一个采访主题或对一新闻事件进行跟踪采访时,往往会找一些当事者、知情者了解情况,可有些被采访者原本是愿意接受访问的,但真正面对摄像机时又打退堂鼓,这是记者最头疼的事。这时,记者就得想方设法让被采访人开口说话。所以就必须调整先前准备好的话题,把最能引起对方共鸣的问题先抛出来,使其由不愿意回答转为多多少少对记者的话题感点兴趣,之后再逐渐展开,最后访问到节目所需要的内容。
  我曾有一次采访一位“三八”妇女能手,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次为“正面报道”而进行的采访,却出师不利。对方拒绝接受采访,理由是以前媒体报道后,有人说三道四,说她嫁给残疾人是为了个人出风头。为了完成采访任务,我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她家。一见面,男主人就热情爽朗地招呼客人,那份乐观和活力很容易受到感染,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你不会注意到坐在板凳上的他没有双腿。就在女主人一次次语气客气但态度坚决地表示谢绝采访时,我的目光被案子上的一个像框吸引住了,褪了色的黑白照片上是一对年轻人,看上去和我现在的年龄相仿佛,两个人那一瞬的眼神流露的是那种只有深深相爱才会散发出的幸福和憧憬。我一下子感受到一种真情的流露。我问:“是结婚照?”“嗯。”我由衷地赞叹道:“多般配的一对儿!”说这话时,我已不仅仅是就昔日的照片而言了。女主人回过头看了一眼丈夫,说:“说起来他就是没腿么,其实人可好!可能干!你看家里这矮柜、这板凳都是他受伤以后自己打的……”夸起丈夫,妻子便滔滔不绝,我就示意让摄像师拍摄,她看了一眼,也就默许了我把话筒递到她面前,接下来的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一次几乎夭折的采访结果竟非常令人满意。是什么使她开口的?我将心比心地想象了女主人当年的选择,又自然地通过一句赞美将记者内心完成的角色换位传达给了采访对象,引起了采访对象情感的共鸣。因此,能设身处地感受对方进而将这种体验巧妙地传达给对方,往往能获得“柳暗花明”的效果。
  (四)记者的提问不可省
  现场采访中还有着这么个误区,那就是认为采访记者的提问是可有可无的,只要被采访对象的回答切题就行。其实记者提出的问题,一方面体现节目的立意或主题,同时又是节目中必备的线索和脉络。没有角度新、主题深的提问,就没有生动、具体的回答,也就没有出彩的节目。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一篇题为《我们的提问你无法删掉》的文章中写到:“对于记者、主持人来说,制作新闻节目时,我的提问你无法删掉,这种意识是天天外出采访时应该注意的。只有这样,才有记者、主持人存在的必要。”[3]
  我曾采写过一篇新闻《她幸福快乐的成长》,写的是学校同学关心、帮助残疾小伙伴郑群的事情。采访的时候,我不光注意了解那些典型的事例,还下功夫挖掘孩子们为什么要关心帮助郑群,捕捉他们思想的闪光点。
  “你为什么不怕麻烦,天天接送郑群上学回家呢?”
  “要是我们不帮助郑群,那她就上不了学了。”
  “你以前嫌她脏,不愿意和她玩,现在怎么又和她一起玩呢?”
  “残疾小朋友也是我们的小伙伴,我们应该更多地关心她,帮助她。”
  正是通过记者的提问,一步一步地把同学们美好的思想境界充分展现出来了。
  在现场采访中,提问时还要讲究语言风格和技巧。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说话的语流习惯、声调高低都不一样,无论哪种情况,都要发挥自身特长,力求在提问时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让采访对象喜欢与你交流,愿意接受你的采访。“采访与其说靠技术,不如说凭直觉。采访仅仅是生气勃勃富有思想的谈话而已。你的提问活力越充沛,思想越丰富,对方的回答就越详尽。”[4]
  如果一位八十多岁的山里老人拄着拐杖到山坡上看修路后,你平铺直叙地问:“看修路啊?高兴不高兴?修了路可就方便了对吧?”自然老人就只能回答:“是啊,高兴,方便。”如果采取这样的问话:“大爷,今天下着小雨,您老这么大岁数了不在家享福上这山坡上干什么来了?”一句话就会勾起老人说话的兴趣:“来看修路呀。”你接着再反问一句:”修路有什么好看的?”“孩子,这你就不懂了。过去……现在……”老人赞扬这修路好处的话语自然而然就会一泻而出。两样提问效果截然不同。所以说,记者要形象生动地运用语言技巧,激起每一个采访者倾吐述说的愿望。只有这样,你现场采访到的语言才能是具体生动的,有性格特点的,感情色彩浓厚的,能构成新闻事实的典型语言。
  现场采访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提高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和总结出更多有益的经验,并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灵活掌握,反复探索琢磨,有道是“宝剑锋从砺中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 参考文献:
  [1] 王振业.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 吕光社.如何采访名人[J].青年记者,2005(6).
  [3] 白岩松.我们的提问你无法删掉[J].新闻传播,2008(8).
  [4] 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M].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其他文献
摘要:灾难新闻是新闻媒体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出新闻媒体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传播取向。灾难爆发以后,新闻媒体的报道是受众所掌握信息的主要来源,引导着受众的心理,因此,新闻媒体如何把事件“挖深”、“吃透”,真实、客观、人性地报道灾难事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闻媒体;传播取向;玉树地震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
期刊
摘要:公务员学习需求是科学合理设置公务员培训课程、有效开展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中山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研讨、统计分析等方式对公务员的培训意愿、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形式等培训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提出了以能力培训为核心、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建立有效的培训考核评估方式等公务员培训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中山市;公务员;学习需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作者以湘西地区为例从传播渠道、接触频度、内容偏好等三方面分析了大众媒介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受众精神文化消费的影响。经过分析,得出这样几个结论:电视是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受众获取各种精神文化消费信息的主要渠道;媒介的接触频度对西部地区农村受众的精神文化消费有一定的影响;媒介内容偏好仍然呈现娱乐>信息>知识的特点。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受众;精神文化消费;大众媒介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理论文章彰显亲和力,在立意上必须积极宣传经济社会的宏观走势,在内容上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表达形式上应该给予读者富有美感的阅读体验。2009年度陕西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成熟:是一种态度 更是一种能力》,在如上几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探索。  关键词:理论亲和力;有影响力的声音;针对性;表达形式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068-02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就新浪网对发生在民族地区的新疆75 事件报道的传播框架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性。通过研究发现民族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框架已初步形成,但仍有许多的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民族突发性事件;网络报道;新浪网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033-03     一、引 言    2009年7月5日,我国乌鲁木齐发
期刊
摘要:在我国以往的广播音乐节目中,对于专业创作音乐和由专业音乐工作者改编和表演的民族、民间音乐往往比较重视,而对于完全由劳动人民自己创作和表演的民间原生态音乐则往往比较忽视。我们的广播节目中应该加进一些真正的民间音乐,这将有利于国际间的接轨和交流,也将丰富中国的民族音乐事业,为几乎由专业音乐工作者一统天下的所谓民族音乐重新注入生机与活力。而这一项工作应该由广播传媒工作者和音乐工作者共同努力来完成。
期刊
摘要:作为从欧美引入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真人秀”在我国己走过近十个年头。其中以《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等领军的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在全社会以及学术理论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尝试用传播学的虚拟环境和培养理论分析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影响,以期更加明确大众传媒的责任,为国内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做一点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选秀;超级女声;虚拟环境;培养理论  中图分类号:G2
期刊
摘要:通过对杭州地区知名农产品品牌的大众传媒推广和报道活动进行调查研究,论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大众传媒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并就未来大众传媒更好地发挥促进作用提供了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大众传媒;农产品品牌;角色;功能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045-03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方法    迄今为止,在中国历时不长但却
期刊
摘要:《罗马假日》、《音乐之声》、《情书》、《浪漫满屋》这些不同时代的东西方影视经典,作为一种唯美纯情的创作典范,永远遵循着类型电影中对“真、善、美”的认同和追求,它们开创的对正面价值的认同,阳光叙事的题材选择和简到极致的形式处理对国产电影创作大有裨益。国产影视创作应当把握住“美”的内核,在人物塑造、叙事模式和叙事风格等方面汲取他国影视创作之长处,用“真、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共同打造影视的经典
期刊
摘要:报道民生新闻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广播电台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节目设置上关注民生话题,强化服务意识;节目选题上贴近生活,利用故事化、情节化手法,达到易懂易听,并强化对问题的解决;最大限度地满足听众对政策的了解和知识的渴求。这样拉近与听众距离,体现媒体的服务性和监督职能。  关键词:“三贴近”;民生新闻;强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
期刊